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简答题、名词解释集合(共31页)_第1页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简答题、名词解释集合(共31页)_第2页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简答题、名词解释集合(共31页)_第3页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简答题、名词解释集合(共31页)_第4页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简答题、名词解释集合(共3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农业大学园艺(yuny)植物育种学名词解释集合名词解释育种(y zhng)通过遗传组成的改良获得更利于栽培与利用(lyng)的优良品种并进一步进行良繁与推广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学科。3、品种(Cultivar,简cv.) 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通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具备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在一定时间内符合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群体。新品种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是指单位面积和一定时间内作物全部光合产物的收获量。而经济产量指同

2、一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作物可以作为商品利用的部分的收获量。 5、种质指决定生物的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种质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其表现形式可能是种、品种、植株、种子、枝条、细胞、DNA片段等。6、种质资源携带有不同种质的各种栽培植物及其近缘种和野生种,也称遗传资源和基因资源。7、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 HYPERLINK /view/3736.htm t _blank 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HYPERLINK /view/24042.htm t _bla

3、nk 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8、遗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所携带遗传信息的总和,也称基因多样性。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内基因的遗传变异。9、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包括区域生物多样性(一定区域内物种的丰富程度)和群落生物多样性(群落内物种的丰富程度)10、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生物群落,生态过程多样性。11、核心种质选择全部种质资源的一部分,以最小的资源份数和遗传重复,最大程度地代表全部种质资源的多样性。12、种质创新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含有特定有益基因或基因组合,满足人们特定需

4、求的新材料的过程。所得到的目标材料称为创新种质。13、种质库种质库是用来保存(bocn)种质资源(一般为种子)的低温保存设施。适合种子繁殖的园艺作物。14、种质资源(zyun)圃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zyun)的苗圃或者园地。适合于无性繁殖的园艺作物。15、引种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的种质资源从原分布区移种到新的地区,并从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育种应用的品种或材料的科学行为。16、简单引种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以致不改变遗传特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正常开花结实。17、驯化引种 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改变植

5、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正常开花结实。驯化从野生状态变成变为栽培状态的过程。人类积极地对外来物种进行选择和育种,以获取较高遗传增益的优良繁殖材料的过程。18、生态型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同的遗传适应性的植物品种类群。统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包括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共栖生态型。19、外来入侵种来源于其他生态系统,并对本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威胁的生物种类。20、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种类、品种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称为选择育种,简称选种。21、混合选择法指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下一生长周期与原始群体和标

6、准品种相邻种植于同一圃地,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方法。(一次混合选择法,多次混合选择法)22、单株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生长周期单独种植成一单株小区形成株系,根据各株系的表现进行鉴定的选择方法。(一次单株选择法,多次单株选择法) 23、自花授粉植物以同一花或同一株的花粉进行授粉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为自花授粉植物。一般异交率在5%。24、常异花授粉植物(常异交的自花授粉植物):自然条件下以自花授粉为主,有自花授粉习性,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较大比例的异花授粉的植物。一般异交率在5-50%。25、异花授粉通过不同植株花粉授粉进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为异花授粉植物,异交率在

7、50%以上。 26、芽变(Sport bud mutation)体细胞突变(tbin)的一种,即芽的变异,基因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并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类型不同,即为芽变。27、嵌合体具有不同遗传型细胞的植物组织或者植物体。分为周缘(zhuyun)嵌合体,扇形嵌合体。28、芽变选种(xun zhng)从发生优良芽变的植物上选取变异部分的芽或者枝条,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是变异性状得到延续和固定,并通过比较鉴定,选出优系育成新品种的方法。30、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的变异群体进行选择,从中选出优良 个体并建成营养系品种,或改进下一代群体的遗传组成,称为实生选种。31、有性杂交雌雄配子

8、进行有性结合产生杂种,称为有性杂交(cross) 。 有性杂交育种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杂种,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培育,获得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有性杂交育种(cross breeding) 。32、蕾期授粉 利用雌蕊在开放前1-2天就能接受花粉能力的特点,在去雄的同时可以用外界花粉在蕾期进行授粉过程。33、配合力亲本类型产生杂种优势后代的能力,广义上说,是杂交亲本获得重组类型的能力。一般配合力普通配合力是指一个亲本自交系或品种(纯合体)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某一性状的平均表现。特殊配合力是某特定组合的实际性状值与根据双亲的普通配合力所预测的平均性状值的离差。或者说与所有杂交组合的平均值比较,某一特定的杂交

9、组合中表现的性状值较之平均值为优或为劣的结果。34、育种值品种类型在某一性状总遗传值中加性效应值为育种值。35、传递力品种类型在某一性状总遗传值中育种值所占百分率。36、远缘杂交配合力远缘杂交过程中,亲缘关系远的两亲本类型产生杂种“优势后代”的能力,即杂交亲本获得重组基因类型的能力。37、童期种子萌发至具有开花潜力的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内采用一直生长调节剂对开花是没有作用的。38、转变期实生苗经过童期到转变期,这个时期从生理上已经具备开花结实能力,但由于环境或内部激素不平衡等原因而不能开花。39、杂种优势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生长势、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等各方面都比亲本表现

