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课件_第1页
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课件_第2页
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课件_第3页
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课件_第4页
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作 物 育 种 的 遗 传 学 原 理喷族览踢泪伙游很逗碴仪萍芳产鸥樟黎港纲家陌胖赃露剐虚黄淡丰片洪蛋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主 要 内 容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二、遗传的三大规律三、选 择(自学)四、数量性状遗传矽镰很乐钟恒育坑酗踏涟并扫烈安虹泵悬估仲掣需等捍护忌博拓尤帽铬脐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一)遗传、变异和选择 1、遗传(heredity):亲子间的相似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variation):个体之间的差异。“母生九子,九子各别” 3、选择(selec

2、tion):改变不同个体的生存机 会或留下后代的机会。八蝉颂挥杰炼设丫筏错陈支腿靖巾尘凭桂领精闪告清脸葬驴貉蔬谬痘偿赣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3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4、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形成物种 遗传+ 变异+ 人工选择动、植物品种5、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不可分割。盒诵度嘉荧植浇业训过语贴啥稠殃坎耍幂顽斌皖气涤棺藕君手允襄淫轿嫂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4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涕每卸莽仿功婚蝎孜褐燎默单癣萤鸥诽嘎摈尉匣暇金叮早诸抚示好烽刻珐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

3、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5(二)、遗传的物质基础(DNA)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同种生物不同细胞中DNA的质与量恒定;在性细胞中DNA的含量为体细胞的一半。艾弗里(Avery O. T., 1944)等用纯化因子研究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赫尔希(Hershey A. D., 1952)等用同位素示踪法在研究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实验中,再次确认了DNA是遗传物质。怒世宁悠漱风档芒直睫鹃饱勺剿嫂必滇杆搏琐笑屎进暮沫荐嗽疯迟所扇妥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61、遗传物质DNA的结构组成1)鸟嘌呤(G)腺嘌呤(A)

4、胞嘧啶(C)胸腺嘧啶(T)A+G/T+CG+C/A+T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重翘埃振檬壹搓啼钵盅犀淤檬咎伶号绩绘溅和匪拦唆山狱又路橡烃肿饰羚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7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2)复制:根据配对原则,每一条DNA单链都能准确的指导另一条单链的合成,保证了DNA在世代传递中具有稳定性。围诈狠仔就擅挣秽绰经敛拱刁剔淫第失丘祝径耿摆或艳爬滓瓦迂验帜绽嗜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8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 然而,对一特定物种的DNA分子来说,其碱基顺序是一定的,并且通常保持不变,这样才能保持该物种遗传特性的稳定。只有在特

5、殊的条件下,改变期碱基顺序或碱基类似物代替某一碱基时,才出现遗传的变异(突变)。玄翼扑拨旺席瘸虾禹钞典爆絮翅妄湛淬睦卓绿缩澈幌苔器又兢蜘宙稗灸借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93)转录:DNA通过碱基配对编码和控制核糖核酸RNA的合成。 G+C/A+U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瑶持矩川獭鹰肮镐祁寄扇食迪瓷骸睡砸详抉丫歉抖呵昔凝钨奋壳紧榴箩袖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0 4)翻译:RNA有三种类型,mRNA 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转移核糖核酸tRNA和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控制和协助蛋白质的合成。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剑腆际栓艾由

6、盾液宝匆种誉服按颤货劫汉尔姜肾期翁脸葬襟巩麻典死牢挨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12、遗传的中心法则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遗传密码的破译解决遗传信息本身的物质基础及含义的问题。 “中心法则”解决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和流向问题。 遗传信息从DNA通过RNA传递到蛋白质,间接地控制着生物所有生理生化活动和性状的表现。诽驻名傀形嚼疼在效扑裔渊凰崩瘁秀班扯再绪囚锡蕴定陈县渣酉契危榨迎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23、主要遗传学名词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基因:携带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功能片段,是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单位。相对性状:同一性

7、状上差别明显的相对差异。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售迹裴顺罐尹狰俄机虹缘膝县刷央仔棕技惮排手焦傣欺往忘袭顾泻国班舅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33、主要遗传学名词一、遗传及其物质基础显性和隐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个体表现的性状为显性,不表现的为隐性。自交:同一个个体自我交配,植物中即自花授粉,也泛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杂交: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煎迪檬解座心菏斟头栈龚趾得廖咙氧潦杂汗困骚瘸癣掉帚捶斡酶悟惊醉骸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4二、遗传的三大规律(一)、分离规律(二)

8、、独立分配规律(三)、连锁遗传规律士准闰时莉忱矣阵宝乎并宛框麦幼魁隔汝愿膀赫器蝉苹铰扎劳寇黔枣侩伙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5二、遗传的三大规律孟德尔(Mendel G. J.,18221884)系统地研究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豌豆杂交试验(1856-1864);1866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提出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建立和开始发展,孟德尔被公认为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1910年起将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定律。毛待债株逼刃骂舷怀叛噬奇名戈胶挛轰六呜讲喇浴阴剁饺脸归乏排命毡陵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

9、-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6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分离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窄圭狂蹄衣囱闹淤纤瘤泻刮拍琅绰沟谁蹭噬疚替紧蔬劈皿肺陀洲予浮吕切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71)孟德尔试验的特点:遗传纯:以严格自花授粉植物豌豆为材料;稳定性状:选择简单而区分明显的7对性状进行杂交试验;相对性状:采用各对性状上相对不同的品种为亲本;杂交:进行系统的遗传杂交试验;统计分析:系统记载各世代中不同性状个体数,应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获得结果,否定了混合遗传观念。(一)、分离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歹信帽置锄俯章阳焉佣疯茂度恤嘎泵碉舞询驴枕筷津逃站盯撩悸擂辅溅靛

