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艺知识_第1页
基础工艺知识_第2页
基础工艺知识_第3页
基础工艺知识_第4页
基础工艺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艺基本知识一、电子装联基础工艺概述电子装联技术的作用电子装联技术的作用是保障点与点、线(缆)与线(缆)、元器件和接插件与基板、组件与系统、系 统与系统等电气互联点、件、系统之间的电气可靠连接和联通。可以说,电子装联技术已发展成为现代电 子设备设计、制造的基础技术,是电子设备可靠运行的主要保障技术,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电子装联技术与SMT技术的关系现代电子装联技术主要是以SMT技术为主的综合性技术,SMT技术是电子装联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 主体技术,是现代电子装联技术的发展主流。SMT作为新一代组装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发达国家普 及率已超过75%,并正向微组装、高密度组装、

2、立体组装、系统级芯片混合组装技术发展。SMT技术的组成SMT技术定义SMT技术是一种无需在印制板上钻插装孔,直接将表面组装元器件贴、焊到印制电路板表面规定位置 上的电路装联技术。具体地说,SMT技术就是用一定的工具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引脚对准预先涂覆了粘接剂或焊膏的焊盘图 形上,把表面组装元器件贴装到未钻安装孔的PCB表面上,然后经过波峰焊或再流焊,使表面组装元器件 和电路之间建立可靠的机械和电气连接,元器件和焊点同在电路基板一侧,如图3-1所示。1图3-1表面组装技术示意图SMT技术的组成如图3-2所示。封装设计:结构尺寸、端子形式、耐焊性等表面组装元器件制造技术:硅片切割、引线连接、灌封等包

3、装:编带式、棒式、托盘、散装等SMT电路基板技术单(多)层PCB、陶瓷基板、磁釉金属基板等技 装设计电设计、热设计、元器件布局和电路布线设计、焊盘图形设计术组装方式和工艺流程组装工艺技术一组装材料一组装技术组装设备图3-2 SMT技术的组成SMT组装工艺流程表面组装方式确定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和具体条件(或可能)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不同的组装方式 有不同的工艺流程。同一种组装方式也可以有不同的工艺流程,这主要取决于所用元器件的类型和电子装 备对电路组件的要求以及生产的实际条件。不同组装方式的典型流程有十几种,在实际生产中具体应用的 工艺流程则更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下面以公司实际的一条生产线列

4、出单面表面组装工艺流程,这是 最简单的全表面组装典型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工艺流程自动上板椒L-710 KL215锡膏印刷机JPM-3000 DEK-265高速贴片机IMENS-80S20JUKI 750多功能贴片机IMENS-80-F5JUKI 760热风回流 炉ERSA HOTTFLOWHELLER1800图3-3 SMT组装典型工艺流程SMT技术发展过程与趋势20世纪50年代,英国人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波峰焊机;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 套贴片专用设备;20世纪80年代,SMT技术日趋完善并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SMT相关产业更 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目前已成为电子装联

5、的主体技术。其发展趋势如下:元器件技术元器件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直接促使电子装联技术的变革。表面组装元器件的产生和发展使20世纪 后期的电子产品发生了质的(性能提高)和量的(微型、轻量)突变,也使以SMT为代表的新一代组装技 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代的元器件发展趋势是表面组装化、进一步微型化、多芯片集成和系统器件化。微型元件已进入0402 (1.0X0.5)普及、0201(0.6X0.3)应用、0101(0.3X0.3)研制阶段。器件已进入 MCM、CSP、BGA 普及 应用、三维层叠和系统级混合组装器件研制阶段。基板技术互联基板技术包含厚薄膜技术、印刷电路板技术、绝缘金属基板技术、塑料基板

6、技术、挠性和刚-挠 性结合特种基板技术等。发展趋势是向多层基板、金属基基板、挠性基板及异型基板等高性能和特使用途基板发展。多层基板已是应用主流,20多层的基板应用实例已不少见。互联工艺技术芯片封装级连接的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的引线连接(键合)和载带自动键合,向倒装焊(FC)凸点焊接、凸 点载带自动键合(BTAB)等连接方法发展。PCB级表面组装技术的发展趋势是0.5mm以下引脚间距的微细间距组装、组装焊点密度大于60点/c 的高密度组装、BGA类的凸点阵列组装,以及三维立体组装。公司SMT技术应用现状公司主要是以通讯电子设备设计、制造为主的企业,为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早在1997年就开始引 进了

7、 SMT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15条SMT生产线,1条UNDERFILL点胶线、5条波峰焊生产线、1 台自动光学检查仪(两台正在试用)、1台二维X射线检测仪、3台BGA返修工作站、1条全自动测试生产 线。公司单板生产线及流程介绍概况公司单板生产线集中于康讯公司生产部,位于公司B座3楼,面积约10000平方米。现有SMT生产线 15条、波峰焊生产线5条。4.1生产线典型配置如图系统产品生产线典型配置上板机PANDA传送机NUTEKCAM/ALOT点胶机传送机NUTEK贴片机-SIP 80S-25HM传送机 NUTEKERSA二一 一一 _Hotflow 7吸板上板机JUKI(KL-吸板上板机