10、强,或者某个性状比亲本强,这一现象称为杂种优势。某个性状或综合性状的优势都称为杂种优势。 40、超中优势(yush)(中亲值优势)以中亲值为度量单位来度量杂种一代(y di)平均值和中亲值之差叫超中优势。 离中优势(yush)(平均显性度)以离中值(双亲平均数之差)为度量单位,度量杂种平均值与中亲值之差称为离中优势。超亲优势以大亲本为平均值来度量杂种的平均值和大亲本的平均值之差称为超亲优势。超标优势用标准种(生产上现正应用的最优主栽品种)为度量单位来度量杂种的平均值与对照平均值之差称超标优势。 41、自交系指从某品种的一个单株连续自交多代,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

11、系统。42、单交种二个自交系配成的一代杂种称为单交种。双交种(double cross variety; double-cross hybrid) 四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杂种一代。 三交种(three-way cross variety;triple-cross hybrid)用三个自交系配成的杂种一代称为三交种。43、雌性系有些植株所开的花全部或绝大多数都是雌花,而无雄花或只有少数雄花,通过选育可获得具有这种稳定遗传能力的系统,称为雌性系.44、雄性不育两性花作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系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经过选育可育成

12、不育性稳定的系统,称为雄性不育系(A系)45、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是指雌雄二性的配子都有正常的受精能力,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自交不亲和系具有自交不亲性的植株经各代自交选择后其自交不亲和性能稳定遗传,同一株系的后代株间相互授粉亦不亲和,这种的系统称为自交不亲和系。46、染色体组一个物种为了维持其生长发育及其遗传稳定性,其体细胞中都具有稳定的染色体数目(2n),一个属内各个种所特有的维持其生活机能最低限度数目的一组染色体叫做染色体组。 47、倍性育种使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倍数性变化,用以培育植物新品种或者育种中间材料

13、的技术。多倍体育种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材料,用以选育作物新品种的技术。单倍体育种利用(lyng)植物仅有的1套染色体的配子体而形成纯系的育种(y zhng)技术。48、多倍体(polyploid是指体细胞中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作物(zuw)个体。49、整倍性变异 以染色体基数为基础,染色体数成倍地增加或减少的变异称为整倍性变异。生物体称为整倍体。非整倍性变异 有个别(一个或几个,但不是一个染色体基组)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称为非整倍性变异。生物体称为非整倍体。50、异源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是由不同种、属间个体杂交得到的F1经染色体加倍而成

14、,染色体组来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二倍体的物种。自然界获得的多倍体51、诱变育种利用物理(辐射作用)或和化学(化学反应)方法诱发植物体(植株、枝、芽、花粉等)产生遗传变异,变异体直接筛选或利用突变体进行杂交,从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52、基因工程称为重组DNA技术,指将某些特定的基因或DNA片断,通过载体或其它手段送入受体细胞,使它们在受体细胞中增殖并表达的一种遗传学操作53、细胞工程概念 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54、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

15、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55、植物原生质体除去了细胞壁之后被质膜所包围的裸露细胞。56、体细胞杂交将两个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经人工诱导融合并培养再生成株的过程(A + B)。57、体细胞无性系由任何形式的细胞培养所产生的植株统称为体细胞无性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培养阶段发生变异,进而导致再生植株亦发生遗传改变的现象,称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58、抗病性当植物遭受病原菌的侵染后,能产生一种能动的反应,去战胜(zhnshng)病原菌的侵染或减轻其危害的能力。抗虫性寄主植物所具有(jyu)的能抵御或减轻某些害虫的侵袭和危害的能力,即某一植物品种在相同的虫口

16、密度下,比其它品种获得高产、优质的能力。 59、生理(毒性(d xn))小种同一种病原菌可以分化出许多类型,不同类型之间对某一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这种根据病原菌致病性差别划分出的类型就是生理小种,也称为毒性小种。 60、垂直抗性(小种特异性或专化性抗性)同一寄主品种对病原菌的不同的生理小种具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水平抗病性(非小种特异性或非专化性抗性) 寄主品种对各个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大体上接近于同一水平上,即对不同生理小种不具有特异性或专化性抗性反应。61、逆境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有冻害、冷害、热害、干旱、淹水、盐害等等。抗逆性植物对逆境抵抗和忍耐能力。包括逆境适

17、应、逆境逃避和逆境忍耐。 62、抗逆育种的概念利用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培育获得逆境条件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和品质的新品种。63、抗寒性植物对低温伤害的抵抗与恢复能力叫植物的抗寒性。分为抗冻性和抗冷性。由高温引起植物伤害的现象称为热害。而植物对高温胁迫的适应则称为抗热性。植物对盐分过多的适应能力称为抗盐性64、植物新品种是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65、植物新品种保护是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农业部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对植物新品种,依据授权条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决定该品种能否授予品种权。中国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概论简答

