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性支气管炎2013(共5页)_第1页
哮喘性支气管炎2013(共5页)_第2页
哮喘性支气管炎2013(共5页)_第3页
哮喘性支气管炎2013(共5页)_第4页
哮喘性支气管炎2013(共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xio r)哮喘(哮喘(xiochun)性支气管炎)诊疗(zhnlio)方案(2013年)一、定义哮喘是因为感受外邪,或因伏痰宿根复加外感、饮食不当等因素而诱发,以喉中毯鸣有声,呼吸困难伴呼气延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支气管哮喘”或“哮喘性支气管炎”,本优势诊疗方案适用于哮喘性支气管炎。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哮喘)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1)发作前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突然发作。发作时喉间痰鸣,呼吸困难,伴呼气延长;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

2、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过敏史。(4)两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湿性啰音,心率增快。(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大部分患儿特异性IgE明显升高。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第四版)(1996年)。(1)咳嗽,初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常有发热,可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肺部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散在干湿性啰音,一般无气促、发绀;(2)多见于3岁以下,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3)有类似哮喘的症状,如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叩诊呈鼓音,听诊两

3、肺满布哮鸣音及少量粗湿罗音;(4)有反复发作(fzu)倾向。但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发作渐少、转为痊愈,少数患儿于数年后可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二)证候诊断(zhndun)1发作(fzu)期(1)寒饮停肺证:咳嗽气喘,喉间哮鸣,恶寒怕冷,鼻流轻涕,四肢欠温,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浮滑。(2)痰热壅肺证: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稠色黄,鼻流浊涕,发热面红,口干咽红,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3)外寒肺热证:咳嗽哮鸣,恶寒发热,流涕喷嚏,咽红口渴,痰黏色黄,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滑数。2缓解期(1)肺气亏虚证:面色淡白,乏力自汗,易于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2)脾气亏虚证:食少便溏,面色少华,

4、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三、治疗方案(一)辨证内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急性发作期(1)寒饮停肺证治法:温肺化痰、降气平喘。温肺平喘方(本科协定方):炙麻黄2g、桂枝4g、细辛1g、五味子10g、白前10g、法半夏6g、白芍6g、苏子3g、防风10g、甘草3g。中成药:小青龙口服液等。(2)痰热壅肺证治法:清肺化痰、降气平喘。清热平喘方加减(ji jin)(本科协定方):炙麻黄2g、杏仁(xngrn)10g、生石膏先10g、地龙6g、葶苈子6g、蝉蜕(chntu)6g、苏子6g、白芥子3g、甘草3g。中成药:止喘灵口服液。(3)外寒里热证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定喘。大青龙汤加减。炙麻黄3g、

5、桂枝5g、生姜3片、生石膏先15g、白芍10g、黄芩10g、五味子10g、甘草3g。中成药:龙桂咳喘宁。2缓解期(1)肺气亏虚证治法:补肺固表。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人参10g、五味子10g、茯苓10g、白术10g、黄芪10g、防风10g、甘草3g。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等。(2)脾气亏虚证治法: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加减组方: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6g、法半夏6g、炙甘草6g。(二)中医特色疗法1 发作期(1)针灸疗法:主要取定喘、天突、内关等穴位。2缓解期(1)穴位敷贴适应症:发作期、缓解期均可。操作方法:取白芥子10g、细辛5g、甘遂5g、肉桂15g、延胡索15g等中药按一

6、定比例加工粉碎,用生姜汁调制成干湿适中的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3cm、厚度为0.5cm左右的药饼,敷在患者双侧定喘、肺俞、大椎、天突等穴位上,每次约2小时。夏季三伏时每贴1次,连贴3年。注意事项:治疗时避免电扇、空调直吹;治疗当日忌食酸冷、辛辣、油腻等食物。敷药后,有些患儿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些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rgu)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应及时取下药物,用温水冲洗局部。(2)膏方(冬至(dngzh)时开展)推荐方药:玉屏风散、人参五味子汤、四君子汤、补肾地黄丸、二陈汤等。胶类主要用阿胶,配料(pi lio)主要为冰糖、料酒等

7、。制作方法(可由定点的中药店代为制作):将药浸一宿,武火煎取三汁,沉淀沥清;文火收膏,加入料酒烊化的阿胶、冰糖,熬至滴水成珠为度。服用方法:一般在冬至前2周开出膏方,冬至后开始服用,每次一汤匙,2次/d,用温开水调服。每料膏方约服2个月。注意事项:期间如遇感冒、食滞、腹泻等需暂停数天。(三)西医治疗原则1、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2、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三)预防调护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应用阿司匹林药物及食用含添加剂的食物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被动吸烟、漆味,饮用冰冷饮料等。2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呼

8、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小儿哮喘密切相关。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病灶,如及时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扁桃体炎、龋齿等。 3避免过劳、淋雨、剧烈运动及精神情绪方面的刺激。4注意气候变化,居室宜空气流通,保证适宜湿度(shd),阳光充足。冬季要保暖,夏季要凉爽通风。5、饮食宜清淡而富有(fyu)营养,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酸甜及鱼虾等海鲜食物。四、疗效(lioxio)评价(一)评价标准痊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其它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显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其它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好转,其它临床症状基

9、本消失或好转,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其它临床症状多无改善或加重,积分减少不足30%。(二)评价方法1主要从症状、体征上进行评价,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作为参考。2治疗前后应由同一人进行疗效评价。3疗效评价人员应接受疗效评价表应用培训。五、难点分析1、临床症型的归纳和更新目前对哮喘的辨证分型分类繁多,如何对这些证型进行归纳和统一,对指导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在规范辨证分型论治的基础上,发作期急则治其标,缓解治其本,联合中药贴敷、推拿疗法,注重对患儿缓解期的调理,极大程度提高了临床疗效。2、治疗难点(1)本病特点是发病急,传变快,变化多。临证之时,辨表里、辨寒热,是确立治法的关键;辨寒热、审病性,以定祛寒清热之分寸。(2)患儿出现喘息不能控制,严重者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时,在综合治疗的同时(tngsh),应给予吸氧、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的使用,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内容总结(1)小儿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诊疗方案(2013年)一、定义哮喘是因为感受外邪,或因伏痰宿根复加外感、饮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