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沥青路面双层一体铺筑技术01沥青路面双层一体铺筑技术主要内容 第8章 双层摊铺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第7章 双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第6章 双层摊铺施工压实质量控制 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 第3章 国内外双层摊铺工程应用状况 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11.1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现行主要单层摊铺设备调查1.21.3存在问题分析 传统沥青路面摊铺工艺双层摊铺技术优势1.421.1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传统沥青路面摊铺工艺我国现行施工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
2、定: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一般采用撒布粘层油处治。对于高速和一级公路,由于交通量大,重型车辆比较多,所以应该使用性能比较好的SBS改性沥青,撒布量在1.01.2kg/m2。二级路则可以选择SBS改性乳化沥青,撒布量在0.40.6kg/m2。但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传统施工方式层间易污染、粘层撒布不均匀等严重影响层间粘结质量,面层之间很难保证连续接触。 3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压路机碾压成型路缘、边弯角修整钻机取样测压实度及厚度等填报“中间交工证书”按要求配料、称量矿料级配调整试拌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调整基层清理、路缘石埋设正式生产沥青混合料作下封层和洒粘层沥青摊
3、铺机摊铺沥青混合料并整平图1.1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传统沥青面层施工工艺流程41.2存在问题分析 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 层间污染 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传统施工方式层间易污染、粘层撒布不均匀等严重影响层间粘结质量,影响面层之间粘结质量。 层间油费用 传统摊铺作业需进行人工清扫以及粘层撒布作业单价约为1.25元/平方2。 薄层散热快 采用传统摊铺方式由于摊铺厚度小,温度散失快。51.2存在问题分析 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机械效率 由于每层的摊铺厚度远小于压实机械的最佳压实厚度,造成压实机械使用浪费 ,机械工作强度小,机械总体使用效率低。 施工期长 传统分层摊铺作业施工周
4、期长,交通管理工作量大。6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产品名称最大摊铺宽度m行驶速度km/h料斗容量t基本摊铺宽度m最大摊铺厚度mm摊铺作业速度m/min戴纳派克F300CS1603.6153350020福格勒S18001004.5132.5350018玛连尼MF5716.85057.12.5350014住友HA60C-56.002.55112.3300012国外常用的沥青摊铺机调查如下表所示表1.1 国外常用沥青摊铺机汇总现行主要单层摊铺设备调查1.37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图1.2 戴纳派克摊铺机 8图1.3 玛连尼MF571摊铺机 图1.4 住友HA60C-5摊铺机第1
5、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9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国外摊铺设备分析: 目前国外进口摊铺设备如戴那派克、福格勒等摊铺设备摊铺宽度最大16m,最小2.3m,摊铺速度在0-5km/h之间,料斗容量7.1-15吨之间,最大摊铺厚度为350mm。现行主要单层摊铺设备调查1.310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产品名称最大摊铺宽度m行驶速度km/h料斗容量t基本摊铺宽度m最大摊铺厚度mm摊铺作业速度m/min中联重科LTUH757.502113300012徐工RP1356903.6143350018三一重工SMP90EC903123350016华通动力WLT12512.502.5514
6、3320010国内常用的沥青摊铺机调查如下表所示表1.2 国内常用沥青摊铺机汇总11图1.5 中联重科LTUH75摊铺机图1.6 徐工RP1356摊铺机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12图1.7 华通动力WLT125 摊铺机图1.8 三一重工SMP90EC摊铺机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13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国内摊铺设备分析: 目前国内摊铺设备如徐工RP1356、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摊铺设备摊铺宽度最大12.5m,最小3m,摊铺速度在0-3.6km/h之间,料斗容量11-14吨之间,最大摊铺厚度为300mm。与国外对比 我国现行摊铺设备最大摊铺宽度与国外对比小3.5
