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资源平台整体方案建议书_第1页
高校数字资源平台整体方案建议书_第2页
高校数字资源平台整体方案建议书_第3页
高校数字资源平台整体方案建议书_第4页
高校数字资源平台整体方案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校数字资源平台整体方案建议书目 录 TOC o 1-5 h z u HYPERLINK l _Toc503431931 一、前言 PAGEREF _Toc503431931 h 1 HYPERLINK l _Toc503431932 二、建设背景 PAGEREF _Toc503431932 h 2 HYPERLINK l _Toc503431933 2.1 国家政策背景 PAGEREF _Toc503431933 h 2 HYPERLINK l _Toc503431934 2.2 高校资源建设背景 PAGEREF _Toc503431934 h 2 HYPERLINK l _Toc50343

2、1935 三、建设目标 PAGEREF _Toc503431935 h 4 HYPERLINK l _Toc503431936 四、方案定位 PAGEREF _Toc503431936 h 6 HYPERLINK l _Toc503431937 五、方案设计 PAGEREF _Toc503431937 h 6 HYPERLINK l _Toc503431938 5.1 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503431938 h 6 HYPERLINK l _Toc503431939 5.2 系统架构设计 PAGEREF _Toc503431939 h 8 HYPERLINK l _Toc5034

3、31940 5.2.1 数字资源应用平台 PAGEREF _Toc503431940 h 9 HYPERLINK l _Toc503431941 5.2.2 数字资源云平台 PAGEREF _Toc503431941 h 11 HYPERLINK l _Toc503431942 5.3 应用流程设计 PAGEREF _Toc503431942 h 12 HYPERLINK l _Toc503431943 六、平台功能描述 PAGEREF _Toc503431943 h 17 HYPERLINK l _Toc503431944 6.1 数字资源应用平台 PAGEREF _Toc503431944

4、 h 17 HYPERLINK l _Toc503431945 6.1.1 资源门户系统 PAGEREF _Toc503431945 h 17 HYPERLINK l _Toc503431946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503431946 h 17 HYPERLINK l _Toc503431947 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503431947 h 19 HYPERLINK l _Toc503431948 .1 资源门户 PAGEREF _Toc503431948 h 19 HYPERLINK l _Toc503431949 .2 点播终端 PAGEREF _Toc50343

5、1949 h 20 HYPERLINK l _Toc503431950 6.1.2 IPTV系统 PAGEREF _Toc503431950 h 21 HYPERLINK l _Toc503431951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503431951 h 21 HYPERLINK l _Toc503431952 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503431952 h 22 HYPERLINK l _Toc503431953 .1 直播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53 h 22 HYPERLINK l _Toc503431954 .2 直播终端 PAGEREF _Toc5

6、03431954 h 22 HYPERLINK l _Toc503431955 .3 录制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55 h 23 HYPERLINK l _Toc503431956 .4 权限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56 h 23 HYPERLINK l _Toc503431957 .5 系统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57 h 23 HYPERLINK l _Toc503431958 6.1.3 资源在线编辑系统 PAGEREF _Toc503431958 h 24 HYPERLINK l _Toc503431959 系统概述 PAGE

7、REF _Toc503431959 h 24 HYPERLINK l _Toc503431960 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503431960 h 24 HYPERLINK l _Toc503431961 .1 系统结构 PAGEREF _Toc503431961 h 24 HYPERLINK l _Toc503431962 .2 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503431962 h 25 HYPERLINK l _Toc503431963 .3 权限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63 h 26 HYPERLINK l _Toc503431964 6.1.4 资源中心

8、管理系统 PAGEREF _Toc503431964 h 27 HYPERLINK l _Toc503431965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503431965 h 27 HYPERLINK l _Toc503431966 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503431966 h 28 HYPERLINK l _Toc503431967 .1 权限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67 h 28 HYPERLINK l _Toc503431968 .2 栏目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68 h 28 HYPERLINK l _Toc503431969 .3 系

9、统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69 h 29 HYPERLINK l _Toc503431970 6.1.5 用户管理系统 PAGEREF _Toc503431970 h 29 HYPERLINK l _Toc503431971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503431971 h 29 HYPERLINK l _Toc503431972 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503431972 h 29 HYPERLINK l _Toc503431973 6.1.6 资源维护系统 PAGEREF _Toc503431973 h 30 HYPERLINK l _Toc50343

10、1974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503431974 h 30 HYPERLINK l _Toc503431975 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503431975 h 31 HYPERLINK l _Toc503431976 .1 资源编目 PAGEREF _Toc503431976 h 31 HYPERLINK l _Toc503431977 .2 上传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77 h 31 HYPERLINK l _Toc503431978 .3 系统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78 h 31 HYPERLINK l _Toc503431

