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基于Hspice的二级运放设计与仿真_第1页
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基于Hspice的二级运放设计与仿真_第2页
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基于Hspice的二级运放设计与仿真_第3页
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基于Hspice的二级运放设计与仿真_第4页
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基于Hspice的二级运放设计与仿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1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基于Hspice的二级运放设计与仿真Page 2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内容H-SPICE安装注意事项H-SPICE操作流程AvanWaves使用实例讲解与演示Page 3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内容H-SPICE安装注意事项H-SPICE操作流程AvanWaves使用实例讲解与演示Page 4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开始前H-SPICE不要安装在中文目录下任何H-SPICE需要调用的文件都不要放在中文目录下网表文件第一行为标题行用户在H-SPICE中对电路的描述不同于CadencePage 5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内容H-SPICE安装注意事项H-SPICE操作流程AvanWaves

2、使用实例讲解与演示Page 6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Page 7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Page 8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Page 9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Simulate:仿真完成后网表文件即可以编辑Page 10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Edit LL:Page 11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仿真结果观察:AvanWavesPage 12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内容H-SPICE安装注意事项H-SPICE操作流程AvanWaves使用实例讲解与演示Page 13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Open:每次只能open一个.sp文档Page 14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波形选择:Page 15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显示波形:Page 16数模混合设计课

3、题组显示波形2: 或通过panels操作Page 17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显示背景反色:Page 18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显示线条颜色自定义:Page 19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内容H-SPICE安装注意事项H-SPICE操作流程AvanWaves使用实例讲解与演示Page 20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电源电压 03.3V共模输入电压固定在(VDD+VSS)/2开环直流增益 80dB单位增益带宽 30MHz相位裕度 60 degree转换速率 30 V/s静态功耗(电流) 1mA负载电容=3pfLab2:两级运放设计Page 21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 图1 两级运放因为

4、两级放大器存在稳定性方面的问题,所以图中Cc即时采用的密勒电容,起到补偿效果。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一、设计目的与指标本次实训设计一两级放大器,研究MOS管尺寸、密勒电容Cc对放大器指标的影响。加深对两级放大器中引入的补偿概念的理解。学会对放大器性能的模拟、测量并进行优化。工艺选取:CSMC 0.35um工艺参数类型toxVT/VK(A/V2)NMOS1.32e-080.5041.057e-04PMOS1.24e-08-0.660.611e-04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二、原理分析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

5、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三、参数设计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名称W(m)/L(m)M1,M230/1M3,M424/2M5,M814/1M6150/1M787/1R=3k,Cc=1pF,CL=3pF表3 电路晶体管参数选取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四、仿真分析 在共模输入为2.5V的情况进行静态工作点仿真,并对VINN端和VINP端输入DC信号,扫描范围为2.45V-2.55V,步长设置为0.001V,观察输出波形变化。下图2为DC仿真的网表文件:图2 DC仿真的网表文件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

6、组具体的静态工作点如图3所示: 图3 DC仿真晶体管静态参数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图4 DC仿真波形根据直流仿真可以看出各管均工作在饱和区满足要求,同时gm1和gm7与预设的数值有一定差距,由于分析的时候忽略了次级效应,仿真值均比预设小,但依然满足要求。同时,三条支路的电流id综合,远小于1mA,即在静态功耗方面也已达到要求。再观察仿真的波形是否能满足条件,仿真结果见图4. 可以看出输入范围在2.45V-2.55V,当输入2.5V时斜率最大,跨导最大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交流仿真图5 AC网表建立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图6 AC仿真波形可以

7、发现,该增益没有达到要求,且相位裕度还不够,因此,保持M3、M4管的宽长比例不变,增加L,以此来提高第一级输出阻抗,进而提高增益。并将M1、M2的宽长比适当调大,提高GBW。其中带宽和相位裕度不满足设计指标要求,且与理论分析有一定差距,我们下面分析主要原因。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图7、零极点分布观察图7可以发现,次级点P2为41MHZ,与理论设计的大于2倍的GBW即60MHZ有一定差距(这是由于计算时忽略了分母的CC项),这是造成带宽和相位裕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此时我们可以继续调节gm增大P2极点,或者减小零点,从而抵消P2的影响。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选择改

8、变零点提高带宽,通过增大R减小零点, 经仿真,R=3K时满足要求,重新仿真,得到图8的波形图8 AC仿真图形观察波形,此时的相位裕度为60.1,满足要求。查看AC的参数,如图9所示,发现增益为81.86dB,单位增益带宽GBW为32.18MHz满足要求。再进行零极点分析,此时次极点约为单位增益带宽GBW的2倍。而零点与极点较为接近,所以能够对相位裕度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图9 AC仿真参数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转换速率分析:运放的转换速率试分析大信号作用下的反应速度。仿真转换速度可将运放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相连构成单位增益结构。运放同相端

9、输入23V的阶跃信号,观察波形如图10所示,通过增加measure语句检测出上升曲线10%和90%,即2.1V和2.9V对应时间分别为22.3ns和51.9ns。运放转换速率为SR=(2.9-2.1)/(51.9-22.3)=28。78V/s,基本满足。图10 瞬态仿真摆率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运放仿真结果与指标对比:经过仿真后可以发现,仿真结果除转换速率略小于指标,其余均满足指标要求,但与计算值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由于手工计算只是一种估算,忽略了很多高阶效应,因此需要靠仿真结果确定具体参数值。表3、仿真与指标对比仿真指标电源电压3.3V03.3V共模输入电压2.5V(VDD

10、+VSS)/2开环直流增益81.9dB80dB单位增益带宽32.2MHz30MHz相位裕度60.1degree60 degree转换速率28.7V/s30 V/s静态功耗258A1mA负载电容3pf=3pf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共模抑制比(CMRR)对于运放共模抑制比,有:CMRR=|Adm/Acm|两种操作方法:1、根据公式进行仿真 2、分析后将CMRR表示成第一级的共模抑制比Lab2:两级运放设计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Lab2:两级运放设计Hspice自带的计算器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Lab2:两级运放设计.print ac vDB(vout1) vDB(vout2)用Hspice自带的计算器可以算出CMRR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Lab2:两级运放设计输入公式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电源抑制比(PSRR)对于运放的电源抑制比,定义为:PSRR=Adm/A,即差模增益除以电源增益PSRR越高越好,以减小电源对输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