7、m,最大摊铺厚度比国外小50mm。现行主要单层摊铺设备调查1.314施工方式一 施工方式二专用双层摊铺机用两套运输设备把两种沥青混合料输送到摊铺机,把不同配合比、不同厚度的两层沥青混合料一次摊铺完成,然后使用一套压实设备一起碾压成型热接热使用一套压实机械将两层沥青混合料共同碾压成型。注意必须保证两层的铺筑作业紧密衔接,实现“热接热”的摊铺施工3.1沥青路面双层摊铺技术优势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1.4 双层摊铺技术优势双层摊铺可通过两种施工方式实现1516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1.4 双层摊铺技术优势1、提高层间粘结效果 可使上下相邻两层之间能够达到很好的层间嵌挤效果,减
8、少层间粘结不足造成的沥青路面损害,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具有良好的工程效果。2、施工周期快 双层摊铺可以同时摊铺两种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和料,在沥青路面厚度不变情况下,使上、下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与碾压过程合二为一,特别适合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工期紧张的情况。 1617第1章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3、解决了传统分层摊铺层间易污染问题 根据我国现行施工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一般采用撒布粘层油处治, 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层间污染、粘层撒布不均匀等因素影响,面层层间结合很难保证完全连续。双层摊铺路面磨耗层(上面层)与粘结
9、层(中面层)是热结合,整体刚度、强度高,磨耗层与粘结层间无污染。4、优化路面结构 1:从面层结构功能分析,上面层除作为磨耗层,还兼有封水,抗滑等功能,造价较高,采用双层摊铺技术可减少上面层厚度,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2:从抗车辙角度分析,双轮荷载作用下沿路面深度方向的最大剪应力一般出现在路面以下4-8cm,因此中面层厚度对路面抗车辙能力意义重大,采用双层摊铺技术提高中面层结构的厚度,从而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17 2.3双层摊铺设备结构特点 2.2双层摊铺设备调查 本章内容 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 2.1双层摊铺机的诞生 181沥青层双层一体摊铺21993年德国Elk Richter教授申请
10、专利31997年瑞典戴纳派克公司推出第一台双层摊铺机2.1 双层摊铺机的诞生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41997年第一条双层摊铺道路在德国铺设,德国将双层摊铺技术列为StB07施工标准 19202.1 双层摊铺机的诞生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 沥青面层双层摊铺技术最早是由德国Elk Richter教授1993年申请的专利。 目前戴纳派克、维特根等公司都推出推出的相应的沥青面层双层摊铺设备,双层摊铺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地沥青道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目前双层摊铺技术在中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公路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20目前国外主要的双层摊铺设备戴纳派克F300CS戴纳派克Am300维特根SP
11、1600 2.2双层摊铺设备调查 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目前国外主要双层摊铺设备共有3种21设备型号单位戴纳派克F300CS戴纳派克Am300维特根SP1600料斗容积吨15/4525/4525/45摊铺宽度米1611.7516最大摊铺速度米/分202020行驶速度千米/时3.63.63.6运输重量吨301616运输宽度毫米300033003000应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要求(设计宽度、摊铺密实厚度及平整度等)以及工程量和工期等具体选择摊铺机型号 表2.1 双层摊铺设备机械性能比较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 2.2双层摊铺设备调查 2223摊铺方式“热接热”双层沥青摊铺“热接暖”差异整体式摊
12、铺机组合式摊铺机2拨摊铺机前后作业摊铺机特殊普通普通转运车必须必须(1-2)非必须物料运输便道非必要必要纵向接缝非必要视界层而定摊铺磨耗层前对下沥青层预压实由摊铺机完成预压实由摊铺机和压路机完成预压实压路机1组2组利用下沥青层热能全部利用几乎全部利用部分利用层间联接粘合,紧密联接粘合,紧密联接表2.2 双层沥青摊铺技术流程差异 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 2.3双层摊铺设备结构特点 23目前双层摊铺机按结构分为组合式和整体式。整体式双层摊铺机的特点:整机只有1套动力源、1组牵引大臂,行走方式为整体独立行走。代表产品有荷兰戴纳派克双层摊铺机。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2.3双层摊铺设备结构特点2
