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及机体的损坏。有关电流人体效应的理论和数据对于制定防触电技术的标准,鉴定安全型电气设备,设计安全措施,分析电气事故,评价安全水平等是必不可少的。 1一、人体阻抗 人体皮肤、血液、肌肉、细胞组织及其结合部等构成了含有电阻和电容的阻抗。人体阻抗包括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皮肤阻抗在人体阻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2皮肤阻抗 ZP 皮肤阻抗是指表皮阻抗,即皮肤上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阻抗,以皮肤电阻和皮肤电容并联来表示。皮肤阻抗值与接触电压、电流幅值和持续时间、频率、皮肤潮湿程度、接触面积和施加压力等因素有关。 32. 体内阻抗 Zi 体内阻抗是除去表皮之
2、后的人体阻抗,虽存在少量电容,但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体内阻抗基本上可以视为纯电阻。体内阻抗主要决定于电流途径。 43. 人体总阻抗 ZT 人体总阻抗是包括皮肤阻抗及体内阻抗的全部阻抗。接触电压大致在 50V 以下时,由于皮肤阻抗的变化,人体阻抗也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而在接触电压较高时,人体阻抗与皮肤阻抗关系不大。 由于存在皮肤电容,人体的直流电阻高于交流阻抗。 5通电瞬间的人体电阻叫做人体初始电阻。在这一瞬间,人体各部分电容尚未充电,相当于短路状态。因此,人体初始电阻近似等于体内阻抗 。在皮肤干燥时,人体工频总阻抗一般为10003000。一般常规的计算可取人体的电阻为1700欧姆左右。6二、电
3、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通过人体,会令人有发麻、刺痛、压迫、打击等感觉,还会令人产生痉挛、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窒息、心室颤动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7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89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种类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上述各个影响因素相互之间,尤其是电流大小与通电时间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101 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人体的生理反应愈明显,伤害愈严重。对于工频交流电,按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的不同以及人体呈现的反应不同,将作用于人体的电流划分为三级: 感知电流和感知阈值 摆脱电
4、流和摆脱阈值 室颤电流和室颤阈值 11感知电流和感知阈值感知电流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感知阈值。不同的人,感知电流及感知阈值是不同的。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 1.1mA;成年女性约为 0.7mA 。对于正常人体,感知阈值平均为 0.5mA,并与时间因素无关。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2摆脱电流和摆脱阈值摆脱电流是指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摆脱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摆脱阈值。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 16mA; 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 10.5mA;成年男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9mA;成年女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6mA;儿童的摆脱电流较成人要小
5、。对于正常人体;摆脱阈值平均为 10mA,与时间无关。 13室颤电流和室颤阈值 室颤电流是指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其最小电流即室颤阈值。室颤电流即致命电流。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仅为50mA 左右;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为数百毫安。当电流持续时间小于 0.1S 时,只有电击发生在心脏易损期,否则500mA 以上乃至数安的电流才能够引起心室颤动。 142. 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 通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就愈大:能量积累。电流持续时间愈长,能量积累愈多,心室颤动电流减小,使危险性增加。与易损期重
6、合的可能性增大。在心脏周期中,相应于心电图上约 0.2S 的 T 波这一特定时间对电流最为敏感,被称为易损期 。人体电阻下降153. 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 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会引起中枢神经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 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瘫痪等 流经心脏的电流多、电流路线短的途径是危险性最大的途径。 16利用心脏电流因数可以粗略估计不同电流途径下心室颤动的危险性174. 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 100Hz 以上交流电流、直流电流、特殊波形电流虽然对人体具有伤害作用,但其伤害程度一般比工频电流轻。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相比,容易摆脱,其室颤电
7、流也比较高 特殊波形电流的效应和电容放电电流的效应情况较复杂,发生较少18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原则是:应当使危险的带电部分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触及。最为常用的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即绝缘、屏护和间距。 19第一节 绝缘 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良好的绝缘也是保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绝缘材料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对带电的或不同电位的导体进行隔离,使电流按照确定线路流动。绝缘材料又称为电介质,其导电能力很小,但并非绝对不导电。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的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1107 m 。20一、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绝缘材料的品种:气体绝缘材料 空气、氮、二
8、氧化碳液体绝缘材料 蓖麻油、聚丁二烯固体绝缘材料 树脂、木、纸板21绝缘电阻率和绝缘电阻 任何电介质都不可能是绝对的绝缘体,总存在一些带电质点,温度、湿度、杂质含量和电场强度的增加都会降低电介质的电阻率。湿度升高,一方面水分的浸入使电介质增加了导电离子,使绝缘电阻下降;另一方面,对亲水物质,表面的水分还会大大降低其表面电阻率。杂质的含量增加,增加了内部的导电离子 在较高的电场强度作用下,电阻率下降。 22 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是表明电介质极化特征的性能参数。介电常数的物理意义。设电容器极板间为真空时,其电容量为 Co,而当极板间充满某种电介质时,其电容量变为 C, 则 C 与 Co 的比值即该电
9、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即:相对介电常数总是大于 1 的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受电源频率、温度、湿度等因素而产生变化。 23介质损耗 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的部分电能不可逆地转变成热能,这部分能量叫做介质损耗。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叫做介质损耗功率。这是电介质发生热击穿的根源。影响绝缘材料介质损耗的因素主要有频率、温度、湿度、电场强度和辐射。影响过程比较复杂,从总的趋势上来说,随着上述因素的增强,介质损耗增加。 24二、绝缘的破坏1. 绝缘击穿 2. 绝缘老化3. 绝缘损坏 25绝缘击穿 当施加于电介质上的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时,会使通过电介质的电流突然猛增,这时绝缘材料被破坏,完全失去了绝缘性能,这种现象称为电介质的击穿。发生击穿时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击穿时的电场强度简称击穿场强。 26气体电介质的击穿 绝缘性能可以恢复 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绝缘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恢复 固体电介质的击穿 绝缘性能一般不能恢复 27绝缘老化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其绝缘材料由于受热、电、光、氧、机械力 ( 包括超声波 ) 、辐射线、微生物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产生一系列不可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导致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劣化。 热老化。一般在低压电气设备中,促使绝缘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是热。电老化。它主要是由局部放电引起的。在高压电气设备中,促使绝缘材料老化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放电。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肿瘤中医社区建设与发展
- 传染病预防与食品安全管理
- 贫血护理要点与实施策略
- 读爱和自由心得体会模版
- 2025年数学系大学生实习总结模版
- 新质生产力体现
- 忽略症的临床护理
- 幼师与幼儿互动教研活动
- 小儿脐炎的护理
- 普通生物学笔记普通生物学笔记
- 海门村干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二模)2025年5月济南市高三高考针对性训练生物试卷(含答案)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一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 2024年云南省会泽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全球及中国双特异性抗体治疗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年电工操作资格证考试复习考试题库(共583题)(含答案)
-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
- 2025-2030中国射击器材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采耳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logo保密合同协议
- 2025春新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复习:文言文专项考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