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0必修(bxi)1会考知识(zh shi)总结第一章(y zhn)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功能 )1.蛋白质: 由 、 、 、 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2.基本单位: ,约20种 3.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 和一个 ,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4.氨基酸结构通式: 举例:1、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谷氨酸分子中,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A4、4 B5、4 C4、5 D5、5 5肽键:氨基酸 形成,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 蛋白质分子量 = - 举例:1、血红蛋白分子中含574个氨基酸,共有4条
2、肽链。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脱下的水分子数和肽键的数目分别是( )A.573和573B.570和573C.573和570D.570和5702、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B798、12和10C799、1和1D799、11和96.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 ,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 举例: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蛋白质的是: A淀粉酶 B性激素 C胰岛素 D胰
3、蛋白酶 2、某蛋白质由A、B、两条肽链构成,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缩合时形成的水分子数为: A48 B49 C50 D51 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核酸:由 、 、 、 、 元素组成,是一切生物的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种类 基本单位 存在部位(1)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苷酸(由 、 和含N碱基组成) 主要在 中(2)核糖核酸( ) 核糖核苷酸(由 、 和含N碱基组成) 主要存在 中3.基本单位: (8种) 。构成DNA的核苷酸:( 种),构成RNA的核苷酸:( 种) 举例:1.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DT4噬菌体烟草叶
4、肉细胞烟草花叶病毒豌豆根毛细胞碱基5种5种4种8种核苷酸5种8种8种8种五碳糖1种2种2种2种三、糖类的种类(zhngli)与作用 1.糖是细胞(xbo)里的主要的 物质(wzh) 2.糖类: 、 、 组成。是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单糖: (重要能源)、果糖、 & (构成核酸)、半乳糖 二糖: 、 (植物); 乳糖(动物) 多糖: 、 (植物); (动物) 四大能源:重要能源: 主要能源: 直接能源: 根本能源: 四、脂质1.脂质由 、 、 构成,有些含有N、P 2.分类: 固醇:分为 、 、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斐林试剂:鉴定 ,砖红色(沉淀)。如:葡萄
5、糖、麦芽糖、果糖等,不能检测淀粉。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产生 。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例: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物的是: A、纤维素 B、淀粉 C、葡萄糖 D、脂肪 五、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 :是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核心元素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其次 。缺 动物会发生抽搐、佝偻病等 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_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_: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
6、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_: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六、水和无机盐1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 和 :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其生理功能:良好的 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 光合作用的原料。 2.无机盐 (1)无机盐是以 形式(xngsh)存在的(2)无机盐的作用 a、细胞(xbo)中某些复杂 的重要组成(z chn)成分。如:Fe2+是 的主要成分;Mg2+是 的必要成分。 b、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 含量低会抽搐。c、维持细胞的酸碱度第一章组成细胞
7、的分子基础练习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2、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A、氢元素 B、氧元素 C、氮元素 D、碳元素 3、在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水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
8、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5、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 A、无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6、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不需用的化学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苏丹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红墨水 7、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山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水分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8、人体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
9、功能各不相同,这是因为 A、肌细胞的性状不同 B、在人体内的分别位置不同 C、支配其运动的神经不同 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9、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A、 B、 C、 D 、 10、已知 20 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128 ,现有一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共有(n yu)肽键 98 个,则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A、1280 B、 12544 C、 11036 D、12288 11、临床通过(tnggu)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以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营养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A、蛋白质 B、脂肪(zhfng) C、糖 D、维生素 D 12、
10、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3、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的作用无关的是 A、催化与调节 B、运动 C、运送物质 D、储存遗传信息 14、人体免疫球蛋白中, IgG 由 4 条肽链构成,共有 764 个氨基酸,则该蛋白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A、746 和 764 B、760 和 760 C、762 和 762 D、4 和 4 15、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 A、羧基( COOH ) B、氨基( NH2 ) C、连在碳原
11、子上的氢 D、氨基和羧基 16、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氨基酸 C 、 H 、 O 、 N 等化学元素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多肽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 B、 C、 D、 17、某一条肽链中共有 151 个肽键,则此多肽链含有 COOH 和 NH2的数目至少是 A、152 和 152 B、151 和 151 C、1 和 1 D、2 和 2 18、在洋葱根尖细胞中,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多少种? A、5 、 2 、 8 B、4 、 2 、 2 C、5 、 2 、 2 D、4 、 4 、 8 19、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
