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盘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辽宁盘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辽宁盘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辽宁盘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辽宁盘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单项选择题 TOC o 1-5 h z .以下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60 Ci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C.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2dmD.我国国歌演奏的时间是4分06秒.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 ,那么测量结果应记为A. 2.4cmB. 2.357 cmC. 2.35 cmD. 2.36 cm.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

2、来判断的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 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如下列图,在空气均匀,且温度处处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一个音,并用A、B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出如图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监测器A监测器B监测器A渡形图监测器B波形图A.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 A处,频率减小B.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 A处,响度减小C.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 A处,音色改变D.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 A处,声速改变.冰棍是人们喜爱的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吃冰棍时,用舌头舔冰棍,舌头被黏住是因为发生了凝华现象B.从冰箱拿

3、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翻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感到凉爽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以下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1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合墨水瓶加盖 7.2021年6月21日,精彩绝伦的日环食震撼登场。如下列图各光现象中与日食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A.入射角是60C.反射角是30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u反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9.如图,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那么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是、多项选择题10.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5

4、U.302010I) r r t- iA. 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C. 015s,甲、乙两车路程相等11.以下有关声的情境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0分贝就是物体不发声B.卜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 1020s,乙车处于静止状态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 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能传递能量D.优美的歌声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关于以下事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夏天翻开冰箱的门,常可看到 白气,这些 白气是冰箱内的冷气液化而成的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C.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

5、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吸热D.冬天早晨看到的雾,这些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的.如下列图,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入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空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B折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玻璃口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A.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B.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 飞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说明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三、填空题.小明同学正在骑自行车去上学。假设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的;假设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的。.如下列图,青藏铁路路基两

6、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 2米的铁棒,我们叫它 热棒。热棒在路基 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中间是空心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成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空调。填物态变化名称.如下列图,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参加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煤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热量。18.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卜质凝固点-1

7、17雨-391.水银的熔点是 C;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C,此时应选用 选填 酒精或 水银做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 针孔照相机。如下列图,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 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 倒立或 芷立的像,其成像原理是 。假设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 那么像的形状为选填 圆形、 主角形或 灯丝形状。.小芳在距平面镜 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芳向平 面镜靠近0.3m,此时,她的像到平面

8、镜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跟原来相比是 选填变大”、 变 小或不变”.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 ,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 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 ,彩色电视画面 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四、计算题G286高铁列车去铜仁南.轿车司机早晨开轿车去往盘州站,在甲地看到如下列图的标志牌,到盘州站坐 站,表格为G286高铁列车时刻表。车站到达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昆明南始发站07: 170盘州08: 1808: 20210贵阳09: 3909: 43463铜L南10: 20终点站7301.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

9、下,从甲地最快需要用多少时间到达盘州站?2.G286高铁由盘州站到铜仁南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动车组列车全长约 200m,假设它以速度7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710m的大桥,那么需要多长时间?.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下 列图.求:1.小刚骑车的速度?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3.小刚步行20s通过的路程?五、实验题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在如下列图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 大或

10、 小。2.如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那么AB段的平均速度 vab= cm/s。3.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_选填 大于、 小于或 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失或小.在探究 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 选填 冰块或 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 的是,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C。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熔

11、化持续了min ,冰是。填晶体戢非晶体。第4min时,该物质处于 状态,熔化过程为填 吸热”或 放热”过程。26.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局部。如下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4温度化 1筋 I n *2 4 6 8 10时间/mm此时应适当将选填“A1.图甲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安装温度计时出现的错误是 处向上或B处向下进行调整。2.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图乙、丙是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_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C。分析该图

12、还可知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组的小明和小刚用如下列图的装置进行实验,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 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 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2.如图甲所示,继续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这个过程中,反射角会变大“、 变小、 不变;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纸板右半局部绕 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选填 发生或不发生变化。4.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

13、果他俩 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5.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画出小明看到小刚眼睛的光路O为反射点.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强同学利用如图甲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与纸面_放置。2.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利用填 熏燃或 没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并记下蜡烛 A的像的位置,蜡烛 B应与蜡烛A 大小相同,目的是为了比较 。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填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或 不动”。4.移动点燃的蜡烛 A,再做两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

14、乙所示。将白纸沿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 Ai和Bi , A2和B2 , A3和B3根本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填 字母A.平面镜成虚像B.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5.小强取走蜡烛 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 填 透过或 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像。6.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 37c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t略高于体温,在 40c左右,不可能到 达60C。A不符合题意;B.优秀运发动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