13、4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2.3双层摊铺设备结构特点 F300 CS高性能摊铺机 熨平板2:磨耗层普通熨平板 AM 300 模块含25吨磨耗层料斗 45吨大容量粘接层料斗 熨平板1:高压实熨平板图2.1 荷兰戴纳派克双层摊铺机2526图2.2 双层摊铺机工作示意图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转运车向料斗供料2627图2.3 双层摊铺机工作示意图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双层摊铺机熨平板工作27接料斗 刮板输料器 熨平振捣装置自动找平装置螺旋分料器主要结构部分双层摊铺机拥有2套独立的摊铺工作装置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2.3双层摊铺设备结构特点2829图2.4 刚装载了磨耗层物料的转运
14、车输料皮带图2.5 戴纳派克转运车mF300 C操作台配升降机第2章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29国内双层摊铺工程情况3.2国外双层摊铺工程情况33.1第3章 双层摊铺国内外工程应用调查 3.23.3国内外双层摊铺工程对比3031第3章 双层摊铺国内外工程应用调查 国外应用状况调查: 在欧洲,双层摊铺技术的应用已有10多年,由于双层摊铺技术在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点,得到了许多欧洲国家的认可。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被引进到德国、荷兰和美洲等国家或地区,并且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3.1 国外应用情况3132工程名称试验路标段单层摊铺时路面结构形式双层摊铺时路面结构形式德国茨维布茹肯
15、BAB A 8高速公路康特维格-沃莎森段3.5cm SMA 0/8 S+ 8.5cm Abi 0/16 S+10.5cm ARB 0/32 CS2.0cm SMA 0/8 S+ 8.0cm Abi 0/16 S+12.0cm ARB 0/32 CS德国BAB A5高速公路卡塞尔-法兰克福段3.5cm GA 0/11 S+ 8.5cm Abi 0/22S2cm SMA 0/8 S+ 10cm Abi 0/22 S德国BAB A31高速公路合同段31.52cm SMA 0/8 S +8cm ABi 0/22 S 德国不莱梅高速公路2cm+8cm荷兰鹿特丹港高速公路2cm OPA 0/2 +5cm
16、OPA 11/16表3.1 国外双层摊铺应用实例汇总3.1 国外应用情况第3章 双层摊铺国内外工程应用调查 32德国茨维布茹肯BAB A 8高速公路德国BAB A5高速公路国外单层摊铺时路面结构形式 3.5cm SMA 0/8 S + 8.5cm Abi 0/16 S +10.5cm ARB 0/32 CS双层摊铺时路面结构形式 2.0cm SMA 0/8 S + 8.0cm Abi 0/16 S +12.0cm ARB 0/32 CS单层摊铺时路面结构形式 3.5cm GA 0/11 S+ 8.5cm Abi 0/22S双层摊铺时路面结构形式2cm SMA 0/8 S+ 10cm Abi 0
17、/22 S第3章 双层摊铺国内外工程应用调查 33德国不莱梅高速公路加宽改造荷兰鹿特丹港用双层泡沫沥青摊铺分路支线2 +8 cm2cmOPA 0/2+5cmOPA11/16第3章 双层摊铺国内外工程应用调查德国BAB A31高速路31合同段2cm SMA 0/8 S +8cm ABi 0/22 S3.1 国外应用情况3435第3章 双层摊铺国内外工程应用调查 国内引进2006年11月22日,瑞典戴纳派克公司与河北北方公路工程建设集团及石家庄开发区通汇公路科技公司在上海签订了双层沥青摊铺技术引入协议,引入我国第一台戴纳派克F300CS型双层摊铺机 。3.2 国内应用情况 图3.1 戴纳派克F30
18、0CS3536工程名称试验路标段单层摊铺时路面结构形式双层摊铺时路面结构形式国内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K15+000K30+7904cm AC-13 SBS改性+ 7cm AC-20+ 12cm ATB-303cmAC-13 SBS改性+ 7cm AC-20+12cm ATB-30平(泉)铁(门关)二级公路平泉段K38+000处开始3cm AC-13+ 5cm AC-202cm AC-13+ 6cm AC-20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藁城西至辛集段4cm SAC16+5cm SAC20+6cm SAC252cm AC13+6cm AC20+7cmAC25表3.2 国内双层摊铺应用实例汇
19、总3.2 国内情况调查第3章 国内外双层摊铺工程应用调查36实例一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 2007年张石高速施工中引入双层摊铺机,完成标段为K15+000K30+790双向15公里高速公路的施工任务路面结构形式为:上面层:3cm厚AC-13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厚AC-2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12cm厚ATB-30沥青碎石第3章 双层摊铺国内外工程应用调查37 实例二平(泉)铁(门关)二级公路 工程于2006年开工,K38+000处开始采用双层摊铺技术进行试铺路面结构形式为:上面层:2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6cmAC-2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第3章 双层摊铺
20、国内外工程应用调查38 实例三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2009年石黄高速大修,藁城西至辛集段采用双层摊铺技术路面结构形式为:上面层:2cm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 AC-20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7cm 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第3章 双层摊铺国内外工程应用调查39321 双层摊铺均采用上中面层一次性摊铺 上面层厚度范围为1.53cm,中面层厚度一般为58cm 两层组合后一次性摊铺厚度一般不超过10cm,在国外双层摊铺技术较为成熟的国家,双层摊铺总厚度已经达到了12cm结果显示第3章 双层摊铺国内外工程应用调查3.3 国内外工程情况对比40本章内容第4章 沥青路面
