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拉伸与压缩实验_第1页
实验一拉伸与压缩实验_第2页
实验一拉伸与压缩实验_第3页
实验一拉伸与压缩实验_第4页
实验一拉伸与压缩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拉伸与压缩实验拉伸实验是对试件施加轴向拉力,以测定材料在常温静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的实验。 它是材料力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实验之一。拉伸实验简单、直观、技术成熟、数据可比性强, 它是最常用的实验手段。由此测定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成为考核材料的强度、塑性和变形 能力的最基本的依据,被广泛、直接地用于工程设计、产品检验、工艺评定等方面。而有些 材料的受压力学性能和受拉力学性能不同,所以,要对其施加轴向压力,以考核其受压性能, 这就是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这两种不同性能的典型材料的拉伸、压缩破坏过程的观察和对 实验数据、断口特征的分析,了解它们的力学性能特点。了解电子万能试验机

2、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测定典型材料的强度指标及塑性指标,低碳钢拉伸时的屈服极限。,(或下屈服极限c ),强度极限c,延伸率5,截面收缩率w,压缩时的压缩屈服极限:,铸铁拉伸、 压缩时的强度极限c气。实二实验设备及试件电子万能试验机:图1-1万能材料试验机结构图试验机结构与原理-材料力学基本实验设备是静态万能材料试验机,能进行轴向拉 伸、轴向压缩和三点弯曲等基本实验。试验机主要由机械加载、控制系统、测量系统等部分 组成。当前试验机主要的机型是电子万能试验机,其加载是由伺服电机带动丝杠转动而使活 动横梁上下移动而实现的。在活动横梁和上横梁(或工作台上)安装一对拉伸夹具或压缩弯 曲的附件,就组成了加载

3、空间。伺服控制系统则控制伺服电机在给定速度下匀速转动,实现 不同速度下横梁移动或对被测试件加载。活动横梁的移动速度范围是0.05500毫米/每分 钟。测量系统包括负荷测量、试件变形测量和横梁位移测量。负荷和变形测量都是利用电 测传感技术,通过传感器将机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负荷传感器安装在活动横梁上,通过万 向联轴节和夹具与试件联在一起,测量变形的传感器一般称作引伸计安装在试件上。横梁位 移的测量是采用光电转换技术,通过安装在丝杠顶部的脉冲编码器将丝杠转动信号转变为脉 冲信号。三路信号均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变为标准的信号。现在实验室用于材力教学的试验机全部是计算机控制的电子万能试验机,计算机控制的

4、电子万能试验机用鼠标操作可完成试验机的各种功能,此外增加了数据文件存储、实验数据 处理、实验曲线及结果打印等功能。试件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且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实验应尽量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 进行,国家为此制定了实验标准,其中包括对试件的规定。试件制备拉伸实验的试件又分比例试件和定标距试件两种。比例试件是指按相似原理,原始标距 l与试件截面积平方根/T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I = !。k取5.65或11.3,前者称短比 例试件,后者称长比例试件,并修约到5mm,10mm的;整倍数长。对圆试件,二者的i则分别 为l = 5d,l = 10d。一般推荐用短比例试件。定标距试件是指取规定i长度与,

5、T无比例关 000000系。本实验取长比例圆试件。图1-2为一种圆试件图样,试件头部与平行部分要过渡缓和, 以减少应力集中,其圆弧半径r依试件尺寸、材质和加工工艺而定,而d0 = 10mm的圆试件, r4mm。试样头部形状依试验机夹头形式而定,要保证拉力通过试件轴线,不产生附加弯矩, 其长度H,至少为楔形夹具长度的3/4。中部平行长度l = l + d。为测定延伸率5,要在试 件上标出原始标距l,可采用划线或打点法,标出一系列等分格标记。0图12拉伸圆试件压缩实验的试件有圆柱形、正方柱形和板状三种。本实验取圆柱形。为了既防止试件压 弯,又使试件中段为均匀单向压缩(距端面小于0.5d内,受端面摩

6、擦力影响,应力分布不是 均匀单向的),其长度L限制为L = (2.53.5)d0,或L = (12.5)d0。为防止偏心受力引起的弯 曲影响,对两端面的不平行度及它们与圆柱轴线的不垂直度也有一定要求。图1-3为圆柱形 试件图样。试件尺寸测量对拉伸试件,取标距的两端和中间共三个截面,每个截面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 二者的算术平均值为平均直径,取三个平均直径中最小者计算原始横截面积A。对压缩试件,测量长度一次,测量中间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二者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原始横截面积A。本实验用最小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为量具。三、实验原理(一) 低碳钢的拉伸:实验原理如图1-3所示,首先,