12、酸由 C 、 H 、 O 、 N 、 P 等元素组成 B、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的节本组成单位是 DNA 和 RNA D、核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20、 RNA 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C、核糖、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21、用于观察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双缩脲试剂 C、苏丹染液 D、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22、在人体中,既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物质是 A、磷脂 B、胆固醇 C、脂肪 D、维生素 D 23、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都是细胞内储存
13、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 C 、 H 、 O 、 N 四种元素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24、下列关于糖类的生理(shngl)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h sun)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细胞(xbo)的重要能源物质 C、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D、纤维素是动物细胞中总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25、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和生长迅速时,通常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 A、会升高 B、会降低 C、 不变化 D、波动不大 26、医生给严重腹泻的病人注射一定量的 0.9 的 NaCl 溶液,其目的是 A、补充无机盐 B、补充能量 C、变成水
14、分 D、供给营养 27、某患者得了脂肪肝(即肝细胞中有过多的脂肪),那么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脂肪 B、蛋白质 C、水 D、无机盐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 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2.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 和动物学家 提出。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 构成的。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可以从 产生意义:生物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因为大部分生物都由细胞组成)3.细胞具有严整的结构,完整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二、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1.细胞膜的成分: 、 和少量的 。 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即 。2细胞膜的功能:将 与 分开。控制 。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
15、流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构成细胞膜的 和 都能运动)例:变形虫通过变形吞噬食物4.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 例:物质出入细胞的各种方式三、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线粒体: 膜结构, 膜向内突起形成 ,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 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 ,又叫“动力工厂”,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线粒体内含少量的 。 2、叶绿体: 膜结构,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 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3、内质网: 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4、
16、核糖体: 结构,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是 的合成场所。 5、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jigu),动物细胞中与 的形成(xngchng)有关,植物(zhw)中与有丝分裂中 的形成有关。 6、中心体: ,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 有关。 7、 液泡: ,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分裂细胞,动物细胞都无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 吸水。 总结:1、双层膜结构: 、 单层膜结构: 、 、 、 无膜结构: 、 、细胞骨架2、高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 (植物还有细胞壁)3、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4、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5、与分泌蛋
17、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 、 、 、 6、与细胞增殖有关的细胞器: (即跟有丝分裂有关)7、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 8、含有DNA的细胞器: 、 9.与能量转换有关: 、 举例: 1、下列细胞器中都具有双层膜结构的一组是: A叶绿体和中心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线粒体和内质网 2、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 B中心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3、下列不属于遗传物质载体的是: A染色体 D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四、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核的结构: ( 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2.功能:细胞核是遗
18、传物质 和 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3.染色质:是真核细胞在间期中由 和 以及少量RNA所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易被 染料染成深色。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同点:都有 、 (核糖体)、 、DNA最主要的区别:有无核膜,细胞器不同,细胞壁都有,但成分不同1.原核细胞: 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有拟核。只有一种细胞器- ,细胞壁成分是 2.真核细胞; 的典型的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有染色体,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3.常考的真核生物(shngw):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mjn)、蘑菇)、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zhw)。(有真正的细胞核)4.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
19、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无细胞结构(常见有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例: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膜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物质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下列哪些是真核生物 A蓝藻 B噬菌体 C酵母菌 D草屣虫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基础练习1、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制备用细胞膜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把细胞放在清水里,胀破细胞 B、用针孔破细胞 C、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 D、用石英砂研磨细胞 2、任何一种细胞均有细胞膜,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A、只是脂质 B、只是蛋白质 C、脂质和糖类 D、脂质、蛋白
