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种苗繁殖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1页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种苗繁殖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2页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种苗繁殖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3页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种苗繁殖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4页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种苗繁殖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栽培、菌种(种苗)生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 2第二章 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5第三章 项目概况 6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五章 项目建设的内容和技术方案 12第六章 环境阻碍评价 59第七章 节能、节水措施 60第八章 基地的治理 62第九章 项目建设进度打算 62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64 第十一章 风险预测和分析(风险防范措施) 66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社会经济效益) 70第十三章 可行性结论 72 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栽培、菌种(种苗)生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第一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依照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

2、心组建方案,研发中心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集成的原则,重点围绕云南珍稀中(彝)药材的人工种植研究和种植技术示范、推广,云南珍稀野生菌的人工、半人工栽培研究和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利用药食两用物品开发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等方面取得突破,以科研(应用型)成果转化成产业为目的,服务地点经济社会进展。为了进一步加快研发中心科研成果转化,将珍稀中(彝)草药、珍稀野生食用菌、森林蔬菜等种源爱护、生殖、种植规范、技术示范、成果推广等项目顺利实施,基地建设地点拟选择在学院驾驶培训站西南角的空地和荒山上,占地70余亩。1珍稀中(彝)药材我国自2000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一直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一项重点

3、产业来推广、进展。国家18个部委(局)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化”进展战略,在全国20多个省开展了中药材种植研究和规模化生产。云南省以全国植物资源大省的身份积极投入到此行业中,并确定了打造“云药”的目标。通过近十多年的努力,中药材种植业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也暴露出专门多问题,如种质不清、优质种源缺乏、生产不规范、产品质量不一、产品与市场脱节等。尤为突出的是,一些名贵中药材由于生殖困难,造成种源不足,生产进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学院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中心拟发挥楚雄彝州天然、丰富、独特的道地中(彝)药材土生土长优势,建设中(彝)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其最终目的是解决名贵中(

4、彝)药材种源生殖难的问题,推动楚雄州乃至云南省名贵中(彝)药材种植产业的进展。2珍稀野生食用菌(羊肚菌)楚雄食用菌品类繁多,其中,羊肚菌要紧以野生为主,但产量少、采摘困难,最为珍稀名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野生羊肚菌收购总量不足300吨,其中的80%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仅限于高端酒店,而随着野生羊肚菌资源的逐渐枯竭,羊肚菌市场缺口进一步扩大。因此,开展羊肚菌人工种植是一项前景特不不错的项目。2015年3月9日,羊肚菌暨粮经复合高效生产模式现场会在四川省金堂县赵家镇召开。这意味着人工种植羊肚菌在四川不管是菌种生殖技术、依旧种植栽培经验都已成熟,并在四川得到了成功的推广。楚雄是我省乃

5、至全国野生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野生羊肚菌的主产区之一,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通过对金堂县赵家镇羊肚菌种植情况的全面考察,认为引进和消化科技成果,在楚雄开展羊肚菌人工种植是一项技术成熟,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具备,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项目之一。研发中心拟建设10亩以上羊肚菌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采纳“从具有成熟制种技术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购进种源,引进其成熟的种植技术并在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菇农的指导下,让羊肚菌先在实验、示范基地上落地生根”的运行机制。实验、示范成功后,以此为依托,逐步向楚雄州九县一市气候资源适宜的地区进行栽培技术推广,基地职能转向以生产优质羊肚菌栽培种为主,为楚雄州羊肚菌种植

6、户提供强有力的种源保障和种植技术支撑。3.森林蔬菜森林蔬菜是指生长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或在森林的直接蔽护下生长,没有农药、化肥、废水、废气污染,对人体有益而极少产生副作用的可食森林植物。本项目旨在对现有野生林菜种类、分布及蕴藏量作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一些营养价值高又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宝贵野生林菜。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对躯体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型食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展,我国野菜资源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从原来的自采自食转向加工出口,已有十几个品种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然而,采集不平衡,资

7、源破坏性大;加工技术落后,质次价低;人工栽培研究太少,形不成规模。省外仅有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研究比较成熟,其他野生林菜的人工栽培尚在起步时期。日本和韩国对鲜刺嫩芽(楤木)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市场供不应求,还需要大量进口。据报道,鲜刺嫩芽在日本市场上的单价仅次于鲜松茸和鲜辣木,而美国绿色植物饮料的年销售额已达到50亿。近年来,国内一些宾馆、饭店也以经营“山珍野菜”为招牌、特色,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带有环保标识的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紧俏。野生林菜的生产和加工差不多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手工。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林菜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进展林特蔬菜具有

8、专门大的优势和市场潜力。绿色产业作为现代最具竞争力的朝阳产业,一直备受宽敞消费者的关注和欢迎。国家从政策上大力支持和引导该产业的进展,把它作为一项国计民生的“菜蓝子”工程提上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的爱护措施。云南省、楚雄州相继制定和出台了加快高原特色农业进展的决定,鼓舞改革种植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进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第二章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加快进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2014年修订)3国务院生物产业进展规划4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规划纲要5云南省生物产业进展规划纲要6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进展的决定7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