8、JUKI(KL-上板机 NUTEK推板上板机PANDA(LDUP 3000丝一 .印机Dek 265丝印机传送机 JUKI(KV- 310)传送机 JUKI(KV-310)贴片机 SIP 80S- 20贴片机 SIP 80S- 20丝印机 传送机 贴片机一 I 心 _ |g|兀 _sip 80S- Dek 265 | NUTEK | ?25HMDek 265丝印机吸板上板CAM/ALOT 机NUTEK点胶机贴片机SIP -80F4贴片机SIP 80F5贴片机SIP 80F5HM传送机JUKI(KZ- 115) 止传送机JUKI(KZ115)-ERSA一一 _Hotflow 7HELLER180

9、0EXL传送机 _lectrovert NuTeK IBravo8105传送机PANDA(CON 900) 传送机贴片机 PANDA JUKI(KEJUKI(KEPANDA(CON 900)750L)手机产品生产线典型配置贴片机SIP贴片机IP贴片机SIP -80S-2380S-23贴片机750L)传送机-PANDA(CON 900)传送机 frsaERSA(CON 900) HotfloW 780F5_ HELLER _收板机 1800EXL | NUTEK |传送机 PANDA收板机PANDA(UL吸板上板AP HiE丝传送机贴片机可相连扩贴片机传送机HELLER机NUTEK印机NUTEK

10、SIP HS-50充SIP F5HMNUTEK1800EXL上板机丝印机传送机贴片机贴片机贴片机传送机HELLER收板机NUTEKUP3000NUTEKSIP HS-50SIP HS-50SIP F5HMNUTEK1900EXLNUTEK上板机 NUTEK丝印机一 .一 一.Dek 265传送机 NUTEK贴片机-FCM multiflex贴片机-FCM multiflex贴片机-TOPAZxm贴片机一,一 ACM micro传送机 NUTEKElectrovertBravo8105波峰焊生产线典型配置手插线波峰焊机OSAKA OEE-HW- E530手插线波峰焊机-ERSA EWS500-F

11、波峰焊机ElectrovertElectra高密度通用单板生产流程:物料准备一投入/贴条码一A面印锡膏一贴片一回流焊A面一贴片检查一B面印锡膏一贴片一回流焊B 面一贴片检查一QC抽检一元件成型一插件一选择波峰焊接一检焊准备一修剪焊脚一检查焊接面/元件面/ 修理一单板装配一QC抽检一在线测试一功能测试一送交抽检一包装入库。典型单板组装形式及其流程要了解单板的工艺流程,首先要知道常用的PCB的组装形式,即SMD与THC在PCB正反两面上的布局。 不同的组装形式对应不同的工艺流程,它受现有生产线限制。因此,必须慎重考虑。针对公司实际情况, 常用表3-1所列形式之一,采用其他形式需要与工艺人员商议。表

12、3-1 PCB组装形式典型单板实际生产工艺流程:单面全SMD的单板投料/贴条码一A面印锡膏一元件贴片一手置元件一再流焊一贴片检查一单板装配TC检查一在线测 试ICT一功能测试FT-联机调试一QC检查一入库特点:流程短,效率高,较简单单板采用;但对产品的水平要求高,往往不能满足我公司的大部分复 杂单板的加工要求。双面SMD的单板投料/贴条码一A面印锡膏一元件贴片一手置元件一再流焊一贴片检查一B面印锡膏一元件贴片一手置 元件一再流焊一贴片检查一单板装配一QC检查一在线测试ICT功能测试FT-联机调试一QC检查一入库。特点:流程短,效率高,但对产品设计的要求高,目前主要应用于手机类产品。单面混装投料

13、/贴条码一A面印锡膏一元件贴片一手置元件一再流焊一贴片检查一(插座铆接一)插件一波峰焊 -检焊一单板装配一QC检查一在线测试ICT-功能测试FT-联机调试一QC检查一入库。特点:用户板(SLC)单板典型流程。A面混装,B面仅简单SMD投料/贴条码一B面点胶一元件贴片一固化红胶一贴片检查一A面印锡膏一元件贴片一手置元件一再流 焊一贴片检查一QC检查一(插座铆接一)插件一波峰焊一检焊一单板装配一QC检查一在线测试ICT-功能 测试FT-联机调试一QC检查一入库。特点:可以满足我公司的主流单板的要求,是最普遍的和典型的单板流程。A面插件,B面仅简单SMD投料/贴条码一点胶一元件贴片一胶固化一贴片检查