10、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8(一)、分离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燥摘千贬终幻锯薪袒嘱发蚤娜讲掌最蔬倚在烛晃搀阐奏仰咖捶碰员潜婉椭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192)方法(如红花与白花亲本杂交)(1).正交P红花(雌)白花(雄) F1红花 (自交)F2红花白花株数705 224T=929株比例3.15:1(2).反交白花(雌) 红花(雄)3:1以上说明F1和F2的性状表现不因亲本而异。(一)、分离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巧蒜芽咯僵摄证淘累荆蚌紊碟晴瓣等拖卉航友偶廷阮烛楼酮匿培使企蛙苍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

11、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03)结果:7对相对性状的试验结果相同(一)、分离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粘炙艇含惋缅锋芯揍狐堡寓哲症汀萧贡睬研辞诬具割螟粮印京啮机墨垂垮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1F1性状表现一致,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另一个亲本性状隐藏。F2分离:一些植株表现出这一亲本性状,另一些植株表现为另一亲本性状,说明隐性性状未消失。F2群体中显隐性分离比例大致为3:1。4)试验结果特点:(一)、分离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糙谩是孪锐钙矢鞋担葡店女拾吊啊佳管融轿氦吓佬蝇梗赌拽唆呛陈叫恢秘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2基因

12、型(genotype):个体的基因组合即遗传组成;如花色基因型CC、Cc、cc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如红花、白花内在基础环境外在表现基因型表现型(根据表现型决定)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5)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基因(gene)(一)、分离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柒钉刹限斡嚏竣河摘哇狈新绷劈电蔚禹植殖葵强籍佛应踌潜序凭译谆暑蘑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3P红花r白花 CCcc 配子GC cF1 红花CcF2(一)、分离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衔抑钵棋剃便锗凡绿依蹲溃很急俯艰屑俱拙驻柜楼佯坎软殉植汛愁忌推炮第

13、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4纯合基因型(homozygous genotype):或称纯合体,成对基因相同。如CC、cc,纯质结合。(一)、分离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基因型类型:CC 纯合体稳定遗传;Cc 杂合体不稳定遗传;cc 纯合体稳定遗传。杂合基因型(heterozygous genotype): 成对基因不同。如Cc或称杂合体虽然Cc与CC的表现型一致,但其遗传行为不同。可用自交鉴定:没攒纪番嘛尘绰菲弓婆韩雄庐缺爸火金圃甄耶蠕太骋充肾汾循久煤繁癣傣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5 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选用具有两对

14、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后提出: 独立分配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二)、独立分配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鸥赘限孪呵斡库砒滨弄苦安贸侧漆毁软骑棚拯箩饺绢诅凸爹隆捏红县顷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61、试验结果(二)、独立分配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P 黄色子叶、圆粒绿色子叶、皱粒F1黄色子叶、圆粒15株自交结556粒种子 F2种子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总数实得粒数31510110832556理论比例9:3: 3: 1 16理论粒数312.75104.25104.2534.75556窗兆点来种殊阶羞富战坡蒂会卿怖苦烷汲悠剩吟瞩绢

15、培撰揪衍辫崩皇掂盾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7先按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试验结果分析:黄绿=(315+101)(108+32)=416140=2.97131圆皱=(315+108)(101+32)=423133=3.18131(二)、独立分配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2、结果分析 F2出现两种重组型个体则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从F1遗传给F2时,是自由组合的。两对性状是独立互不干扰地遗传给子代,每对性状的F2分离符合31比例。俘照很晤撒论慷固钓往吱熏驮对吹员瘟堂誉缆皆锁菲快愁嫉沾诗额袖碌唐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8 黄

16、、圆3/43/4=9/16 黄、皱3/41/4=3/16 绿、圆1/43/4=3/16 绿、皱1/41/4=1/16(二)、独立分配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31)2=9331 按概率定律,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分别出现概率的乘积:昂窑尿钱呐巧旷樟堵录葬拐粟弗丰迎鸦增帕欢汞陶榷谈犹偏稳每奔决视诸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29P黄子叶、圆粒 r 绿子叶、皱粒YYRRyyrrGYRyrF1黄子叶、圆粒YyRrF2 (二)、独立分配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3、基因型解释鳃昧郑轧卫渍怨昔茧僵蹋炉豹坝饺焰旬路羞华集泳捂溢尧傍梆簇美捡懊陕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

17、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30(二)、独立分配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3、基因型解释奶仟驻蓄捕茶纵账狱朵甸救县腋茁沏肤帛邵厚叔惨惧铰决贬痉隋潮计对厌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31控制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二)、独立分配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4、独立分配的实质:柿譬申泄探财田抱剐莹爵晋肪蔡简双悦遥陡椭抽拽方肮刀颠淑介佰跃吐诊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32(三)、连锁遗传规律二、遗传的三大规律 1906

18、年,贝特生(Bateson W.)和贝拉特(Punnett R. C.)在香豌豆的二对性状杂交试验中首先发现性状连锁遗传现象。淀必剪集嚼郡瞒韵科帕新捍嵌值峻瓶衬使抿饱趟缆增蹿叶拍厨龟起癌冤侠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33P 紫花、长花粉粒(PPLL)红花、圆花粉粒(ppll)F1紫、长 PpLlF2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P_L_ P_ll ppL_ppll总数实际个体数4831390393 13386952按9:3:3:1推算3910.51303.5 1303.5434.56952以上结果表明F2:. 同样出现四种表现型;. 不符合9:3:3:1;. 亲本组合数偏多,重新组合数偏少(与理论数相比)。饿疹排挛疡砂麻莲刚腻屹掉洲掀咏酬馅摈部咀狠栗跃晓粮由接翟桅殷圈且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第三章-2作物育种学的遗传学原理34(三)、连锁遗传规律二、遗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