9、产业进展的意见8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9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进展的决定10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天然药业进展的意见第三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栽培、菌种(种苗)生殖示范基地建设 二、 项目承办单位及部门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 三、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基地建设包括种植、栽培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和菌种(种苗)生殖推广基地建设工程。产权属楚雄技师学院。 四、项目建设地点及条件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学院驾驶培训站西南角,是学院预留、闲置的空地和荒山,占地70多亩。该地块独立、集中,自然条件较好,

10、投资容易,是学院唯一一块比较适合生物产业进展(种植、栽培、示范、推广)的理想之地。1.场地本项目基地建设地点地貌组成大致为:两山梁、一凹箐,有一个天然蓄水塘、三台田地坡地。依照近十五年的气象资料显示,楚雄市年无霜期26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日照充足,年日照2100小时以上,适合多种作物生长。2.供电本项目用电量小,由学院供电系统提供。另配1台小型汽油发电机,即可解决不时之需。3.供水本项目供水由学院供水系统提供,完全能够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4.人力资源学院通过近十多年的农林专业办学,有一批数量可观、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治理队伍,为珍稀中(彝

11、)药材、珍稀野生食用菌、森林蔬菜的种苗繁育、种植技术研发、技术推广贮备了一定的人力资源。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项目建设是深化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进展的需要楚雄技师学院是一所包含工、农、林、治理、商务、学前教育等多个门类、50多个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综合性技师学院。国务院关于加快进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院校要以服务进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养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治

12、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要紧密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进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不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依照上述要求,在学院内建设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种植、栽培、菌种(种苗)生殖示范推广基地,通过基地紧密产学研结合,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正当其时。本基地既是农林项目的科研基地,产品开发基地,更是农林专业实习、实训、生产实践的重要基地,关于培养面向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项目建设是做强做大我州乃至我省生物产业的需要我州生物产业进展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

13、,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国内外、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专门大差距。要紧是,生物产业总体实力与生物资源优势不相称的状况长期存在,生物产业的进展实际上仍处于起步时期。要紧表现在:现代生物产业所占比重小,现有生物产品仍以原料和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短;大规模、高档次、深加工、精加工的龙头企业缺乏;科技研发与产业化体系不健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弱,科技对产业支撑不够。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紧紧抓住“生态、健康”这一国际经济社会进展潮流,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州的战略目标,切实抓住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坚持走特色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进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

14、、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依照国内外生物产业进展现状和趋势,面向食品、健康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中(彝)药材爱护、繁育为特色,以绿色健康食品(珍稀野生食用菌、森林蔬菜)驯化种植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将生态农业持续进展的生产模式通过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种植、栽培、菌种(种苗)生殖示范基地向全州推广辐射,关心贫困农户获得森林资源(中药材、森林蔬菜、菌类)开发、种植的有用技术,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引导和激励农民依照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全州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能力,为实现绿色经济强州,增加农民收入做出积极贡献。3.项目建设是进展生态农业,顺应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纯天然食

15、品广泛追求的市场需要进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进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进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云南优越的自然禀赋和进展基础,按照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顺应绿色经济进展潮流,发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建设“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生态云南。“丰富多样”,确实是要生产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生态环保”,确实是要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积极响应省州党委政府的号召,利用地域、设施设备和专业人才优势,拟选择驯化、培育、种植无公害、绿

16、色、有机、优质的珍稀中(彝)草药、珍稀野生食用菌、特色森林蔬菜等,以满足当今消费者对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品质需求。随着消费者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意识到天然植物药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和追求绿色食品、纯天然制品。这使得国际植物药市场和健康营养品市场进展十分迅猛,平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中(彝)药对医学界、美容界护肤方法产生的阻碍也越来越大。中(彝)药要紧来源于天然植物或野生动物,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通过几千年的临床使用,反复筛选,毒副作用小。中(彝)药对一些老年疾病、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有专门好的疗效。随着“回归大自然”的呼吁日益高涨,人们渴望采取和气的保健

17、、治疗方式。在这方面,只有中(彝)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几十年,特不是近几年来,中(彝)药的开发利用更是日新月异。我国各种中(彝)药产品不断推出,其中有许多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有的差不多成长为在国际上颇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中(彝)药养护系列确实是其中成功的典范。中(彝)药医疗、保健、美容方面需求的持续扩大,导致中(彝)药材需求的急速增长。如生物产业研发中心选择种植和推广的珠子参、白芨、黄精是药食两用植物,也是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的品种。又如珍稀野生食用菌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进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被称为当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

18、业和创汇农业。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食用菌将进展成为人类要紧的蛋白质食品之一。因此,食用菌产业作为国际性的“健康食品”标志性产业,具有十分宽敞的进展前景和效益空间。在宽敞的森林中,有许多植物的芽、茎、叶、花都能够作为蔬菜食用,这些由森林植物产生的能食用的野生植物,被称为森林蔬菜。森林蔬菜(野菜)生长在空气新奇的林地环境中,没有受到废气、污水、农药、化肥和浮尘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人体十分有益,故被誉为 “山珍”、“林海珍品”和“绿色食品”。如我们能在市面上买到的香椿、竹笋、黑木耳等等。食用森林蔬菜在日本、西欧和东南亚等国,被称为天然食品、健康食品。它不仅野味诱人,有专门多独到之处,而且具有独特的