18、题集合育种的主要目标育种的目标包括生物学目标和经济学目标。生物学目标:是在一定的时间、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作物通过改良后所应具备的优良特性;经济学目标:是指改良后所应达到的经济效益。育种的具体(jt)目标包括 高产稳产、品质、不同(b tn)成熟期、抗逆和适应性、抗病虫性、专用品种、省力栽培 1、高产(o chn)和稳产丰产是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要求,具有丰产潜力的优良品种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2、品质品质决定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喜好(包括价格等),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品种的推广价值和普及程度。大致可分为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祝允明之。目前正在或已经上升为首要的目标。 3、成熟期

19、 成熟期的早晚对许多园艺植物都是重要的目标性状。生产上需要早、中、晚熟品种配套,加上提前延后栽培措施,才能基本做到均衡供应。4、抗逆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非生物逆境) 园艺植物的环境胁迫大体上可分为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土壤矿物质胁迫,大气污染胁迫以及农药胁迫等,抗逆性要求在某种逆境条件下任然能保持稳定的产量和品质。5、抗病虫性(生物逆境) 病害对园艺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防治病害不仅成本高而且带来了残毒危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通过遗传改良,提高园艺植物品种对多种病虫害的耐、抗性是重要的目标。6、专用品种的选育 选育专用品种,提高园艺植物对特定要求的适应性,能够更有效地完成生产要求。包括保护

20、地专用品种;适于机械化耕作、收获的品种;加工专用品种;耐贮运品种。 出口专用品种。 反季节栽培专用品种等。育种目标制定的原则和内容目标要有科学性、突出和明确、要有预见性和现实性 1、科学性(客观需要最根本的动力)充分考虑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充分了解有关育种对象的科学知识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2、目标要突出和明确 抓主要矛盾,且把育种目标落实到具体性状(量化)。要处理好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的关系。3、目标要有预见性和现实性 (1)预见性。 超前性和长远发展:考虑到今后的发展趋势、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2)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实际价值。 如考虑:主观条件(包括自已条件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竞

21、争的优势等。种质资源搜集的原则和方法原则目的性,计划性原则:种质资源搜集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包括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如征集的种类,数量和相关资料,拟征集的地区和单位等。材料(cilio)典型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种质资源搜集(suj)不影响原始居群的遗传完整性;检疫。由近及远(yu jn j yun)原则:方法调查搜集:结合资源调查,现场采集。征集:如地方品种。交换:国际国内种质交换和引种。贸易:商业购买。抢救搜集:工程建设,环境变化等造成种质侵蚀。种质资源调查搜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内容环境条件:地理、气候、土壤生态条件:植被、动物、微生物目标种质:群体信息,来源,分布,近缘种,繁殖特

22、性,生产利用现状个体信息: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方法种质资源普查:种质资源考察:5、种质资源保存途径和方法保存种质资源保存途径:原生境保存,移地保存,离体保存。我国采用原生境保存与非原生境保存相结合的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方法:田间种植保存,离体培养物保存,基因文库保存。原生境保存:在资源植物的产地,通过保护起生态环境达到保存资源的目的。国家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对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保存。移地保存:常针对资源植物的原生境变化很大,难以正常生长季繁殖,更新的情况,选择生态环境的地段建立迁地保护区,有效地保存种质资源。包括植物园,种质库,种质资源圃等。有国家级,地方级,育种单位等。离体保存:对枝条

23、,花粉,茎尖及离体培养物等材料进行低温和超低温(-80以下)保存。基因文库保存:BAC文库,利用细菌(大肠杆菌),将被保存的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基因组内,利用大肠杆菌的繁殖进行复制和保存。需要利用时再从细菌体内分离出来。种子保存:种子保存是以种子为繁殖材料的种类最简便,最经济,应用最普遍的资源保存方法。利用保存:种质资源在发现其利用价值后,及时用于育成品种或中间材料是一种对种质资源切实有效的保存方法。种质资源(zyun)评价内容和方法种质资源评价:通过(tnggu)调查、试验等方法获取种质资源相关信息的科学行为。种质资源评价(pngji)内容植物学性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生物学性状:物候

24、期、生殖、休眠、抗逆性经济性状:产量、品质、贮藏、加工遗传学信息:倍性、核型、带型、基因型分子生物学信息:同工酶谱、DNA指纹图谱、基因定位信息、基因序列信息种质资源评价方法田间调查:植物学性状异地鉴定:生物学性状诱发鉴定:抗逆性实验室分析:品质、遗传信息、分子生物学信息间接鉴定(相关鉴定、遗传标记) :抗逆性 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描述规范:规定了种质资源描述符(descriptor)及分级标准,以便进行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数据标准:规定了各描述符的字段名称、类型、长度、代码,以便建立规范的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规范:规定了数据采集内容和方法。7、种质资源利用途径与种质创新的方法有哪些

25、?种质资源的利用1、直接利用新品种:如许多蔬菜地方品种新砧木:大果山定子绿化或观赏:沙棘、辣椒、海棠花2、间接利用育种亲本基因源3、潜在利用 保存种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创新的方法一、突变自然突变体利用诱发突变 突变的类型有: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诱发突变的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太空诱变二、遗传重组杂交(Hybridization)通过不同的 HYPERLINK /view/8563.htm t _blank 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回交(Backcrossing)令携带(xidi)有益基因的野生种质材料与栽培品种杂交,再以栽培品种为轮回亲本,反

26、复回交。 自交(z jio)(Selfing)来自(li z)同一个体的雌雄 HYPERLINK /view/826358.htm t _blank 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 HYPERLINK /view/142644.htm t _blank 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或来自同一 HYPERLINK /view/521742.htm t _blank 无性繁殖系的个体间的交配。远缘杂交(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不同植物学种间、属间、乃至科间杂交。 细胞融合(Protoplast fusion)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 HYPERLINK /view/142644.