20、质和少量糖类 3、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 A、 C、H、O、N B、C、H、O C、C、H、O、P D、C、H、O、N、P 4、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5、将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会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升温的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升温使生物膜被破坏而丧失功能 D、升温使水中
21、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6、下列结构中,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是( ) A、大液泡 B、中心体 C、细胞壁 D、叶绿体 7、下列生物中无叶绿体,但有细胞壁的生物是( ) A、噬菌体 B、大肠杆菌 C、衣藻 D、草履虫 8、下列(xili)哪项不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 )A、叶绿体 B、染色体 C、线粒体 D、液泡(ypo) 9、细胞中为生命活动提供(tgng)能量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 B. 中心体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10、在植物细胞中,除叶绿体外,含有色素的结构还有( )A. 液泡 B. 高尔基体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11、下列细胞中既有中心体又有细胞壁的是( )
22、 A. 肝细胞 B. 衣藻 C. 蓝藻 D. 洋葱根尖细胞 12、在下列人体细胞中,含核糖体和高尔基体数目较多的细胞是( ) A. 肝细胞 B. 神经细胞 C. 唾液腺细胞 D. 肌肉细胞 1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 C.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D. 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结构 14、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 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 内质
23、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15、含有较少脂质成分的结构有( ) A. 细胞核和细胞膜 B. 叶绿体和线粒体 C.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 核糖体和中心体 16、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过生物膜层数是( ) A. 5 B. 6 C. 7 D. 8 17、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中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B. 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 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D.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互相独立,
24、互不影响 18、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A. 黑色公绵羊 B 、 黑色母绵羊 C. 白色公绵羊 D. 白色母绵羊 19、细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分开 B. 染色质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C. 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染色质与染色体是( ) A. 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B. 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
25、种形态 C. 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D. 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1、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中的 DNA 主要存在于( ) A. 高尔基体 B. 叶绿体 C. 细胞核 D. 核糖体 22、细胞核的主要(zhyo)功能是( ) A. 进行能量(nngling)转换 B. 合成(hchng)蛋白质 C. 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 D. 储存能量 23、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 A. 核膜 B. 核仁 C. 染色质 D. 核孔 24、真核细 胞直径一般在 10100m 之间,生物体细胞的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 ) 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相对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受
26、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相对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A. B. C. D. 25、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A. 环境因素的影响 B. 功能对寿命的影响 C. 遗传因素的影响 D. 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26、下列为从一个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据图回答(细胞器填写标号):(1)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2)图B所表示的细胞器在该细胞中的作用是 (3)为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 。(4)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是 。(5)在同一个叶肉细胞中,结构A中产生一个CO2分子进入C中利用,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6)在遗传
27、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胞器是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运用细胞膜选择透性功能特性) 1.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自由扩散 浓度 浓度 协助扩散 浓度 浓度 主动运输 浓度 浓度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靠 和 ,说明细胞膜具有 3. 自由扩散的物质为水的时候,又称渗透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 ,动物红细胞 。植物膨胀或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 4.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要求:成熟的植物细胞 青菜叶片 红细胞 洋葱分生区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细胞要求:正在分裂的细胞。如洋葱分生区
28、细胞二、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1.酶的本质:酶是由 细胞产生的具有 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 、少量是 2.酶的特性:(1)酶具有 (2)酶具有 (3)酶的作用条件(tiojin)比较温和,需要(xyo)适宜的 和 3.酶的作用(zuyng):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 、 低温会使酶_,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_温度、PH值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空间结构改变,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没变。三、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1.元素组成:ATP 由 、 、 、 、 五种元素组成2.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 ,结构简式 ,其中A代表 ,P
29、代表磷酸基团,代表 。水解时远离A的 断裂。3.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 来源4.ADP中文名称叫 ,结构简式 5.ATP在细胞内含量 ,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6.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 ADP + Pi + 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能量的释放,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能量的转移,右边的能量,动物中来自 。植物中来自 7.意义: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例:在一定条件下,ATP分子中最易断裂和重新形成的化学健是:( ) A远离A的那个