19、价值,是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首先,它是洁净无公害的天然产物,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的含量普遍高于一般蔬菜,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其次,森林蔬菜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佳品,是群众致富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第五章 项目建设的内容和技术方案本基地项目建设拟占用荒山荒地约70余亩,基地建设地点位于学院驾驶培训站的西南角。要紧建设共四个部分:(1)中(彝)药材良种保存、繁育、种植示范基地;(2)羊肚菌菌种制作、人工大田种植、工厂化种植示范基地;(3)森林蔬菜人工促繁种植示范基地;(4)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1.中(彝)药材良

20、种保存、繁育、种植示范基地(10-15亩)。近期中药材生殖种植初步选择红牙大戟、珠子参、白芨3个品种。实现高、中、低海拔都有具体品种,为规模化进展奠定基础,同时降低生产风险。(1)红牙大戟。红牙大戟长期以来差不多上靠野生采挖为主,由于过度采挖造成资源严峻不足,同时此药用途开发不断扩大,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是近五年才开展野生变家种的稀缺中药材,由于其种子生殖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差不多没有人工栽培。目前,红牙大戟干品价格380元kg,开展红牙大戟良种繁育研究和推广有深远的意义。(2)珠子参。珠子参要紧分布于云南、贵州两省。属于高海拔地区物种,由于研究起步迟,近年来在云南只有云白药集团在丽江有少

21、量栽培研究,种子稀缺,种子价格达5800元kg,药材价格260元kg。针对目前高海拔地区道路不行,经济进展慢,这些地区是进展中药材的相对空白区,推广珠子参种植有较大的空间。(3)白及:要紧分布于云南、贵州和江浙一带,其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适宜种植区域宽敞;白及生长中需要有与其共生的真菌才能生长得好,目前尚无人培养出专门的白及共生菌,种植存在一定的困难,扩大种植的推进速度较慢,全国各地均在大力盲目进展白及,但成功的少。种源需求缺口在35年内将专门大。假如能成功的解决共生菌问题将极大推动白及产业的进展,短时期内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白及用途极广,其用途涉及工业、医药行业、美容业、烟草行业等,在5

22、10年内白及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红芽大戟红芽大戟,茜草科红芽大戟属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生于低海拔旷野草丛中。Knoxia L. 红芽大戟属, HYPERLINK /qiancaoke_114940/ o 医学百科:茜草科 茜草科,约20种, HYPERLINK /fenbu_143530/ o 医学百科:分布 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其中红芽 HYPERLINK /daji_73211/ o 医学百科:大戟 大戟K.corymbosa Willd. 等3种,我国西南部和南部亦产之。直立 HYPERLINK /caoben_104895/ o 医学百科:草本 草本或亚灌木;叶对生; HYPE

23、RLINK /tuoye_105736/ o 医学百科:托叶 托叶与叶柄合生,全缘或有刺毛;花小,近无柄,排成顶生的聚伞 HYPERLINK /huaxu_109362/ o 医学百科:花序 花序或伞房花序,罕为 HYPERLINK /touzhuanghuaxu_105629/ o 医学百科: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萼管卵形,萼檐4 HYPERLINK /chilie_17690/ o 医学百科:齿裂 齿裂, HYPERLINK /liepian_109612/ o 医学百科:裂片 裂片短,近相等或12裂,裂片较长,宿存; HYPERLINK /huaguan_111418/ o 医学百科:花冠

24、 花冠漏斗状,4裂,裂片镊合状排列; HYPERLINK /xiongrui_105830/ o 医学百科:雄蕊 雄蕊4, HYPERLINK /zhuosheng_104270/ o 医学百科:着生 着生于冠管喉部,花丝短, HYPERLINK /huayao_111420/ o 医学百科:花药 花药背着,线形;花盘肿胀; HYPERLINK /zifangxiawei_109135/ o 医学百科:子房下位 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 HYPERLINK /peizhu_111422/ o 医学百科:胚珠 胚珠1颗,花柱丝状,顶端2裂;果小,近球形,有2个不裂的果瓣; HYPERLINK /z

25、hongzi_5145/ o 医学百科:种子 种子有一厚而粗的种柄,种皮薄,有肉质的 HYPERLINK /peiru_107958/ o 医学百科:胚乳 胚乳。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化学成份:根含游离蒽醌0.12%及结合蒽醌0.1%,游离蒽醌有虎刺醛(damnacanthal),甲基异茜草素(rubiadin),3-羟基檄树素(3-hy-droxymorindone),红大戟素(knoxiadin)。还含丁香酸(sy-ringic acid)。药理作用:1.抑菌作用:红大戟5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2.利尿作用:生红大戟

