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_第1页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_第2页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常见病。在对动脉粥样硬化做一系列相关 研究时,建模是一切的基础。本文综合介绍了不同实验动物建立动脉粥样模型的方法,以及 比较他们的优缺点。【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髙脂【中图分类号】R7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 (2016) 09-285-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髙,在发达国家动脉粥样駛化性 心血管疾病被称为头号杀手化近年来,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对 动脉粥样駛化的研究使用的动物模型主要有鼠类.兔、小型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和转基因动 物。建立

2、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是一切相关研究的基础,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其病变基础为脂质代谢障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 糖类积聚、岀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 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 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因此,讨论AS粥样硬化模型建立的方 法对研究AS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有重要意义。1鼠类1.1小鼠AS模型1.1.1诱发型小鼠AS模型20世纪60年代,Wissler等采用髙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C57BL/6

3、小鼠后观察到了动脉内膜 脂纹.建立了最早的小鼠AS模型。随后1987年,美国Jackson实验室Paigen等,喂养小鼠 髙含量胆固醇加胆酸和甲状腺抑制剂的饲料,在小鼠主动脉窦部成功诱发了轻度AS病变。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过16周饲喂含2%胆固醇的髙胆固醇饮食,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实验 用AS纯系小鼠整体动物模型。此后,任给予髙胆固醇饲料喂养下使用球囊反复在小鼠 颈内动脉与胸主动脉间拉伤动脉内膜,实现了典型的AS病变。不过因小鼠体枳过小,损伤 球囊时较易死亡,模型复制成功率低,限制了其相关的实验研究。1.1.2基因工程小鼠AS模型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髙,20世纪90年代有报道采用载脂蛋白

4、E基因敲除了小鼠进行 自发性AS动物模型的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鼠有了广泛的应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基因工 程鼠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2】,针对 髙脂饮食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不同部位AS斑块研究头骨动脉较主动脉窦部更早形成明显的 粥样硬化斑块,是研究不稳定斑块的理想部位。小鼠的繁殖简单,饲养和实验操作简便,且有相关的转基因品系,对AS分子和基因水平上 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12大鼠AS模型大鼠饲养方便,抵抗力强,食性与人类相似,I血容量,血管管径也较小鼠更易操作。1.2.1机械损伤动脉大鼠AS模型制备有研究指出,大鼠具有抗AS性,且无胆囊的解剖结构所以单

5、纯应含髙胆固醇的髙脂饲料 不易形成AS病变。所以,短时间建立AS模型需要内膜的机械损伤.直接造成内膜损伤、剥 脱,内弹力板断裂,加速脂质钙盐的沉积以及血液中炎症细胞的浸润。1.2.2免疫刺激法诱发大鼠AS模型建有研究釆用髙脂饲料喂养加维生素D3肌注和尼古丁灌胃.快速简便的建立了 AS模型。相较 于机械损伤,球囊损伤,此方法简便易行,动物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克服了创伤性实验的缺 点。1.2.3豚鼠AS模型豚鼠血浆脂质蛋白构成比例与人类相似,近年来,豚鼠模型已被应用与不同的药理研究。有 研究表明【3】,相同诱导条件下袁术比大鼠易诱发形成AS,其病变过程也与人类病变过程 中的脂代谢紊乱和血管炎症反用相

6、似。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其在AS模型上的应用还需要 进一步研究。兔AS模型21脂质浸润法兔为最早用于复制AS模型的动物,为草食性动物,无肝脂酶、载脂蛋白All 类似物,对血脂清除能力差,喂养高胆固醇较易形成髙脂血症进而产生AS,且不同的饮食结 构可产生不同类型的斑块。是AS研究中最传统,常用的方法,用含髙胆固醇的饲料喂养. 数周后可出现AS,与其他动物相似。2.2免疫损伤法兔一次性静脉注射牛血淸蛋白250mg/kg,并辅以髙脂饲料喂养,可短时间内 建立典型的AS病变。还有研究显示,肺炎衣原体(Cpn)感染和髙脂饮食可加快促进病变。 Cpn感染AS的关系虽已被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证实,但尚无直接

7、证据证明两者的因果关系。 此方法为AS建模提供了新思路。免疫学方法建立的模型可考虑开发疫苗用于预防,治疗。 有待于深入研究。2.3机械损伤法球囊损伤法:与鼠类相似,主要用于腹主动脉,酩动脉以及颈动脉:空气干燥法:对 颈动脉施空气燥术破坏英内膜结构:电刺激法:血栓形成仪刺激兔颈动脉适成内膜损伤: 颈动脉内膜切除法:行手术在颈动脉中膜层分离以及切除整个内膜。上述方法原理基本一 致,破坏内膜或球囊,辅以髙脂饮食使血管壁发生病变,造成粥样斑块。小型猪AS模型小型猪虽购买费用较髙,但其饮食结构以及心血管解剖、生理等方而与人类近似,是较理想 的AS模型。基本方法与上述相似。其他AS模型有文章显示有使用鸽、

8、鹤鹑、犬、猴子等动物。方法都与上述方法原理类似,区别于不同动 物生理特性不同,以及一些现实的约朿。动物模型是现代各种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哪种动物在建立AS模型中都需从发病机 制出发,釆取不同的手段,以尽可能简便,易行,耗时短,成功率髙等为目标,改进方法。 由于AS是在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下造成的结果,单一的建模方法是不能显示本质的病变。 且人类与动物种属的差异,模型存在无法避免的误差。现实中,只有不断摸索,采用多因素 刺澈,建立更可靠方便的动物模型,为更加深入研究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参考文献:杨琳.董莉,陶红,张福庄鼠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制备J心血管病杂志,2013, 32

9、(6) : 806-808.晏沐阳,翟勇志.高脂饮食ApoE基因敲除小鼠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析比较.卩. 审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 18: 10-12.张美玲,王茁伉.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研究进展卩.四川动物,2009, 28 (5) : 794-796.李同达,曹洪欣,徐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实验动物模型的改进与评价J.中国实验动 新学报,2013, 21 (6) : 32-36.陈臻毅,徐强,梁自豪.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英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实验动物科学, 2015, 32 (4) : 5458王凤,章怡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卩.东南大学学报,2014, 33 (2) : 235- 238.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2015年度校级立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