11、979 6.1.7 个人资源交互系统 PAGEREF _Toc503431979 h 32 HYPERLINK l _Toc503431980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503431980 h 32 HYPERLINK l _Toc503431981 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503431981 h 32 HYPERLINK l _Toc503431982 6.1.8 素材资源制作系统 PAGEREF _Toc503431982 h 33 HYPERLINK l _Toc503431983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503431983 h 33 HYPERLINK l

12、_Toc503431984 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503431984 h 33 HYPERLINK l _Toc503431985 6.1.9 开放式学习系统 PAGEREF _Toc503431985 h 34 HYPERLINK l _Toc503431986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503431986 h 34 HYPERLINK l _Toc503431987 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503431987 h 35 HYPERLINK l _Toc503431988 .1 课程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88 h 35 HYPERLINK

13、l _Toc503431989 .2 课程发布 PAGEREF _Toc503431989 h 36 HYPERLINK l _Toc503431990 .3 学习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90 h 39 HYPERLINK l _Toc503431991 .4 系统管理 PAGEREF _Toc503431991 h 39 HYPERLINK l _Toc503431992 .5 其他 PAGEREF _Toc503431992 h 40 HYPERLINK l _Toc503431993 6.1.10 HD-EX1000F高清视频编码器 PAGEREF _Toc50343

14、1993 h 40 HYPERLINK l _Toc503431994 6.2 数字资源云平台 PAGEREF _Toc503431994 h 41 HYPERLINK l _Toc503431995 6.2.1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503431995 h 41 HYPERLINK l _Toc503431996 6.2.2 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503431996 h 41 HYPERLINK l _Toc503431997 七、方案优势 PAGEREF _Toc503431997 h 48 HYPERLINK l _Toc503431998 7.1 完善的数字资源

15、建设、管理的应用的体系 PAGEREF _Toc503431998 h 48 HYPERLINK l _Toc503431999 7.2 体现“集中管理、分布应用”特点 PAGEREF _Toc503431999 h 48 HYPERLINK l _Toc503432000 7.3 多维度的权限管理 PAGEREF _Toc503432000 h 49 HYPERLINK l _Toc503432001 7.4 成熟的系统架构和技术 PAGEREF _Toc503432001 h 49 HYPERLINK l _Toc503432002 八、建设方式 PAGEREF _Toc503432002

16、 h 49 HYPERLINK l _Toc503432003 九、服务承诺 PAGEREF _Toc503432003 h 50 HYPERLINK l _Toc503432004 9.1 定制开发 PAGEREF _Toc503432004 h 50 HYPERLINK l _Toc503432005 9.2 项目实施 PAGEREF _Toc503432005 h 51 HYPERLINK l _Toc503432006 9.3 技术培训 PAGEREF _Toc503432006 h 51 HYPERLINK l _Toc503432007 9.4 售后服务 PAGEREF _Toc5

17、03432007 h 51/46一、前言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日益成熟,高校信息化建设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变成为了可能。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重点的数字资源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基于成熟的技术构建学校统一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服务,使之感知不同的教学资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获得互动、共享、协作。因此实现数字资源的有效采集、管理、应用和服务将是高校未来“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学向来重视网络应用及资源的网络化建设,随着校园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事物的了解方式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流媒体以

18、其形象逼真的视音频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更生动,更真实,更准确的信息,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大学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针对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的建设目前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基于目前资源建设的现状,为了更好的结合校园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直观、更加全面的教育手段,*大学提出了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的建设需求,建设完成的平台能够整合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资源建设手段,让学校各个部门能够真正参与到资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来,最终建设成为*大学的非结构化数据仓库,实现数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集中应用。传奇华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奇华育)针对*大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推出了

19、传奇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整体解决方案,为*大学构建统一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满足高校师生的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共享、互动交流及应用等需求。二、建设背景2.1 国家政策背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明确指出:“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对于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及*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大学在教学规模

20、和水平上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也需要进一步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校园网络环境的优化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改善,教学数字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应用越来越紧迫,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大学未来几年建设的重中之重。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的建设将推动新的教学手段的普及应用,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单纯“静止式示范”教学模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项目既是适应当前*大学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的必要措施,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措施,完全符合国家政策,属于国家政策优先支持的领域和范围。2.2 高校资源建设背景1、缺乏统一规划,系统建设效率低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来