26、水煎浓缩液小鼠灌胃80g/kg,2-3小时后,尿量明显增加。功效:泻水逐饮: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形证俱实者。也可用于痰饮积聚,胸膈胀满,胁肋隐痛。消肿散结可用于痈肿疮毒及痰火瘰疠,内服外用均可。临床应用:1. 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等症。大戟攻水逐饮的功效,与甘遂相似,故可用于胸水、腹水、水肿喘满等症,多与 甘遂、 芫花等同用。2. 用于疮痈肿痛及痧胀等症。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内服能攻泻而通结滞。如常用成方玉枢丹,即是红芽大戟配伍 千金子、山慈菇、 五倍子、 雄黄、 麝香等品而成,外涂用于消疮肿,内服治痧胀、腹痛、胸脘烦闷、呕吐泄泻等症。3.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大戟根洗净,刮去粗皮,切片,每

27、斤以食盐3钞票,加水适量拌匀,吸入后晒干或烘干呈淡黄色,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日服2次,每次1.52分,隔日1次,空腹温开水送下,69次为一疗程。共观看60余例,均有显著的消肿作用,一般经治67天后水肿即完全消逝。患者服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其泻下作用常在服药后24小时最为剧烈;如症状严峻,可进食水果或冷糖开水,反应即可减轻。服药期间用低盐饮食,禁食生冷、辛辣、鱼及猪头肉等发物.禁用于孕妇、心力衰竭、食道静脉曲张及体弱者。4.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或其他肝硬变腹水大戟鲜根洗净晒干磨粉,用小火焙成咖啡色,装入胶囊,成人每次0.6O.9克,隔日或隔2日服药1次,78次后停药1星期,以后视病情

28、再服.若腹水巳退,可选用人参养荣丸等调理。曾试治20例,经服药536次不等,显效(腹水消逝,健康改善,体力差不多恢复)9例,好转(腹水显著减少,全身情况改善)9例,无效2例。治程中要紧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经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逝;但亦有人观看到,一般服粉剂0.6克时药物反应都能耐受,如超过1.8克时,则反应增重,有恶寒、震颤、头昏、烦躁、口干,有时呈极度恐惧感。反应可持续26小时,如及时处理即可缓解。禁忌证同前。 红牙大戟栽培技术方案 红牙大戟长期以来差不多上靠野生采挖为主,由于过度采挖造成资源严峻不足,同时此药用途开发不断扩大,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是近五年才开展野生变家种的稀缺中药材

29、,由于其种子生殖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差不多没有人工栽培。红芽大戟要紧通过种子生殖,但在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生活力和萌发率较低。由于种子未充分成熟或胚发育不完全。自然散落在地上的种子发芽率不到l。且种子的贮藏时刻在1年以后发芽率均有所降低,常规方法贮藏1年以上的旧种,差不多丧失生命力,几乎不能出苗。在前入的研究基础上可知:红芽大戟利用自然种子生殖的效率较低,而营养生殖大都用其药用部位一块根进行生殖,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药用原料,造成药材的白费,当药材供小于求时就会加速其野生资源灭绝。因此要紧利用红芽大戟芽、叶、茎等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尝试,并努力在移栽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以探究出红芽

30、大戟组织培养和快速生殖的最佳方式。红芽大戟组织培养和快速生殖不仅对爱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且能缩短其生长周期,实现快速生殖,满足市场对红芽大戟药材的需求;同时,宽敞的市场需求空间和开发利用也必定带动了种植业、药材加工业和相关产业的进展。 技 术 路 线 块根、种子种植后得到健壮植株(或野生健壮植株) 经消毒的芽、茎、叶 诱导分化试验 继代增殖试验 生根壮苗试验 炼苗、移栽试验、水肥治理 大田成活植株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红芽大戟块根、种子。由农校药用植物园提供。 1.2试验方法 1.21外植体的灭菌将红芽大戟块根置于花盆中种植(土质为细沙、腐殖土、黄泥土按等比混合),在30天

31、左右即可长成约20cm左右的小植株。选取生长健壮的植株,用自来水将表面尘土冲洗洁净,用75的酒精进行表面擦拭消毒,然后在无菌操作台中剪成长度约为2cm的植株段和单独的叶片,置于已灭菌的宽口瓶用0IHgCl2浸泡10min,并不断地摇动,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遍,再用已灭菌过的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置于超净台上备用。 122接种 诱导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把已进行消毒的植株顶芽、茎段(取从顶芽到根方向,取第一、二节问的材料)、叶片(如叶片稍大的话,切成O51锄2的小块,否则沿叶边环剪)顶芽和茎段平放于培养基中,叶片则背或腹面与诱导培养基接触。继代增殖接种:作为试验材料则剪取顶端留有两个节间的顶芽。如为

32、猎取大量的继代苗用于实验或生根壮苗则将带有愈伤组织的芽丛进行接种。生根接种:剪取顶端留有两个节问的顶芽作为生根材料 123移栽试验 l、炼苗。先将在培养室的生根试管苗(不打开瓶盖)移到室温下放置57d,之后半打开瓶盖,同时往瓶中喷施清水,以浸没过培养基约05cm为好,3d后即可洗苗(在最后一天可将瓶盖全部打开,使小茁与外界空气完全接触)。 2、洗苗。将生根试管苗小心从培养瓶中取出,放入l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洗净根部的培养基,在取苗和洗苗过程中要尽量幸免损伤根。 3、移栽。将洗过的生根试管苗小心地移栽到装好基质的塑料杯中,置于大棚培养。 4、治理。在移栽后lOd,要注意用塑料膜保温保湿,相对湿度操纵

