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历代中医证治概述_第1页
失眠的历代中医证治概述_第2页
失眠的历代中医证治概述_第3页
失眠的历代中医证治概述_第4页
失眠的历代中医证治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失眠的历代中医证治概述英洪友1一、失眠的现代医学认识简述(一)定义:1.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或续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症状。失眠的危害: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2一、失眠的现代医学认识简述(一)定义:2.失眠症: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中定义为“是指连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统计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作为诊断失眠症的主要标准。对失眠忧虑或恐惧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

2、而使症状持续存在。如果失眠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再诊断为失眠症。 ”实用内科学12版中定义为“是指原发性失眠,表现为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状况。患者对此忧虑或恐惧,心理上恶性循环,使失眠症状持续存在。一般人群的患病率10%-20%。”3一、失眠的现代医学认识简述(二)典型临床表现:以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及患者对睡眠不满意的心理状态。1.入睡困难(睡眠起点):占3/42.易醒及醒后难以再次入睡:3.早醒(睡眠终点):比正常提前2小时以上。4.多梦:REM相中发生,影响睡眠质量。5.伴随的心理情结症状烦恼:并非焦虑或抑郁4一、失眠的现代医学认识简述

3、(三)失眠症(原以性失眠)的诊断:1.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其它症状均继发于失眠。2.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5一、失眠的现代医学认识简述(四)治疗:1.药物治疗:原则为最低有效量;间断给药,2-4次/周;短期用药,连续用药不超过4周;逐渐停药防反弹。2.非药物治疗:6二、失眠的中医相关病名称谓(一)先秦两汉三国时期不卧、不得卧、不能卧、不能眠、卧不安、少卧、目不瞑、夜不瞑、不寐(难经)、不得睡等。(二)两晋隋唐五代时期晋代沿用前人称谓,隋时出现眠寐不安、寝卧不安、睡卧不安、卧不安

4、席等,在外台卷三中出现“失眠”病名。“不寐”之名消失(三)两宋金辽与元时期“不寐”之名重现,“不睡、不得睡”应用亦较多(四)明清两代民国初期明清时期仍以不得卧、不眠命名较多,但“不寐”之名广泛应用。当今临床多以不寐或失眠指称。7三、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发展1.黄帝内经确立阳不入阴理论2.汉唐时期心胆为中心的脏腑神志睡眠论3.宋金元时期五脏为中心的睡眠论:重视肝脾肾并受杂病病因学说影响(如从正的九气说)4.明清以降病因病机认识多元化及融合:脑主睡眠论出现(清初王宏翰医学原始)8四、失眠的中医辨证发展1.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诸病源候论 虚劳不得眠候、大病后不得眠候、伤寒病后不得眠候、霍乱后烦躁卧不安

5、候四种。2.失眠作为独立病证体系的发端-儒门事亲“十形三疗”内伤形下单列“不寐”一证。3.明后辨证分型系统化及多元化:现代临床较为通行的是分6或7个证型:虚证三型:心脾两虚、心胆气虚、阴虚火旺实证三或四型:心火亢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或胃腑不和。9五、失眠的中医治法方药发展1.内经通营卫、和阴阳半夏秫米汤2.仲景丰富治法:(1)清宣郁热栀子豉汤:(2)交通心肾黄连阿胶汤; (3)养阴清热猪苓汤; (4)养阴清心凉血法百合汤系列; (5)清肝养血法酸枣仁汤; (6)潜阳安神法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7)和解潜镇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3.晋唐以心胆为主的镇静安神法千金大远志丸、石英煎等4.宋金元治法多元化:10五、失眠的中医治法方药发展5.明后各执已说争纷纷6.现代临床实用为第一11五、失眠的中医治法方药发展常用药物分析:甘草、人参、酸枣仁、茯苓、麦冬、当归、茯神、远志、半夏、生姜、生地、熟地、白术、陈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