30、高能磷酸健 B靠近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C最后两个高能磷酸键 DA与P之间的那个化学健 四、光合作用的过程(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 的过程。 2.方程式:6 CO2 + 12 H2O C6H12O6 + 6 O2 + 6 H2O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 3.过程(1)光反应阶段 = 1 * GB3 场所: 上进行 = 2 * GB3 条件: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 3 * GB3 步骤: ,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H2O2H + 1/2 O2 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 =
31、4 * GB3 能量变化: 变为 (2) 碳反应阶段 = 1 * GB3 场所: = 2 * GB3 条件: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 3 * GB3 步骤:二氧化碳的固定: C3的还原(hun yun): = 4 * GB3 能量(nngling)变化: 转变成 (3)关系(gun x):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 (没有光,碳反应也会受到影响)4意义:制造有机物 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使大气中的CO2和O2保持相对稳定。 五、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 中,如:丙酮(酒精)等。所以可以用丙酮 叶绿体中的色素。利用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注意:不能让
32、触到 。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2.色素提取实验:用丙酮 色素; 二氧化硅使 ;碳酸钙防止 3.色素:包括 3/4 和 1/4 色素分布图:六、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 、 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即使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增加,呼吸减慢。1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 2控制温度的高低3适当的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异同1有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C6H12O6 + 6O2 6CO2 + 6H2O +能量(1)概念:植物细胞在 的参与下,通过 的催化作用,把 等有机物 氧化分解,产生出 和 ,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2)过程: = 1 * GB3 C
33、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 中) = 2 * GB3 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 中) = 3 * GB3 24H6O212H2O34ATP( 中)2. 无氧呼吸(场所: )(1)概念:在指在 条件下通过 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2)过程: = 1 * GB3 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 中) = 2 * GB3 2丙酮酸 能量( )或2丙酮酸 能量(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不同点: 有氧呼吸 厌氧呼吸场所: 是否需O2: 最终产物 共同点:第一步相同, ,都在 中进行,都释放能量。酵母菌有氧进行
34、 ,无氧或低氧时进行 。4呼吸作用(h x zu yn)的意义:为生命活动(hu dng)提供能量 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hchng)提供原料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 C.K+通过原生质层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2、将一种动物细胞浸没于质量分数为 5% 的蔗糖溶液中,它会膨胀破裂,则它的细胞液的浓度( )A. 小于 5% B. 等于 5% C. 大于 5% D. 不能确定 3、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 A. 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 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
35、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 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4、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 B. C. D. 5、下列细胞能成功用于做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的是( )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 叶的下表皮细胞 D. 用开水煮过的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细胞 6、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 30% 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则此细胞的原生质与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应是( )A. 水 B. 低于 30% 蔗糖溶液 C. 等于 30%
36、的蔗糖溶液 D. 高于 30% 的蔗糖溶液 7、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于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右图),一段时间后液面的情况是( ) A. 甲高于乙 B. 乙高于甲 C. 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 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8、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 A. 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 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C.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强度 D. 液泡中物质的浓度 9、在哺乳动物体内,葡萄糖进出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 10、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
37、TP ,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的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胞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酶是活细胞(xbo)产生的; 酶都有消化(xiohu)功能; 酶的本质(bnzh)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 B. C. D. 12、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的 pH 由 10 降到 2 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 不
38、断上升 B. 没有变化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1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 整 pH 至 2.0 ,保存于 37 的水溶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14、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因为它含有( ) A. 脂肪酶 B. 蛋白酶 C. 淀粉酶 D. 氧化酶 15、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 氨基酸 B. 核苷酸 C. 核糖核苷酸 D. A 或 C 16、把酶
39、放在 0 和 100 的温度条件下处理后,酶均失去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 0 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 经过 100 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C. 经过 0 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 D. 经过 100 处理的酶被水解成了氨基酸 17、在水深 200m 的深海处,光线极少,能见度极低。有一种电鳗有特殊的适应性,能通过自身发出高达 5000V 的生物电,击昏敌人,获得食物,保护自己。电鳗生物电的直接来源是( ) A葡萄糖彻底分解 B氨基酸彻底分解 C丙酮酸彻底分解 D三磷酸腺苷的分解 18、ATP 之所以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 AATP 在细胞内数量很多 BATP