27、htm t _blank 基因型的细胞或 HYPERLINK /view/772848.htm t _blank 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 HYPERLINK /view/4704271.htm t _blank 杂种细胞。三、转基因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 HYPERLINK /view/521744.htm t _blank 基因导入到 HYPERLINK /view/280726.htm t _blank 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获得新的种质资源。8、引种的原理遗传学原理:引种是品种在其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品种适应

28、范围广基因型杂合程度高的品种自我调节能力强生态学原理:气候相似论解释了生态学原理,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植物通过遗传变异的积累形成对特定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植物品种更适应相似的生态环境。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共栖生态型。同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常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与生态型对应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温度(年平均温度,绝对温度,有效积温,需冷量),光照(光周期,光照强度)、降水(年降水量,降水四季分布)、土壤(PH、含盐量、地下水位)地理位置是影响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纬度相近的地区引种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充分考虑各生态因子,从生

29、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引种更容易获得成功。9、引种的程序制定引种计划:确定引种目标,进行相关文献的调研,确定材料及其来源,确定引种方法,从遗传学,生态学,经验和风险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材料引进:选择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材料,选择适宜的材料类型,例如种子,接穗,插条,苗,收集相关数据,材料的状态、信息,为收集到的材料建立档案。隔离(gl)检疫:有植物检疫机构进行检疫,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包括针对省际引种的内部(nib)检疫和针对国际引种的外部检疫。引种(ynzhng)试验:在引种圃或者植物园中进行初步观察,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优于当地生产的品种,再进行区域试验,不同类型的生态地区,比较适应性、抗性,最后进行

30、生产试验。审定推广:向相关机构(国家级,地方级)申请品种审定,进行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10、引种的途径考察引种种质资源交换国际机构驻外使节商业购买11、引种需要注意的问题科学引种:目的明确,计划缜密,程序规范,方法得当,全面试验,逐步推广。农业技术的应用:抗性砧木,保护设施,生长调节剂。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有害生物入侵。12、选择育种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性状变异的幅度一般来说性状在群体内变异幅度越大,则选择潜力越大,选择效果也就越明显。在一个标准差很小的群体内,变异幅度小,入选群体的平均值与供选群体的平均值相差无几,即是遗传力很大,选择效果也有限。增大群体的变异幅度,可以提高选择效果。性状遗传力

31、的大小选择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选择的效果,但由于环境修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全部遗传给后代,性状遗传力对子代和入选群体平均值的差异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遗传力越大,则子代平均值越接近入选群体的平均值,选择效果越好,反之亦然。选择差、入选率选择差是入选群体的平均值与供选群体的平均值之差。一个植物群体的入选率(即入选个体在原群体中所占的百分率),入选率越大,选择差越小;反之,入选率越小,选择差越大。适当降低入选率以增大选择强度,提高选择效果。性状的类型质量性状通常由一对或少数几对主基因控制,表型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选择效果好。而数量性状通常为多因微效,表型容易受影响,因此选择效果也会受到影响。选

32、择的方法有性繁殖植物与无性繁殖植物特性不同,选择方法亦不同,选择效果也不同。有性繁殖植物常有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以及二者的综合利用,各种方法适合不同开花特性的植物;无性繁殖植物常用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提高选择效果的方法增大选择群体的容量,扩大(kud)群体的变一度,提高供选群体的标准差。尽可能降低环境的影响(yngxing),提高性状的遗传力,选择应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降低入选(rxun)率以增大选择强度,即选择时适当提高入选标准,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地进行。13、选择的原理和作用变异产生因素 基因重组(天然杂交产生变异) 基因突变 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变异 生态条件的改变(饰变)选择的作用从

33、遗传机制上:1. 改变群体内各种基因型的频率2. 改变群体内等位基因间的频率3. 使新的突变基因有利的得到保留, 不利的尽快淘汰或被控制在很低的 水平从表现型上:1. 增大某种性状的变异程度2. 有利于性状的重新组合和搭配3. 选择具有累积和加强变异的作用14、选择的两种基本方法和比较混合选择法:指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下一生长周期与原始群体和标准品种相邻种植于同一圃地,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方法。(一次混合选择法,多次混合选择法) 优点: 简单易行,节省人力、物力和土地。 一次可选出大量单株,获得较多的种子。 混合选择,自由授粉,不会使异花授粉植 物发生生活力

