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_第1页
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_第2页
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_第3页
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_第4页
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生物的特征,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影响生物的因素教学重点1、生物的特征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基础知识归纳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生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生物微生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生物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生活的过程中,身体内会产生很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比如人可以通过呼吸、出汗和排尿;植物的落叶等。4、生物能对来自于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即

2、应激性。一般情况下,生物越高等,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越灵敏。5、当生物生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所以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还表现出遗传变异的特征)6、除病毒外,生物体是有细胞构成的。(病毒也是生物,因为病毒能够繁殖)7、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如果生物不能适应环境将环境被淘汰。注意:利用生物的特征来判断某物体是否是生物。二、认识生物的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是一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的时候,可直接用眼,可借助显微镜和放大镜等仪器观察,也可以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象机等工具。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目的和要求。(二)调查法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的对象,制

3、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调查的范围很大,可选取一部分作样本。样本的选择要适量,如果太少,得出的结论不准确;如果太多,会增加调查的工作量。调查的过程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三、生物归类法1、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所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四、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基准,向上约10千米,向下约10千米,在地球上,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约20千米的圈层,就叫做生物圈。它的范围包括

4、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是最大的生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态系统。大气圈的底部:生物包括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为生物提供氧气、二氧化碳,还有氮气水圈的大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细菌。大多数分布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在超过200米的范围时,只有动物和微生物,没有植物分布。范围包括江河湖海等。为生物提供水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注:1、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三个圈层;2、三个圈层相接处有一定程度的融合,三者不能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

5、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五、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1、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水分、温度等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捕食:一种生物以另外一种生物为食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争夺食物、配偶、生存空间等发生的斗争。可能是同种生物之间,也可能是不同种生物之间共生(种间互助):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若分开,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存合作(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外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那里吸收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活六、生物

6、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适应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但适应具有相对性(生物的适应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当这种条件一旦发生改变,它的适应性就会随之消失,反而会成为其致命的弱点)2、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的改变;生物也在不断的进化,适应环境;同时生物也在不断地改变环境和影响环境。即生物的生存是适应一定的环境,环境的改变会对生物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3、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保证了生物物种的不断延续。七、生物与

7、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环境影响生物、生物生存依赖于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生物的生活会影响和改变环境。八、探究实验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计划)、实施方案(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是十分重要的。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实验变量:也叫控制变量,简称变量,即对照实验中不同的条件。两组对照实验中只能设计一个控制变量。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组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在不同实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验中

8、变量一般不相同。变量的设计是对照实验的关键。3、实验变量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要具有可对比性,除了变量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该相同。4、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结果取平均值。5、实例: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考点精练一、基础训练:”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请回答1-4题(1)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蝉、叫天子等生物的基本特征()A.需要营养物质B.呼吸C.生长和繁殖D.反射(2)黄蜂和菜花的关系

9、是()A.合作B.竞争C.捕食D.食物网(3)如果这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组成者,还缺少()A.非生物成份B.分解者C.消费者D.生产者2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需要营养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当触摸含羞草时,它的小叶会很快合起来,这说明含羞草具有的生命特征是A能够运动B需要呼吸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能产生反射42000年,我国开展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了准确了解人口状况,这次普查抽调和培训了大量调查员,要求他们与被调查人面对面谈话,并做好笔录。这样的人口普查属于()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

10、D直接调查5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感冒病毒B变形虫C细菌D霉菌6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A对象中的一个B对象中的一部分C全部对象D以上都对7.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湘江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有细胞结构B呈球形C呈绿色D体积微小8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A.分组实验B.重复实验C.独立实验D.对照实验9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A阳光B水分C空气D有机物10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

11、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11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12地衣(一种植物)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化,这说明()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A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B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有关C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D生物的生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13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A.草原上放牧越少越好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生态系统中生物

12、数量不能变,否则就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14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合作B寄生C捕食D竞争15“螳螂捕食,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合作B食物网C捕食D竞争16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能准确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只考虑()A.一个变量因素B.二个变量因素C.多个变量因素D.综合因素17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A具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C具有较大的叶片D具有厚厚的角质层18到了寒冷的冬季,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A法国梧桐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松树

