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三皇五帝”说法不一,其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周礼史记等古代史书均有记载。这一古史系统A. 证实了三皇五帝确有其人B. 象征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C. 说明君权神授观念源远流长D. 反映了先民创造历史的轨迹2. 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A 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B. 体现了治国思想进步C. 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D. 开启了民主主义先

2、河3.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下表为诸子的部分政见,据此可知,诸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管子。霸言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庄子天下隆一而治,二而乱荀子致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A. 主张君权至上B. 倡导家国一体C. 推崇权力一元D. 强调政治伦理4. 下图中的唐草纹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由忍冬纹发展而来。忍冬纹最早产生于古埃及,经希腊传到印度,后随佛教传入我国,并在唐朝逐渐发展为自由饱满、富丽华美的唐草纹。唐草纹的形成,说明A. 外来物品推动观念更新B. 佛教冲击中国文化C. 经济往来带动文化交流D.

3、 唐朝中外交往频繁5. 宋人邢呙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宋代A. 教育文化发展迅速B. 社会求学风气盛行C. 儒学开始走向大众D. 科技推动文化发展6. 17世纪末,四书五经、科举用书、标准化的礼仪指南、医学手册和小说及叙事歌谣等大众书籍的出版地遍及全国,由各地的书坊和出版商从社会阶层和地理分布两个层面上扩散传播普及,帮助创造了一种公共的书籍文化。据此,印刷出版业的发展A. 得益于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B. 促进国家文化的整合与发展C. 模糊了传统社会阶层的界限D. 导致了早期启蒙思想的形成7. 清朝的

4、传统国策是严禁人民移居国外,视移民为弃民;1877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规定中国可派员前往调查华工受虐待情形,两年后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派驻领事。清政府的这一变化,反映出A. 清政府重视华工利益B.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C. 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D. 中国逐渐接轨近代世界8. 下表为京师大学堂翻译购买的教科书统计表。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翻译的书籍(18981911)40部23部63%37%购买的国外书籍(19031905)421部153部73%27%A. 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 中外交汇促进革命思想深入发展C. 向西方学习深化到政治制度层面D. 崇尚科学成为了

5、社会的主流思潮9. 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很多以平民命名的社团组织,这说明A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B. 救国路径发生变化C. 知识分子充当了民主革命的主力D.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0. 如表是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修自课”的目录(部分)。据此说明当时教育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自重改过去伪立志御侮恒心坚忍名誉知耻谦虚A. 重视继承优秀精神遗产B. 重视开阔国际视野C. 重点培养现代公民意识D. 忽视社会公德教育11. 如图是1949-1956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图书馆数量的变化A. 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结果B. 体现了社

6、会变革和生产关系调整C. 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事业的成就D. -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2. 奥林匹亚运动会创立于公元前776年,据记载,运动会期间,运动员除了到奥林匹克城参加比赛外,还会利用奥运会公共场合讨论政治问题,解决彼此争端以及洽谈商贸活动。雄辩家、诗人、戏剧家以及民间艺人也聚集在此,展示才华。据此可知,奥林匹亚竞技会A. 丰富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B. 体现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强烈愿望C. 利于增进古希腊城邦间的民族认同D. 是古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13. 在15-19世纪,右图中的甲乙丙丁之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既有主动迁徙,也有被迫迁徙。四个地区中属于

7、主动迁出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4. 如表是英国奴隶贸易过程中的大事摘录。这反映了时间大事1562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A. 英国人权观念的普及B. 英国殖民霸权确立的过程C.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D. 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进程15. 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当时出版的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也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上述认知形成主要是因为A. 俄国社会主义革

8、命的胜利B. 经济大危机的冲击C. 一战后欧洲优越感的丧失D.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6. 1983年宝洁公司多国团队研发出一种液体洗涤剂,在美国和日本同时发售:在美国市场上,产品名称为“液体汰渍”;在日本,则被称为“洗出望外2000”。这一做法A. 体现了美国新知识经济的到来B. 反映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C. 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全球化D. 表明了跨国公司的兴盛二、非选择题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秦统一后,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得到广泛运用。根据该学说,周朝属于“火德”,而水克火,故秦朝自认属于“水德”。“水德”在颜色上“尚黑”,在数字上与“六”或其倍数相对应。因此,始皇规

9、定衣服旌旗均以黑为主色,车用六马,轿宽六尺,设36郡,修宫殿270座,迁徙豪强12万户。另外水德属阴,主刑杀,故而秦力求严酷,不讲“仁恩和义”。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众所周知,秦朝以法家思想立国,上述材料则体现了秦朝不同的治国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两者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18. 20世纪后半期的民族独立运动材料一 美苏战后支配世界,无论苏联还是美国,都不愿旧的殖民体系继续存在。为了争霸世界,苏联时常以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来扩大自己的影响,抗衡美国和西方。美国也想争取新独立国家站在美国和西方阵营一边。二战中,原先占有广大殖民地的英、法、日等国遭到打击。尽管邱吉尔扬言“不愿成为为英帝国敲丧钟的

10、首相”,但大英帝国还是崩溃了。宗主国的统治者看到,继续维持殖民统治既不可能,也成本太高,不如采用合作的方式更为有利。因此,一些殖民地通过和平交权的方式获得独立。这种方式被称为“非殖民化”。“非殖民化”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壮大但尚未足够强大,殖民主义力量削弱但又非完全衰弱这一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当然,有相当多的国家与地区的独立是经过武装斗争获得的,因为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殖民统治者不愿意放弃殖民统治。摘编自王红生二十世纪世界史材料二 刘文涛陈海宏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读材料二地图,简要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民族

11、国家的独立进程。(3)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新中国的建立和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做的贡献。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一词,从古至今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拓展,这种演变与拓展正是文化古今更迭、中外交会的产物。“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初义为“中央之城”,后衍生出“天下中心”等义,其语义曲折流转之间,不仅隐含着疆域推衍意义,而且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中国”作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汉唐史籍已有记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至近代演为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与深入,中国学人中的见识卓异

12、者发现,“中国”并非我国的专称,异域也有自视“中国”的。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的威胁,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意识应运而生,“中国”作为国名的简称为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中国”一词的使用,须全面观照其古典义和现代义及二者的因革转化。摘自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解读“中国”的古今演绎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20. 章学诚是清代的著名学者,主张将地方志纳入史书的范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地方志简称方志,是记述地方疆城沿革、古迹险要、人物、物产、风俗的著作。章学诚积极提倡编修方志,并参与或指导一些地方的修志工作,形成了一套编修方志的理论。他提出的修志主张有“乘二便,尽三长,去五难,除八忌,而立四体,以归四要”。其中所谓乘二便者:地近易核;时近迹真也。这是说要利用两个便利条件,既然是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事情,就应当就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