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63张PPT)_第1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63张PPT)_第2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63张PPT)_第3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63张PPT)_第4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63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章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课 程 标 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学习目标 1 通过教材中东北地区图,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自然特征。学习目标 2 利用教材中土壤分布图,掌握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状况及其开发现状。学习目标 3 通过学习,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概况及其在全国中的地位。学习目标 4 通过东北土地利用状况的学习,理解土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说说你了解的东北1、东北地区的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_、_、_及内蒙古自治区_。 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东北地区黑 龙 江 省辽

2、宁省吉 林 省内 蒙 古 自 治 区2、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额尔古纳河兴凯湖松 花 江嫩 江辽 河黑 龙 江 3、 地形地貌: 呈半环状,外侧是 ,中间是 和山地丘陵,内侧是 。河流山脉平原4、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降水量:300mm1000mm东北: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气温由南向北递减气候对东北农业的影响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积温可达36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积温1000-3600,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等春播作物积温为1000左右,以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南部(暖温带)中部

3、(中温带)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寒温带)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水分东西差异大(1)植被: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5、自然景观(2) 广泛分布着冻土和沼泽阅读“知识窗-冻土”知识窗冻土分类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分布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影响增加了气候寒冷程度;影响地表水下渗,土壤过湿、 沼泽广布;影响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城乡建设等社会、经济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型机械化工业基础交通条件人地比例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发知识拓展1、 土壤肥沃类型分布特征地位黑土黑钙土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地生产力高松嫩平原中西部我国最肥

4、沃的土壤之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2、土地资源丰富 耕地面积广大 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左右,人均耕地量全国最高,是全国平均值的二倍。 分布: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宜农荒地多: 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分布。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呼伦贝尔高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兴凯湖 其他土地资源的分布:林地草地湿地人民网2012年10月23日电,黑龙江省委22日召开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2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新贡献。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图(单位:万

5、公顷),完成12题。1制约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 C气候较为干旱 D光照条件差A人民网2012年10月23日电,黑龙江省委22日召开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 2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新贡献。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图(单位:万公顷),完成12题。2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的突出特点是() A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B粮食单产高 C播种面积广 D生产技术水平高A3、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 宜农荒地多 C. 土壤肥沃 D. 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6、 D4、 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区域就是指东北三省B. 东北区域跨五个温度带,四个干湿区C. 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D. 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少 C5 、东北主要的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分布是( ) A. 辽南各地有春小麦、棉花 B.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甜菜 C.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棉花 D. 北部有春小麦、大豆、马铃薯3、土地开发开发形式问题:措施:进行水利建设建立国营农场破坏了湿地和生态系统不再开垦荒地;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渐还林、还草、还湿地。北大仓北大荒人类 活动3、土地开发三江平原: 我国最大的沼泽区沼泽的生态功能:蓄水池、水源地丹顶鹤、天鹅等大型水禽

7、的栖息地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知识窗沼泽分布东北和青藏地区作用是蓄水池、水源地,也是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沼泽植物是重要的物质资源。破坏的后果盐渍化土壤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沼泽的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等。3、土地开发三江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优势:不足: 地形平坦,集中连片,可垦荒地面积大便于大规模机械化开发、耕作; 夏季光热资源比较充足; 湿地地区,水源丰富; 肥沃的黑土 人少地多,机械化程度高。 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足,地温低,微生物活动微弱,有机质难以被吸收春季低温土壤过湿、过阴,春季播种困难夏

8、季雨水积存,易成洪灾,管理 生产粗放,水土流失,湿地破坏,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三)土地开发6 、本区的某区域有北大荒之称,通过发展粮食 生产,成为 “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 原因是( ) A. 粮食生产基本满足国内需要 B. 保护湿地资源 C. 水土流失严重,已不能开发 D. 保护水资源B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开发范围基本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自然景观(一)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1、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一)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2、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一)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3、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一)全国重

9、要的农林基地4、我国的林业生产基地(二)农业布局特征:原因: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东北地区由于地域辽阔,面积广大,各地热量分布上存在南北差异,东西方向上存在水分差异,使其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二)农业布局分异规律:农牧业 交错地带农耕海洋渔业地带地带牧业地带农牧地带农林地带林农交错地带东西知识窗商品粮基地建设取决于哪些条件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东北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黑土肥沃,粮食生产和基础好,产量高;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人少地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少,可提供大量的商品粮达成学习目标 3 尽管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但是在开发建设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

10、要表现是什么?该如何解决,才能使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一)黑土的开发 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但黑土的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为了保证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一)黑土的开发草甸植物黑土黑土冲刷肥力下降植树造林人工培肥治理坡面、沟壑保持肥力(二)林业的发展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森林火灾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林 业 发 展 的 问 题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下降森林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三)湿地的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恶化湿地利用中的问题湿地的保护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湿

11、地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三)湿地的保护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1有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 B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 D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C2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生产力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提高土壤中的水分 C注意土壤培肥,以避免土壤冲刷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地肥力最有效的办法3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 A突出粮食种植业的地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以粮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