34、退化。缺点:由于入选单株混合留种,不能依据后代的表 现对单株进行遗传性优劣的鉴定。所以无法 消除由于环境饰变引起的选择误差,因此选 择效果较差。单株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生长周期单独种植成一单株小区形成株系,根据各株系的表现进行鉴定的选择方法。(一次单株选择法,多次单株选择法) 优点: 可依据后代表现对当选植株进行遗传性 优劣鉴定,消除环境影响。 株系间相互隔离(gl),后代性状稳定较快。 单株选择可定向累积(lij)变异,有可能选出 超过(chogu)原始群体的优良新品种。缺点: 技术比较复杂,费工、费物、占地多。 对异花授粉植物长期采用株系间近亲交 配,易

35、引起生活力退化。 单株留种,种子量较少。15、针对性状的选择方法1、直接选择对需要改进性状本身进行直接选择,如河北省板栗,山岭薄地产量30斤株,每平方米投影面积产量0.5斤盛果树。2、间接选择 对需要改进的性状的相关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如早期选择,但其选择效果往往低于直接选择。相关性状与“一因多效”及基因连锁有关,如桃早熟与叶红色,甜樱桃肉质好坏与晚熟是相关性状。 3、独立淘汰选择 选择的各性状规定最低标准,如板栗果枝率60,每果枝结棚数1.8个,每棚坚果2.3个,单果重6.25 g等,有一个不够标准也不入选。4、性状加权选择对不同性状根据其经济价值及遗传大小给予适当的加权比分,而后根据全部性状

36、的加权总分决定取舍。16、芽变选种的特点芽变的普遍性和重演性同一植物的芽变在世界各地都会发生,并且在不同的时期都会进行这种芽变;相同类型的芽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不同时期、不同单株乃至相近的植物种属中反复出现。芽变的多样性既有花、叶、果实、枝等形态特征的变异,也有生长,开花习性,物候期,育性,抗性,以及生理生化等生物学特征的变异。芽变的稳定性自然界有稳定的芽变和不稳定的芽变。稳定的芽变无论用何种方式繁殖,在生命周期中可以长期保持,但是不稳定的芽变只能通过无性繁殖才能保持。其实质是基因突变的可逆性,回复突变,以及芽变的嵌合性。芽变的局限性芽变是部分变异,而不是整体变异。与有性后代的变异相比,芽变一

37、般是少数性状变异。芽变的多效性某些控制基础性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则会引起多种性状发生变化,一因多效。17、芽变与饰变的区别(qbi)观察项目 饰变芽变变异性状的稳定性依环境而变比较稳定变异程度有一定的变异幅度变异幅度较大,可超出自身遗传反应规范变异方向与环境一致看不出与环境的关系变异体的分布特点依环境而变,常常具有连续性界线分明的间断性变异变异的性质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变异体是否为嵌合体不是有时是18、突变体的分离(fnl)同型化(重要)重复(chngf)分离繁殖法 短截法 组织培养法 19、加速育种的途径和方法加速世代繁育进程就地加代:利用保护地进行一年多代播种选择。增温加代:温度太低,不能完成

38、增加某一植物一个世代的季节,可以通过在温室里种植,在反季节内增加一个世代。降温通过春化加代:对于需要通过低温春化才能进入生殖生长的园艺植物,在反季节条件下,可以把它们放在低温条件下,在一年之内增加(zngji)一个世代。减少种子后熟时间,适温种植:对春化要求不严格或者没有要求的园艺植物,可以(ky)在种子还没有正常收获之前把种子剥离出来,直接播种,或者经过一定温度的干燥再播种。异地加代:利用生态(shngti)因素异地进行一年多代播种选择。利用维度差异加代:北种南繁或南种北繁,在中国,地理维度跨度大,冬季南、北的温度差异很大,北方的温度在0度以下时,南方海南岛等地的温度可以达到30度,利用这种

39、差异,可以在1年之内完成两代或两代以上的繁殖。利用海拔高度差异加代:在海拔高度差异大的地方,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解决蔬菜生殖生长对低温的需要。加速试验进程(1)前后程序交叉进行:种质资源引进的当年就进行组配杂交,品种区域试验提前到品种比较试验的第二年进行,生产试验提前到品种比较试验的第二年进行。(2)适当省略个别程序:每个育种程序都很重要,但并不是一点灵活性没有。如果品种比较试验在多点进行,且个点的表现一致,则只进行1年。(3)利用生物技术加快育种程序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快速纯化杂交后代:利用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都可以快速纯利用分子辅助标记选择:在杂交后代分离过程中,应用分子标记可以提高选择效率,

40、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多个优良基因聚合在一起。20、分子标记在选择育种中的优点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植物的各个组织、各发育时期均可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限制。 数量极多,遍及整个基因组。多态性高,自然存在着许多等位变异,不需要专门创造特殊的遗传材料。表现为“中性”即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 的连锁。有许多分子标记表现为共显性(Codominance),能够鉴别出纯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提供完整的遗传信息。 21、有性杂交的方式(一)两亲杂交 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 也叫成对杂交。可分为: 1. 单交:正交 AB 反交 BA 2. 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

