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实习报告(共8页)_第1页
土地管理实习报告(共8页)_第2页
土地管理实习报告(共8页)_第3页
土地管理实习报告(共8页)_第4页
土地管理实习报告(共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键词 土地(td)管理 三河市 地籍管理 建设用地管理 土地登记 第一章三河市土地(td)管理局自然经济和土地管理概况(gikung)11自然条件概述1.1.1地理位置三河市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北偏东315公里处。东经116。4505至117。1510、北纬39。4837至40。0504之间。西距首都北京天安门58公里,东南距天津125公里,东偏南距唐山121公里,地处入京之要冲,京津唐三角之腹地。1.1.2辖区范围、交通情况燕郊镇与北京市通县一河(潮白河)之隔,到首都机场仅30公里。京秦铁路、102国道(亦称京哈公路)东西贯穿全境,大秦铁路自北折而向东穿境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投资

2、者喻三河交通之便利:半小时能“上天”(坐飞机),1小时可“下海”(到天津港上轮船)。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总面积642.97平方公里。其中,东北部为山地丘陵,面积73.7平方公里;其余大部为平原,面积569.27平方公里。1.1.3资源状况三河有山有水有平原,东北部是燕山山脉,山上盛产苹果、核桃、柿子、小枣等果品,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白云石、石灰石、大理石、页岩、海泡石、矿泉水、地热等,其中白云石储量和品位居全国之首。自然景观美丽,全市旅游景点已发展20余处,有灵山辽塔、小清河、灵山寺、龙潭峡谷、一线天、滴水塘、皇叔院、潮白河水上乐园等,形成了以灵山、蒋福山、潮白河为主体的四大旅游区。

3、1.1.4植被、土壤分布三河市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白云石、石灰石、陶土页石、紫红色页石、大理岩等矿产资源;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潮黄土、黄土、黄沙土、黑土、黑粘土、二合土等;山区盛产苹果、核桃、柿子、小枣等果品。12社会经济情况1.2.1历史沿革,人文情况三河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各庄遗址”考察,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产,繁衍生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现辖10镇2区(燕郊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园区)、2个街道办事处、395个村街。幅员面积64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78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

4、三河市辖10个镇:泃阳镇、李旗庄镇、杨庄镇、皇庄镇、新集镇、段甲岭镇、黄土庄镇、高楼镇、齐心庄镇、燕郊镇。1.2.2经济发展近年来,三河市充分发挥近邻北京这一独特优势,紧紧围绕“率先发展、更好发展、更快发展”这一主题,认真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兴市、和谐稳市、富民强市”四个工作重点,全市的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发展活力稳步增强,发展潜力日益壮大。2000年以来,连续六年跻身“全国百强”,多年位列“河北十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技百强县(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教育改革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1.2.3支柱产业三河的农业,特色就是龙头带动型的现代高效农业。目前,拥有汇

5、福粮油、福成养牛、明慧养猪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燕赵园林、华夏畜牧2家省级龙头企业。三河的工业,特色就是蓬勃兴起的现代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新医药、新材料和汽车配件。目前的情况是: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相继引进了中兴通讯北方产业基地、汉王制造、世维通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在生物制药产业中,相继引进了神威药业、杰希药业、量子高科研究院和国际制药中心等一批新医药项目;在新材料产业中,相继引进了日本富士星光PS版、华电亿力硅单晶多线切割、意大利盟多塑胶地板等一批新材料项目;在汽车配件业中,相继引进了韩国世原精工现代汽车配件、韩国三友汽车配件、因派克汽车部件等一批项目,使汽车配件业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

6、形成规模。三河的第三产业,特色就是以休闲旅游、商贸流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目前,三河域内星级宾馆已达6家,特别是正在建设的成功(中国)大广场项目,是集旅游、休闲、文化、健康、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休闲中心,建成后将使三河的现代服务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1.2.4土地使用(shyng)情况三河市共有耕地36119.8公顷,其中园地1984.9公顷,林业用地806.7公顷。水域用地4687.9公顷,交通用地2079.48公顷,未利用土地(td)5249.74公顷,农村耕地面积相对较多,其中受污染面积约为108亩,由于取土每年造成水土流失及耕地、植被破坏面积为150亩。1.2.5土地利用中存在(cn

7、zi)的问题(1)人地矛盾日益突出,1949年我市实有耕地面积47933.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2.9亩,到1996年全市耕地面积下降到36119.79公顷,人均占有耕地1.63亩,47年共减少耕地11813.5公顷,而全市增加177687人,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今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这种逆向变化使得人地矛盾日益突出。(2)乱占滥用现象仍比较严重,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合理。对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认识不够,因此,乱占滥用土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土地利用粗放依然存在。(3)城镇、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如城镇目前人均用地达158平方米,农村居民点人均达293平方

