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伐倒木材积测定_第1页
实验一 伐倒木材积测定_第2页
实验一 伐倒木材积测定_第3页
实验一 伐倒木材积测定_第4页
实验一 伐倒木材积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伐倒木材积测定一、实验时间、地点时间:2012 年 9 月 16 日 14: 00-16: 30地点:马溪木材市场二、实验目的掌握树干材积测定技术、计算方法,了解不同求积式之间的差别,利用伐倒 木计算形率、形数,从而加深对干形指标的理解。二、实验内容(一)原木材积测定选定5颗原木,然后用皮尺量出它们的树干高度,找出中央部位并用粉笔标记出来,用 围尺量出它们的大头直径、小头直径以及中央直径,并按表格要求记录于表。得出的数据如 表1所示。表1原木测定表格树号大头直径(cm)小头直径(cm)中央直径(cm)树干高度(m)方法120.0516.901.81平均断面213.1510.921.21平

2、均断面315.3111.602.42平均断面411.7010.212.16平均断面512.109.882.16平均断面117.951.81中央断面212.121.21中央断面312.122.42中央断面410.252.16中央断面510.802.16中央断面120.0516.9017.951.81牛顿213.1510.9212.121.21牛顿315.3111.6012.122.42牛顿411.7010.2110.252.16牛顿512.109.8810.802.16牛顿分别根据三种求材积的公式计算原木的材积,这三种方法分别是:1、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原木材积V = ;(g + g,)L

3、= f(|)L2、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原木材积V = glL = d;L24 73、牛顿近似求积式计算原木材积V = ?(片宣+2g.)= :(g + 4g|+g“儿325 o5根据这三个公式,可以分别求出5棵原木的材枳,以1号木为例: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求材积:17 1, u 兀 d: +d; 7T 0.2005+0.169、t Q1 A A/in/ 3x= 5(go + g)匕=云(、)L = -x()xl.81 = 0.049(也)中央断面近似求枳式求材积:= g1L = -J;L = -x0.1795 x 1.806 = 0.04624 m 4牛顿近似求积式求材枳:V = l(o+4

4、1 +gn)L = (0.2005 2 +4x0.1795 2+0.169 2)x 1.806 = 0.0476-24最后得到5棵原木的材积如表2所示:表2原木材枳计算结果树号平均断面Cm3)中央断面)牛顿(m3 )10.0490.0460. 04720.0140.0140.01430.0350. 0280. 03040.0200.0180. 01950.0210.0200. 020由表2做一张折线图,如图1所示:图1三种方法求原木材积比较图原木材积树号由图1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同一颗原木,所使用的求材枳的方法不同,最后所得到的实 验结果也是不同的,但是相差并不是很大。并旦,牛顿近似求积式所求的

5、的原木材积是处于 利用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以及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的中间,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所求得的材 积比另外两种所求得的材枳要大。因为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求材积只用到了大头直径和小头直径,中央断面近似求税式求 材积只用到了中央直径,而牛顿近似求枳式则是三个都用到了,而且是另外两者的改良体, 综合了另外两种求积式,并加入了权重这一概念,使得牛顿近似求积式更为完善,更接近真 实值。如果说,牛顿近似求枳式所求得的材积就是原木的真实材枳,那么用图1我们可以清晰 的得到:平均断面近似求枳式所求得的材积大于真实材积,呈“正”误差:中央断面近似求 积式所求得的材积小于真实材枳,呈“负”误差。从算式理论上来说,

6、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和中央断面近似求枳式均是在假设树干干形为 抛物线的条件下导出的,因此对于圆柱体和抛物线体不产生误差。而对于圆锥体和凹曲线体 就有一定的误差了,对于中央断面近似求枳式来说,仅取中央直径来拟合树形,因此计算值 一般都小于实际值:而对于平均断面近似求枳式来说,取大小头直径来拟合,因此计算值一 般都大于实际值(二)倒伐木材积测定选定3颗倒伐木,然后用皮尺量出它们的树干高度,并用粉笔在树干部位每隔一米做个 标记,然后用困尺分别量出标记部位的断面直径以及梢底直径,分别记录在表:奇数的记录 在表3,偶数的记录在表4,结果如下:表3中央断面积区分求枳式计算伐倒木材积测定表格距干基长度(m)6

7、号树(cm)7号树(cm)8号树(cm)119.8016.1015.40316.5014.2013.40513.5212.9012.25710.0011.008.6298.90116.10梢底位置m/直径8.605.837.91树干长度(m)8.6711.108.29梢头长度(m)1.670.101.29表4平均断面积区分求枳式计算伐倒木材积测定表格距干基长度(m)6号树(cm)7号树(cm)8号树(cm)022.7018.0016.35218.1015.1014.80415.0013.5012.32611.8012.009.9088.6510.108.87107.50树干长度(m)8.671

