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知识》(考查课)A试卷_第1页
《哲学基础知识》(考查课)A试卷_第2页
《哲学基础知识》(考查课)A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哲学基础知识(考查课)试卷(A卷)系学制班级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核分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方得分评分人框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A、物质和意识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社会和自然D、人与思维2.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运动变化性B可知性C客观实在性D多样性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体现

2、了唯物辩证法A、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观点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观点D、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观点4、世界上原本并不存在的东西,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将它们创造出来。这说明A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B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新的物质C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使物质的具体形态发生变化D人们改造自然物必须以原有的自然物及其属性为基础5、近代科学产生之后,科学幻想层出不穷。这种科学幻想是A、根据书籍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进行的想像B、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歪曲的虚幻的反映C、人脑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D、产生正确意识的源泉6、“拔苗助长”的错误在于A、夸大了客观规律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

3、的主观能动性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动性7、“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是因为A、中国模式以主观与客观相脱离为特征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D、意识依赖于物质8、正确制定和执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这里所说的“客观”在我国最主要的指A、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B、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我国的基本国情9、“掩耳盗铃”这句成语所讽喻的行为,背离的哲学道理是A、

4、物质决定意识B、主观决定客观C、先有意识,后有物质D、规律是可知的1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创新体现了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1、“集中优势兵力,“好钢用在刀刃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抓住矛盾C、抓矛盾的主要方面D、抓主要矛盾12、关于矛盾双方“统一”的理解,正确的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等同B、矛盾双方无条件转化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D、矛盾双方的统一只存在于事物之间13、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主要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基本观点是A、发展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5、下列说法能够体现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打不相识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A、B、C、D、”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C、要获得真知必须事事亲自实践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

6、反作用1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的“源”和“流”的关系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C、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C、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D、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之分19、“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这句俗语说的是A、人的表里总是一致的B、现象未必反映本质C、所有的现象都如实地反映本质D、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20、中国古代“守株待兔”的故事,主要告诉我们A、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B、要从偶然中揭示必然C、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D、要学会分析和综合21、理想作为人们的一种(),是人

7、们在()活动中逐渐形成的。A、社会存在积极思维B、物资和精神追求认识世界C、社会意识对思想认识的改造D、社会意识社会实践22、理想之所以能激发人们去追求、去奋斗,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和从事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是因为A、理想属于社会意识B、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D、理想是比现实更美好的目标所亏。23、“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这启示我们要得分评分人评分人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方框内。每小题2分,共20分)A、坚持适度原则B、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C、重视量的积累D、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2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涵的

8、哲理是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5、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B、强大和完善的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26、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CDA、矛盾双方是互相依存的B、矛盾双方是互相排斥的、矛盾双方是互相决定的、矛盾双方是互相转化的27、为了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许多地方都在招商引资。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内因是事物发展

9、变化根据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C、解决西部发展问题,抓好招商引资是关键西部的发展应着重依靠当地人民的自力更生、开拓进取28、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B、D、因A、既在时间上先后相继,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C、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果联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29、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A、决定作用B、加速或延缓的作用C、无足轻重的作用D、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作用30、生产资料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一切劳动产品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五个选项中,至少

10、有二项是符合题意的。并将正确答得分12345678910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因为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D、自我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不可缺少的内容2、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A、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B、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C、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抽象思维来把握D、现象是可知的,本质是不可捉摸的3、关于人的属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制约社会属性C、社会属性是本质属性D、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E、精神属性属于社会属性4、下列活动中

11、属于人所独有的意识活动的是A、三思而后行B、饥饿了就想吃东西C、眉头一皱计上心来D、趋利避害的本能E、肌体触到火立即缩回来5、下列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A、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B、学而不思则罔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D、实事求是E、存在就是被感知,这CD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种做法是A、农民随意选择的B、由农村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农民据农村实际创造的、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体现E、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水平的体现7、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防止和反对A、从个别事物出发B、从事实的某方面出发C、主观主义、形式主义D、思想僵化

12、、墨守陈规E、从调查研究入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是指A、错误本身变成了真理B、真理被推翻,为错误所代替C、对真理的运用超出了它的适用范围D、谬误是真理的先导9、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二者的区别在于BCA、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归纳是联结的方法D、得分评分人演绎是分解的方法10、社会存在包括A、地理环境B、科学技术C、人口因素D、国家政权E、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1、怎样理解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2、如何理解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3、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4、人生价值的内容及其关系是什么?四、辨析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说明理由。每题7分,共21分)1、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2、生产力所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3、重视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得分评分人五、论述题(13分)立足岗位实现理想海军东海舰队“紫金山舰”是改进的现代化登陆舰,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对官兵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求也高。作为航海兵的张宁,当兵几年,不仅文化知识学习抓得很紧,还结合本职工作狠钻业务知识,”成了士兵中的“海洋通,被誉为“活海图。李刚作为某型号导弹的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