8、米,均超标准。第二章地籍管理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1.1概念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或流域)为单位,查清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为省级、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而进行的调查。2.1.2土地利用现状全市总土地面积634平方公里,折合63400公顷。其利用现状是1)耕地:面积36119.79公顷,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57%。其中水浇地2277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3.04%;菜地面积2640.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3%。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63亩。(2)园地:面积为1984.86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1%。(3)林地

9、:面积为806.66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2%。(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12426.66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9.61%。城镇建设用地2364.9公顷;其中市区占地1200公顷,人均占地129平方米,全市城乡居民点人均占地236平方米。(5)交通用地:面积2079.48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3%。其中铁路占地234.2公顷;公路占地321.1公顷;农村道路占地1524.1公顷。(6)水域:面积4687.96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7.4%。其中河流水面894.7公顷;坑塘水面1399.8公顷;滩涂512.2公顷;沟渠1723公顷。(7)未利用土地面积5249.74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8.

10、3%。其中荒草地637.6公顷;其它未利用地4612.2公顷。2.1.3目的(1)清查各种利用方式的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及其有关面积,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开发服务。(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所提供(tgng)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行政区界与权属界线等,可为建立土地统计、地籍管理及国家和各级的土地管理工作服务。(3)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jio xun),为国家和区域的土地保护提供依据。(4)土地(td)利用现状调查是区域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等工作的先行性工作。2.1.4主要工作成果县、乡(镇)、村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表县、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

11、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乡镇土地利用现状说明书县、乡(镇)土地边界接合图表2.1.5对土地利用现状的认识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只有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发现问题,作出合乎当地实际的规划。因此,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作深入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找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22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2.2.1地籍调查是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地籍调查通常分为初始地籍调查

12、和变更地籍调查。2.2.2土地登记(registrationOfland),也称土地权利登记,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土地的各项权利实行登记的制度。根据土地登记规则引第二条规定,我国土地登记是指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登记。2.2.3土地登记的内容是指反映在土地登记簿内的土地登记对象质和量方面的要素,包括土地权属性质与来源、土地权利主体、土地权利客体以及与这三方面直接相关的其他内容。具体包括: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及他项权利者,土地权属性质,土地权属来源,土地使用期限,土地面积,土地坐落及四至,土地用途,土地等级、地价,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

13、密度,建筑物类型等。2.2.4土地登记的基本程序:不同类型的土地登记在具体程序上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的基本程序可分为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核发证书五个步骤。2.2.5规划分区全市划分七种土地利用分区,即农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水利用地区、其他用地区。交通、水域用地鼓励两旁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滩涂在不妨碍其主要功能前提下,可向农业用地转用。未利用土地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大开发利用力度,本着农业优先原则,按其适宜性合理开发利用。各土地用途区的转用,必须首先取得规划转用许可,并办理相应的法定手续23地

14、籍档案管理2.3.1地籍档案的概念与作用地籍档案是指国家和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在地籍管理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价值的地籍簿、册、图件、声像、电子等资料。地籍档案和地籍资料是有严格区别的。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来源,地籍档案则是地籍资料的归宿。2.3.2地籍(d j)档案管理地籍档案管理,是以地籍档案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归档、鉴定、保管(bogun)、统计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与其他档案管理广样,地籍档案管理围绕土地信息这一中心开展,以积累信息为管理活动的起点,以提供信息服务、利用为目的,促进信息传播及信息价值的实现。2.3.3地籍(d j)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15、所谓地籍档案收集,就是指对那些分散在各部门、机关、单位与个人手上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地籍管理文件资料,按一定制度和要求进行采集、接收和归档。档案的收集是地籍档案管理的起点,是地籍档案管理的首要环节。地籍档案的收集,要采取接收、征集和修改、补充相结合的方法。地籍档案整理就是把处于零乱状态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工作。整理工作,一般经过两个过程:归档前的整理工作和归档后的整理工作。2.3.4地籍档案的分类全宗内地籍档案的类别划分,一般可先按立卷单位划分,再按内容、地区、形式和时间进行细分。基层地籍档案也可以先按内容划分,然后再按宗地和时间

16、进行续分。2.3.5地籍档案的立卷案卷是指由互相联系的若干文件材料组合而成的一种档案保管单位。地籍管理档案的立卷一般应由国家及地方县级以上土地管理机关内的地籍管理业务司、处(科)室来完成。只有经过立卷的资料才能交档案室归档。其立卷应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进行。立卷一般包括组卷、卷内文件资料的编目、装订等。2.3.6地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地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现代化。现代化的知识主要指现代化的档案学知识理论、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思维方法。其次是设备现代化。再次,技术、方法现代化也是一个方面。24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2.4.1城镇土地分等定