21、辅助日常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所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的部分教学部门建设了一些资源管理与应用方面的系统,因为这些系统的建设往往只满足部门内部自身教学的需求,所以经常会存在建设标准不一、建设重复等现象。2、缺乏共享机制,资源孤岛众多由于以往各部门建设完成的系统种类繁多,系统厂家的开发标准的不同,导致建设完成的各个系统很难进行整合。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最终建设完成的系统往往只能服务于部门内部的应用,形成了众多的资源孤岛。3、整体建设成本高,系统利用率不高高校在以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资源管理与应用方面的系统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各个部门显

22、性的教学需求,很难从高校整体上进行规划;另外,新建或者升级系统,往往都要进行软硬件设备(如存储、服务器等)的采购,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本的增加,系统维护工作量的加大,而且由于建设完成的系统往往只针对部门内部开放,使得建设完成的系统整体利用率不高。4、数据增长速度快,资源量大,检索不便,无法快速获取有价值的资源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多媒体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是日常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资源建设重要性的不断凸显,非结构化数据(视频、音频、图片及文档等数据)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大量的资源分散保存在各个部门或者独立的应用系统中。基于这种现状,校内师生在现有的任何系统中都无法实现非结构数

23、据资源的集中检索、快速获取有价值的资源。5、数据类型众多,格式复杂,难以统一管理高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资源,例如教辅部门日常拍摄的照片、各种现场视频,图书馆采购的电子图书,各部门采购的音视频教学资源以及一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制作文档、文本等等。资源类型众多,而且同一类型的资源还包含很多的格式(如图片就包含BMP、JPG、PNG、GIF等格式),导致资源的统一管理较为困难。6、系统应用缺乏,无法满足校内师生的应用需求随着资源建设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数字资源在高校日常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一线师生对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的要求也越来也高。移动通信技术及移动终端设备的迅

24、猛发展,使得一线师生迫切希望平台能够满足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并能针对个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服务;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再局限于教学课堂,师生更希望通过平台来构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选择往往只有一线专业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平台需要能够提供满足一线教师制作个性化教学素材的需求等等。传统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平台建设模式,从平台的规划设计、建设资金及日常管理和维护上都很难能够满足校内师生的应用需求。综上所述,针对高校当前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的现状,构建统一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已成为高校未来智慧校园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三

25、、建设目标1、建设校级非结构化数据仓库,实现数字资源的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构建完成的非结构化数据仓库不仅需要实现高校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处理视频、音频、文档、图片等资源)的集中存储,同时需要制订统一的数据标准来完善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解决当前高校在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满足集中管理的需求,提高管理效率。2、非结构化数据仓库提供标准化接口,满足校内应用系统和师生个性化资源应用的服务非结构化数据仓库需提供标准的API接口,可以实现与智慧校园其它应用系统的整合,满足其它应用系统对数字资源的应用服务;另外,基于统一的非结构化数据仓库,使得以往“人找资源”的现象转化为“资源找人”,提高了资源

26、应用的效率,使得学校更容易基于非结构化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建设数据资源应用的方式,满足一线师生个性化资源的应用需求。3、构建统一的数字资源应用平台,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分布应用通过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应用平台,将高校各部门已建设的资源管理与应用方面的系统的数字资源按照指定的标准统一上传到高校的非结构化数据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另外,为了提高数字资源建设的效率,可以将资源建设的权限下放到不同院系,通过分布应用的机制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建设高校开放式在线学习系统,满足校内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系统提供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教师可以基于系统实现教学课程的创建、管理、作业的管理、在线测试与考试、学习进度

27、管理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等;学生可以基于系统实现教学课程的在线学习、练习及考试、互动交流、作业提交等;系统可以为学校开展反转式课堂教学提供平台支撑。5、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平台的利用率建设统一的数字资源应用平台和开放式在线学习系统,用户只需登录系统即可获得自己所需的应用服务,避免了系统的重复建设,提高了系统的利用率;另外,将物理服务器进行虚拟化,构建虚拟服务器池,基于非结构化数据仓库灵活的调度机制和应用服务的压力大小,为数字资源应用平台和开放式在线学习系统的应用服务灵活分配合理的虚拟服务器资源,提高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减少硬件成本的投入。6、丰富资源的应用方式,满足校内师生个性化资源应用需求数字资源

28、应用平台丰富了资源的应用方式,具备为一线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资源制作的服务;具备为一线师生建立基于网络的个人资源管理、共享,并实现师生互动交流的服务;具备校际资源交换的功能,能实现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资源交换共享;具备资源在线编辑的功能,可将IPTV(网络直播)录制的节目进行在线编辑,满足优质资源制作的需求等。7、建立多门户、多站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分类呈现基于数字资源应用平台提供多门户呈现方式,通过建设综合门户、视频门户、音频门户、文档门户、图片门户、公开课门户等,将高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呈现,满足不同部门的应用需求;另外,基于数字资源应用平台可以在构建校级总站点的情况下,为不同院系构建对