21、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1双层摊铺路面层间粘结性分析 4.4双层摊铺混合料热量散失研究 4.2双层摊铺混合料热量散失4.3双层摊铺下混合料压实本章内容41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 为进一步了解双层摊铺技术的实际路用性能,我们已经进行了混合料温度观测试验、剪切试验、拉拔及马歇尔等试验,通过试验达到以下目的:(1)传统以及双层摊铺情况下层间粘结性能对比分析(2)掌握双层摊铺情况下混合料热量散失情况(3)掌握不同温度情况下混合料压实度42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1双层摊铺路面层间粘结性分析 为了评价双层摊铺施工“热接热”“热接暖”“热接冷” 层间粘结性能传统方法差异。我们制作了3组马
22、歇尔试件, 其流程如下: 1:放入AC-20混合料,预击实20次后放入烘箱中保温。 2:待温度分别达到达到160、 140、 120、 160时在试模中放入AC-10混合料。 3:正反击实75次,冷却,脱模。制作三组试件,每组六个。 以上各种情况中六个试件,三个用于剪切试验,三个用于拉拔试验。 43图4.1 传统的铺筑方式和双层摊铺比较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445 实验试件制备图4.2 传统摊铺与双层摊铺对比 图4.3 试件制备 4.1双层摊铺层间粘结性能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546 图4.4 层间剪切试验 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647 图4.5 传统摊铺形
23、式下抗剪强度试验 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抗剪强度0.575Mpa4.1双层摊铺路面层间粘结性分析 4748 图4.6“热接暖”抗剪强度试验 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抗剪强度0.845Mpa4849 图4.7 “热接热”抗剪强度试验 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抗剪强度0.872Mpa4.1双层摊铺路面层间粘结性分析4950 结果分析:通过抗剪强度试验对比得出:1.传统施工方式下路面层间抗剪强度均值为0.528Mpa2.双层摊铺“热接暖”情况下,及在下面层AC-20集料120摄氏度时进行上面层摊铺时,抗剪强度均值为0.818Mpa,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提高了57.4%3.双层
24、摊铺“热接热”施工方式下,即在AC-20集料160摄氏度情况下进行双层摊铺时,层间抗剪强度值可达到0.842 Mpa,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提高了59.5%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1双层摊铺路面层间粘结性分析5051 试件类型编号试验结果抗拉拔力(N)抗拉强度(MPa)单层摊铺140780.51241880.53双层摊铺172500.95275300.96表4.1 拉拔试验结果 通过拉拔强度试验对比得出,传统施工方式下路面层间抗剪强度均值为0.535MPa,双层摊铺情况下抗拉拔强度值为0.955MPa,与传统摊铺形式相比,抗拉拔强度提高了78.5%。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
25、1双层摊铺路面层间粘结性分析5152试验目的:1.定量研究大厚度双层摊铺情况下的热损失比传统的薄层摊铺热损失降低情况2.研究热损失的规律3.提出能达到较好压实效果的时间段,从而能规定施工中混合料运输以及待铺时间4.2 双层摊铺混合料热量散失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5253图4.8 温度测量试验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2双层摊铺混合料热量散失5354 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图4.9 温度测量试验5455 图4.10 2cm深度温度散失对比试验图4.11 4cm深度温度散失对比试验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2双层摊铺混合料热量散失5556 双层摊铺最佳碾压时
26、间 通过试验可得,传统摊铺方式最佳碾压时间为混合料出场后2040min。 双层摊铺则可以延长至3090min。 深度施工方式热散失方程相关系数R2残差分析2双层摊铺0.980.304传统摊铺0.990.2074双层摊铺0.980.330传统摊铺0.990.321表4.2 不同施工方式下热散失拟合方程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56主要研究混合料压实度与压实温度之间关系对150、140、130、120的混合料制作正反击打75次的马歇尔试件,并检测其压实度、稳定度、流值等指标通过试验确定其正负击打75次后压实度低于95%时的混合料温度,并由试验结果画出温度与压实度关系曲线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