15、0m/s, 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筷子的长度大于18cm在22cm=2.2dm左右,C符合题意;D.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47s左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温度、速度、长度和时间,结合数据和单位解答。.【答案】D【解析】【解答】长度测量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2.63cm的准确值是2.6cm,与其他测量结果差异太大,故 2.63cm记录错误,应去掉;所以物体的长度为之2*3&5,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测量长度时,屡次测量差异较大的数据错误;根

16、据平均值计算长度。.【答案】B【解析】【解答】解:A、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了,故 A错误;B、作为固体 的墙可以传声,所以在墙另一侧的人可能会听到说话声,故B正确;C、这里要辨清主要的不同点,不同的人说话主要是音色不同,故 C错误;D、此句中的 高声语意思是大声说话,属于人们把大小说成上下 了,应是响度大,故 D错误.应选B.【分析】此题考查了声音的几个根本知识的判断.1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按人教版教材的说法是: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2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墙是固体,故可

17、以传声;3在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前提下,人们还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那是音色不同;4生活中人们常把声音的大小说成声音的上下,如:禁止高声喧哗、放声高歌、低声细语等语句中的上下都是指声音的大小.【答案】B【解析】【解答】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和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在波形图中的振幅小,根据图像,监测器 B到发声体近,响度大,监测器A到发声体距离远,响度减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声源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到声源的距离有关。.【答案】D【解析】【解答】A.吃冰棍时用舌头舔冰棍,舌头被黏住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舌头上的液体由液态 变成了固态,A不符合题意;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

18、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B不符合题意;C.翻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C不符合题意;D.吃冰棍感到凉爽,是因为固态冰熔化过程中吸热,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o【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白气是液化现象;熔化吸收热量。.【答案】B【解析】【解答】A.在农业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小液体的外表积、减慢液体外表的空气流动,减慢液体的蒸发, A不符合题意;B.将湿衣服展开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可以增大液体的外表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同时加快了液体外表 的空气流动,促进了液体的蒸发,B符合题意;C.用保鲜膜将蔬菜包

19、好放入冰箱中,可以减小液体外表的空气流动,降低液体的温度,减慢了液体的蒸发,C不符合题意;D.给墨水加盖,即减慢了液体外表的空气流动,同时减小了液体的外表积,减慢了液体蒸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分析】液体的温度越高、外表积越大、液体外表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答案】 C【解析】【解答】日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的倒 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水中的筷子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入射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雨后的彩 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故答案为:Co【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以形成小孔成像、影子、日食等。

20、.【答案】 A【解析】【解答】ABC.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 -30 =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 -60 =30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D.当入射角增大 5 ,变为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 65 ,那么反射角也增大 5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答案】A【解析】【解答】A.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A符合题意。B.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图错误,B不符合题意;C.光由空气

21、射入水中,C不符合题意;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且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结合题意,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分析解答二、多项选择题.【答案】B,C,D【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07.5s内,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乙车的速度为:二=4m/笈,甲车的速度为:廿甲=故 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A不符合题意;BC、根据图象可知,在 15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 30m,乙车通过的路程也为 30m,所以两车在15s内的平 均速度相等,BC符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1020s内,乙车的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乙车处于静止状态,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22、:BCD.【分析】s-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位移,图像的斜率是速度,结合图像分析求解即可。.【答案】A,C,D【解析】【解答】A. 0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A错误,符合题意;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正确,不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能传递信息,C错误,符合题意;D.歌声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响度越来越小,速度不变,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D。【分析】0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超声波检查可以传 递信息;声音在相同介质中,速度不变。.【答案】B,C【解析】【解答】A.夏天翻

23、开冰箱的门常可看到白气,这些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A不符合题意;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B符合题意;C.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缓慢的汽化过程时吸热,C符合题意;D.冬天早晨看到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再附着在尘埃上的液态小水滴液化会放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分析】 白气是气体液化形成的;气体液化时,放出热量;液体吸热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汽化吸 热。.【答案】C,D【解析】【解答】CD是界面,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如下列图:90 -60 =30那么由图可知,/ AOC=60 ,那么/ BOD=60 ,

24、所以入射角为而/COE=45,那么折射角为 90 -45 =45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故答案为:CD。【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角度相等可以判断入射角和反射角;光发生折射时,空 气中的角度大。.【答案】A,B,D【解析】【解答】A.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走近过程中先变短,远离灯的过程中影子变长,故先变短 后变长,A错误,符合题意;B.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错误,符合题意;C.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 飞鸟,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反射,让各个角

25、落里的观众都能够看到,漫反射同样遵 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D。【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根据光源的位置可以判断影子的长短;发生折射现象时,空气中 的角度较大,不一定是折射角小;人在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是折射后的像。三、填空题.【答案】静止;运动【解析】【解答】小明同学正在骑自行车去上学,假设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 的。假设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分析】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时,是静止的,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16.【答案】汽化;液化【解析】【解答】当路基温度升高时,热棒中的液态物质吸热,变为气态物质,是汽化

