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精准培训的现状、路径与展望_第1页
乡村教师精准培训的现状、路径与展望_第2页
乡村教师精准培训的现状、路径与展望_第3页
乡村教师精准培训的现状、路径与展望_第4页
乡村教师精准培训的现状、路径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村教师精准培训的现状、路径与展望作者:张炳意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1年第11期表1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精准培训课程模块主题/模块僅硼程)1法治教育2.教卿业道德3.教師行为修养4.融角色认同与理解5教师心醸康与社会适应6.乡土文化认同7.多民族文化端8.社会主义核心价諏专业理念与规范(其中6为选髓W)L国家教育方帥理解2醵鱗与发展理念3.学科勰號与价值要求4冲小学教师专业謎5戦工作腕6.騙比轍野中的中小学教育及学生发醐究新勰(选黠孵)专业知姑能力(其中8、9为选择性澡程410为众黠孵)1教育教学基本知识2.青少年儿戟磔识3.学科瞇与教学林如识4.人文与美育等通卿沢5.聽设计与魏鄴臆趙教

2、学活动織廿歸勰體教学嗣的实施轉堂鉞事件的应对飜学科黠整合实施飜(全科教师)专题教育耕娥活动跚欤施(找班会、从会等)同绷程的枝本化騎作业设计教学评俶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6.IW学生学习评价狮教学瀚学业质量现代翹技术运耐息技术与学科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孵郷利用嗣开发与利用学科孵彌开发輾本勰开发青少年儿童曲教育与管理(包括班主任工作)青少年儿軌删教育青少年儿斷知!擁与删青少年儿錨德教育机、理遡潮青少年儿軸教育策略关影村留守儿童、卿丿L童问题丿僮及其他驟儿童的教育輪决銅臟问题10购通紗侗事、上级傢长)专业发展主瞳识(其中3为傭W)1.毗生涯蜩2.鵜学习理念与能力3.研究能力提升教育教斷为

3、反思教育教学经验总结问觀识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著作觸作教学思酗麟摘要鄉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乡村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乡村教师培训应从“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建立乡村教师精准培训的课程体系是关键,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课程实施路径和发展需求回应三个维度,设置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和众筹性课程,建立动态的、可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加强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是重点。关键词乡村教师精准培训课程体系乡村学校质量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乡村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乡

4、村教师队伍。乡村教师培训要从“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入手,精准设置乡村教师培训课程,优化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乡村教师教学能力及责任感。一、乡村教师发展与培训现状乡村教师教学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乡村学校的质量。当前,处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的乡村教师面临着自我文化先进与社会生活场景的落后、工作生活环境半封闭与社会开放、发展主体意识不强与边缘化等矛盾,导致乡村教师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有着一定的职业成就感和发展意愿;另一方面,受各种社会思潮和“小富即安”意识的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缺乏发展动力,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自主发展意识淡薄。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在知识背景、教学素养

5、、学习意愿和需求等方面与城市教师不同,客观上造成了乡村教师培训具有特殊性,在现有的培训课程预设中,会导致乡村教师培训效果不佳,甚至无效。运用调查的方法,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采用问卷星获取1500份数据,从省份分布看,70.03%为甘肃,26.43%为北京,2.53%为陕西,0.51%为青海,0.33%为内蒙古,0.17%为浙江。从参加培训的情况看,有6.73%的教师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28.45%的教师认为培训课程设置和个人需求不对口,41.08%的教师认为培训活动形式化,没有实效,17%的教师认为授课教师不熟悉中小学情况,34.68%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理论多、实践少,85%以上

6、的教师希望能够参加省级或省级以上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组织的培训。调查表明,在乡村教师培训中存在以下问题。培训课程设置与需求不匹配目前,乡村教师培训的途径,一是“国培”“省培”和教材出版单位组织的大规模、集中化的培训;二是一些教育公益组织举办的专题性、单一化的培训;三是学校组织的校本化培训、名师工作室研修等。培训实践表明,这些培训均是预设性的、自上而下植入式的培训,忽视了受培训教师的主体性。在培训目标确定时忽视城乡教师的差异,只关注共性的发展要求,忽视乡村教师的真实需求,没有考虑乡村教师发展条件不足的问题,课程的设置也是强行匹配,无法唤起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和发展自觉,导致培训课程目标衰减。培训成效

7、与预设相去甚远调查显示,部分培训单位在乡村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中,存在培训内容虚化、概念化的问题,培训内容对乡村教师而言就是“玄学”,让教师在教育概念的丛林中穿越,培训模块缺乏整体设计,没有切中乡村教育的实际,存在“培非所用”的情况,培训的成效与预设存在一定的差距,培训内容对乡村整体教育发展没有发挥好指导作用。在培训中,经常有教师反馈学科知识太少,通识性的教育教学内容过多等问题,而教师急需和实用的新知识涉及较少,联系乡村学校实际的较少,教师将所学不能真正地应用到实际课堂中,无益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培训方式与过程缺乏代入感乡村教师培训在教学方式上仍以专家讲座的方式居多,培训对象不分层次,不分类型,甚至