29、应的子站点,满足院系资源管理和应用的需求。8、支持多种终端应用,提供AAA服务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数字资源应用平台和开放式在线学习系统的易用性,系统需满足多终端(PC、手机、PAD等设备)应用的需求,保证在校园内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人(Anywhere,Anytime,Anyone)都能通过移动终端联入校园网,检索、浏览和应用所需的资源。四、方案定位依据“少建库、多修渠”和“集中管理、分布应用”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将高校具有本校特色的、贴近教学生活的及不可在现的数字资源进行统一的归档、管理,构建高校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为校内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应用服务。五、方案设计5.1

30、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平台的规划和设计须围绕数字资源建设和应用的体系架构,能够实现单点登录、统一认证,集中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资源管理等,杜绝在应用建设上出现各自为战,重复劳动的现象。共享性原则平台的各应用系统间的资源需要实现共享、互通,能够符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数字校园资源建设规范和资源元数据标准、分类标准;能够实现跨校际、跨地域的资源共享。整体性原则方案的整体性决定了高校数字资源建设的布局和长远发展。高校数字资源分为校本资源和校际资源,其中校本资源包含公共资源和个人资源。方案通过对校本资源和校际资源的管理及应用,帮助高校沉淀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数字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应用性原

31、则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关键在一线师生,平台须提供贴近一线教学的应用,使得一线师生不仅是资源的使用者,而且也能参与到资源的建设过程。开放性原则平台为其他生成资源的应用系统提供标准接口,可以将这些资源上传到平台的存储空间中;同时通过标准接口,其它应用系统也可以检索和应用平台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可靠性原则平台存储大量的音视频、图片及文字内容,向校内师生提供服务,使得平台必须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平台采用国内成熟、稳定、可靠的系统架构,把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降至最低,确保长期安全地运行。安全性原则平台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具有必要的信息安全保护和信息保密措施,具有健全的信息备份和恢复策略,保证整

32、个系统正常高效的运转。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系统采用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各个应用模块间能够互通、互动。这种系统设计的方法有利于高校制定整体的数字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规划,在建设完成基础模块后,可以依据不同时期的教学需求及资金状况,实现系统应用模块和应用规模大小的分步建设。体现3A理念系统能够保证在校园内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人(Anywhere,Anytime,Anyone)都能通过网络终端联入校园网,检索、调用和查看所需的资源。5.2 系统架构设计高校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主要包含两部分,分别是构建底层非结构化数据仓库的“传奇数字资源云平台”和构建上层系统应用的“数字资源应用平台”。高校数字

33、资源建设与应用整体架构5.2.1 数字资源应用平台数字资源应用平台主要由资源门户系统(支持多终端)、IPTV系统、资源在线编辑系统、资源中心管理系统、资源维护系统、素材资源制作系统、个人资源交互系统、开放式在线学习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及其他应用组成。主要功能模块如下:资源门户系统:系统主要提供资源的检索、浏览、下载等服务(支持多终端访问);系统已与素材资源制作系统及个人资源交互系统打通,可将资源门户系统上的资源直接导入到上述两个系统中提供资源的应用服务。IPTV系统(网络直播系统):系统是资源建设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它既能够将电视节目、现场教学、会议场景的实时视频通过专业的编码设备转

34、换成网络传输的信号在校园网内进行直播,也能够实现文件直播。系统能够支持多种录制策略,录制完成的资源可以自动上传到数字资源云平台的存储设备中,也可以通过资源在线编辑系统编辑处理后再进行上传。资源在线编辑系统:系统实现了对IPTV系统录制资源的片段截取及合并,实现资源的优化,经过处理的资源可以直接上传到数字资源云平台,并通过资源门户系统为校内师生提供资源的在线浏览服务。资源中心管理系统:系统是数字资源应用平台的管理中心,主要包含系统管理、权限管理、栏目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日志管理及查询统计等。资源维护系统:系统可自定义用户角色权限和资源中心栏目的工作流程,实现资源的统一上传、编目、海报制作、审核、

35、打回、修改等操作,借助可视化手段,方便用户对资源进行远程管理。素材资源制作系统:系统是为一线教师提供的便捷的素材资源制作工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视音频资源,制作出个性化的素材资源用于日常教学及共享。个人资源交互系统:系统为每个用户提供个人空间,在个人空间里用户可自定义资源分类,能够实现本地资源的批量上传、分类及资源门户系统上资源的收藏管理等,方便日后的资源应用。开放式在线学习系统:系统提供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教师可以基于系统实现教学课程的创建、管理、作业的管理、在线测试与考试、学习进度管理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等;学生可以基于系统实现教学课程的在线学习、练习及考试、互动交流、作业提交等;系统可