14、一QC检查一(插座铆接一)插件一波峰焊一检焊 -单板装配一在线测试ICT-功能测试FT-联机调试一QC检查一入库。特点:结构简单,采用较多。常见名词解释波峰焊(Wavesoldering)将熔化的软钎焊料,经过机械泵或电磁泵喷流成设计要求的焊料波峰,使预先装有电子元器件的印制 板通过焊料波峰,实现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印制板焊盘之间机械和电气连接的一种软钎焊工艺。再流焊(Reflow)通过熔化预先分配到印制板焊盘上的膏状软钎焊料,实现表面组装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印制板焊盘之 间机械和电气连接的一种软钎焊工艺。适合于所有种类表面组装元器件的焊接。SMD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15、SMT)表面组装元器件或表面贴片元器件。指焊接端子或引线制作在同一平面内,并适合于表面组装的电子 元器件。THC Through Hole Components通孔插装元器件。指适合于插装的电子元器件。SOT Small Outline Transistor小外形晶体管。指采用小外形封装结构的表面组装晶体管。SOP Small Outline Package小外形封装。指两侧具有翼形或J形引线的一种表面组装元器件的封装形式。PLCC 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s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指四边具有J形引线,采用塑料封装的表面组装集成电路。外形有正方形和矩 形两种形式,典型

16、引线中心距为1.27mm。QFP Quad Flat Package四边扁平封装器件。指四边具有翼形短引线,采用塑料封装的薄形表面组装集成电路。引线中心距有英制和公制,公制尺寸有1.00mm,0.8mm,0.65mm,0.5mm,0.4mm,0.3mm。外形有正方形和矩形两种形式。BGA Ball Grid Array球栅阵列封装器件。指在元件底部以矩阵方式布置的焊锡球为引出端的面阵式封装集成电路。目前有 塑封BGA(P-BGA)和陶瓷封装BGA(C-BGA)两种。焊锡球中心距有1.5mm,1.27mm,1mm,0.8mm。Chip片式元件。指片式电阻器、片式电容器、片式电感器等两引脚的表面组

17、装元件。二、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2.1员工必须具备的工艺素质:熟悉基础常规工艺、常规检验方法;熟悉各种工艺设备工作原理;熟悉各种电子元件封装、焊接工艺要求;熟悉相关工艺标准。能判别芯片、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滤波器及其它有方向性的元件的型号、方向和丝印的 标识;熟悉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及其它有数据的元件的数值或色环的基本意义和区别;具备较强的生产现场工艺质量和效率意识;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能指导操作人员掌握工艺技能;熟悉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及其要求;10 .必须具备良好的手艺水准;必须做到绝不制造及流出不合格品。质量绝非理论,而是要务实地去 实践;不接受、不制造、不流出不合格品流

18、到下一流程去。2.2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操作者要认真作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标准仪器 进行加工、装配;对有关时间、温度、压力、速度、真空度、电流、电压、材料配方等工艺参数,除严格按照工艺规定执行外,应作好记录,存档备查;精密、关键、大型、稀有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精密、关键的测试仪器、仪表的检测人员以及关键工 序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合格后发给合格证,具备合格证才能上岗;善于总结生产过程的先进经验,减少相同工艺错误的重复发生;作好各种工艺技术数据的记录和管理;及时反馈工艺质量和其它问题;合格品,不合格品和正在检验的进行区分;不合格品应及时剔除,并有隔离措施

19、,不准将不合格 品混入合格品周转;PCB在生产、运输过程中需轻拿轻放、带手套、拿板边;使用周转车运输,避免碰撞、粗暴运输;物料储存、发放,遵循“先入先出”原则;及时纠正作业员的工作程序、材料或零件有偏差;注意异常现象,了解造成异常现象的情况并立即加以处置。三、重要的基础工艺规范必须熟悉以下与各自所属工序相关的重要规范:1元器件成型工艺规范及附录成型作业指导卡;特殊元件(潮湿敏感、静电敏感等)工艺规范;3元器件和PCB储运规范;焊膏印刷工艺规范;贴片工艺规范;回流焊工艺规范;PCB板插装元器件工艺规范及附录A插装作业指导卡;PCB板机械组装通用工艺规范及附录A机械安装作业指导卡;波峰焊接工艺规范

20、;JIT配送成型设备管理规范;波峰焊接设备维修保养规范;波峰焊、再流焊及手工焊焊点可接受性规范;手工焊接规范;包装运输工艺规范;测试工艺规范。四、关键工序工艺控制:仓储工序:元器件可焊性良好,符合工艺文件要求;PCB可焊性良好,符合工艺文件要求,PCB单板保持有一个清洁表面;确保静电敏感器件(SSD)不受静电损坏,符合工艺文件要求;确保潮湿敏感器件(MSD)不受潮,符合工艺文件要求,受潮后器件必须根据规范进行烘烤;焊膏和贴片胶的存储和管理符合工艺文件要求;物料和辅料储存、发放,遵循“先入先出”原则。成型工序:元器件成型尺寸需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成型设备可成型的元器件不可手工成型;成型时需注意不能使元器件体产生刮痕、残缺、裂缝,造成功能部位暴露在外。成型时需注意应力的释放,不要产生元器件的损伤;成型后元器件上的原有标识需清晰可辨认。焊膏印刷:焊膏的解冻、搅拌、粘度和焊膏添加方法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