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模拟试卷》word版_第1页
《教育学模拟试卷》word版_第2页
《教育学模拟试卷》word版_第3页
《教育学模拟试卷》word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学模拟试卷(第四套)题型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案例题论述题总分分值161810242012100得分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共16题,每题1分)( )1、欧洲历史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 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普通教育学( )2、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论 C、普通教育学 D、实验教育学( )3、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2、 C、斯宾塞 D、卢梭( )5、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教育家是( )5、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 B、布卢姆 C、赞可夫 D、巴班斯基(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都不科学,其共同错误是否认了教育的 A、社会性 B、阶级性 C、历史性 D、生产性( )8、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 )9、我国实际推行近代学制的时间是 A、1840 B、1902 C、1903 D、1922(

3、)10、儿童中心论的代表是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杜威( )11、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好课 B、上好课 C、抓好课后教导工作 D、搞好教学评价( )12.、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13、 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14、_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 A、1999 B、2001 C、2003 D、2005( )15.、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学校共青团和

4、少先队活动 B、劳动 C、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1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提出者是苏联教育家 A、凯洛夫 B、加里宁 C、马卡连科 D、苏霍姆林斯基 二、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3分)教育(狭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学学校教育制度研究性学习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三、判断题:(在题前括号内打或。共10分,每题1分。)( )1、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2、活动课程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 )3、坚持以教学为主,就是把师生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 )4、直接经验为学生理解书本知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感性支柱。

5、( )5、德育过程就是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 )6、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7、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8、班级里的非正式群体只会给班级建设带来消极影响,所以要取缔。( )9、杜威的五步教学法是: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10、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共4题,每题6分)1、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什么?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4、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什么?得分评阅人五、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1.请你仔细阅读案例,谈谈文中张老师的作法符合什么德育原则,

6、并说明理由。 有一次去某中学联系工作,坐在办公室等人时,听到两位女教师在共同教育一名初一女生。教师甲:“你本学期经常迟到、旷课,啥道理?这次连续三天不来上学,跑到哪里去了?要是不想读书,干脆退学算了,何必死硬撑,班里倒也好甩掉一个包袱!”学生低着头默默不语。教师乙:“功课一塌糊涂,上课没精打采,像只瘟鸡!这样下去不留级才有鬼呢,拖班级后腿真是一个宝货!”两位教师轮番训斥、挖苦和讥讽,言语中夹着不少粗俗成分和脏话。后来两位教师都上课去了,教师甲临走时还扔给她一张纸和一支笔,责令她“写检讨”。 不一会,进来一位中年女教师(据介绍是教导主任),她先搬张椅子让学生坐下,接着温和地说:“,你早饭吃了吗?

7、最近好几天没来上学,是身体不好,还是学习上有困难?或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愿意告诉张老师吗?”孩子看了看老师,欲言又止。张老师估计她还未吃过早饭,便立刻买来了面包,倒来开水。她吃着吃着,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你受了什么委屈?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告诉老师,我们想办法解决。”这时,孩子竟像对母亲一样,对着张老师失声痛哭起来。原来她父母最近离婚了,双方谁也不愿抚养孩子。她只得暂住在外婆家,而外婆一家又都是“麻将迷”,使她无法正常读书和生活。此事后来由学校牵头会同方方面面,做了妥善处理。该生生活正常后,学习等各方面进步很快。这中间张老师付出了不少心血!请你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教育理论谈谈你的看法。结论不限

8、,但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那天上课,我引用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来比较分析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社会处境,我解释道:“大户人家的酒肉多得发臭,而路上却有贫病的人被冻死的尸骨”还未说完,发现余有斌同学举起了手。“请问,你有什么问题?”“郑老师,我觉得你对杜甫诗句的解释不合理。”“为什么?”“因为从诗句中可以判断是冬天,既然能把人冻死,那么肉就不会发臭,怎么能闻到臭味呢?更何况酒是不会发臭的。再说,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是较低的,说豪门贵族家里的酒肉多的发臭也不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余有斌说完后,教师里并没有炸开锅似的议论纷纷,反而静得出奇。不少同学看看我又看看提问得同学,

9、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对学生的提问,我也颇感意外,但很快便镇定下来,对余有斌说:“那你认为该如何解释呢?”“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老师的解释不合理。”“同学们,从气候的特点和当时的社会实际分析,余有斌的提问有道理。老师也没注意到这一细节,所以一时也不能给大家做出科学的解释。课后大家再去察一下资料,下节课我们来共同解决。”下课后,我便查了新华词典,其解释是:“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的名句。意思是豪门贵族家里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而道路上却暴露着冻饿致死的人的白骨。典型地反应了剥削阶级统治的 社会里贫富悬殊的情况。”显然这样的解释和我在课堂上说的是一致的。于是,我有查“臭”字的读音。果然,“臭”另外还读作“Xiu”,解释为“用鼻子辨别气味”。这样,正确的答案就清楚了。第二次上课,我并不急于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向学生要答案。“郑老师,我们查过新华词典,词典的解释和你说的一样。” 看到其他同学也没有补充,想必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于是,我便给同学们做出回答:“同学们,上次余有斌同学的疑问是有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