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1_第1页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1_第2页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1_第3页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 许英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八股取士;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 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正处于青春期的初

2、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时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些特点。还未完全具备理性思维,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教学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学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八股取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展示朱元璋的两幅画像,说一说哪一个是朱元璋,然后播放统一江山朱元璋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朱元璋,激发学生兴趣。二、学习新课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明朝是哪一年建立的?都城在哪里?建立者是谁?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3.明成祖是怎样登上皇位

3、的?他登上皇位后又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君权的?指明学生回答后,让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给予指导并明确。(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片段1.“胡惟庸案”: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指名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最后教师明确,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导致朱元璋废除丞相,直接统帅百官,君主权力空前加强。) 探究二:片段2.“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

4、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锦衣卫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明朝前期还有什么特务机构?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指名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最后教师明确,强调厂卫制度是明朝特有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探究三:片段3.“看榜文”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思考:科举考试创于哪个朝代

5、?完善于哪个朝代?明朝时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指名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最后教师明确,强调”八股取士”制度的内容和危害性。)(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明朝君权的加强的措施,同时指出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课外延伸游览明十三陵你会发现:明十三陵,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十三陵中最宏大的是朱棣的陵墓“长陵”,想一想,明十三陵为何没有朱元璋的陵墓?为何朱棣的陵墓那么宏伟?(引导学生从明朝都城的变化和当时的明朝社会经济状况分析。)课堂练习:(学生完成大屏幕上的练习题)

6、。1、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明成祖( )A.设东厂 B.继续削藩 C.迁都北京 D.废丞相2、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A、废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设六部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3、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4、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 )废除丞相迁都北京执行削藩政策设立东厂 A. B. C. D.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我国设立和废除丞相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秦朝和明朝 D.西汉和明朝6、明朝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的主要做法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五、作业 感知历史:材料 “(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