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PPT 50页)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PPT 50页)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PPT 50页)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PPT 50页)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PPT 5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理论(哲学)基础(阴阳五行)广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周启亮医师第1页,共50页。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第2页,共50页。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宇宙间一切事物或事物内部都普遍存在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古人将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归类为阴阳两类) 返回目录第3页,共50页。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相关事物对立双方)(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阳-热亮 阴-寒 暗)(三).阴阳的属性特点(普遍相关相对可分)(四).阴阳的相互关系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4页,共50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阴阳要点: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状态变化着。返回目录返回本节第5页,共50页。(二) 阴阳的基本特征返回本节返回目录指具有水和火的基本特性第6页,共50页。(三) 阴阳的属性特点 阴阳存在一切事物之中。 (贯穿于一切事物中)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7页,共50页。2.阴阳的相关性如:天阳与地阴,是对宇宙而言; 男阳与女阴,是对性别而言; 上阳与下阴,是对方位而言。返回本节返回目录 阴阳属性的划分,是在一定的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第8页,共

3、50页。3.阴阳的相对性感冒清涕恶寒舌淡(阴)-姜汤 桂枝(阳)黄涕发烧舌红(阳)-石膏 双花(阴) 竹叶 薄荷返回本节返回目录 阴阳相对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第9页,共50页。4.阴阳的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返回本节返回目录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 阴中有阴, 阳中有阳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第10页,共50页。例:人体阴 阳 可 分 性阳-男 前 上 左 六腑 心气-阳 肾气-阳-淫羊藿鹿茸阴-女 背 下 右 五脏 心血-阴 肾精-阴-生地枸杞第11页,共50页。(四) 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

4、对立制约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12页,共50页。1.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截然相反。制约阴阳相互制约的特性,使对方不至于太过。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正常:兴奋抑制对立,兴奋抑制-制约 白天(阳)+人体阳升白天兴奋 夜(阴升)+人体阳收晚上抑制。异常:过度兴奋精神病 过度抑制呆傻第13页,共50页。1.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截然相反。制约阴阳相互制约的特性,使对方不至于太过。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秋冬阴冷气升以制约夏季阳热。春季温阳气升制约冬季之阴寒。燥热-阳盛-心烦易怒 上火 中暑-耗阴。过冷-气血不畅-风湿、心梗-伤阳气。第14

5、页,共50页。2.阴阳的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存。互用阴阳双方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亡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血管血液(阴血)-当归推动力(阳气)-人参第15页,共50页。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处在动态平衡之中。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平衡 失衡患病阴阳平衡者食参阳盛鼻出血 清泻阳热 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大黄第16页,共50页。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或阳,在一定条件下 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 石膏双花 防风生姜第17页,共50页。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素问返回本节返回目录 未病先防,既并防变。以药物之

6、偏调人体之偏。第18页,共50页。(一)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返回本节返回目录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第19页,共50页。(二)用阴阳说明生理功能饮食水谷 气血精津 全身(阴平阳秘)(阴) (阳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阳离决,精气乃绝返回本节返回目录(阳气)化生(阳气)运送第20页,共50页。阴阳失衡阴盛则寒阴阳偏盛实寒证恶寒 肉桂阳盛则热实热证身热 石膏阴虚则内热阴阳偏衰虚热证低热 麦冬阳虚则外寒虚寒证畏寒 鹿茸 阴不制阳阳不制阴(三)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21页,共50页。(四)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失衡 患病 药物(阴阳) 四

7、诊(搜集病史)八纲(阴阳辨证)治则方剂方药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调整阴阳第22页,共50页。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23页,共50页。(五)用阴阳指导疾病治疗1.确定治疗原则:调阴阳(1)损其有余: 阴(阳)实证损其有余 (实则泻之) 返回本节返回目录阴阳偏盛阴盛则寒阳盛则热实寒证恶寒 寒者热之 (热药)干姜肉桂 实热证身热 热者寒之(寒药)石膏黄连第24页,共50页。(2)补其不足: 阴(阳)虚证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返回本节返回目录阴阳偏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虚热证低热 补阴 (凉药)麦冬枸杞 梨虚寒证畏寒 补阳(热药)鹿茸人参大枣气血不足调补气血当归第25页,共50页。(3)虚症:阴(寒)病治阳;阳

8、(热)病治阴 热症-寒药(黄连)。寒症热药(干姜)。 阴证 寒症治阳 干姜 人参阳药(性热)返回本节返回目录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阴阳偏衰阳证 热症 治阴 石膏黄连-阴药(性凉)。第26页,共50页。2.归纳药物性能阳:温热药减轻或消除寒证。姜 羊狗肉 桂圆阴:寒凉药减轻或消除热证。绿豆 梨 藕 绿茶 黄连 寒药-治热证 附子 热药-治寒证(1)四气:药分寒、热、温、凉四性。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27页,共50页。(2)五味:药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阳 :辛. 甘(发散 温补) 治寒证、阳虚 阴 :酸 .苦. 咸 (敛 清 泻下 软坚 ) 治热证、阴虚 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五味子酸 ,黄连苦,石决

9、明 鲍鱼 芒硝 水蛭咸第28页,共50页。第二节 五行学说 战国时期影响力强的学说,认为自然界中物质以木、火、土、金、水基本物质组成,又形成相生、相克及相互制约的关系。返回目录第29页,共50页。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 五行基本概念 二 五行特性 三 事物五行归类 四 五行生克关系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30页,共50页。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返回本节返回目录 一 五行基本 概念 二 五行特性 三 事物五行归类 四 五行生克关系第31页,共50页。(一)五行学说基本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指运动和变化。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10、,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第32页,共50页。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火土金木水第33页,共50页。(二)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 特性: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归属“木”。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第34页,共50页。2.火曰炎上 特性:凡具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火”。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第35页,共50页。3.土爰稼穑 特性:凡具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土”。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第36页,共50页。4.金曰从革 特性:凡具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金”。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

11、识点第37页,共50页。5.水曰润下 特性: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第38页,共50页。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三)事物的五行归类 第39页,共50页。(四)五行的生克乘侮。 1.五行相生(生理)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 生、促进和助长作用。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第40页,共50页。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火土金木水第41页,共50页。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五行相克规律和次序:2.五行相克(生理)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第

12、42页,共50页。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土 水克返回知识点水火金土木第43页,共50页。3.五行制化 制,是制约、克制; 化,是生化、变化。 五行制化:指相生相克的关系正常五行五脏和谐。木火土生生克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第44页,共50页。4.相乘、相侮(病理)相乘、相侮是在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为反常现象。相乘:五行之间相克太过, 又称 倍克。相侮:五行之间反向克制, 又称 反克。五行相生相克图第45页,共50页。1 生理:相生 相克。2 病理:相乘 ,相侮。3 相克与相乘次序相同(倍克)。4 相侮是按相克次序的反向克制(反克)。 如:木过强(太过),则木亢乘土、木亢侮金 木过虚(不及),则木虚金乘、木虚土侮小结: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46页,共50页。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解释生理现象肝属木:肝性条达,有疏泄之功 -肝病心烦易怒心属火:有温煦之功 -心脏病乏力畏寒脾属土:化生气血 -脾虚食少贫血肺属金:肺性清肃,以降为顺 -肺病咳喘咳痰肾属水:肾有藏精,主水之功 -矮小不育尿频五脏归属五行:以五行说明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