7、实验各参数的设置由PC传送给测控中心后开始实验, 拉伸时,力传感器和引伸计分别通过两个通道将式样所受的载荷和变形连接到测控中心,经 相关程序计算后,再在PC机上显示出各相关实验结果。以拉力P为纵坐标、伸长 L为横坐标,所绘出的实验曲线图形称为拉伸图,即P-A L曲线。典型的低碳钢的拉伸PA L曲线,可明显分为四个阶段(图14)。图14低碳钢拉伸PA L曲线弹性阶段拉伸初始阶段(OA段)为弹性阶段,在此阶段若卸载,记录笔将沿原路返回到O点,变形 完全消失,即弹性变形是可恢复的变形。特别是其前段,力P与变形A L成正比关系,为斜直 线。屈服阶段实验进行到A点以后,在试件继续变形情况下,力P却不再增

8、加,或呈下降,甚至反复 多次下降,使曲线呈波形。若试件表面加工光洁,可看到45。倾斜的滑移线。这种现象称 为屈服,即进入屈服阶段(AB段)。其特征值屈服极限G$表征材料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是 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强化阶段过了屈服阶段(B点),力又开始增加,曲线亦趋上升,说明材料结构组织发生变化,得 到强化,需要增加荷载才能使材料继续变形。随着荷载增加,曲线斜率逐渐减小,直到C 点,达到峰值,该点为抗拉极限荷载,即试件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此阶段(BC段)称强化阶 段,若在强化阶段某点D卸去荷载,可看到记录笔沿与弹性阶段(OA)近似平行的直线(DF), 降到F点;若再加载,它又沿原直线(DF)升

9、到D点,说明亦为线弹性关系,只是比原弹性阶 段提高了。D点的变形可分为两部分,即可恢复的弹性变形(FM段)和残余(永久)的塑性变形 (OF段)。这种在常温下冷拉过屈服阶段后呈现的性质,称为冷作硬化,常作为一种工艺手 段,用于工程中以提高金属材料的线弹性范围。但此工艺亦同时削弱了材料的塑性,如图 1-6所示,冷拉后的断后伸长(FN)比原来的断后伸长(ON)减少了。这种冷作硬化性质,只有 经过退火处理,才能消失。颈缩阶段实验达到D点后,试件出现不均匀的轴线伸长,在其某薄弱处,截面明显收缩,直到断 裂,称颈缩现象。因截面不断削弱,承载力减小,曲线呈下降趋势,直到断裂点E,该阶段 (CE段)为颈缩阶段

10、。颈缩现象是材料内部晶格剪切滑移的表现。(二)脆性材料的拉伸(圆形截面铸铁)铸铁等脆性材料拉伸时的载荷一变形曲线不象低碳钢拉伸那样明显地分为弹性、屈服、 颈缩和断裂四个阶段,而是一根接近直线的曲线,且载荷没有下降段。它是在非常小的变形 下突然断裂的,断裂后几乎不到残余变形。只要测定它的强度极限Pb就可以了。实验前测定铸铁试件的横截面积A0然后在试验机上缓慢加载,直到试件断裂,记录 其最大载荷Pb,求出其强度极限 b。四、拉伸、压缩力学性能的实验定义和测定1屈服极限。、上屈服极限.(、下屈服极限a、l,压缩时屈服极限a在屈服阶段,若载荷是恒定的(图15(a),则此时的应力称屈服极限a ;若荷载下

11、降 或波动,则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为上屈服极限a,(图15(b), (c), (d);第一个波su谷后的最小应力为下屈服极限a,(图15(b), (c)。第一个波谷不仅是材料屈服的结果, 还受实验系统和记录系统的动惯?性守恒影响,被称为“初始瞬时效应”,它与加载速度等因 素有关,故不计在内。若只有一次下降波动,则规定波动的最小应力为下屈服极限a,(图 15(d)。本实验系测定材料的屈服极限a或下屈服极限a。压缩时,则不分上、下屈服极限,把按上述方法测定的或a,当作屈服极限aP P P P a = A,a = ASU,a =AAL 。= A0000p ,p ,p广p是对应屈服极限的载荷,可从测力