36、以为学校开展反转式课堂教学提供平台支撑。用户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使得教学应用的整合和用户信息的管理更为方便,实现高效的单点登录,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即可在数字资源应用平台的各个应用系统之间跳转,解决了以往各个应用系统之间无法通讯的问题。5.2.2 数字资源云平台数字资源云平台架构图在高校的数字资源云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认为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建设,分别是物理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接入层。物理存储层:主要解决高校异构存储设备的整合,构建统一的存储中心,最终实现非结构化数据资源的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业务逻辑层:是数字资源云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处理接入层的应用请求,对其进行业务处理的逻辑判

37、断;一旦逻辑判断通过则调用数字资源云平台的应用服务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接入层。业务逻辑层包括电子身份认证/分发、流媒体、检索、集群转码、标签、数据清洗、CDN及备份还原等。业务逻辑层采用组件化设计的思想,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自定义建设。接入层:也是数字资源云平台的表现层,通过提供标准的API接口,可以满足智慧校园的应用系统接入到数字资源云平台,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的应用,具体包括应用认证、上传、多终端播放、下载、检索、转码、统计分析及监控。5.3 应用流程设计高校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流程示意图资源来源根据我们长期从事高校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经验来看,目前高校资源建设的手段主要有以下

38、几种:(1)现场教学、活动/电视节目的录制电视节目、现场教学、会议场景视频经过专业的电视信号解调设备和音视频编码设备转换成适合网络传输的数字信号后推送到数字资源应用平台的IPTV系统,由该系统提供网络直播和录制服务。基于IPTV系统提供的多种录制方式,系统管理员可以非常灵活的设定资源的录制方式,完全实现资源录制自动化。资源管理员可以设定录制完成的节目是否上传,通过在IPTV系统后台进行设置,可以将录制的节目直接上传到数字资源云平台。(2)录播平台制作的资源(精品课、公开课及微课)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学校都积累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和教授,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

39、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些专家和教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如果能够将之保存下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而且也能够通过教学经验的共享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通过课录播平台,可以实现对老师教学场景的音视频信号和教师电脑屏幕流的抓取,最终录制生成三分屏模式的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可以自动上传到数字资源云平台,也可通过系统管理员后期编辑处理后再上传。(3)外购、网络下载及本地资源学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的教学资源,如:实训现场录像、校园文化系列讲座、名师讲堂、通识教育讲座、国内外知名学者的专题讲座、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等内容。学校的图书馆在长期的资源建设过程

40、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例如:音视频、图片,文档、随书光盘等等,针对这些资源情况,数字资源应用平台除了支持国际常用格式文件,还能够支持doc、ppt、jpg、pdf、bmp、exe等格式文件的上传及在线播放,针对图书馆的随书光盘资源,专门提供了随书光盘上传的手段,使得图书馆馆藏资源也能够完全整合到数字资源云平台。一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包括教学课件、音像资料及磁带光盘等等,这些资源也是学校资源建设的重要来源。这些资源通常比较分散,很难能够达到资源的有效共享。针对这种情况,系统可以为不同的教师分配上传权限,使得这些分散的资源能够通过数字资源应用平台统一上传到数字资源云平台,

41、达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4)个人资源一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包括教学课件、音像资料及磁带光盘等等,这些资源也是学校资源建设的重要来源。由于这些资源比较分散,很难能够达到资源的有效共享。针对这种情况,系统可以为不同的教师分配上传权限,使得这些分散的个人资源能够统一上传到数字资源云平台,达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部分学生积累的学习资源也可以通过管理员开放上传权限,实现资源的共享。(5)第三方平台资源平台提供了标准的接口,可以轻松实现与第三方系统的整合应用,满足第三方平台的资源应用需求。资源管理(1)资源维护资源维护主要是实现资源的统一上传、编目、海报制作、审核、打回、发布等操作

42、,借助可视化手段,方便用户对资源进行远程管理。由于学校数字资源种类繁多,专业性较强,所以资源需要由不同的专业人员参与才能实现更好的维护。数字资源应用平台新增了资源管理员权限,系统管理员可以将不同的栏目和权限赋予不同的资源管理员,资源管理员可以针对系统指定的栏目完成本地资源的上传,编目、海报制作、审核、打回、修改、发布等操作。系统在资源管理中新增了工作流管理功能,可以设定不同的工作流程然后分配给不同的栏目,例如,设定一个工作流为“上传-编辑-初审-终审-发布”,然后将该工作流赋予一个栏目,这样栏目就可以根据工作流中的5个角色为不同的资源管理员划分不同的权限。系统通过对资源工作流程进行设计,使得资

