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测试方法现代研究方法_第1页
材料测试方法现代研究方法_第2页
材料测试方法现代研究方法_第3页
材料测试方法现代研究方法_第4页
材料测试方法现代研究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性质、结构和组成、合成和加工、材料的性能(或行为)这四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采用分析技术和测试手段表征为评定材料质量,改进产品性能和研制新材料提供依据。性能结构和组成性质合成和加工前言分析测试技术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测定时需使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测定时,常常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仪器设备。前言必须注意:1)选择一个合适方法并不容易;2)大多仪器分析灵敏度较高,但不是所有仪器分析的灵敏度都比化学

2、分析高;3)仪器分析对多元素或化合物分析具更高的选择性,但 化学分析中的重量或容量分析的选择性比仪器分析法要好;4)从准确性、方便性和耗时上看,不能绝对地讲哪种方法更好。仪器分析校正方法所谓校正(Calibration),就是将仪器分析产生的各种信号与待测物浓度联系起来的过程。除重量法和库仑法之外,所有仪器分析方法都要进行“校正”。校正方法有三: 标准曲线法; 标准加入法; 内标法。1) 标准曲线法(Calibration curve,Working curve, Analytical curve)S440cx0.0520浓度,cSS2S3S10.00.20.40.60.81.01.230Sx

3、标准曲线法的准确性与否和两个因素有关:标准物浓度配制的准确性;标准基体与样品基体的一致性。2)标准加入法(Standard addition method)优点:基体(matrix)相近,或者说基体干扰相同;缺点:麻烦,适于小数量的样品分析。cx0.00.20.0102030-10浓度,cSS2S3S4S10.40.60.81.01.2 当样品量很少时,可在一份样品中加标,加一次作一次测量,可得到与上述方法相同的结果; 当觉得上述过程麻烦时,可只加标一次,分别测量样品和加标样品的仪器 响应,再直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3) 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该法可以说是上

4、述两种校正曲线的改进。可用于克服或减少仪器或方法的不足等引起的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说明:当待测物与内标物的响应值的波动一致时,其比值可抵消因仪器信号的波动和操作上的不一致所引起的测定误差;例如:Li可作为血清中K,Na测定的内标物(Li与K,Na性质相似,但在血清中不存在)。但寻找合适的内标物(与待测物性质相似而且仪器可以识别各自的信号),或重复引入内标物往往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寻找合适内标物是十分费时的。选择分析方法的几种考虑所分析的物质是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化合物结构剖析?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要求如何?样品量是多少?样品中待测物浓度大小范围是多少?可能对待测物产生干扰的组份是什么?样品基体

5、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如何?有多少样品,要测定多少目标物?热分析法热分析法是测量物质的质量、体积、热导或反应热与温度之间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方法。热分析技术是仪器分析方法之一。1887年法国Henry Lonis Le Chatelier 教授创立了热分析方法。ICTAC(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for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热分析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热分析法包括三个内容:程序控制温度: T=(t),指以一定速率升(降)温。选择一种观测的物理量P。P直接或间接表示为温度关系。 P=f(T

6、或t)九类17种热重法(TG)、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等热分析法热分析法的特点:应用的广泛性一般用于定性分析的灵敏度不够;用于定量分析时具有无需分离、不用试剂、分析快速的优点,但准确度不理想方法和技术的多样性发展趋势:多种分析仪器联用11. 差热分析技术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DTA:在程控温度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差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差热曲线或DTA曲线: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本质:与焓变测定有关11.1 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加热、冷却物理、化学变化; 吸热或放热现象。热效应晶型转变、沸腾、

7、升华、蒸发、熔融; 氧化还原、分解、脱水和离解等无热效应玻璃化转变比热容等焓变温度变化,质量不一定改变11.1.1 DTA仪器的基本原理1.DTA的基本原理 将试样S和参比物R置于以一定速率加热或冷却的相同温度状态的环境中,记录下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差T,并对时间或温度作图,得到DTA曲线。DTA示意图热电偶与差热电偶热电偶差热分析的关键元件;产生较高温差电动势,随温度成线性关系的变化;能测定较高的温度,测温范围宽,长期使用无物理、化学变化,高温下耐氧化、耐腐蚀;比电阻小、导热系数大;电阻温度系数和热容系数较小;足够的机械强度,价格适宜。 铜-康铜(长期350 /短期500 )、铁-康铜(60