33、在85以上,温度操纵在20-30(2在20d后开始喷施不同的水肥。 124培养基的选择(4种不同的培养基,成分、制作略) 125培养条件在培养室内进行培养的光照为10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1x,温度操纵在25+2的条件下培养在大棚中移栽为自然光照,太阳光照太强时需及时加盖遮荫网。试管苗移栽 试管苗从试管内移到试管外,由异养变为自养,由无菌变为有茵,由恒温、高湿、弱光向自然变温、低湿、强光过渡,生态因子变化十分剧烈,从而阻碍着试管苗的成活率因此,移栽要求的土壤质地、温度、湿度及光照都专门严格。试管苗的质量是阻碍移栽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叶大、浓绿、幼茎粗壮、发育正常无污染的试管苗移栽

34、成活率明显高于叶小、幼茎细嫩、发育缓慢和污染的试管苗,因此选择茎基部无愈伤组织,根、芽生长粗壮,发育正常无污染的健壮苗是保证移栽成活的前提条件。 移栽试管苗时,要进行过渡性的光培炼苗,逐渐降低湿度并逐渐增强光照进行驯化,逐渐恢复气孔功能,减少水分散失,促进新根发生,以适应新环境假如降低湿度过快,光线增加过大,会使叶片褪绿和灼伤,导致试管苗死亡或缓苗过长而不能成活。 试管苗移栽成活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向生产过渡的实际应用。在通过外植体取材、不定芽分化、试管苗生根、完整植株形成的试管培养时期后,移栽成活率将决定组培高频再生体系的实际应用性。在试管苗由异养转入自养状态,根、茎、叶发挥

35、功能之前,必须用各种方法保持湿度及幸免强光辐射。使试管苗气孔开关正常,幸免过多蒸腾。移栽后最初若干天要罩上透明塑料薄膜,保持90-100的湿度。 生根苗的材科选择 不同植物组培苗是通过不同程序、不同培养基、不同继代次数及不同发生方式而来的,对健壮生根苗的要求是根与茎的维管束相联通,不是从愈伤组织中间发生,而是从茎木质部上发生的。因此,生根苗的材料选取对成活率有较大的阻碍。首先要选取茎部粗壮、生长旺盛的无菌苗作为生根的材料,生根后移栽成活率高,而丛生状、细弱的无菌苗生根移栽后,由于茎部细弱,失水快,极易萎蔫,成活率大大降低;其次,切取无菌苗嫩茎的长度为2-25cm(从顶芽到基部方向)较佳,红芽大

36、戟在适宜的生根诱导培养基中20d即能长出适合移栽的不定根,但其茎同时也在生长,假如这时切取的材料较长,就会使苗徒长交高变细,给移栽带来不便,同时在移栽后因不定根汲取功能尚弱,无法向细长的茎提供足够的水分,成活率会大大降低。 移栽时刻的选择 试验中发觉,移栽最佳的时刻为生根接种后25d左右,这时的幼苗己长出几条长度约为15cm不定根,如培养时刻延长,根系和茎生长过长,成活率也不高。炼苗前不定根的最佳长度05-1.0cm(因为炼苗需要一周左右,这时期根还会生长O3-05cm)。这时诱导出的不定根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同时由于不定根较短,从培养基中出瓶和移栽入基质时均相对不易损伤,成活率也会相应提高。

37、而不定根长度过长,生长旺盛期已过,出瓶和移栽时易损伤,成活率就下降。 另外,不同的季节对移栽成活率也有较大的阻碍。我们在秋季(910月份)进行的三批移栽试验,几乎全部死亡;而在春季(23月份)进行的五批移栽试验,均获成功。 移栽基质 移栽基质的选择原则是疏松透气,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在移栽中。泥炭+珍宝岩这种混合的基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效好,在移栽红芽大戟试管苗的前期过程中,具有效好的效果。 移栽苗的看护治理 移栽的试管小植株和活体生根的小植株,其湿度的操纵十分重要因为试管苗在高湿(相对湿度为90-100)环境中生长,茎叶表面防止水分散失角质层等几乎全无,根系又不发达,即使移栽后根系周围

38、有足够的水分也难以保证水分平衡。在红芽大戟生根苗移栽到基质后lod,要加覆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雾,操纵相对湿度不低于85,以提高小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减少叶面蒸腾;同时操纵温度在30以下,幸免温度过高导致蒸腾作用加强,水分失衡和微生物滋生等;在lO-20d问,可逐步半揭开塑料薄膜,逐渐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使其适应自然环境。20d后,可完全去掉塑料薄膜,但要注意保证土壤的湿度。另外,在移栽的过程中,还需加盖遮阴网,以操纵光照强度,幸免阳光直射。通过以上治理方法,对提高成活率有着专门大的作用。 野生红芽大戟分布区具有平均相对湿度大,年积和气平均气温高等的气候特征,因此在后期的大田移栽时也要注意尽量