8、不分学段和学科,忽视在职教师学习的特点。用传统的方式传授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讲授者的教学方式某种程度上成为自我批评的对象。参训教师缺乏代入感,无法具象教学场景,体会授课者的教学意蕴。所请专家虽是某一领域的教授,由于培训前没有全面了解乡村教师的发展需求和学习实际,甚至不了解乡村教师所处的发展环境与教学生态,也很少关注乡村教师身边的鲜活教学案例和教育故事,只钟情于自己比较擅长的研究,导致乡村教师不能很好地领会其思想与精神,也就不能很好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存在学而不用、用而不讲、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差的现象。培训成效评价指标单一乡村教师通常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外在强加的任务通常难以激发

9、其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中受自身知识储备和经验的影响,往往是根据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因此,会用培训者所讲授的内容来检验自己的教学过程,做出培训成效的自我评价。研究表明,乡村教师培训中对参训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是考勤记录、作业成绩,以拿到结业证为培训的终结,评价缺乏持续性、连贯性和一体性,忽视参训教师回校后的教学改进1,导致乡村教师培训没有形成闭环管理,没有将参训教师的发展变化、对自我和同伴的评价等纳入培训成效评价的体系。使参训教师只顾及眼前,对自身和同伴的经验和做法挖掘不够,甚至在与同伴交流中也不会敞开心扉,坦诚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困惑与思考,对培训结束后的评价也不重视,对培训真正学

10、到了什么、有哪些变化缺乏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探讨。在培训结束后也没有权威的第三方或负责机构来评价与考核,使培训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不能有效地激励教师学习与成长,很多乡村教师抱着随便听一听的态度学习,必然大大降低培训的意义和价值。二、乡村教师精准培训课程建设的路径乡村教师对于乡村教育具有“底部攻坚”的重要意义,教师培训作为“后学历补偿”的重要途径,更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旨在改善教师专业实践问题和自身专业发展中的问题的课程体系。乡村教师培训不仅要调整对乡村教师的定位,而且要帮助乡村教师调整对自身的认识,重新找到自我和专业自信,成为改进乡村教育的行动者2。“国培计划”

11、课程标准,从教师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念三个维度规定了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并将其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教育部办公厅乡村教师培训指南指出,乡村教师培训的目标任务之一是“加工生成一批本土化培训课程资源”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教研机构)对各个送培团队课程及学校研修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加工,形成本土化培训资源包,支持学校校本研修和乡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要更加注重中学阶段的培训,关注教学实践和教师主体作用,用“问题驱动式”的方法展开培训。课程设置的基本维度(1)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维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国内外都有研究,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乡

12、村教师有不同的发展起点和需求,自我愿景的关注点也不同,教师自我愿景经历了从“聚焦于一般意义的教师形象”到从“教的层面定义自我形象”,再到“从学习以及学生发展层面定义自我形象”,最后到聚焦于“专业品质”的自我形象3。据此,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应划分为新手阶段(工作13年)、胜任阶段(工作410年)、成熟阶段(工作1120年)和专家阶段(工作21年以上)四个阶段,作为课程设置中课程内容螺旋式上升的基本依据。如“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从新手教师到专家教师,由浅入深、从单一到综合设置。新手教师以撰写教学反思为重点,胜任教师以教学论文和行动研究为重点,成熟教师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专家型教师以个性化理论研究为重点

13、,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炼和述写自己的教学思想。(2)培训课程实施路径维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要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教师“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既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又成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因此,在乡村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教师学习方式的变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积极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乡村教师学习研究的资源平台和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如上海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施指导意

14、见明确规定了校本研修的课时:360课时*50%(校本)=180课时(五年内),建立了“学分银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管理系统,建有600多种网络培训课程可供教师在线选学。(3)乡村教师发展需求回应维度乡村教师培训课程是提高教师培训效果的关键,课程内容及组织形式由乡村教师的学科专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的和发展需求、培训者可提供的课程资源等因素决定,因此,须要结合乡村教师的发展实际进行规划设计,既要保证乡村教师发展的共性需求,又能满足乡村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教育部指出,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分为学历教育课程和非学历教育课程,非学历教育课程方案的制定要针对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参照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15、框架,提供灵活多样、新颖实用、针对性强的课程,确保教师得到持续而有效的專业学习,其基本课程功能指向于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自身经验4。然而,针对乡村教师的培养、培训,无论是师范院校的基础设施、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师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学生的就业目标,都存在明显的“去农村化”倾向,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乡村教师与乡土距离渐行渐远,很难充分涵养未来教师在乡村学校任教时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素养先天不足5。因此,立足乡村教师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要引导教师多了解乡村的地域文化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认知特点,激发教师发展的内生力,关注乡村教师的学习心理和成人学习的特点,构建服务于乡

