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跟踪练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跟踪练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跟踪练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跟踪练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跟踪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跟踪练(六)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选择题(2019 中山模拟)地冰花也称“霜柱”,它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地12题。冰花向上伸长,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景色十分喜人。读图,完成.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土质疏松,孔隙一定要大. 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C.温度高,水汽含量少D.温度低,水汽含量少.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A.持续低温降水B.多云而微风的夜晚C.地表温度高于 0 CD.晴朗而风静的夜晚解析:第1题,地冰花是从泥土慢慢长出来,产生地冰花的土壤土质松散,冰花是气温0c以下时,土壤中的水汽凝结成的,土壤的含水量较大,B对,D错。土壤孔隙一定要大,说明

2、水分少,空气多, A错。温度高,土壤水汽不能结成冰花,C错。第2题,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晴朗而风静的夜晚,地面降温快,无风,水汽易凝结成冰花,D对。持续低温降水,水太多,易结成冻土,A错。多云而微风的夜晚,降温慢,水汽不易凝结,B错。地表温度高于 0 C水汽不能凝结,C错。答案:1.B 2,D(2019 河南适应性考试)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完成34题。1535推测最可能分别为()A.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B.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C.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D.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2010年3月4日

3、,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台风影响B.阴雨天气C.湿度较大D.天气晴朗解析:第3题,图中地表气温最低,最可能是水体,A、B错。表示植被覆盖地,气温较低。表示裸地的气温较高,表示城镇建筑用地多是水泥地面,气温最高,C对,D错。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四地的下垫面不同,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气晴朗,水体升温慢,其他地面升温快,建筑用地升温最快,导致差异大,D对。台风影响多暴雨天气,阴雨天气、湿度大,温差较小,A、B、C错。答案:3.C 4.D(2019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象站观测到的海陆风转换时间等值线的空间分布图)图a、图b分

4、别为山东半岛7月份多个气(单位:时)。据此,完成56题。图a图b关于图a、图b两图中海陆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为海风转陆风时刻,风力由内陆向沿海加强B.图a为陆风转海风时刻,风力由沿海向内陆减弱C.图b为海风转陆风时刻,风力由内陆向沿海减弱D.图b为陆风转海风时刻,风力由沿海向内陆加强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及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山东半岛北部地区海风开始时间早,向内陆推进速度快B.山东半岛中部地区海风结束时间晚,持续时间较长C.陆风转海风时间等值线基本上与海岸线平行,沿海早于内陆D.山东半岛东南部地区等值线稀疏,海陆风现象不明显解析:第5题,夜间,大陆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

5、沉,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白天吹海风,图 a表示时间为上午,陆风转海风时刻,风力由沿海向内陆减弱,B正确;图b时间为日落后,为海风转陆风时刻,风力由内陆向沿海增强。第6题,从图中可看出,山东半岛北部地区海风开始时间早,内陆出现时间为13时,向内陆推进速度慢;山东半岛中部地区海风结束时间晚,但开始的时间也较晚, 持续时间并不长;陆风转海风时间 能说明海陆风向内陆推进速度较慢,不能表明海陆风现象不明显。等值线基本上与海岸线平行,沿海早于内陆,C正确;山东半岛东南部地区等值线稀疏,只答案:5.B 6.C(2019 佛山二模)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

6、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 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 (单位:C )。读图,完成79题。.该考察区域()A.位于长白山的山麓C.西南部地势起伏小.西北部的海拔最低D.属于暖温带湿润区.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A.水库北侧的气温差异较大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解析:第7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京附近,排除A;根据题意,水库三面环山,且图中有200 m等高线,由

7、此可以判断西北、东北、东南都较高,只有西南较低,排除B项;该地属于半湿润地区,排除 D;故选Q第8题,根据时间为下午 3点,陆地和水库因 比热容的差异,水库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形成高压,周围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因此根据热力环流原理,P地应该吹东北风,答案选 Ao第9题,根据上图可以发现北侧存在山谷风,白天以谷风为主,与湖风风向一致,选 Do气温差异较大,但是不能证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也不能成为风速大的理由, A错误;白天应该以谷风为主,B错误;材料无法显示南北侧植被是否茂盛,C错误。故选D=答案:7.C 8.A 9.D(2019 邯郸一模)0 C大气层高度是大气探测的一个重