39、满足或接近其所需的生长环境。 水肥治理红芽大戟作为草本植物,尤其是在幼苗生长时期,茎专门容易倒伏,故必须在人工移栽时加以注意,通过适当施肥进行增强其抗性;陈芳清等人对红芽大戟的生态学研究也发觉,红芽大戟分布地土壤呈弱酸性,有机含量高但P和K元素的含量较低,建议在人工栽培时注重P和K肥的施用。在不同水肥喷施试验中已发觉,喷施007的KH2P04溶液效果要比12MS,MET的效果好:在观看统计时期,苗增高值最大,苗长势最好,苗健壮,叶宽大深绿色这讲明施P、K肥对其苗生长的作用是显著的另外,从植物生理学上也可知,K、P元素对红芽大戟的药用部位一块根的生长也是具有专门要的作用。红芽大戟的大田移栽要点:

40、 红芽大戟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寒喜潮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或粘质壤上栽培为好。采取育苗移栽法进行,在苗高12-15cm时移移。选阴天,将地浇透水,挖幼苗,按行株距30cm25cm开穴,穴深12cm,每穴栽种1株,覆土压实,浇水。田间治理:幼苗定植后,如有缺株,应及时补栽,并施1次稀人粪尿。现蕾时要及时摘蕾,再施1次粪肥或饼肥。每隔半月需松土除草。白芨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白芨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 (B. hyacinthina R. Br.)兰科;地点名:地螺丝、刀口药、连及草。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在

41、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亦有分布。近年来,野生白芨受到严峻的私挖滥采,其产量和品质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其价格却看涨。人工栽培白芨技术差不多成熟,人工栽培无技术障碍,能够在我州山区,半山区大面积推广,不仅能够猎取效益回报,对野生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爱护。 形态特征白芨是多年生草本,高2050 cm。假鳞茎扁平,卵形,有时为不规则圆筒形,直径约1 cm,有线状须根。叶36 cm,阔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40 cm,宽2.505 cm,全缘,向上端渐狭窄,基部有管状鞘,环抱茎上。总状花序顶生,有花410朵,长412 cm,花序轴曲折状;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02.50 cm,早落;花玫瑰紫色,直径

42、34 cm,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50 cm,花瓣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50 cm,唇瓣倒卵形,内面有纵线5条,上部3裂,中间裂片长圆形,边缘波浪状;雄蕊与花柱合成一蕊柱,和唇瓣对生,花粉块长圆形。蒴果,圆柱状,长约3.50 cm,直径约1 cm,有纵棱6条;种子微小,多数。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长习性及环境白芨喜温暖、湿润、阴凉的气候环境,常野生于丘陵、低山溪谷边及阴蔽草丛中或林下湿地。 成分及用途鲜鳞茎含水分14.60%、淀粉30.48%61.36%,葡萄糖1.50%。富含由4份甘露糖和1份葡萄糖组成的白芨甘露聚糖。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特种涂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巨大的

43、商业利用价值。随着白芨食品的开发利用和印染业、美容业的需求,白芨用量日趋增多,现已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予以爱护。其价格仍有上升趋势,且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畅销态势。在医药上以块茎供药用,。白芨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对咯血、吐血、便血及外伤止血、疮疡肿毒、手足跛裂等有较好疗效,广泛用于治疗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出血等症。 栽培方法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一)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

44、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一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 20公分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 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在栽种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 (二)种植方法 在生产上,白芨要紧用其块茎生殖。结合我州气候等自然条件,一般在9-10月份收获时,选择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作种植材料,随挖随栽。在整好的地上开宽1米左右、高30公分左右的厢,按行距约30公分、窝距30公分左右挖窝,窝深10公分左右,窝底要平。将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1-2个,每窝栽种茎3个,平摆窝底,各个茎秆靠近,芽嘴向外,成三角形错开。栽后覆细肥土或火灰土,浇一次腐熟稀薄人畜

45、粪水,然后盖土与厢面齐平。 (三)田间治理 1. 中耕除草 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第一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现在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幸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 水分治理 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幸免烂根。 3. 追肥 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第一次在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4-5公斤,兑腐

46、熟清淡粪水施用;第二次在5-6月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公斤,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第三次在8-9月,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2500公斤。 4. 与其他作物间作 白芨植株矮小,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在头两年在行间间种短期作物,如萝卜、青菜等,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所谓间作确实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中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比如在玉米、高粱地里,可在其株、行垄上间作穿心莲、菘蓝、补骨脂、半夏等。 收获及初加工 1. 收获及初加工 一般到第四年9-10月茎叶黄枯时,就要采挖,不然过于拥挤,生长不良。采挖时,先