41、继续杂交称为回交。 次参加杂交的亲本称为轮回亲本。 只参加一次杂交的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 (二)多亲杂交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参加的杂交,又称复合杂交或复交。添加杂交: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每杂交一次加入一个亲本,添加的亲本越多,杂种的综合优良性状越多。亲本的加入顺序对杂种的遗传组成影响很大,越是最后加入的所占比例越大。所以,一般把遗传力高的放前边,遗传力低的、综合性状好的最后加入。AB F1 C F1 D F1 AB C D F1 F1 双交杂种合成(hchng)杂交各亲本排列不分先后,平行排列,各亲本在遗传组成上各占1/4。它可以在短期内综合多个亲本的优良性状(xngzhung),缩短育种

42、年限。22、杂交亲本的选择(xunz)和选配亲本选择是指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 1、广泛搜集资源和系统评价 2、根据育种目标 3、优先考虑数量性状和综合性状 4、根据基因型或育种值、传递力、配合力 5、优先选择当地的优良品种 6、优先选择珍稀的类型 7、慎重利用野生及半栽培资源 8、严格选择实生群体中的优株亲本选配是指从入选亲本中选用哪两个或哪几个亲本配组杂交和配组的方式。 1、应尽可能使亲本(qn bn)间优缺点互补 2、应考虑主要(zhyo)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 3、根据(gnj)生态地理起源选配组合 4、选拔优选率最高的理想组合 5、选用性状有母性遗传倾向

43、的亲本作母本 6、应考虑品种的育性和交配亲和性 23、花期相遇 调整播期,熟性不同,可通过播期调整。 保护设施调整花期。 控制环境利用通过春化等调整花期 施肥浇水调整花期 植株调整控制花期,如打去主枝等。 花粉贮藏 激素处理调节花期 保护设施调整花期。 控制环境利用通过春化等调整花期 施肥浇水调整花期 植株调整控制花期,如打去主枝等。 花粉贮藏 激素处理调节花期 24、系谱法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蔬菜(自交无显著衰退蔬菜)。也是自交系选育常用的方法。系谱法是连续单株自交选择。每一世代均要编号,但各世代重点内容不同。经4-5代的自交选择即可得主要性状基本

44、一致的新品系。 系谱法中应注意的事项在选择的各世代应种植对照品种 隔离 培育条件要一致 目标性状要有表现的条件 性状遗传力大小和选择的时期 系谱编号25、混合单株选择法的优缺点优点:分离世代群体大,不会丢失最优良的基因型;选择效率高;易获得对生物有利的性状;适于多系杂种的选择可能得到育种目标以外的优良类型。缺点: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目标不一致的性状易丢失;未选择,存在许多不良基因类型;杂种后代要求大的群体高代选择(xunz)工作量大;亲缘关系(gun x)无法考证26、系谱法和混合法的比较(bjio)系谱法主要应用于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蔬菜(自交无显著衰退蔬菜)混合法主要应用于自花授粉蔬菜,特别

45、是株行距较小的自花授粉蔬菜。 混合法不易丢失优良的基因型,系谱法最后选出的优良单株并不一定是最优良单株。 质量性状和遗传力强的性状系谱法有优势,还可结合亲缘关系、上下代株系的表现来决定取舍;而混合法只能根据当代表现,很难取舍。 育种规模。系谱法麻烦,混合法简单,但规模要大,混合法最后入选的也要100株以上,株系多,取舍不易。 环境条件。混合法不严,只起繁殖作用。系谱法要求正季栽培。27、单子传代法(属于混合选择法,适用于自花授粉蔬菜) F2起种植200-400株,从F2起各代株数相同,各株上取一粒种子繁殖后代,(常每株上取3粒,播种2粒,1粒保存),每代不进行选择(可对少量质量性状选择),直到

46、性状稳定(F4、F5)再将每单株分别采种成200-400个株系,进行株系比较选择。特点: 群体大小一定,规模较混合法小。 保证每株有均等的繁殖机会,而混合法做不到。 群体大小有限,有可能丢失优良的基因型。而系谱法可进行选择,为优良的基因型繁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F6等世代进行比较选择时缺少系谱考查,只能进行一次取舍,较困难。而系谱法可通过上下代表现综合考查。28、果树的遗传变异特点1、较高的突变率和多样性变异果树植物, 特别是栽培历史较长的苹果、柑桔、桃、葡萄等变异的多样性明显地胜于一二年生植物, 果实性状变异多样性胜于其它器官。主要原因在于:果树常通过动物进行授粉,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种

47、的适应性基因组合;果树具有较高的基因重组率, 较高的染色体基数, 特别是较高的基因突变率。2、丰富多彩(fng f du ci)的芽变和突变嵌合体实际上果树(gush)有更多的体细胞突变以嵌合体的形式长期蕴藏在现有品种之中, 在大田(dtin)作物中也是罕见的长期无性繁殖和体细胞突变的积累使较老的营养系品种多变成突变嵌合体,是发生芽变的源泉。复杂的遗传背景导致异常分离要在果树中寻找性状呈3 :l 和9 : 3 : 3 :l 等分离的例证非常困难. 主要原因是果树质量性状的分离常常偏离正常的分离比率。杂种群体经济形状的普遍退化和趋中变异营养系品种中非加性效应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有性过程中非加性效