27、间效果对比4.3双层摊铺混合料压实试验目的:试验方法:结果对比:5758 图4.12 压实度与温度关系图 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3双层摊铺下混合料压实5859 结果分析: 试验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对密实度及空隙率有很大的影响。沥青混合料压实100%所需的马歇尔击实次数150仅为120的1/3。 很显然,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双层摊铺可以使混合料在较长试件保持较高温度,对于碾压施工有利。能够以较小的压实功,较少的碾压遍数获得预期的压实度。 第4章 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4.3双层摊铺下混合料压实59本章内容 5.1 路面平整度传递与消减理论 5.2 双层摊铺平整度控制第4章 双层摊铺
28、施工平整度控制 60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路面平整度是反映工程质量最直观的一项指标,行车的平稳、舒适能反映一条路通车后的整体效果。影响路面初始平整度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人员、材料、机械、工艺、环境等多方面。 路面平整度是各结构层平整度的累积反映,在路面结构层中,下一层的平整度直接影响上一层平整度的好坏。沥青路面上层一般只有46cm厚,几乎不可能调整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因此基层的不平整很容易直接反映到面层上。 5.1 面层平整度传递与消减 61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表5.1 现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对平整度控制的要求 公路沥青路而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在施工过程中用3m直尺检测,高速一
29、级公路上面层不大于3mm,中下而层不大于5mm; 在交工验收阶段,路表连续式平整度仪检测标准差不大于1. 2mm。 62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5.1 面层平整度传递与消减IRI =0.7962R +0.0927(R2=0.9797) 三米尺平均最大间隙R和RSP测试车的国际平整度指数的换算 。传递层次传递模型基层下面层下=03009基+0.949(R2=0.9499)下面层中面层中=0.867下-0.3287(R2=0.9797)中面层上面层上0.6688中-0.0762(R2=0.9818)下一层上一层上层0.378下层+0.4066(R2=0.8985)表5.2 路面施工平整度的
30、层间传递模型 63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5.1 面层平整度传递与消减 表5.3西商高速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基层底基层各层厚度4cm6cm12cm38cm20cm各层材料SMA-13AC-20ATB-30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松铺筑系数1.101.101.101.251.2564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图5.1 传统摊铺工艺下平整度传递 单层摊铺 传统摊铺是逐层摊铺,分层压实;平整度逐层调整。 按照西商高速路面结构进行平整度计算: 基层凹陷5mm时,根据表5.2结果厚度及压实系数计算,经过层层传递反映到面层时仅为1.6mm。 5.1 面层平整度传递与消减 65
31、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图5.2 双层摊铺工艺下平整度控制 双层双层摊铺路基出现5mm的凹陷时传递到面层时为1.8mm。 5.1 面层平整度传递与消减 66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对比分析: 由计算结果得知:当路基出现5mm的凹陷时若采用传统单层摊铺经过5层平整度传递后反射到面层的凹陷为1.6mm,采用双层摊铺时由于只经过4层平整度传递,反射到面层的凹陷为1.8mm,凹陷传递增加12.5%因此双层摊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平整度的控制。 5.1 面层平整度传递与消减 67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1 加强施工中平整度控制2 各层平整度施工控制标准提高一级 5.2 双层摊铺平整度改
32、进控制68平整度控制方法平整装置的合理使用 摊铺设备合理调整 施工机械协调 123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5.2 双层摊铺平整度控制 69首先正确选择和安装参照基准和传感跟踪元件其次正确选用纵向和横向坡度传感器,使之形成最佳匹配平整装置的合理使用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5.2 双层摊铺平整度控制70摊铺前2h,对熨平板进行加热,保证熨平板温度达到100才可以摊铺上、下两层混合料摊铺时,松铺系数分别采用1.1和1.15.上下两层分别采用无接触式平衡梁和自动找平装置,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摊铺机每天工作完毕,必须进行清洗 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5.2 双层摊铺平整度控制摊
33、铺设备合理调整71重点解决摊铺机中途停顿的问题 重点解决碾压设备和碾压方法问题 施工机械协调 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5.2 双层摊铺平整度控制72第5章 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5.2 双层摊铺平整度改进控制表5.3 双层摊铺技术下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标准项目检查频率质量要求或允许误差 高速一级其他等级平整度控制下面层连续检查3mm4mm基层连续检查5mm6mm路基连续检查7mm9mm 各层平整度提高一级 根据平整度传递理论,为了提高双层摊铺技术下路面,应从路基开始按上一级路面施工标准进行平整度控制,控制标注见表5.3:736.1 碾压速度及次数控制 第6章 双层摊铺施工压实质量控制