47、清除地上残茎枯叶,用锄头从块茎下面平铲,把块茎连土一起挖起,抖去泥土,不摘须根,单个摘下,先选留具老秆的块茎作种茎后,剪去茎秆,放入箩筐内,在清水里浸泡1小时左右,踩去粗皮和泥土,放到沸水锅里不断搅动,煮到内无白心时(大约6-10分钟)取出,大太阳天气晒2-3天或烘5-6个小时,表面干硬后,用硫磺熏12小时,每100公斤鲜块茎,用硫磺0.2公斤,烘透心后,接着晒或烘到全干。硫磺熏蒸后,白芨不霉变,不虫蛀,且色泽雪白透明。然后,放入竹筐或槽笼里,来回撞击,擦去未脱尽的粗皮和须根,使其光滑、雪白,筛去灰渣即成。干燥后的白芨应装入麻袋或编织袋内,放在干燥通风的地点存放,注意防虫蛀。 2. 药材商品的

48、规格 足够干燥,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有2-3个分枝似掌状,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肥壮有肉,质坚实,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味微苦,嚼之有粘性。无烤焦、无须根、无虫蛀、无霉变。一等品:块茎成个,饱满有肉,手指大以上。二等品:达不到一等大,个较瘦、肉少。 珠子参栽培 珠子参栽培已有珠子参生产技术标准规程( SOP),栽培均参照技术标准进行。 珠子参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Panax japonicusC. A. Mey. var. major ( Burk. ) C. Y. Wu et K. M. Feng、羽叶三七Panax japonicus C. A. Mey. var. bipinnatifi

49、dus( Seem. ) C. Y. Wu et K. M. Feng 的根茎,为中国药典和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品种,是云南省重要的名贵药材品种之一,要紧活性成分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也含有少量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具有补肺、养阴、活络、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烦热口渴、虚劳咳嗽、跌扑损伤、关节疼痛、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等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珠子参具有镇痛、冷静、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炎、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等作用,也是白族、纳西族、傈僳族、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用药。珠子参野生资源较少,随着珠子参药材使用量的增加,野生资源日趋紧缺,难以满足需求。目前差不多开展了珠子参药材人工种植与

50、繁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关于爱护珠子参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极其重要。 栽培引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2005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农药安全使用标准NY/T3932000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国家药品监督治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治理规范( GAP)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产地自然条件 1 地理环境 珠子参种植最适宜生产基地应建立在海拔2 600 3 100 m 区间,云南省滇西和滇西北横断山脉的三江并流较高海拔地区的寒温带及温带地

51、区适宜。 2 生态条件 珠子参喜冬季严寒、夏季凉快湿润、雨量较多、日照充足的寒温带和温带气候。年均温度在8 12,极端高温27 至29 ,极端低温 8 至 11 ,10 的活动积温2 000 至3 200 。年降雨量700 1 500 mm,空气相对湿度60 至85% 的自然环境。适宜生长温度16 23 ,植株生长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当日气温超过28 时,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抑制,茎叶出现下垂萎缩现象。地下根茎在9 月份左右形成越冬芽,到12 1 月份左右分化形成1 2 个白色类圆珠根茎,4 月底出苗至9 月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也是根茎( 药用部位) 快速膨大增长时期,9 月下旬地上

52、茎迅速枯萎。 3 土壤 适宜在腐殖质深厚肥沃灰褐色或黑褐色疏松沙壤土中移植栽培,不宜种植于土壤黏重以及低洼积水地。 4 栽培技术 适于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忌强光直射,耐寒而惧高温; 喜肥趋湿,怕积水及粘土,略有坡度不积水,忌连作,前几茬作物没种同属植物( 西洋参、人参等) ,适宜中性或偏酸性( pH 5. 5 6. 5) 的土壤中生长。土质疏松肥沃,人工种植需搭设遮荫棚。 (1 )选地、整地 依照珠子参的生长习性,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缓或有一定坡度的山基腐殖壤土或砂壤土作为珠子参种植地块。假如要进行珠子参种源繁育基地建设,要选择有一定面积规模与坡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腐殖质深厚肥沃疏松的草甸

53、或山坡土地。还要附近拥有优质水源,便于搭建遮荫网棚架,交通方便的地块; 在达到上述生产环境规定的范围内,选择中偏酸性砂壤土,排灌方便,具有一定坡度( 坡度不得大于40 度) ,5 年内未种过人参属植物的地块。一般在9 月前深翻一次,耕深35 60 cm 左右,连续耕翻1 2 次; 并结合耕翻,每公顷施山基腐殖土75 000 105 000 kg,接着耙细、整平,作成宽1. 2 1. 5 m 的高畦,长随地块地形而定。11 月左右便可将储存于沙壤中的珠子参根茎取出进行栽种。 (2) 育苗 育苗方法种子生殖: 一般在7 8 月选择3年以上健壮植株的成熟果实,洗去果皮,选用饱满壮实颗粒,晾干表面水份

54、后,直接播种于整理好的墒垅苗床上。播种时均匀撒一层火烧土( 敲碎、过筛) 或撒复合肥15 20 kg,再均匀播散种子,密度在每平方米500 粒以内; 然后盖上备好的山基腐殖土一层,约3 cm 厚,再盖一层3 cm 厚细士,其上再覆盖一层干松毛或干阔叶,保持土壤湿润,也可在畦面加盖塑料薄膜保湿,还要防止人畜践踏与冬季大风吹翻覆盖物或雪霜溶化引起的侵害。秋播要在11 月上旬前种植,种子在土中越冬,到翌年4 月份搭建遮荫网,一般5 月中下旬即可出苗展叶。 (3)移栽 育苗移植育苗种植两年,其间要注意旱季与雨季的田间治理。在第二年秋季9 月下旬 11 月上旬进行移植,现在根茎第一个珠子直径已达到0.