12、指针移动的特定位置读取。s su sL sc强度极限ab试件拉伸过程中最大荷载对应的标称应力称为强度极限a L标称应力为用原始截面计 s算的应力:P a = -b- b A 0最大荷载Pb可从破坏后,随动指针停留位置读取。压缩强度极限bc试件受压至破坏前承受的最大标称应力称为压缩强度极限。人,不发生破裂的材料,如bc低碳钢则没有压缩强度极限。图15屈服极限的几种类型延伸率0当载荷超过弹性极限时,就会产生塑性变形。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材料晶面产生了 滑移,是剪应力引起的。描述材料塑性的指标主要有材料断裂后的延伸率0和截面收缩率9 来表示。 试件拉断后,标距内的伸长与原始标距/0。的百分比称为延伸

13、率(0):5 = -n t x 100%l0其中,是将试件断口原状对接后量取的标距。许多塑性材料在断裂前发生颈缩(如低碳钢),会发生不均匀伸长(断口处伸长最 大),于是,断口发生在标距内的不同位置,量取的1也会不同。如断口到最近的标距端点 的距离大于103,则直接测量两标距端点间的长度为11 ;若断口不在标距中部110长度区段 内,为具有可比性,需采用断口移中的办法。该方法是:在长段上取离断口近似一半标距格 数的标记点C,短段上取标距端A,量取AC长;再从C点向断口方向量取BC长,BC的格数图1-6断口移中示意1 = BC + AC,如图1-6所示。=标距格数-AC格数,则1截面收缩率W试件断

14、后,颈缩处横截面积的最大收缩量与原始横截面积A0的百分比称为截面收缩率W :A - A w =01 x 100%A0颈缩处最小截面积人1的测定,是在断口原状对接后,量取最细处垂直两个方向的直径, 取二者的算术平均值计算。五、实验步骤1 .拉伸实验1)确定标距选择适当的标距,并测量10的实际值。为了便于测量,将标距均分为若干格,如10 格。2)试样的测量用游标卡尺在试样标距的两端和中央的三个截面上测量直径,每个截面在互相垂直的两 个方向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并用三个平均值中最小者作为计算截面积的直径d,并计算 出A0值。3)仪器设备的准备打开电子万能试验机右下角电源开关,打开计算机,进行测试软件

15、的相关设定。4)安装试件试件先安装在试验机的上夹头内,再移动下夹头,使其达到适当的位置,并把试件下端 夹紧。5)试加载、卸载。注意试加载值不能超过比例极限。6)测试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操作步骤1)打开电子万能试验机右下角电源开关,再打开计算机主机电源;2)静候数秒,以待机器系统检测;3)打开“华龙测试”软件;(选取相应测试程序,或直接在电脑桌面上双击程序图标);4)按软件右下角【启动】按钮,以使主机上电与程序相连;5)点击软件左侧【调零】图标,以使各值清零6)设定试样参数7)点击【操作向导】按钮,进行相关设定。其中第三步实验类型选择中,选择所需实验类型:如拉伸、压缩等;第七步实 验过程控制设置中

16、,第一阶段控制方式中选位移控制,低碳钢速率 8mm/min,铸铁速率 2mm/min;第九步实验正常结束控制参数选60%;其他选项已设定好,不用重新设定。8)完成后,点击【试样参数】按钮,输入试样数量及对应的尺寸。9)在文件下拉菜单下的实验方法存储中储存文件10)在主界面上输入储存文件名(报告编号)11)开始夹试件,先夹上夹头,(上夹头,顺时针夹紧),夹到钳口的3/44/5处,利用软件 上的按钮或手持按钮点动向下移动到合适位置,点【向下】按钮右键,出现移动速度设定, 选350。试件移动到钳口的3/44/5处,停止夹紧,(下夹头,逆时针夹紧)。12)点击【开始测试】图标,开始测试;如果出现曲线不

17、正常,立即按stop键。13)测试终止后,先取出上夹头断裂试样;再取下上夹头断裂试样。程序自动计算测试结果 并作出图表;14)将曲线图保存,进行图形分析,计算弹性模量;15)断裂试件的两断口对齐并尽量靠紧,测量断裂后标距段的长度l1;测量断口颈缩处的直 径d,计算断口处的横截面积A,点击【试样参数】按钮,输入测量的数据得到断后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记录计算结果,整理形成实验报告;16)保存测试结果文件,另存*.dat格式的文件,退出程序;17)关闭主机电源,清理工作台;2.压缩实验准备工作及实验方法与拉伸实验基本相同,先进行测试条件的设定,再移动水平横梁安 装试件,注意置试件于其受力中心。控制横梁位置,使其停在无压接触位置,即上压头与试 件空隙刚好消除。加载测试,平缓加载。因压缩试件较短,屈服不明显,要特别注意平稳,干扰屈服点测读。应力速率控制在每秒钟110N/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