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方案_第1页
静载试验方案_第2页
静载试验方案_第3页
静载试验方案_第4页
静载试验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静载试验方案君涎铁路合肥铁路枢纽南I檄工程后张法预应墟凝双线简 霞嗡梁口编号:箱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肥东制梁场编制: 复核:12箱梁静载试验方案静载弯曲试验是检验简支梁梁体质量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试验 准备.实施均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 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 )执行。一、简支梁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静载弯曲试验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试生产时;生产条件有较大变动时;13出现影响承载能力的缺陷时;交库资料不全或对资料发生怀疑时;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批60孔或连续三个月(三个月产量不足6

2、0孔时)抽睑一片。发放生产许可证或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时,应对不同类别的简支梁各抽验一孔。抽样原则:按最不利原则一次抽取3孔(一孔为首次试 验梁,两孔为加倍试验备用梁1二、试验所需设备.仪器及要求2.1静载试睑在定的试验台座上进行。试睑所用的试睑台座、反力架、千斤顶、油泵.标准油压表等加力设备和计量仪器,具工作能力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 间。试验所用的计量设备、仪器、仪表、钢卷尺等均经法定计量检 定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限内使用。测量跨度用钢卷尺已经北京顺义区计量检测所悬空检定合格。反力架的加载间距、千斤顶、油泵、压力表使用数量根据梁的跨度由计算确定。加载计算按部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铁

3、路桥简支梁静 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 )进行。加载数据由中铁咨询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压力表精度04级,最小刻度值0.2Mpa ,最小表盘直径150mm ,其表盘最大读数60Mpae试验梁体所用的支座与设计相符,支座四点高差不应大于2mm。在梁体验承受全部预应力30天后进行,以使试验时外加荷载在跨中最下层预应力筋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不超过弹性极限。不足30天 时由设计方检算确定。试验所需设备、仪器表1序项目使用数量备注1自平横式试睑台1副2加载千斤顶(200t)10台2备用3油 泵(ZB4-500)10台1台备用4油 表(04级)10块4块备用油 表(04级)10

4、块1块备用5钢卷尺(50m)2把分度值1mm6测力计(200N)2把分度值4N7记录文件夹6个8百分表(量程30mm)6块最小分度值9磁性表座5个10普通放大镜(10倍)5个测量范围11红蓝铅笔10支12喊 话 器2个一个备用13秒表2块序项目使用数量备注14梯子2把15支座4套与设计相符合三、简支梁组织机构为静载试验顺利施工成立静载试验小组人员组织如下:组长:刘玉波副组长:郭振亮组员:石同信戴佳亮宁明阳刘崇桂 王选举姚国军宋鸿剑朱宝宝康保宁人员分工:刘玉波:总协调;郭振亮:负责指导提梁机对梁体的对位、张拉班对油顶对位; 石同信:负责张拉设备机具准备,负责静载试验架的检查、安装、拆除;戴佳亮:

5、负责张拉设备的检查、校验、安装及拆除;宁明阳负责静载试验加载计算,负责静载试验的过程控制及结果整理,负责百分表支架的制作交底;刘崇桂:负责加载点位和支座线的确定,负责支座安装、找平;王选举:负责现场安全及防护;姚国军:负责加载反力架.支座.钢板等的准备;宋鸿剑:负责提梁机的状态检睑及维修保养;朱宝宝:负责检测量设备的校验、准备,负责接度观测、记录。康保宁:负责现场人员协调及静载试验前的各项工作配合、千斤顶、主油表的校正试验前必须将千斤顶和油表匹配,并在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进行标定。其校正方法是:将试验机油门封闭,然后向千斤顶充油,用 千斤顶顶压力机的方式分级加载进行校正,重复三次,取匹配油压表

6、上 的读数平均值,按规定格式记录,并计算出千斤顶的校验回归方程。线 性回归系数不小于0.999,并根据加载等级计算各级荷载下的表示值,各 级荷载下应以压力表的表盘整读期MPa网应压力机的表盘读额kN 1分级加载的吨位不得大于最大控制荷载的10%,加载速度3kN/s ,标定荷载不小于加载最大值的1.1倍,且持荷10mine千斤顶与油表匹配后的最大测读误差不得超过最大控制荷载的0.5%。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L05。线性回归方程见附表。五、试验前的准备工作箱梁四支点高差不大于2mm。在试验台纵中心线上,标出与待试验梁支座中心线相符的位置, 再安装橡胶支座,支座底下用砂垫平。53安装反力架下横梁,