48、应解体, 造成经济性状的普遍退化杂种优势率愈高, 退化程度愈大。果树在杂交中有性后代的衰退程度大于一般大田作物。有一些性状人工选择采取双向或多向的分裂选择, 如成熟期既选择果实发育期短的早熟类型, 也需要选择果实发育期长的晚熟类型; 果实形状既选择果形指数较大的高桩类型, 有时也选择果形指数较小的扁圆类型。这类性状的非加性效应常有正负两个方向。5、栽培类型中致死基因频率较高栽培品种类型中致死基因频率较高, 品种资源及其杂种群体中有较多的配子体和抱子体致死基因的携带者.长期的无性繁殖掩盖了隐性的致死基因。29、杂交不亲和性克服方法 1、选择适当亲本并注意正反交 2、混合花粉和多次重复授粉 3、预

49、先无性接近法 4、柱头移植、短截法 5、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物处理 6、免疫学方法的应用 7、试管受精 8、体细胞融合 9、基因转化30、远缘杂种不育性的克服方法1、杂种染色体的加倍 2、 改善营养条件 3、人工辅助授粉 4、回交法 5、延长培育世代、加强选择 6、胚胎培育31、远缘杂交的概念和特点远缘(yun yun)杂交一般指在分类学上物种以上分类单位的个体之间的杂交,不同种、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之间的杂交。特点(tdin):不易(b y)交配性 杂种后代发生分离的广泛性和不规则性远缘杂种的杂种优势杂种不育性32、杂种优势育种与重组育种(常规有性杂交育种)的异同点1、共同点 (1)育

50、种过程中均要选择和选配亲本。 (2)育种的手段上,都要进行有性杂交 (3)目的均是将分散在各个个体上的有利性状集合到一个个体上手段均是进行杂交和自交,并结合选择和纯化2、不同点育种的程序不同“先杂后纯”-“常规育种”-“常规品种”。常规杂交育种是先杂交,然后自交分离选择,最后获得基因型相对纯合的常规品种。“先纯后杂”-“优势育种”-“杂种一代” 优势杂交育种是在选择和培育相对纯和亲本的基本上配制杂交种,将杂种一代直接在生产上应用。采种方法常规杂交育种育成品种繁育程序比较简单,每年从种子田甚至是生产田内去杂去劣后混合收获种子。杂交优势育种选育的杂种品种不能在生产田内留种,必须专设亲本繁殖田和杂交

51、制种田。(3)从基因效应的利用看常规杂交育种利用的主要是加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是可以固定遗传的部分,优势育种利用的既包括加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又包括显性效应和超显性效应。33、什么是自交系?优良自交系的条件自交系:从某品种的一个单株连续自交多代,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系后代系统。优良的自交系必须具有育种目标所要求的条件,并具有高的配合力,因为杂种的表现是以其亲本(自交系)为基础的,因此优良自交系应具有下列基本条件:配合力高:衡量自交系好坏的重要标志。配合力是指一个自交系与其他自交系(或者品种,杂交种)杂合后所产生的杂种所表现的产量能力,以及其他数量性状的指标。自交配合力

52、是衡量自交系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亲本材料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价值。抗病性和抗逆性:抗性是现代育种中的主要目标。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收到各种病害和不良环境的影响,严重影响园艺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ync)应该选育抗病力高,抗多种病害以及抗逆性强的自交系。高产和稳产性能好:是基本的育种(y zhng)目标。优良自交系不仅要求在杂交组合中表现(bioxin)高的杂种优势,也要求本身生长发育比较健壮,产量相对高一些,稳定一些,才能减少繁殖和制种面积,降低种子成本。多数优良性状是可遗传的:结合育种目标,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而且要求自交系的基因型相对醇和,高度的整齐性。并且多数的优良性状是可以遗

53、传的,能够在杂种一代中表现出来,才能制成优势杂种。34、优良自交系的选育方法选育方法1、系谱选择法确定自交系的初选亲本材料,选择从杂种的第一次分离世代开始,其后各代以入选单株为单位分系种植,经过连续多代单株选择直至株系的性状稳定一致,即得到亲本自交系。2、轮回选择法是反复选择和杂交,把所需要的基因集中的育种方法(目的)。 主要的做法是:从杂合型群体中选出优良个体,在自交一次后的后代系统之间马上进行多系杂交,得到下一次进行选择的群体。即选择自交互交选择自交互交。包括 1、单轮回选择法(表现型轮回选择法),2、普通配合力轮回选择,3、特殊配合力轮回选择法,4、交互轮回选择法(交互反复选择)四类。

54、35、杂交种子生产的途径杂种种子生产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杂种亲本的繁殖和保纯。即繁殖高质量高纯度的亲本自交系; 二是利用亲本杂交,大量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一代杂种种子提供给生产田使用(良种)(一)人工去雄授粉制种用人工去掉雄蕊或雄花、雄株,再任其与父本自然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所得种子就是我们所需的F1种子。1、虽为完全花,但花器较大,便于操作,授粉一朵花,所结种子数比较多(繁殖系数高)的园艺植物,如茄科作物完全可以采用此法。2、雌雄异株或同株异花植物在开花之前便能区别雌雄株和雌雄花,制种时,把母本内雄株和母本株上的雄花去掉,任其自由授粉,如葫芦科的瓜类作物。(二)利用苗期标志性状制种在苗期容