43、源管理员的职责划分更为明确清晰,资源建设的效率也能大大提高,为平台未来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保障。(2)资源管理资源管理主要包含系统管理、权限管理、栏目管理、资源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日志管理、资源转码管理及查询统计等,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平台栏目的分类、工作流程的指定、用户角色的划分、平台的应用权限设置及平台的日常维护等。数字资源应用平台新增了工作流设置功能,高校可以依据校方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针对现有的部门人员配置情况进行系统角色自定义,并依据建立的角色制定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工作流程。系统管理员可以针对学校的资源分类情况进行栏目的增加、删除、修改,并为不同的栏目分配不同的工作流程和栏目管理员,在为栏目

44、分配工作流程时,系统管理员可以依据工作流中的角色将不同的操作权限分配给不同人员进行维护管理。资源应用数字资源应用平台建设的目的就是使资源可以大量应用在教学活动中,给一线师生的教学活动带来帮助,丰富教学的方式和课件素材内容。平台提供的资源应用的功能如下:(1)资源的上传、检索、浏览、评论及下载等上述功能满足用户登录平台后进行资源的基础应用需求,访问终端类型支持PC、Phone及Pad等。(2)网络直播 平台的网络直播可以实现电视节目、现场活动的网络直播,可以实现本地文件的网络直播,直播的接收终端支持PC、Phone及Pad等。(3)多门户、多站点平台提供视频、音频、文档、图片、综合、公开课及MO

45、OCS门户,满足不同的资源呈现及应用的需求;平台门户支持构建多站点,可以在搭建校级门户总站的同时为不同院系创建院系的子站点。(4)多终端应用平台支持Android、IOS等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进行平台资源的检索、浏览及其他应用等;(5)无插件播放平台支持两种播放方式,一种采用传奇自主研发的媒体资源播放器,该播放器可兼容国内主流的格式(详见6.1.1资源门户系统的功能介绍),所有上传到数字资源云平台的资源无需进行资源转码即可进行应用;另一种,通过数字资源云平台的转码功能将上传的资源统一转换成mp4格式的资源,满足网页播放的需求(用户登录平台时无需再安装媒体资源播放器,另外,方便了第三方系统的资源调

46、用)。(6)素材资源制作该功能主要面向一线教师,为其提供基于B/S架构的简单易用的音视频资源编辑工具,该工具的可以实现资源门户系统资源、本地资源及个人空间(通过个人资源交互系统创建)的资源进行混编;另外,素材资源制作支持不同码流、分辨率、格式的资源进行混编,最终统一生成WMV格式的资源(处理完成的资源可以直接插入PPT),满足教师的教学应用。(7)个人空间该功能满足了校内师生进行个人资源的存储、管理、共享及应用的需求,通过管理员为其划分空间,校内师生可以在自己的个人空间自定义资源的分类,进行资源的上传、删除、共享及其它应用等;个人空间对资源没有格式上的限制,允许对各类型资源进行管理和应用。(8

47、)在线学习系统提供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教师可以基于系统实现教学课程的创建、管理、作业的管理、在线测试与考试、学习进度管理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等;学生可以基于系统实现教学课程的在线学习、练习及考试、互动交流、作业提交等;系统可以为学校开展反转式课堂教学提供平台支撑。六、平台功能描述6.1 数字资源应用平台6.1.1 资源门户系统 系统概述资源门户系统作为数字资源应用平台的门户页面,主要负责系统的栏目及资源呈现,提供资源的在线检索和资源点播等服务。传奇资源门户系统提供多种门户类型,具体包括视频门户、音频门户、文本门户、图片门户、综合门户、公开课门户及移动终端门户;系统亦支持站群的概念,可在构建学校统

48、一资源门户的同时由管理员针对不同院系的需求灵活创建院系的子门户。资源门户总站页面综合门户页面视频公开课门户页面 IPAD访问页面 Iphone访问页面 功能介绍.1 资源门户兼容国际主流媒体格式资源,实现资源的在线播放;支持rmvb、rm、wmv、asf、mov、avi、mkv、flv、mp3、wma、dat、vob、mpg、swf格式,并且能够支持高清资源的在线访问;平台还能够支持doc、ppt、jpg、pdf、bmp、exe等文件的访问;具备资源在线检索功能,能够实现资源的检索。检索范围不单可以实现模糊检索,而且可以依据编目信息进行高级检索;采用自主研发的流媒体服务系统,保证系统资源在线访