7、在反力架下横梁上标出与待试验梁支座中心 线相符的位置,再安装盆式橡胶支座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在梁顶标出腹板中心线作为梁体加载中 心线,并根据加载点的布置要求标出加载点位置,安装反力架。55每一个加载点用砂垫平,上盖钢板,用水平尺量靠水平后,再安放千斤顶,千斤顶与反力架纵梁底的接触面加垫钢板。56千斤顶中心与梁顶加载中心线纵横向位置偏差均不大于10mm,各千斤顶中心与加力架横梁中心纵横向偏差均不大于10mm。试验梁加载前应将梁体表面清理干净,特别是梁体下翼缘,必要 时应以清水洗净。然后采用1。倍放大镜对梁体跨中两侧1/2跨度范围 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迸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缝(表面收缩裂纹和表面损

8、饬裂隆)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此时如发现梁体已存在裂纹, 应经研究,确认为允许裂纹且在允许宽度以内,并以蓝色铅笔标出,以 便区别。在支座中心、跨中设置饶度观测点。加载计算方法荷载采用对称布置,根据加载图式计算a值:对于32m、24m箱梁等效集中荷载采用五点加载,跨中设一集中 荷载,其余在其左右对称布置,各荷载纵向间距均为4m ,如图1。图1加载图式跨中弯矩:M = RxL/2-Z PxXiM = P*a 得出 a = M/ P 式中:R一支点反力,kN;L-计算跨度,m ;P-各加载点所施加的荷载,kNXi -各加载点至跨中距离,m ; a 相关系数(等效力臂),me计算未完成的应力损

9、失值:6二(1中)66+(1咽65式中:CL5-分别为磴收缩徐变与钢筋松弛应力损失值,MPa ;Hu巾分别为磴收缩徐变与钢筋松弛应力损失完成率。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Ms:(kNm)Ms二(Wo/Ao+eo)*1000式中:Ay -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m2 ;Wo -对跨中截面下边缘换算截面抵抗矩,m3;Ao -跨中换算截面面积,m2 ;e0 -预应力合力中心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me计算基数级荷载跨中弯矩:当防水层未铺设时:Mka = Md*kq/kp +Ms-MSp式中:Md道昨线路设备质量对跨中弯矩(含防水层、保护层), kNm;Ms-加载设备质量对跨中弯矩,kN-m ;

10、Mf-防水层质量对跨中弯矩,kNm。计算基数级荷载:Pka=Mka/a ( kN )计算各加载级下跨中弯矩:当防水层未铺设时:Mk=k(Mz+ Md + Mh)*kq/kp + Ms-Mz*kq/kp-M式中:Mh活载对跨中弯矩,kN-m;Mz-梁体质量对跨中弯矩,kN-m ;k -加载系数。计算各加载级之荷载值:Pk=Mk/a ( kN )计算静活载系数:kb = Mh/(l+u) + Mz+ Md/(MZ+ Md + Mh)式中:1 + u -冲击系数。计算静活载级下的跨中弯矩:Mkb按第6条之公式以匕代替k求之,或用下式求出:Mkb = Mh/(l + U)+ Mka6.10计算静活载级

11、荷载:Pkb = Mkb/a详细检算见计算书。七、加朝呈序7.1.静载试睑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行。以加载系数K表示加载等级,加载系数K是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与设计弯矩之比。试验准 备工作结束后梁体承受的荷载状态为初始状态;基数级下梁体承受的弯 矩指梁体质量与二期恒载质量对跨中弯矩之和。全预应力梁各循环的加 载等级:、第一加载循环初始状态基数级(3111) 0.80(3|11访)静活载级(3111) l.0(20min)T静活载级(Imin)基数级(Imin)初始状态(lOmin工第二加载循环初始状态基数级(3min) 0.80(3min) -静活载级(3min) 1.0(5min)-1.

12、05(5min)-1.10(5min)-1.15(5min)-1.20(20min)Tl.10(lmin)T静活载级(Imin)-基数级(Imin)-初始状态。经过计算,基数级大于06级,故取消0.6级。当在第二加载循环中不能判断是否已出现受力裂缝时,应进行受力裂缝验证加载。验证加载从第二加载循环卸载至静活载级后开始。验证加载:静活载级(5min) - 1.0(5min) - 1.05(5min) - 1.10(5min) 1.15(5min)-1.20(5min) -l.10(lmin)T静活载级(Imin)-基数级 (Imin)初始状态。各千斤顶直同速、同步达到同一荷载值,加荷和卸载均不宜

13、过 快。加载速度应不超过3kN/s。在规定持荷时间内,加载人员应密切注意油压变化,并随时予 以调整。千斤顶加载时,只允许由低向高加压达到加载值。不允许以油 压超过某规定加载值后再减少油压办法达到规定加载值进行试验,因油 压千斤顶有反向摩阻,会产生虚假加载值。加载过程中,若发生油顶漏油,迫使停止加载或需要更换设备, 均须按上述卸载程序分级卸载到零,然后进行处理。再按上述加载程序 要求,重新进行试验。梁体不宜在荷载情况下保持过长时间,加载程序应一次连续完 成。在规定持荷时间内,负责加载及油压测读人员不得离开岗位,应变 切注意油压变化,精心操作。加载或卸载时,千斤顶保持同步。试验中应详细作好各项资料