34、本章内容 6.2 不同施工工艺碾压措施74速度过快速度过慢温度较高温度较低纵向会产生推移,横向产生裂纹使摊铺与压实工序中断,出现温度过低的情况,影响压实质量可用较少的碾压遍数,得到较好的压实效果碾压工作变得较为困难,并且容易产生很难消除的轮迹 第6章 双层摊铺施工压实质量控制 6.1 碾压速度及次数控制 75合理的碾压速度不宜超过5km/h对于振动压路机,当碾压须要高密实度的铺层、难于压实的土壤及厚铺层时,最佳碾压速度为34km/h,初压速度为1.52km/h;终压速度为2.53.5km/h 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钢筒式1.5232.53.552.53.55轮胎压路机3
35、.54.58468振动压路机12(静压)5(静压)45(振动)45(振动)23(静压)5(静压)遍数2大于46大于2第6章 双层摊铺施工压实质量控制表6.1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及遍数76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摊铺100150m后开始碾压复压采用2台自重10t振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46遍终压采用1台自重12t的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24遍 第6章 双层摊铺施工压实质量控制6.2 不同施工工艺碾压措施(1)热加热摊铺方式的碾压77终压采用1台自重10t的振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静压,碾压24遍上面层摊铺后,进行碾压在中面层摊铺后,开始碾压采用2台自重10t
36、振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复压,碾压46遍 复压采用2台自重10t的振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采用高频低振幅碾压46遍终压采用1台自重4t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24遍第6章 双层摊铺施工压实质量控制(2)“热接暖”摊铺方式的碾压 787.4戴纳派克公司推荐技术指标 7.17.27.37.5施工前准备 拌合设备协调摊铺接缝处理 施工检测内容 第7章 双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79807.1 戴纳派克公司推荐技术指标混合物料马歇尔锤击实验样本空隙含量沥青粘接层6.5-8.0 Vol.-%沥青路基7.0-10.0 Vol.-%马歇尔锤击实验样本空隙填充率沥青粘接层 62%沥青路基 62%摊铺层摊铺层厚度
37、混合物料类型0/166.0-8.0cm0/226.0-10.0cm0/328.0-10.0cm压实度8cm99%8cm100%空隙含量沥青粘接层3.0-7.0 Vol.-%沥青路基4.0-10.0Vol.-% 表7.1 下摊铺层要求第7章 双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8081 表7.2 上摊铺层要求 混合料马歇尔锤击实验样本空隙含量SMA3.5-5.0Vol.-%沥青混凝土3.0-5.0 Vol.-%马歇尔锤击实验样本空隙填充率SMA 80%沥青混凝土 78%摊铺层摊铺层厚度混合物料类型0/51.5-2.0cm0/82.0-2.5cm0/112.0-2.5cm压实度99%空隙含量SMA2.0-
38、6.0 Vol.-%沥青混凝土2.5-6.0 Vol.-%第7章 双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81 表7.3 不同混合料类型磨耗层厚度临界值混合料类型最小值(mm)最大值(mm)0/515250/815300/111535 综上所述,戴纳派克公司给出了适合于戴纳派克双层摊铺机施工的沥青路面技术指标,推荐了磨耗层(上面层)以及粘接层(中面层)厚度,其中磨耗层AC-10厚度为2.02.5cm,粘接层AC-20厚度为6.08.0cm 。第7章 双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82010203 摊铺设备合理调整 组织好混合料的运输,防止出现混料现象 必须采用两台拌合楼,保证出料量匹配 第7章 双层摊铺施工
39、控制及检测指标 7.2 施工前准备 83第7章 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7.3 拌合设备协调 西商高速原路面结构为4cm+6cm结构,上层为改性沥青SMA-13,下面层为改性沥青AC-20,双层摊铺拟采用方案如下: 路面结构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基层底基层方案13cm7cm12cm38cm20cm方案24cm6cm12cm38cm20cm各层材料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采用改性沥青)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采用改性沥青)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碎石ATB-30水泥稳定碎石(水泥5%)水泥稳定碎石(水泥4%)表7.4 双层摊铺施工方案84第7章 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7.3 拌合设备协调