40、 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C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DATP 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储存能量的化合物 19、30 个腺苷和 60 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 ATP ( ) A 10 个 B20 个 C30 个 D60 个 2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 虽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BATP 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 C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 ADP 在不依赖其他物质的条件下直接形成 21、绿色植物细胞的下列结构或部位中,不能产生 ATP 的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细胞质基质 22、ATP 形成
41、 ADP 时最先断裂的是 A腺苷与磷酸的结合键 B两个高能磷酸键 C靠近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D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23、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 A. 肺泡(fipo) B. 细胞质基质(j zh)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j zh)和线粒体 24、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 细胞产生 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25、生物体吸收的 O2用于( ) A. 在线粒体内含成 CO2 B. 在细胞质基
42、质中与 H 结合生成水 C. 部分形成 CO2,部分与 H 结合生成水 D. 在线粒体内与 H 结合生成水 26、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 A. 葡萄糖 丙酮酸 氧 B. 葡萄糖 丙酮酸 氧 C. 葡萄糖 氧 水 D. 葡萄糖 丙酮酸 二氧化碳 27、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A. 贮藏在葡萄糖中 B. 存留于酒精中 C. 存留于乳酸中 D. 以热能形式散失 28、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存时间的原因是( ) A. 呼吸作用减弱 B. 呼吸作用加强 C. 光合作用减弱 D. 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29、把
43、青蛙和小白鼠从 25 的温室中移到 5 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需氧量变化是( ) A.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 B.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 C. 青蛙的需氧量减少,小白鼠的需氧量增加 D. 青蛙的需氧量增加,小白鼠的需氧量减少 30、人在剧烈运动后,血心的 pH 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 A. 血浆中乳酸过少 B. 血浆中 CO2过多 C. 血浆中乳酸过多 D. 血浆中丙酮酸过多 31、人体内代谢终产物 CO2的形成场所是( ) A. 肺泡 B. 血液 C. 细胞质基质 D. 线粒体 3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A mol 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 A.
44、7/ 3 A mol B. 1/ 12 A mol C. 6A mol D. 3A mol 33、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 A. 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酶 B. 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C. 防止氧气进入坛内 D. 防止坛内蔬菜萎蔫 34、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 CO2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 A. 一定是有氧呼吸 B. 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 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D. 一定是无氧呼吸 35、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 A. 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 B. 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 C.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 丙酮使色
45、素溶解并且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 36、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 ) A.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 使叶片充分研磨 C. 使各种色素(s s)充分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D. 使叶绿素溶解(rngji)在无水乙醇中 37、下列关于 “ 绿叶中色素(s s)的提取和分离 ” 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 ) A. 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B.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C. 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D. 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 38、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A. 进行纸层析 制取滤液 在滤纸条上画线 将实验材料研磨 B
46、. 制取滤液 进行纸层析 在滤纸条上画线 取滤液 再画线 C.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在滤纸条上画线 制取滤液 进行纸层析 D.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制取滤液 在滤纸条上画线 进行纸层析 39、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 ) A. 蓝绿色 B. 黄绿色 C. 黄色 D. 橙黄色 40、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 ) A. 红光的投影区域内 B. 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 C. 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 D. 黄光和橙光的投影
47、区域内 4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 B. 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C. 每个类囊体至少含有 2 个以上基粒,多者可达 100 个以上 D.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 DNA 42、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变过程是( ) A. 光能 ADP 中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B. 光能 叶绿体中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C. 光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D. 光能 稳定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 43、如果光合作用同位素实验所用的水中有 0.2% 的分子含有18O ,所用的 CO2中 有 0.68% 的分子含有18O ,那么光合
48、作用释放的 O2中含有18O 的比例是( ) A. 0.2 % B. 0.48% C. 0.68% D. 0.88% 4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 把CO2转换成 ATP B. 产生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C.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 D.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45、在室温条件下,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 A. 适当增加空气温度 B. 适当增加 CO2的浓度 C.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D. 延长光照时间 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一、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1.细胞周期: 的细胞,从 开始到 为止。 2.特点(tdin): 时间(shji
49、n)较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实验(shyn)时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细胞大多处于分裂 )3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 ,染色体的复制( 、 )。 前期: 出现,散乱排布, 出现, 、 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 整齐的排在 平面上 (观察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 末期: 、 消失, 出现(两现两失)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 ,但无同源染色体 和 。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色体变化: 加倍(4N),平时不变(2N) DNA变化: 加倍(2N4N), 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 出现(04N)