26、过程;气态物质上升到热棒上端后,对空气放热变为液态物质,是液化过程。【分析】液体吸热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气体遇冷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答案】凝华;放出【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易拉罐中液体温度低于0C,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易拉罐,就会由气态直接成为固态的霜,发生凝华现象,同时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凝华;放出.【分析】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答案】1-392液体热胀冷缩;酒精【解析】【解答】(1)水银是晶体,由表中数据可知水银的凝固点是-39 C ,熔点也是-39 C。(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气温接近-50C时低

27、于水银的凝固点,此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此时应选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因为酒精的凝固点低于-50 C,此时酒精不会凝固。【分析】1同种物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2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温度计中的感温液的凝固点要低于所测量的低温。.【答案】倒立;光的直线传播;灯丝形状【解析】【解答】因为针孔照相机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 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因为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发光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那 么像的形状不变,还是灯丝形状。【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

28、的;是倒立的实像。.【答案】虚;0.7;不变【解析】【解答】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他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假设她走近平面镜0.3m,即物距减小0.3m,像距也应随之减小0.3m,所以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0.3m=0.7m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分析】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答案】红外线;反射;绿【解析】【解答】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 的光

29、;红外线以光波的性质直线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有时遥控器并没有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 而是沿某一适宜的方向对准墙壁按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彩色电视机画面 上的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遵循光的反 射定律;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四、计算题从甲.【答案】1解:由图可知,从甲地到盘州站的路程5 = 75km,速度是v= lOOkm/h ,地到达盘州站的时间答:从甲地最快需要用 0.75h到达盘州站;2解:G286高铁由盘州站到铜仁南站的路程5i = 730kiu21。1皿=

30、G286高铁由盘州站到铜仁南站的时间”=10:208:20 = 2h_、 占151sofcni平均速度1 ri答:G286高铁由盘州站到铜仁南站的平均速度为260km/h ;3解: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一 r 一 , r、4 Q 10111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答:列车需要13s通过大桥。【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2根据时刻差计算时间,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3根据总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23.【答案】1解:小刚骑车的时间tAB=30min-25min=5min ,小刚骑车的速度Vab=ISOOm ., 兔 一 &=6m/s ;答:小刚骑车的速度是 6m/s;2解:全

31、程的时间是 30min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y=:黑黑 =2m/s ;答: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m/s-5OA 1800m3解:步仃速度 vqa= 7-= 1.2m/s ,小刚步行20s通过的路程s = vQAt1= 1.2m/s x 20s24m.答:小冈1J步行 20s通过的路程为24m.【解析】【分析】1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2根据总路程和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3利用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五、实验题24.【答案】240.0; 251小3小于4大【解析】【解答】(1)实验中,方便计时,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2)小车通过 AB 段的路程 SAB=80.0c

32、m-40.0cm=40.0cm又tAB=1.6s,故小车通过 AB段的平均速度 V= -f = -J=25cill S(3)由于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如果让小车过了 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知,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分析】1测量速度时,斜面的坡度越小,测量时间越方便;2根据刻度尺上刻度间的距离计算路程,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3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做加速运动,平均速度小于下半程的速度;4测量时间时偏小,计算的速度偏大。.【答案】1碎冰;使冰受热均匀2-233;晶体;固液共存;吸

33、热【解析】【解答】(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采用水浴加热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观察图乙,温度计分度值为 1C,液柱位于0刻度线以下第2个小格处,那么其示数为-2C。(3)由图象可知:冰从第 2min开始熔化至第5min结束,共持续 了 3min,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第 4min时正在熔化中,那么处于固液 共存状态。【分析】1探究固体熔化规律时,选择小颗粒,利用水浴加热,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2根据温度计液柱位置测量温度;3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且熔化过程吸 热。.【

34、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跑碰到了容器底;A处向上2秒表 3乙498;保持不变【解析】【解答】(1)安装温度计时出现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需要将温度计向上调整, 即将A处向上调整。(2)实验需要测量时间,故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3)水在沸腾前,水温较低,底部少局部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又同时有一局部水蒸气会马上液化成 水,所以气泡少,且会在上升过程中变小,水在沸腾时,上下温度一样,有大量气泡生成并且在上升过 程中体积变大,因此图乙是沸腾时的情形。(4)由图像可知,从第 5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98C,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这 时候继续对水加热,温度不变。【分析】1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2探究沸腾规律时,需要利用秒表测量时间;3水沸腾时,水底的气泡上升变大,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4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