40、考虑6车道主线及4车道的连接线,初步计划试验路以1到2天完工为宜。以标段现场3000型加4000型拌合站配合作业为例, 拌合站每小时生产中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合量为额定产量的70%。即3000型:240T*0.7=168T,4000型:320*0.7=224T85第7章 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7.3 拌合设备协调面层结构方案1主线6车道施工,计算单位材料用量 中面层 14.5*0.07*2.45=2.486T 上面层 14.5*0.03*2.45=1.065T连接线4车道施工,计算单位材料用量 中面层 10.5*0.07*2.45=1.800T 上面层 10.5*0.03*2.45=0.772
41、T计划试验路段以8-10小时作业,得出 主线6车道单日摊铺长度726-907m 连接线4车道施工单日摊铺长度995-1244m为了保证摊铺连续中面层混合料需提前拌合2-3小时86第7章 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7.3 拌合设备协调面层结构方案2主线6车道施工,计算单位材料用量 中面层 14.5*0.06*2.45=2.13T 上面层 14.5*0.04*2.45=1.42T连接线4车道施工,计算单位材料用量 中面层 10.5*0.06*2.45=1.54T 上面层 10.5*0.04*2.45=1.029T计划试验路段以8-10小时作业,得出 主线6车道单日摊铺长度841-1052m 连接线
42、4车道施工单日摊铺长度1163-1450m为了保证摊铺连续中面层混合料需提前拌合1.5-2小时87第7章 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7.3 拌合设备协调结构方案1建议长度: 主线6车道双层摊铺作业试验路长度800m 连接线4车道双层摊铺作业试验路长度1000m。结构方案2建议长度: 主线6车道双层摊铺作业试验路长度1000m 连接线4车道双层摊铺作业试验路长度1200m。 长度方案面层结构建议长度4车道6车道方案1上3cm1000m800m中7cm方案2上4cm1200m1000m中6cm表7.5 双层摊铺建议长度88第7章 双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由于双层摊铺的厚度大,接缝的高度也就较大
43、,因此尽量避免接缝和连接,摊铺宽度最好覆盖路面全宽设置纵向接缝,需实现前后摊铺接缝处的错缝搭接要尽量避免摊铺机频繁停止和启动产生横向接缝在构造物较多的路段,桥面铺装厚度尽量与路面结构层设计一致,避免桥头处理的麻烦摊铺碾压施工完成后,要求道路路面冷却至少36h以后再开放交通,以避免路面变形 7.4 摊铺接缝处理89厚度检测 施工检测内容厚度检测 第7章 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温度散失压实度检测7.5 施工检测内容层间粘结状况检测90第7章 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7.5 施工检测内容温度散失检测: 对进入摊铺前的混合料温度、摊铺后半个小时内温度散失情况进行检测,对双层厚面层摊铺情况下温度散
44、失进行测量,并与试验室结果相对比。检测内容主要包括: 1、进场混合料温度检测; 2、摊铺后混合料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检测; 3、最终碾压成型温度检测。91第7章 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7.5 施工检测内容压实度检测: 对不同碾压遍数下所能达到的压实度进行检测,并与试验室相关试验数据相对比: 1、采用无核密度仪对不同压实遍数后的路面压实度进行检测; 2、对不同碾压次数后混合料所能达到的压实度进行检测; 3、对压实成型的路面进行取芯检测,并与室内试验数据进行对比。 92第7章 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7.5 施工检测内容层间粘结状况检测: 对铺筑完成的试验路进行取芯,并送试验室进行剪切、拉拔试验,评价其层间抗剪切能力。 1、现场层间粘结状况观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起点合作协议合同协议
- 解除无固定合同协议
- 设备共用协议书范本
- 购买商铺电子合同协议
- 财产分割协议书范本
- 解除房产协议书范本
- 订货订金协议书范本
- 购买五险险合同协议
- 《第04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导学案1
- 2025年金融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DL∕T 1901-2018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教育公平问题案例
- 2024年北京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笔试历年职业技能测验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含答案
- (正式版)CB∕T 4549-2024 船舶行业企业加油-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 2024版《供电营业规则》学习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MOOC 现代邮政英语(English for Modern Postal Service)-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生命科学导论(中国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辽宁省大连理工附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 桥梁减隔震装置技术条件
- 施工环境保护培训课件
- 电力预防性试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