13、不适应寒冷的环境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19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A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的结果B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C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D杂草和玉米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2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二、提高训练:21夏日,取池塘里的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微小生物的存在,试写出你认为它们是生物的依据:(最少三个)被观察的生物具有细胞结构;对外界刺激会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能游动或能主动运动。2

14、2我国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编撰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书中记载药物1892种,附图1162幅,收入药方11096副。你认为李时珍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23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是否有生命可以分为两大类,即_与_。24地球上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而生物共有的一个家园就是_,它包括大气圈的_、水圈的_和岩石圈的_。生物圈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有:_;阳光、空气、水;适宜的_;生存的_。25桃花鱼为腔肠动物门水螅纲的一个小类群,栖息于淡水中,因其形状酷似桃花而得名,其中文名是桃花水母。生长于三峡库区姊归县归洲镇鸭子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滩的桃花水母是极为稀有的物种,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

15、和观赏价值。随着三峡工程的初期蓄水,桃花水母的栖息地将沉入江底,桃花水母将失去生存的空间。为抢救这一濒危物种,我们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在制定保护桃花水母的行动方案之前,你需要先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那么你打算怎样去做这个调查呢?我的调查目的:了解桃花水母的生存数量、生存地区、生活方式及如何保护桃花水母我的调查对象:桃花水母我的调查范围:网上、书上、询问老师和家长、实地考查我的调查方案:查资料归纳整理最后制订方案26学习观察的方法时,有的同学不以为然地说:“观察谁不会,不就是认真地看吗?”他们的观点对吗?请说出理由。答:他们的观点不对。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有计划,

16、还要思考,交流讨论有时还要借助仪器进行测量等。27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关系,其他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关系;雨水是影响它生活的因素,除雨水外,这类因素还有、等。28下面是昆虫学家做的一个对比实验。第一组:取出40只蝗虫,放到与其体色一致的背景中,然后放入了3只鸡,一分钟之后,蝗虫被吃掉六只;第二组:取出40只蝗虫,放到与其体色不一致的背景中,然后放入了3只鸡,一分钟之后,蝗虫全被吃掉。以上实验说明了。29分析原因“大树底下好乘凉”“山青水秀,穷山恶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了。30小东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做了如

17、下实验: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把纸盒静置桌上,并将抓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多?还是移到亮处一端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小东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_。(2)10分钟后小东看到大多数鼠妇移到黑暗的一端,据此,小东能得出的结论是_。(3)小东做实验时,小明也在旁边,并向小东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东没有采纳小明的建议。你认为小东做得对吗?为什么?小东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在两组对

18、照装置中,只能有一个条件不同(4)该实验中能不能只用1只鼠妇?不能。因为在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结果取平均值。(5)如果要探究“水分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应该设计出和的对照实验,这时的实验变量则是。(6)实验结束后,应怎样处理鼠妇?_为什么?答:。31玉米种子在适宜的外部条件下,就会萌发成幼苗。一般来说,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包括温度、空气、水分和光照。有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此提出了疑问,认为以上四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种外部条件并非全部都是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于是,他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并查找了相关资料,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光照不是玉

19、米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部条件。下面请你根据该同学的探索与假设,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假设,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材料用具:培养皿2个,纸巾若干,玉米种子若干等方法步骤:(1)取2个培养皿,编为A、B两组。(2)在2个培养皿上各放入几张纸巾,并在纸巾上各放入10粒玉米种子。(3)每天洒入少量的清水,使纸巾湿润。(4)将A组放在有光照的室温下培养,B组放在无光照的室温下培养。预测结果:一段时间后,A、B两组培养皿中玉米种子均萌发。实验结论:光照不是玉米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部条件。32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1)为什么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灌木丛中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

20、影响?因为这三个地域植物的湿度不同,其他因素基本相同,如温度、光照等,这样测湿度若存在差异,则为植物引起。(2)裸地、草地和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会有何差别?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假设在相同的条件下,灌木丛的湿度草地的湿度裸地的湿度(3)测量时为什么每次都多记录几组数据,而且求平均值呢?多次测量,可以排除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通过多次测量,且求平均值,可以使实验数据更准确,更加接近实际。33.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1)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2)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10%食盐水(4)实验步骤: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浸泡在中。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与B。再将A、B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如果种子萌发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