49、问的响应速度在3秒以内;能够支持UTF-8编码,可以发布不同国家语言编码命名的文件名的资源;.2 点播终端支持播放多字幕多音轨的文件,并可自由选择所需字幕和音轨;系统提供媒体资源点播终端,用户在观看时可自由选择所需字幕和音轨进行观看。网页播放页面能够实现播放资源的片段下载和录制并形成实体文件,录制生成标准wmv格式资源。系统提供媒体资源点播终端在播放资源时能够对播放中的媒体资源进行片断下载.对无法下载的文件提供实时录制功能,可在浏览资源时进行实时录制,将录制后的文件保存到本地。支持无插件的网页播放(该功能需要对上传的资源进行转码处理);系统可以直接调用数字资源应用平台的用户管理系统中的用户体系

50、及用户信息;系统可以直接调用数字资源云平台中的资源;客户端采用B/S架构,支持多种浏览器访问,具体包括IPAD、Iphone以及采用Android 2.1版本以上的手机等;6.1.2 IPTV系统 系统概述IPTV系统能够实现卫星电视节目、有线电视节目、现场教学及会议基于网络的直播,并且能够满足无线网络覆盖的区域随时随地登录到系统接收实时直播。在校园网内能够容纳上万人同时收看网络视频直播节目,能够实现在线录制并能够直接将录制的节目保存到本地硬盘。可以制订对所有直播节目进行选择性地自动录制,录制完成后可以直接将录制的内容发送到资源在线编辑进行编辑处理,也可以自动发送数字资源云平台。IPTV系统P

51、C客户端页面 功能介绍.1 直播管理支持电视节目、现场教学及会议的实时直播和录制;电视节目、现场教学、会议场景视频经过专业的电视信号解调设备和视频编码工作站转换成适合网络传输的数字信号后推送到IPTV系统,由系统提供网络直播和录制服务。管理员通过授权进入系统管理后台,添加对应节目源的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IP地址、通道号与端口号,采集的视频和音频码流大小,即可在网络上做支持电视节目、现场教学及会议的实时直播和录制。支持文件直播;主要支持DVD文件(.vob)、real文件(rm、rmvb)、avi文件、MPEG影片文件(.mpg .mpeg .mpe .m1v .m2v .mpv2 .mp2

52、v .dat)、Windows媒体文件(.wmv .asf)等文件格式的直播。支持高清、标清、流媒体信号的直播和录制;系统具有配套的嵌入式视频编码设备进行音视频信号采集。.2 直播终端支持系统公告的发布;系统管理员在后台设置好系统公告的具体信息后,公告信息既可以在直播客户端界面上以上下滚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支持多画面同时观看及单画面的全屏观看;点击四画面观看时,鼠标点击到那个节目,直播客户端即播放该节目的音频信号。直播终端支持在线录制;可将需要的节目片段录制保存到本地;点击录制按钮启动录制后,录制按钮会变成红色,当录制结束后再点击录制按钮,系统会弹出录制内容的保存路径,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录制的

53、响应速度。.3 录制管理支持定时录制功能,可以制定年、月、日或单次录制计划,且同时录制频道的数目不限;IPTV系统对所有频道内容可制定录制计划任务,按月、周、日、次数进行录制,编辑自动录制列表,系统会根据编排,在规定的时间自动开始和结束录制工作,实现无人化录制管理。支持系统录制的资源自动发布到资源在线编辑系统,或者自动发布到资源中心管理系统的任意指定栏目下;可以将每个电视频道录制的节目授权给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节目编辑管理;.4 权限管理直播频道支持匿名、登录、授权三种安全等级;匿名级别频道可以面向所有访问系统的人员进行开放,登录级别的频道只面向系统用户进行开放,授权级别的频道只向指定人员进行开放

54、。支持频道的分级管理;管理员可设定每个频道观看的具体时间、IP及用户;频道的安全等级必须设置成授权级别,才能实现针对频道的权限的管理,通过设定系统的二级管理员,并将指定频道赋予二级管理员管理,来实现系统的分级管理。支持直接调用用户管理系统的用户体系;.5 系统管理支持在网络中单播与组播的自动智能切换,不同网段间采用单播方式穿透路由,同一网段内智能采用组播方式,以减轻服务器压力,降低校园网内的带宽损耗;支持校园无线网络环境进行直播;采用B/S模式对系统进行远程管理和配置;在无需安装任何第三方软件的情况下,管理员可通过B/S的方式,对系统进行远程的管理和配置,包括:录制参数的配置,频道的配置,设备