8、要特性层,研究其变化能更准确地反映当地区域气候变化特征。下图为天山山区夏季0c大气层高度的10年平均曲线与天山山区河流径流量10年平均曲线的组合图。读图,完成1011题。-9S0-960-940-920-8B0W019M19701980 J9W,年10.与冬季相比,天山山区夏季0c大气层高度()B.较高D.无法判别A.较低C.两者相等11 . 19701990年,天山山区夏季平均气温约()A.上升了 0.33C.上升了 0.22D.下B1了 0.22解析:第10题,与冬季相比,夏季地面获取的太阳辐射更丰富,近地面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也更多,所以天山山区夏季0c大气层的高度比冬季高,故选B, A、

9、C、D错误。故选B。第11题,由图可知,19701990年,夏季天山山区 0c大气层的高度增加了约55 m按照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 (理论上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 C左右),故天山山区平均 气温约上升了 0.33 C,故A正确,B C、D错误。故选 A。答案:10.B11.A二、非选择题(2019 广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摄氏度。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其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1978年城市化水平为45.6%,2010年时已经达到62.7%,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是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时间上

10、(1)描述兰州该日热岛效应的变化规律。(2)说明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效应特点的成因。(3)推测兰州热岛效应季节变化的规律,并说明理由。(4)分析兰州城市化引起下垫面性质改变与热岛效应的关系。解析:(1)兰州该日热岛效应夜间强,白昼弱。子夜前后最强,正午前后最弱。(2)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效应特点是气温低于郊区气温的“冷岛”效应。正午前后,太阳辐射最强,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阳热量,大气对流、湍流作用增强,利于散热。城市与郊区热力环流加强,城区和郊区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混合作用增强,城郊温差减少。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散热,而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且不利于散热。因而引起城区气温低于郊

11、区气温的“冷岛”效应。(3)兰州热岛效应季节变化的规律是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春秋居中。冬季受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有利于热岛的形成与发展。受山谷地形影响,冬 季逆温层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热。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热量多。冬季取暖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区大气逆辐射增强, 收入热量多。夏季弱的原因与正午时形成的冷岛效应类似, 热岛效应最弱。(4)下垫面的变化,包括地面性质、建筑密度、植被覆盖率等。兰州城市化 的发展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人工建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城市地面和建筑物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低,吸收率加大。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构成较为粗糙的城市下垫面、因而对风的阻力增大,风速

12、降低,热量不易散失。城市化发展使城市绿地和水体减少,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散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使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答案:(1)夜间强,白昼弱;子夜前后最强,正午前后最弱。(2)正午前后,太阳辐射最强烈,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阳热量,大气对流、湍流作用增强,利于散热;城市与郊区热力环流加强,城区和郊区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 的混合作用增强,城郊温差减少;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散热;而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且不利于散热。因而引起城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的“冷岛”效应。(3)规律: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春秋居中。理由:冬季受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有利于热岛的形成与发展;受山谷

13、地形影响,冬 季逆温层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热;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热量多;冬季取暖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区大气逆辐射增强,收入热量多。(4)兰州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人工建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城市 地面和建筑物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低,吸收率加大;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 构成较为粗糙的城市下垫面、因而对风的阻力增大,风速降低,热量不易散失;城市化发展 使城市绿地和水体减少, 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散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使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2019 烟台模拟)为保障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东北隅,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东段南麓的大通河河谷建

14、立了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该站地处 37 37 N 101 19 E,海拔 3 200 m。读海北站地温日变化图,回答问题。海北站监测不同深度地温日变化图(1993年4月22日)(1)据图描述海北站地温日变化特点。(2)下垫面性质不同,地温的分布不同。监测数据表明,有植被覆盖时的地温高于裸露地表时的地温,年平均高0.3 C左右。分析有植被覆盖时地温高的原因。(3)监测站成员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监测站的气温日变化与冷龙岭山顶有明显差异。你认为山顶的气温日变化与监测站相比有什么差异,说明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海北站地温的日变化表现出峰谷的周期变化,且不同深度 变化趋势近似但变化程度

15、不同:深层地温日变化与地表温度相关联,表现相似的变化规律; 最高、最低出现时间自上而下滞后,且振幅减小。第 (2)题,植被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当地 面有植被覆盖时,地温虽然由于草丛阻碍阳光的直接照射而增温缓慢,但有覆盖物的存在, 一方面使土壤湿度保持较高,土层热容量大,储存热量多;另一方面草层使热量消失得到缓解,使土壤热量散失少, 从而保持较高的地温。第(3)题,山顶的气温日变化与监测站相比, 山顶气温日变化小。这是因为近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山顶地面面积小,受地面辐射影响小,空气流通快,受到周边空气的自然调节影响明显,昼夜气温变化小。答案:(1)地温的日变化表现出峰谷的周期变化;深层地温日变化与地表温度相关联, 表现相似的变化规律;最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