16、村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学习选择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要把农村优秀的地方文化知识纳入全科教师课程体系,即除常规的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实践性知识之外,还应把生产生活的地方性知识、历史文化的地方性知识、传统民俗的地方性知识、民间艺术的地方性知识、地理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思想观念的地方性知识也纳入全科教师课程体系6,发挥乡土文化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不断适应区域间、城乡间的教育差异。课程设置基本结构乡村教师培训应以教师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切实关注乡村教师的生活场域和教学现状,要唤醒教师对自我经验的审视,立足教师的“自我经验”,让教师在“行走”中改变行走方式7。在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中,要从乡村教师自

17、身立场出发,唤醒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向社会展示其工作的常态化与特殊性,重构乡村教师教书育人、服务乡村、富有诗意的新形象8。按照全面、系统、完整的要求,设置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和众筹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注重“宽基础”,要在提升教师专业伦理、扩充文化知识素养、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自我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上下功夫,主要包括师德修养、学科教学、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人文与科技知识等六个模块。选择性课程注重“小切口”,运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设置丰富的菜单式的课程,从不同群体和个别教师自身的职业规划和主体发展需求出发,真正满足教师的适应性发展需要,实现教师的个性化成长。众

18、筹性课程注重“个性化”,运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在课程设置和培训实施前,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向参训教师发布拟开设的课程选题,平台根据参训教师的反馈统计判断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决定是否开设。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师的意见来建立选题资源库,教师提出课程期待,由培训机构因需设课。精准培训课程模块由于乡村教师大多是学前、小学、初中等教师,因此,要对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培训课程主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课程框架: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与规范、专业知识素养、专业发展四个模块(见表1)。总之,要想建立完善的乡村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一是要建立规范、统一的乡村教师精准培训课程设置方案,使各承训点在培训中有课程开设的依据,确保培训

19、的质量;二是深度了解和分析乡村教师的发展与需求,针对乡村教师中的不同群体和学习需求,建立动态的、可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增强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三是按照精准培训的要求,提出课程实施的建议和意见,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四是逐步探索乡村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机制和体系,为行政管理、承培单位和参训者选择合适的课程提供资源库。三、乡村教师精准培训展望课程设置的基本维度(1)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维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国内外都有研究,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教师有不同的发展起点和需求,自我愿景的关注点也不同,教师自我愿景经历了从“聚焦于

20、一般意义的教师形象”到从“教的层面定义自我形象”,再到“从学习以及学生发展层面定义自我形象”,最后到聚焦于“专业品质”的自我形象3。据此,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应划分为新手阶段(工作13年)、胜任阶段(工作410年)、成熟阶段(工作1120年)和专家阶段(工作21年以上)四个阶段,作为课程设置中课程内容螺旋式上升的基本依据。如“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从新手教师到专家教师,由浅入深、从单一到综合设置。新手教师以撰写教学反思为重点,胜任教师以教学论文和行动研究为重点,成熟教师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专家型教师以个性化理论研究为重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炼和述写自己的教学思想。(2)培训课程实施路径维度中共中央

21、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要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教师“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既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又成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因此,在乡村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教师学习方式的变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积极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乡村教师学习研究的资源平台和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如上海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校本研修的课时:360课时*50%(校本)=180课时(五年内),建立

22、了“学分银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管理系统,建有600多种网络培训课程可供教师在线选学。3)乡村教师发展需求回应维度乡村教师培训课程是提高教师培训效果的关键,课程内容及组织形式由乡村教师的学科专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的和发展需求、培训者可提供的课程资源等因素决定,因此,须要结合乡村教师的发展实际进行规划设计,既要保证乡村教师发展的共性需求,又能满足乡村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教育部指出,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分为学历教育课程和非学历教育课程,非学历教育课程方案的制定要针对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参照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提供灵活多样、新颖实用、针对性强的课程,确保教师得到持续而有效的专业学习,其基

23、本课程功能指向于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自身经验4。然而,针对乡村教师的培养、培训,无论是师范院校的基础设施、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师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学生的就业目标,都存在明显的“去农村化”倾向,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乡村教师与乡土距离渐行渐远,很难充分涵养未来教师在乡村学校任教时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素养先天不足5。因此,立足乡村教师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要引导教师多了解乡村的地域文化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认知特点,激发教师发展的内生力,关注乡村教师的学习心理和成人学习的特点,构建服务于乡村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学习选择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要把农村优秀的地方文化知识纳入全科教师课程体系,即除常规的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实践性知识之外,还应把生产生活的地方性知识、历史文化的地方性知识、传统民俗的地方性知识、民间艺术的地方性知识、地理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思想观念的地方性知识也纳入全科教师课程体系6,发挥乡土文化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不断适应区域间、城乡间的教育差异。课程设置基本结构乡村教师培训应以教师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切实关注乡村教师的生活场域和教学现状,要唤醒教师对自我经验的审视,立足教师的“自我经验”,让教师在“行走”中改变行走方式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