55、易目测,可以直接用来鉴别亲本和杂种的植物学性状叫苗期标记性状。利用苗期标志性状的制种法,就是选用具有苗期隐性性状的品系作母本(如番茄的薯叶、大白菜的无毛等)与具有相对应的显性性状的父本进行不去雄的人工杂交或自然杂交,在杂种幼苗中通过间苗淘汰那些表现隐性性状的假杂种。(三)利用化学杀雄剂制种利用化学杀雄剂喷洒植株,破坏植物雄性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结构及正常生理机能,但不损害雌性配子的形成,以达去雄的目的不需要选育雄性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等繁的过程。(四)利用性别表现制种1、利用雌雄株制种如菠菜、芦笋雌雄异株,生产一代杂种时,只要将选好的两个亲本系统在隔离区内相邻种植(zhngzh),母本2-3行

56、间种一行父本(fbn),母本的株距可比正常株距小一倍,在雌雄株可以辨别时,将母本系统中的雄株全部(qunb)拔除。2、利用雌性系制种雌雄同株或异株的单性花植物,具有雌性株突变,通过一定的选育程序,可以获得稳定的雌株系。利用雌株系作木本配制杂交种,可以免去去雄的操作,利用天然杂交以生产一代杂种。如黄瓜的雌性系。(五)利用迟配系制种自交迟配,是指同种金隐形花粉管在花柱中的伸长速度比异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的伸长速度慢的现象。经过一定的程序选育,可以育成自交迟配系,以迟配系为母本,或将两个迟配系间行种植在一个隔离区内,任其自然异化传粉,从迟配系上收获杂交种。如秋冬型大白菜。(六)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花

57、期自交不结实或者结实率极低的现象称为自交不亲和性,主要在异花授粉的十字花科蔬菜上,以自交不亲和系作母本或双亲多是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种一代,可完全省去人工授粉。(七)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两性花植物,雄性器官发生退化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雄性不育是一种遗传性状,按照一定的选育程序,可以育成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系。用雄性不育系做母本,可育品系作父本组培杂交生产杂种一代。36、雄性不育系的定义及表现类型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经过选育可育成不育性稳定的系统,称为雄性不育系(A系)。1)雄蕊不育雄蕊畸形或退化,如花药瘦小、干瘪、萎缩,甚至花药缺失等。大多数被利用的雄性不育属此类型。2)无花粉或花粉不育雄

58、蕊正常,但不产生花粉,或花粉极少,或无生活力。这在十字花科蔬菜上时有发生。3)功能不育雄蕊和花粉基本正常或花粉极少,但花粉不能自然开裂,或迟熟、迟裂,阻碍自花授粉4)部位不育是功能不育的一种。雄蕊、花粉正常,但雌雄蕊异长)如幻灯的柱头很长现象,而不能自花授粉。这在番茄中有一专门的长花柱类型不育系。37、单倍体多倍体在植株外观上各有何特点单倍体的特点是植株矮小、叶片较薄、花器较小、生活力较弱,有很高的不育性。因此,单倍体只有经过染色体加倍,成为二倍体或多倍体,才能用于育种和生产。育成单倍体不过是育种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多倍体植物通常有以下特点1、巨大性 随着染色体加倍,细胞核和细胞变大,组织器官

59、也变大。一般表现为茎粗、叶厚、色深、花大、果大、种子大而少。但这种增大以2x-5x之间普遍增强,超过5x后,又呈递减趋势。少数植物多倍体不表现出巨大的特点。2、结实率低 绝大多数植物的三倍体表现出高度不育,不结果,果实中无籽或者基本上没有(mi yu)饱满的种子。四倍体果实中种子数目比二倍体果实明显减少。38、多倍体的来源和多倍体育种(y zhng)的意义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主要是通过(tnggu)下列几种途径产生: 1、不减数配子的受精结合(自然形成) 2、合子染色体数目加倍(人工诱变) 3、分生组织染色体加倍(人工诱变) 4、多精入卵能产生多倍体(自然形成) 5、高倍性与低倍性杂交(自

60、然和人工) 多倍体植物生长健壮、器官巨大,因此,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产量高。奇倍数的多倍体植物,产生无籽或少籽的果实。利用多倍体改善育性,本来不孕杂种,通过染色体加倍,成为可孕的新种。诱导异源多倍体,作为种属间的遗传桥梁,进行基因转移或渐渗。 39、人工诱变倍性育种方法和材料选择原则方法:物理方法:机械损伤,射线,异常温度,高速离心化学方法:秋水仙碱,吲哚乙酸,氧化亚氮,笑气原则:染色体倍数较低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少的种类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能够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最好选择能单性结实的品种远缘杂交所得的不孕杂种不同品种间杂交的杂种后代40、多倍体鉴定形态学鉴定:同源多倍体植株形态上多呈巨型性。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