8、0/800 )、镍铬-镍铝(1000/1300 )、铂-铂铑(1300/1600 )、铱-铱铑(1800/2000 )。11.1.1 DTA仪器的基本原理经典DTA示意图定量DTA典型的DTA曲线11.1.2 DTA曲线若试样不发生热效应: , 基线,AE线试样温度升高,发生热效应时: ,DTA 曲线放热吸热E11.1.3 差热分析的特点T试样自身的温度,但实际测量中,有时以参比物温度表示,有时以炉温表示。差热分析不能表征变化的性质。差热分析本质上仍是一种动态量热。测得的结果不同于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测量结果。试样与程序温度(以参比物温度表示)之间的温度差比其它热分析方法更显著和重要。11.1.

9、4 差热曲线提供的信息1.峰的位置:是由导致热效应变化的温度和热效应种类决定的。2.峰面积:与试样的焓变有关。求积仪法、剪纸称重法和数格子法;反应前后基线没有偏移的情况:连接基线;Tp(峰顶);11.1.4 差热曲线提供的信息反应前后基线偏移时:(ICTAC) 分别作反应开始前和反应终止后的基线延长线,它们离开基线的点分别是Ti(反应始点)和Tf(反应终点),连接TiTp Tf各点,便得到峰面积;由基线延长线和通过峰顶作垂线,与DTA或DSC曲线形成两个近似的三角形,其面积之和表示峰面积。峰的形状(和个数)11.2 差热分析(DTA)曲线方程假设条件试样、参比物和容器之间无温度梯度,温度均匀。

10、试样、参比物和容器的热容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传热阻力(热阻)R保持不变。加热源(炉子)向两个容器传导的热量与炉温和试样、参比物的温度之差成正比。 即Q(TWTS)或(TW-TR)11.2 差热分析(DTA)曲线方程在任何时刻,试样产生能量的速率:11.2 差热分析(DTA)曲线方程无热效应时:曲线的纵坐标基线方程:系统的时间常数 和曲线上任一点斜率的乘积11.3 影响DTA曲线的因素11.3.1 仪器方面的影响样品支持器应与参比物支持器完全对称温度测量和热电偶的影响(平板热电偶)试样容器的影响11.3.2 操作条件升温速率炉内气氛(静态、动态)加热速度快,峰尖而窄,形状拉长,甚至相邻峰重叠。加

11、热速度慢,峰宽而矮,形状扁平,热效应起始温度超前。11.3 影响DTA曲线的因素不同升温速率对高岭土脱水反应DTA曲线的影响 11.3 影响DTA曲线的因素11.3.3 样品方面试样性质(粒度、结晶度)a. 试样颗粒越大,峰形趋于扁而宽。反之,颗粒越小,热效应温度偏低,峰形变小。 颗粒度要求:100-300目(0.04-0.15mm)11.3 影响DTA曲线的因素b. 试样的结晶度、纯度和离子取代 结晶度高,峰形尖锐;结晶度不好,则峰面积要小。 纯度、离子取代同样会影响DTA曲线。试样的用量 试样用量多,热效应大,峰顶温度滞后,容易掩盖邻近小峰谷。 以少为原则。 硅酸盐试样用量:0.20.3g11.3 影响DTA曲线的因素参比物和稀释剂的影响参比物:在所测温区是热惰性的,热容和热导率与试样匹配,粒度与试样相近。稀释剂:将参比物以某种方式加入到试样中去,加入的参比物称为稀释剂。试样装填方式 薄而均匀 试样和参比物的装填情况一致11.4 DTA曲线解析脱水 普通吸附水脱水温度:100130 。 层间结合水或胶体水:400 内,大多数200或300 内。 架状结构水:400 左右。 结晶水:500 内,分阶段脱水。 结构水:450 以上。 11.4 DTA曲线解析分解放出气体 CO2、SO2等气体的放出 吸热峰氧化反应 放热峰 非晶态物质的析晶 放热峰晶型转变 吸热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