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用[1]_第1页
《题西林壁》用[1]_第2页
《题西林壁》用[1]_第3页
《题西林壁》用[1]_第4页
《题西林壁》用[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登飞来峰,谁来背一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位诗人苏轼的作品题西林壁题西林壁苏轼齐读江西庐山西林寺 ,坐落于庐山北麓(l),建于东晋太和二年(公元366年)由太府卿陶范创建,为庐山北山第一寺。西林寺简介欣赏庐山风光庐山风光庐山风光庐山瀑布西林寺壁我会读题目我知道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低头俯视 抬头仰望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首诗是在他于宋神宗元年由黄州贬官赴汝州时经过庐山而作。诗人介绍和写作背景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

2、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看,是绵延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陡峭的山峰。理解: 从远处遥望,在近处观察,从高处俯视,从低处仰望,庐山形态万千,各不相同。这两句写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理解: 就是因为我们身处在庐山之中。这两句成为了千古名句!这两句议论诗歌所蕴含的道理:诗人通过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呈现的不同样子,告诉我们我会做: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的道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对事物应全面分析,不能片面理解拓展积累:写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