8、1.108.29梢头长度(m)0.671.100.29分别根据两种种区分求材积式计算原木的材积,这两种种方法分别是: 1、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计算伐倒木材积H-l1/=!2、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式计算伐倒木材积v=lg0+g+tg+igJf根据这两个公式,可以分别求出3棵倒伐木的材枳,以6号树为例:先计算各断面面积,公式为g,rrrrgQ = -d = -x0.22702 = 0.0405(/w2),同理 可以求 得 g】=0.0308 , 44g2 = 0.0257 , g = 0.0214 , g4 = 0.0177 , g5 = 0.0143 , g6 = 0.0109 , g7 = 0.

9、0079 , g$ = 0.0059 , g梢底=0.0058 ,然后分别计算材积: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税式计算材枳: TOC o 1-5 h z -111VH/Eg +Ngx/nZxCg + g + g5 + g?) + = xg梢底 x 1.67 = 0.152/=! 3 ”5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税式计算材枳:0.156|-1 |V = l S(g+g)+g, +膊/ = 2乂顷以0+8$) + &+&4 + 幻)+检?0.67_ Z/=! J5最后3棵倒伐木的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表5倒伐木材积计算结果树号中央断面)平均断面(户)60.1520. 15670. 1360. 13980. 1030.

10、 101由表5做一张折线图,如图2所示:、图2两种方法求倒伐木材枳比较图伐倒木材积中央断血积区分求积式求 积平均断而积区分求积式求 积123由图2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同一颗倒伐木,所使用的求材积的方法不同,最后所得到的 实验结果也是不同的,但是相差并不是很大。并且,和原木差不多,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求 得的材枳比平均断面区分求积所求得的材枳要小。为更好的表示每棵倒伐木所需要测量的位置以及区分度位置,现以6号树为例,加以解 释说明。如上图:图中的1 = 2,上面的/表示中央断面区分求枳式的梢头长度,下面的/表示 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的梢头长度,上图的。分别是两种不同的颜色的交界处。利用 中央断面枳区分

11、求积式求材枳要用困尺测量的断面直径,平均断面枳区分求积式 要测量。的断面直径。(-)倒伐木胸高形数以及形率测定对于6-8号树,用皮尺量出它们的树干高度,并用粉笔在树干的1.3米、L干高、L干42高、2干高处做标记,然后用围尺分别量出标记部位的断面直径记录在表6: 4表6树干各部位干高直径成对值测定表格树号1.3111 处(cm)1/4干高处(cm)1/2干高处(cm)3/4干高处(cm)619.102.17/17.804.34/14.496.50/11.30715.602.78/14.605.56/12.408.34/10.10815.392.07/15.304.15/12.486.22/12

12、.25注:处分子填写距干基高度值(m),分母填写该位置直径(cm)oCV根据胸高形数公式f =计算各倒伐木的胸高形数,由于倒伐木的材枳有分J 13 gxH中央断面枳区分求积以及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虽然两者的最后结果相差不大,但是均不能 准确无误的表示倒伐木的真实材枳,因此,对于同一颗倒伐木来说,胸高形数可以有两个, 记作3 (材枳用中央断而积区分求枳式计算)、(材积用平均断而枳区分求枳式计算)。以6号树为例:g=xO.19F = 0.0290134 13 40.1519240.02864x8.67= 0.6120 156256 = 0.629 g x H 0.02864x 8.67最后得到的3

13、棵倒伐木的胸高形数如表7所示:表7倒伐木胸高形数树号胸高形数胸高形数/“60.6120.62970. 6410.65780.6670.658根据形率公式q = 牛 ,4、= 牛 ,计算各倒伐木的形率,以6号树 du d 1.3d3d%17.819?1=0.592为例:qdJ=5d%14.49 c rs%一 d;= 0.73919.1最后得到的3棵倒伐木的形率如表8所示:表8倒伐木形率树号60. 9320.7590.59270.9360. 7950.64780.9940.8110.796三、实验总结外业调查可以说是一项精确度比较高的工作,这要求我们准确测量、读数以及计算,但 经过外业调查的实地操作,我发现要真正做到零失误是很难做到的,主要的误差产生在以下 几个方面:1、对于原木的中央直径、倒伐木的各区分段的分界线,我们采用的是粉笔画线标记, 但是粉笔是有一定的粗度的,到需要测量的其断面直径时,我们又不会去拉皮尺再确认一遍, 只能随便选个部位来测量。2、拉皮尺测树干高度和标记位置,尤其是标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