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地理统计图”的解法技巧_第1页
浅淡“地理统计图”的解法技巧_第2页
浅淡“地理统计图”的解法技巧_第3页
浅淡“地理统计图”的解法技巧_第4页
浅淡“地理统计图”的解法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淡“地理统计图的解法技巧交流材料一:在高考试题中,用各种统计图来表示地理信息是最常见的,这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也是考查考生利用地理信息读图、识图、判图、用图的重要手段。在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均大量引用了各种统计图。一、地理统计图概念及分类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统计图的最大优点是信息简明扼要、发展性强,往往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地理统计图主要有柱状图、表格、扇形图、线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折线图、坐标图、风玫瑰图等。二、解题方法与技巧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

2、形的坐标系统,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等信息;根据数值反映出来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应知识联系对照,并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因为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三、技巧举例(一)柱状图柱状图指用不同高度或长度的线或方柱表示地理数字大小的图形。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一般是横坐标表示相对独立的各个地理事物,纵坐标表示数量。一般用以表示同一种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降水柱状图;表现同一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变化,如各大

3、洲人口比较柱状图;也可把相关的几个地理事物利用柱状图表示相互关系及分布特征,如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等。判读方法:首先要认清图名、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及图注内容,再根据柱的高矮分析它的变化趋势。如判读降水柱状图,可以从降水柱状图上得到该地降水总量的约数,方法是把12根柱子的总量累加在一起;其次根据各月柱子的高矮不同,分析得出降水的季节分配是否均匀,不均匀的相对集中在哪个季节。例1以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以下图,回答(1)(2)题。(1)、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M省可能是()A

4、.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解析此题通过柱状统计图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涉及到农作物的分布等知识点。根据各省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可判断谷物。M省主要产水稻、小麦,说明位于秦淮附近。答案(1)C(2)B(二)曲线图(含折线图)曲线图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图形。一般横轴表示时间或位置,纵轴表示数量,适用于表示某地理要素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等。判读方法:看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

5、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那么表示变化幅度小;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例2图中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至IJ6月30日的日出时间。 TOC o 1-5 h z (1)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AS B.(2)地位于()A.南半球中续度C.副热带高压带C.D.B.北半球低纬度D.副极地低压带(3)8月23日,地的昼长约为()A.24小时B.22小时C.20小时D.18小时解析此题考查日出与地点、昼长的关系。解题关键是要明确摩尔曼斯克地区位于北极圈内,有一段专业.时间为极昼。地日出最早在3时之前,白昼最大长度大于18小

6、时,太阳直射半球时白昼较长,应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位于北半球,其白昼长度6月22日最长,8月23日与4月21日白昼长度相等。由图中可以看出,4月30日地白昼为22小时,4月21日应小于22小时,但距4月30日较近,应为20小时。答案(1)B(2)D(3)C(三)扇形图(饼状图)扇形图是以圆面积中扇形的大小表示地理数字资料的图形。它是用来表示同类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组成的,“如大气的组成“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百分比“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等;扇形图也可用来表现同一地理事物的地理分析,如“世界七大石油区探明储量图“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地区分布图等。在分析扇形图时,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侧重,或侧重在结构上,

7、或侧重在分布上。判读方法: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结合其他信息回答以下问题。例3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以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假设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A.a解析此题考查日期计算等知识,注意关键词区时。日界线有180。经线和0点所在经线,根据北京时间12月9时可计算出0点所在的经线为15W可判断12日的范围为1/2多。要求计算“区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此时西一区为0时。答案

8、D(四)风玫瑰图风玫瑰图又称风频图,是将风向分为8个或16个方位,在各方向线上按照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截取相应的长度,将相邻方向线上的截点用直线专业.连接的闭合折线图形。如图,在图中该地区最大风频的风向为北风,约为20%每一间隔代表风向频率5%中心圆圈内的数字代表静风的频率。最常见的是无量化的风玫瑰简易图,线段的长度表示风频的相对大小。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离中心越远,风频概率越高。判读此图关键抓住以下几点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圆,表示频率,且与同心圆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呈辐射状分布的线条,表示方向;根据风玫瑰图形的轮廓线与方向线的交点,就可读出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通过比较就可得出最大风频风向和最小

9、风频风向。例4右图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图,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言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风向频率图及火力发电厂的主要污染物。根据图可知,东北风频率最高,西南风频率最低,所以发电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即西南方。答案B例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河南农业用水总量下降幅度最大,原因是大规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B.青海农业用水总量下降幅度最小,是因为农19994M3俎我国部分地区表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比重下降.C.北京农村用电增长速度最慢,是因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D.广东农村用电增长速度最快,吉林农村

10、用电增长速度最慢解析此题是风玫瑰图的变形,通过读图及图中的数值指向、各指标的相对大小很容易判断出来,然后再分析原因。答案D(五)表格表格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列表展示形式。解读表格题,要能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的形成或变化原因,要能总结或类比表格中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差异。解读表格题要注意以下要点:专业.抓主线要素,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表格题中虽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表达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解读表格题注重在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上做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直接就可以观察

11、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假设题目要求做定量计算,就必须要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如:表格给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地各月降水量,要求确定该地所处的干湿地区,解读时必须把降水量逐月累加,由定量到定性分析。解读表格题,是做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做定性分析,因题而异,解题时要灵活掌握。.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点,可以更清楚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发展思维。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D.洋流性质(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两地河流都有春

12、汛B.、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两地位于季风区D.、两地位于半干旱区例6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地点年降水量(mm)15.6466.6777.4205.4一月平均气温(C)8.5-6.61.2一9.0七月平均气温(C)27.423.523.923.6)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B.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以水田农业为主D.农作物以小麦和青棵为主专业.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分析图表的能力,涉及到气候、农业等知识点。信息是四地的年降水量、一月与七月平均气温。由表中数据分析,四地夏季气温差异不大,说明纬度位置差异

13、不大,而我国降水主要是受东南季风影响的。四地冬季气温都在0c以下,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C。而地的年降水量稀少,说明地处内陆,无春汛,地年降水量超过400mm应为湿润、半湿润地区,我国季风区降水量大于400mm所以判断两地位于季风区。在内陆干旱区,年降水量稀少,冰雪融水是富贵的生产、生活用水。答案(1)B(2)C(3)A(六)混合统计图在高考中,经常把几种统计图糅合在一起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加了试卷的难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判读方法:首先单一分析:即对不同的统计图进行分层处理,对每一条曲线和柱状图进行单独处理;在单一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组信息进行交互联系;综合思考,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点,完成解题要求。例7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1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2、图3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资料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1、图2、图3,回答以下问题。盆地是:盆地、盆地。(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高原和平原。(3)说明图1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4)指出图2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5)在图3显示的450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次。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