50、, 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点: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 形成纺锤体 ,动物细胞由已复制的两 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 ,形成纺锤体(2)末期子细胞的形成不同:植物细胞是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 ,并把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动物细胞 ,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5.细胞有丝分裂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 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所以使前后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6.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1)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 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51、中去。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实质:染色体 ,细胞连续 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 。(3)无丝分裂:不出现 和 。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二、细胞分化的特点、意义以及实例1.特点: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2.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 )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恶性肿瘤的防治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 ,形态结构、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缺少 。2 基因(jyn)的激活,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ynq)癌变。四、细胞分化(fnhu)的过程和原因1.细胞分化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细胞又逐渐向不同个
52、方向变化,分化成不同组织、器官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 (1)概念:已经 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 的潜能 (2)实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植物。 动物克隆(多莉的诞生)五、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2)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3)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4)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5)有些酶的活性降低(6)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六、细胞凋亡的含义: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自然现象,正常的。第四章细胞的增殖和分化1、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间期的特点是( ) A. 细胞没有变化
53、 B. 核膜解体 C. 染色体隐约可见 D. 细胞内进行着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2、下列哪项叙述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 A. 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 线粒体产生大量 ATP C. 中心体周围发生许多星射线 D. 高尔基体数目增多 3、在细胞周期内,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分子三者的数量比为 1:2:2 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 A. 前期和中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后期和末期 D. 末期和前期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全部清
54、晰可见的结构是( ) A. 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 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 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D. 纺锤体、细胞壁、核二 6、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成为染色体和染色体成为染色质的过程依次发生在( ) A. 间期和末期 B. 前期和末期 C. 中期和后期 D. 后期和前期 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作用是( )。 A. 使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B. 形成细胞板 C. 表成细胞核膜 D. 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8、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DNA 分子数目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的时期是( )。 A. 间期和前期(qinq) B. 前期(qinq)和中期 C. 前期(qi
55、nq)和后期 D. 间期和中期 9 、在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成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 )。 分裂间期 分裂前期 分裂中期 分裂后期 分裂末期 A. B. C. D. 10、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数目的变化情况。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的曲线分别是( )11、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 )A. 间期和后期 B. 前期和末期 C. 中期和后期 D. 后期和末期 12、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是 N , DNA 含量为 Q ,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和 DNA 含量分别是( ) A. N 和 Q B. N/2 和 Q/ 2 C . N 和 Q/2 D. N/2 和 Q 13、若用物理化学方法抑制恶性肿瘤细胞中 DNA 的复制,则这些细胞将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14、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应是( )A.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 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1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视野内最多的细胞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短租租赁合同:教育培训场地租赁协议
- 2025年典当合同范本:汽车典当贷款操作细则
- 2025年轨道交通信号电缆项目采购合同
- 2025店长聘用协议:商业地产店长岗位竞聘标准
- 2025年度水利工程水泵安装与防冻合同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优化与运营模式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图书馆图书采购与读者服务合同
- 2025版企业办公设备维修与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买卖合同
- 2025版闲置土地居间服务合同
-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继电人员继电保护竞赛试题及答案汇编
- 电力行业防汛应急预案演练脚本(2篇)
- 2025 耳鼻喉科鼻息肉术后换药查房操作课件
- 航空航天检测技术
- 初级魔方社团课件
- 储油储气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RWA 技术规范》标准草案
- 庭院围墙整治方案(3篇)
- 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广西卷)
- 教师课件的制作培训
- 质量成本控制与管理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