55、参数的配置,权限配置等。同时实现按计划、按策略进行录制计划的设置,实现动无人值守的自动录制功能。能够保存管理员的操作记录,超级管理员可对操作日志进行查询;支持用户自定义保留日志的时间及清除方式(手工、自动);支持视音频信号同步压缩,不得出现视音频信号延时的情况;6.1.3 资源在线编辑系统 系统概述 资源在线编辑系统作为网络直播系统的附属系统,主要针对网络直播系统录制的资源进行资源后期编辑处理的工具软件,实现资源的剪切、合并、发布。 功能介绍.1 系统结构采用B/S模式进行资源编辑。IPTV系统录制的资源发布到资源在线编辑系统后会在资源在线编辑系统的管理发布页面上呈现出来。点击具体栏目下的某条

56、资源即可进入在线编辑状态;系统支持创建资源编辑列表,方便编辑过程中资源的调用。管理发布页面.2 系统功能支持针对IPTV录制生成的资源进行在线的多片断的截取、删除及合并,精确度可达到5帧以内; 在线编辑页面支持自定义资源编辑处理完成后的发布路径;设置在线编辑的发布路径支持用户对录制的文件设定编辑方式后,无需在线等待编辑后文件的生成,所有的编辑执行将自动在服务器端完成;支持编辑完成后的素材内容自动发布到数字资源云平台。设置在线编辑的资源发布到数字资源云平台.3 权限管理能够针对不同的栏目,授权不同的在线编辑人员。IPTV系统录制完成的节目可根据用户的设定发布到资源在线编辑系统的相应目录下,所有栏

57、目均可由管理员进行授权,只有得到相应栏目授权的用户才可对栏目内的内容进行在线编辑;在线编辑系统的用户授权设置页面6.1.4 资源中心管理系统 系统概述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资源的分类、权限设置及其他管理,最终为用户提供检索和应用服务。资源描述要符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标准委员会制定的资源元数据标准和分类标准,可以和“中国教育资源交换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实现跨校际、跨地域的资源查询、订阅和下载。资源中心管理系统页面 功能介绍.1 权限管理支持系统管理权限的分级管理;支持系统栏目的分级管理;支持系统栏目资源访问权限的自定义;支持按栏目、点播时间、点播用户IP地址进行访问权限的自定义;拥有独立的用户及

58、权限管理功能,用户观看权限可根据管理员需要设定,管理员可以自由设定系统的访问方式,可以允许用户直接匿名观看或必须通过身份验证后才可观看;.2 栏目管理支持系统栏目分类的自定义;支持栏目资源的编目标准的自定义;支持将系统工作流程分配给不同的栏目;.3 系统管理支持资源上传、编目、审核、发布等操作权限分类,并依据不同的权限自定义系统管理角色;支持系统工作流程的自定义;系统管理员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建立工作流字典,方便栏目的调用;具备详细的系统日志和查询统计功能;6.1.5 用户管理系统 系统概述用户管理系统用于创建用户组体系以及用户本身信息,这些信息用于本体系结构的所有子系统中。本体系软件均使用此系

59、统作为统一认证标准。方便于此标准体系内的软件用户的管理。用户管理系统页面 功能介绍支持用户体系、用户组及用户信息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系统支持用户的批量导入、删除和修改;能够为资源中心管理系统、资源维护系统、个人资源交互系统、素材制作系统、IPTV系统、资源在线编辑系统及资源交换接入系统提供用户及用户组信息,实现用户的统一管理;具有集中管理各系统用户、集中进行权限分配与授权等功能,并可以无缝地与其他业务系统对接完成统一身份认证;支持用户在线注册。6.1.6 资源维护系统 系统概述可实现资源的统一上传、编目、海报制作、审核、打回、修改等操作,借助可视化手段,方便用户对资源进行远程管理。资源维护系统

60、界面 功能介绍.1 资源编目支持资源的在线编目和离线编目两种方式,系统编目标准完全符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元数据规范及分类标准;支持资源实体、简介、编目信息、海报图片、字幕等文件统一发布,发布后可自动进行匹配,将资源简介、资源编目、资源海报或图片、字幕等文件作为资源实体文件的附属文件;提供编目模板功能,能够支持批量编目功能;编目文件需采用标准的XML语言进行描述,以充分符合资源交换平台的编目方式,方便资源的校际交换;支持视频资源的预览及海报图片的抓取;支持资源标签的设定,可设置资源为推荐资源,支持资源下载权限的开放;.2 上传管理支持VCD光盘以ISO方式上传或者转码上传;支持资源远程上载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