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1.古诗三首(22页)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1.古诗三首(22页)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1.古诗三首(22页)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1.古诗三首(22页)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1.古诗三首(2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重点)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难点)学习目标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写的很多首诗都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现实状况,大胆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其诗被推崇为“诗史”。他的主要作品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代

2、表人物之一。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大文豪,世称“三苏”。其诗词清新豪放,善用夸张和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曾(zn)几(1084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我会认yun yng hu 鸳 鸯 惠(优惠) chng tn jin 崇(崇高) 豚(海豚) 减(减少) 我会写chn燕 yn鸳yun yng 融(融化)huchng惠(优惠)l 芦(芦苇)(燕子) 崇 (崇高)鸯 我会写y

3、短(短小)dun芽(发芽)mi梅(梅花)溪(小溪)泛(广泛)fnx减(减少)jin绝 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 迟日: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译文】 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秀丽景象,阵阵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芳香。泥土湿润,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暖和的沙滩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整体赏析 这首诗抓住阳光、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图。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

4、“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诗人“以画为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看到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后欢欣愉悦的心情。 绝句一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发的春天美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看到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后欢欣愉悦的心情。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注释】惠崇是北宋名

5、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一种有毒的鱼。【译文】 青翠欲滴的竹林旁,伸出两三枝红艳艳的桃花,鸭子在春天的江水中嬉戏,感受到江水已经变暖。初春时节,蒌蒿长满了地,芦苇的嫩芽很短很短,而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正是美味的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整体赏析 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首先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

6、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景物,捕捉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一

7、片盎然的春意,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三 衢 道 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注释】三衢: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却:再、又。阴:树荫。【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船沿着小溪而行,走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黄鹂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比来时更增添了一些情趣。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 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三衢道中一诗中诗人将一次寻常的行程,写得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时节的宜人风光,而且表现了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全诗明快自然,极富生活韵味。 古诗拓展 早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