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2)_第1页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2)_第2页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2)_第3页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2)_第4页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暑期第三课时2010、7、7日本日本是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约达35600美元;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盈余国。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日本的外汇储备相当于美、德、加、英、法和意等6个主要发达国家外汇储备总和的约1.5倍。为什么日本能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善于学习!日本为什么要向中国学习?探究一历史阶段社会特点中国隋朝结束分裂局面,再度统一中国;开创了一些影响后世的新制度,先进唐朝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达到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日本公元1世纪由氏族部落向国家过渡落后公元3世纪大和统

2、一;国家体制不完备导致政局动荡,影响社会发展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身发展成为诸多留唐人士的共识一、遣隋使和遣唐使日本派遣使者来中国成为可能的条件是什么?1)两国同处于东亚,一衣带水。3)日本自身的努力(为了达到目的不畏 艰险的精神)。2)中国比较先进,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1第14自然段后回答1、条 件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促进自身发展。3、过程5、作用2)促进 发展1)促进交流607年第一次派遣隋使;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4、活动互赠礼品(贸易形式)学习文化知识和生活风俗2、目 的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是抱着什么目的来中国的?中日文化日本社会文化 哭晁

3、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唐天宝元年(742年)冬十月,日本学问僧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请他东渡日本,向日本国传法。天宝七年(748年)鉴真第五次东渡失败返回的途中,因为劳累过度造成双目失明。天宝十二年经两个月的艰苦航行,66岁高龄的鉴真和尚终于抵达日本。鉴真和尚从743年起到754年止,历经11年,前后6次东渡日本,备受艰辛,屡遭磨难,终于东渡成功,达到了传播文化的目的。探究二日本是如何学习中国文明的?二、大 化 改 新2、措施: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1)豪族(中央、地方)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1、背景:(3)改革派建立新政权(

4、最重要)措 施经济公地公民制租庸调制班田收授法政治官制中央官制: 二官八省制地方官制: 国、郡、县制制定律令神化天皇 看看这些措施分别学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租庸调制均田制三省六部制郡县制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文化艺术、宗教、城市、服饰、文字、钱币等等日本平城京唐朝长安城日中日中日中成功的原因: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积极引进了中国先进文化改革派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作用:确立了以天皇为最高统治者的中央集权国家,实现了一次重大飞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探究:材料一: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

5、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材料二: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材料三: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思考:1、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2、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你认为可以从日本身上学到什么?我们向日本学习什么? 日本是我们永远潜在的对手,永远对我们构成巨大威胁。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日本半岛的特殊自然条件,决定了日本永远具有向外扩张,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强烈欲望。二是因为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和中国大陆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中国大陆始终是日本向外扩

6、张的重要目标。三是,日本民族的特殊性格,他们的团队精神、忧患意识,始终存在着把自身的扩张欲望变为现实的可能。 一是,日本民族的忧患意识。他们虽然经济富有、科技强大,但是日本人没有染上骄奢淫逸、自以为是、狂傲自大的习气。因为,日本全民族始终处于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之中。这种民族性格是他们面对外人,能团结一致。面对成绩,能保持清醒头脑,面对强者,能虚心学习。 二是,日本民族的学习精神。当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海门的时候。日本人也遭受了同样的屈辱。所不同的是,我们进行了抵抗。而抵抗失败后,为了保住自身的统治,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政治体制上依然采取顽固保守态度。而日本,则没经过抵抗就打开

7、了国门,认识到东方已经落伍,必须向西方学习。他们潜心研究西方列国的经验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明治维新。没有经过流血牺牲就完成了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造。二十年后,就超过了依然保守的中国。二次大战后,他们更是把向美国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结果从战后的满目疮痍中又崛起了一个经济强国。 三是日本民族的团队精神。“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群虫”,“一个日本人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群龙”,生动概括了中日两个民族的团队精神的差异。华人好窝里斗,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痼疾。 四是日本民族的敬业精神。对比日本人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部分中国人中的偷奸耍滑者,不但不会感到愧疚,可能还会认为日本人不能理解。偷懒意识、

8、投机取巧心态,已成为部分中国人的思维特征。这是很可怕的。 我们向日本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强大,是为了中日永久的和平。如果没有自身的强大,在日本这样的民族面前,我们永远不能安眠。 向日本学习,不是在口头上激怒他,而是卧薪尝胆,潜心学习它的长处,弥补我们的劣势,最终目标是超过它。 1、下列关于遣隋使和遣唐使的叙述正确的是 B 中日友好交往源于隋朝 遣唐使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 遣唐使团既是外交使团,又是贸易代表团 日本不畏艰难的精神是其派遣使节的重要原因A、 B、 C、 D、2、下列关于日本向中国派遣使节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一衣带水B、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9、C、日本是中国的藩国D、日本为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3、大化改新得以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原因是 C A、改革措施全面而完备B、建立了以改革派为首的新政权C、新政权颁布了完备的法令D、归国留学生的支持4、与唐朝的尚书省职能相似的机构是 A A、太政官 B、神袛官 C、太宰府 D、中务省5、下列对大化改新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得以保留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C、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D、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6、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留学生起了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D A、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发展B、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C、促进了日本文化的进步D、搭起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7、日本第一次向隋朝派遣使节是在B A、581年 B、607年 C、618年 D、645年8、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A 土地属于国家,实行“班田收授法” 承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