14、记录。对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更要仔细记录,以便分析处理。八.试验结果的计算、验证及评定8.1每级加载后均应测量梁体两侧各点竖向位移变化,以同一截面的两侧平均值作为相应截面的竖向位移量或支座沉降量。以跨中截面的 竖向位移量减去支座沉降量即为该级荷载下的跨中实测竖向挠度值。实 测静活载挠度值为静活载级下实测挠度减去基数级下实测挠度(f实测), 修正后的实测静活载接度为实际静活载接度(f实际I第二循环静活载作用下,实际静活载挠度合格评定标准:f实际二中f实测“设计xl.05。等效荷载加载图示及挠度修正系数Z称,隹中 fr加载 位 置啰正系数;分点 微荷载J 1 1 J I 7 75m J 4m

15、L 4m J 4m J 4m J 7 75m1.0409受力裂催的睑证及开裂荷载等级的判定当梁体在某级荷载下或加载过程中,由梁体下翼缘侧面延至底部边角 或直接在梁底部边角、梁底面上出现的受力裂隆(即判定裂催),应经过 验证,才能判定梁体是否开裂。当在某荷载等级下(最大荷载等级除外)的持荷时间内,梁体 在下缘侧面、底部边角、梁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 一级荷载后,受力裂隆延长扩展或在上述区域又发现新的受力裂隆,即 判定该加载等级与前一级加载等级的平均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 力梁抗裂不合格。当在某荷载等级加载至后一级荷载等级的过程中,梁体在下缘 侧面.底部边角、梁底面发现受力裂隆

16、,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一级荷6等级后,受力裂壁延长扩展或在上述区域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判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当在最大加载等级的持荷时间内,梁体下缘底面发现受力裂隆 或下缘侧面受力裂握延伸至梁底边,在持荷20min后,对全预应力梁分 级卸载至静活载级,按重复开裂验证循环重新加载至K=1.20级,如裂 缝在卸载至静活载级后闭合,重新加载至最大加载等级级过程中裂隆张 开,即评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工程有昨轨道双线简支箱梁静载试验数据通桥(2008) 2221A-VII跨度L=315m有无声屏障无声屏障有声屏障梁别曲线直线曲线直线抗

17、裂安全系数Kf1.371.371.371.35挠跨比f/L1/39421/39381/39461/3940挠度(fl)8.068.078.058.07fl =1.05* 挠跨比/W*L,试验结果评定标准梁体在K=1.20级荷载作用下,梁体下缘底面未发现受力裂1 或下缘侧面(包括倒角、圆弧过渡段)的受力裂催未延伸至梁底边,且在静 活载作用下的挠度合格,则判定为静载试验合格。若静载试验不合格,允许加倍试验。两孔试验梁抗裂、烧度试 验结果均合格,仍可判定静载试验合格(首孔梁除外);若试验结果仍有 不合格项,则应对本批梁逐孔试验,其中合格者可出场铺架。九、静载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试验记录(附表2)的主要

18、项目包括:a.试验梁、支座、试验装备、设备、仪器安装记录;b.千斤顶与油压表配套标定记录;c.各级加载数据及加载时间记录d.支座沉降和跨中竖向位移测量及浇度记录;e.裂缝部位、裂催克度与荷载等级关系的记录。静载弯曲试验报告(附表3)。静载弯曲试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a.检验单位和受检企业名称;d.受检产品型号和规格;c.检验类别;d.检验日期;e.检验项目和检验依据;抽样办法和抽样数量;g.试验设备和器具、仪表;h.加载图式和加朝呈序;i.检验结果、评定标准和检验结论;j.检验报告审批签章。94、安全及防护措施吊梁应有专人指挥,按规范操作,注意安全;吊装千斤顶时梁下严禁站人。高压油路和电路应符合

19、有关要求。试验梁在必要时应设防风、防倾支护。9.4.4,仪器、仪表和电器应有防雨、防晒条件。附表.1未完成的应力损失计算用系数中和中时间(d)混凝土收缩、徐变应力损失66的完成率中()钢筋松弛应力损失65 的完成率中(%)2一0.50100.33(用内插法计算)200.37(用内插法计算)300.40(用内插法计算)400.431.00600.501.00900.601.001800.751.003650.851.001095LOO1.00注:表中时间为力筋与混凝土同时(后张梁)施加预应力至静载 试验的天数。附表4新建铁路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工程有昨轨道32m简支双线整孔箱梁静载试验数据(无声屏障)图号符号单位通桥(2008) 2221A-VII跨度Lm31.5梁别曲线直线梁自重力矩MzkN m29761. 529761. 5道祚、线路产生的力矩 (含防水层、保护层)MdkN m22238.923802. 0活载力矩(含动力系数)MhkN m29218. 72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