55、5 0. 8 cm,部分根茎第二个珠子已成形,珠芽已长至3 5 cm,重达3 5 g。无水地点可提早至6、7 月份移植。选择根茎健壮的珠子参种苗,小心挖取,不要碰断株芽,再用腐殖土保湿。移栽种植时,在畦面上横向深8 10 cm 左右浅沟,按行距20 30cm,株距15 20 cm 开沟条播,然后上盖备好的山基腐殖土一层( 约3 cm 厚) 。其上再盖一层干松毛,保持湿润,到翌年4 5 月就出苗展叶。 根茎生殖在10 月 11 月初,还没有下雪霜时,对种植三年以上珠子参进行采挖,对正在生长健壮,珠芽完好,无破损病害的地下根茎进行选择,作为种源进行再种植,但要摘除较大球形珠子和瘦弱根茎作为商品。作

56、为种源要及时采取保湿保温措施,防止冻伤或腐烂。在种植地整理好后进行及时移植,在畦面上横向深8 10 cm 左右浅沟,按行距2030 cm,株距15 20 cm 开沟条播,然后上盖备好的山基腐殖土一层( 约3 cm 厚) 。其上再盖一层干松毛,保持湿润,到翌年4 5 月有90%左右植株出苗展叶。 移栽间作法.随着珠子参等中药材品种种植技术日趋成熟,珠子参与重楼等需要一定遮荫的中药材进行间作种植,既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和植物生长时的有效空间来满足各自植物的生长需求,又充分利用同季节各种植物生长对土壤养分和阳光、温湿度要求的差异,造成各种植物之间的生长竞争与对病虫害协同抑制关系,能够较大幅度提高药材种植

57、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 田间治理 间苗补苗关于用种子直接播种的珠子参,一般可用第二年苗进行间苗补苗。间苗补苗要求一般要在雨季的阴天,每穴留苗2 3 株。缺苗时补苗1 2 株,间苗时不要损伤移动的植株和其它植株的根系,要求种苗高度在7 cm 以上进行补苗容易成活,保证全苗生长才能丰产。 中耕除草直播法及移栽法育苗时期,珠子参生长缓慢,杂草生长旺盛,能够适当覆盖干松毛等或腐熟的有机肥,以减缓杂草生长速度。有杂草要及时清除,用人工15 20 天除草一次,珠子参苗小根浅,注意拨草时不能伤及其根系,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第二、三年的珠子参植株生长迅速,可减少除草次数。 追肥应以农家肥为

58、主。农家肥包括家畜粪便、灶灰、油枯、骨粉,不包括人粪尿。农家肥在施用前拌磷肥堆沤100 天以上,以充分腐熟。在苗高50 60 cm 时进行追肥1 次; 或用复合肥( 三元复合肥) 225 300 kg/亩,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 3次,农家肥22 500 30 000 kg/亩或油枯750 1 500kg/亩 一般在植株封垄后趁雨天施入行间,适当盖土; 在开花期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喷施,每公顷用9 kg,分3 次施用,每次兑水50 60 kg,每隔10 天一次,能够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排水、灌水雨季来临应随时检查排水管道,出现积水现象应及时排除; 还要注意检查遮荫网棚架安全情况。旱时,特不是春

59、天气候干燥,土壤的水份容易蒸发,依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或喷淋以保持土壤湿润,使珠子参正常出苗与生长。 培土每年秋季要培土,防寒防冻。于秋末冬初,地上部分枯萎后,根部需要各培土一次,培土厚度约5 8 cm,或者进入冬季苗枯后或春季出苗前。 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由多种类线虫及半知菌类的镰刀菌引起,植株地下部根腐烂,地上部植株微黄萎蔫,后期植株变黄倒伏,严峻的根部全部稀腐。病害在高湿条件下易发生。防治方法: 种植地注意排水,移栽时每公顷施草木灰750 kg。 锈病由担子菌类锈菌引起,要紧为害叶片,叶正面病斑色淡,背面有淡黄色疱状隆起生成,疱状斑点表皮破裂并向外翻,散出黄粉为病菌夏孢子。锈病以冬孢子在病残

60、体上越冬,夏季以夏孢子侵入并再侵染,高温高湿易导致发病,借风雨、流水进行传播。防治方法: ( 1) 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消毁;( 2) 发病初可用25% 三唑酮( 粉锈灵) 可湿性粉剂500 倍、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600 倍、20%萎锈灵乳油600 倍、50% 退菌特( 三福美) 500 倍、25% 敌力脱( 丙环唑) 乳油2000 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10% 世高( 恶醚唑) 水分散颗粒剂、30% 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45%特克多( 噻菌灵) 悬浮剂1000 倍、50%硫磺悬浮剂200 倍喷雾; ( 3) 育苗时种子消毒: 用种子重量5的25% 三唑酮、50%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