17、级是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镇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划分城镇土地等级的过程。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包括两个方面,即城镇土地分等和城镇土地定级。2.4.2城镇土地估价就是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针对某一质量,某一等级的土地,分析影响城镇土地价格的一般因素(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行政区划,城镇性质、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土地利用规划、社会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区域因素(包括商服繁华度、位置、交通条件、公有设施及基础设施水平、区域环境条件、土地使用限制和自然条件等),个别因素(包括被评估地块的自然条件、开发程度、形状、长度、宽度、面积

18、、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宗地临街状况等),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包括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成本副近法、剩余法、路线价法)评估出的土地价格。2.4.3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体系:分为等和级,其中级分为:综合定级和分类定级,分类定级又可分为:商业用地定级,住宅用地定级,工业用地定级。2.4.4城镇土地分等7大主要因素:必选:城镇区位、城镇聚集规模、城镇聚集规模、城镇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备选: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区域土地供应能力等间分界。第三章建设用地管理31土地征用3.1.1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1需要(xyo),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

19、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qt)组织的财物、土地等。3.1.2国家(guji)集体土地征用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2、保证国家建设用地的原则。3、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原则。4、谁使用土地谁补偿的原则。3.1.3我国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范围和标准包括:1、土地补偿费。2、安置补偿费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32土地划拨3.2.1划拨土地也指划拨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

20、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3.2.2各项补偿费的标准:一、土地补偿费。征用耕地(包括菜地)补偿标准,为该耕地年产值的三至六倍,年产值按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量和国家规定的价格计算。各类耕地的具体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此范围内制定。征用园地、鱼塘、藕塘、宅基地、林地、牧场、草原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征用无收益的土地,不予补偿。二、青苗补偿费和被征用土地上的房屋、水井、树木等附着物补偿费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便是在开始协商征地方案后抢

21、种的作物、树木和抢建的设施,一律不予补偿。征用城市郊区的菜地,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具体办法另订。33土地出让、转让、抵押、租凭管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和协议出让方式都是土地出让的法定方式,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在政府供地中,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上述四类经营性用地以外的土地,供地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也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供应。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方可采用协议方式供应。34土地市场管理土地是民生之本。土地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

22、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历来十分重视。今年以来,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就连续3次召开了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和专项执法监察电视电话会,对全国土地市场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按照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要求,我市也广泛开展了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土地市场建设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发展。直辖以来,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以土地供应公示制度为基础,以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以下简称“招拍挂”)为核心的土地市场调控供应机制。今年上半年全市土地出让1109宗,1289.2公顷,土地出让综合价金144.1亿元(其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443宗,488.1公顷,占应“招

23、拍挂”的60%以上);主城区除工业用地、教育用地、商业用地补办手续等仍以协议方式出让外,其余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招拍挂”,上半年主城区“招拍挂”出让63宗,促进了土地市场秩序的规范。第四章土地利用管理(gunl)41土地利用计划(jhu)管理4.1.1规划(guhu)目标1、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级规划下达的调控指标。2020年末全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601.69公顷,其中2015年末全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602.00公顷。全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541.81公顷。2、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末,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700.43公顷以内,其

24、中:城乡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04.68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超过90.67公顷。3、实行耕地占补平衡。规划期内,全镇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72.15公顷,通过整理补充耕地不低于72.15公顷。4.1.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三河镇行政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为15223.77公顷。4.1.3规划期限本规划基期年为2009年,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近期年为2015年,目标年为2020年。4.1.4规划分区按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分区,包括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以及禁止建设区。允许建设区面积为504.68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为53.92公顷,限制建设区面积为14643.97公顷,禁

25、止建设区面积为21.20公顷。42土地利用规划管理4.2.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集中与分散的矛盾,即集约利用土地与可利用多点分散的矛盾。缺乏规划实施的配套政策。占多与补少的矛盾,即建设使用耕地多与土地后备资源少的矛盾。队伍建设滞后,管理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4.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策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和矛盾,既要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又要千方百计地满足目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当前加快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各项建设能占劣地的决不占好地、能少占的决不多占,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

26、优质耕地补偿制度。二是正确处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在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努力挖掘存量建设用地,立足内涵发展走集约用地的道路。三是正确处理耕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43土地开发、整理与保护4.3.1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随着国

27、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现阶段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一是调整用地结构;二是平整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三是道路、沟渠、林网等综合建设;四是归并农村居民点;五是恢复利用废弃土地;六是划定地界,确定权属;七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4.3.2土地(td)开发整理的分类根据(gnj)土地开发整理内容的不同,土地开发整理可分为三种类型: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一)土地(td)整理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

28、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二)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是起的污染土地的复垦;第五类是水灾、地质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引起的灾后土地复垦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而废弃的土地,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况。(三)土地开发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过但具有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采取工程或其他措施,对荒山、荒地、荒水和荒滩等改造为可供利用的土地。44土地利用监测管理土地利用监测是利用遥感遥测技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视和测定。其目的在于为国家和地区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便于及时进行土地利用数据更新与对比分析,以及编制土地利用变化图件等。监测内容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