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zhiyo)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化学实验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和优点,在培养学生综合(zngh)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具有动机功能、探究功能、创新功能、德育和美育功能等,四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研究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功能格外重要。本文从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四大功能入手,对各功能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做了具体的阐述,并举以相应的化学实例加以说明(shumng),旨在引起人们对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
2、识。本文通过了解现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试讲教学,实习等对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功能;学生能力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s basic idea is to focus on th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Especially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with its unique way of teaching and advantages have irreplaceable role in training the students
3、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literacy,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Practice shows that in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chemistry experiment has the motivation function、explore function、innovation function、moral and aesthetic function, and more.Four functions cultivate
4、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experiments、exploring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rigorous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search the chemical experiments function in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chemical exp
5、eriments four functions in train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 to elaborate each func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and explain on the corresponding chemical example, aiming to make people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hemical experiment. B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6、access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in conjunction with our lecture teaching internships to explore the chemistry experiments functions in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Key Words: chemical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function; Students ability目录(ml)引言(ynyn)(1)1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相关(xinggun)概述(1)1.1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
7、与作用(1)1.2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与要求(1)1.3当前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2)1.4当今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2)2 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功能 (3)2.1动机功能(3)2.1.1感觉兴趣(3)2.1.2操作(cozu)兴趣(4)2.1.3探究(tnji)兴趣(4)2.1.4创造(chungzo)兴趣(4)2.2探究功能(4)2.2.1根据生活经验设计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5)2.2.2师生“对话”进行探究式学习(5)2.2.3改进、设计化学实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5)2.3创新功能(6)2.3.1大胆改进,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6)2.3.2积极探索,培养了
8、学生的创新精神(7)2.4德育和美育功能(8)2.4.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8)2.4.2科学态度教育(jioy)(8)2.4.3环境(hunjng)教育(9)2.4.4化学(huxu)美教育(9)结语 (10)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引言化学实验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当中,在化学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培养学生能力中具有动机功能、探究功能、创新功能、德育和美育功能等。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条件、教师水平、课堂时间等的限制,导致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功能被严重忽略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传统实验教学中“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及学
9、生“验证实验”取代了“探究实验”,导致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不多”、“不全”、“不到位”的现象严重,缺乏必要的化学实践活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自己归纳总结较少,探究和操作的机会较少,也就较难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操作实验总结实验原理和分析实验结果,不能够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这都是由于没有意识到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功能。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的发展,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四大功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1 化学(huxu)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相关(xinggun)概述1
10、.1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dwi)与作用教育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作用发挥不明显、探究水平不高、学习方式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我国已实行多次课程改革,目前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本次课程改革是以提高我国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为重点,以转变学生一贯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倡导全人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参阅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不难发现,新课改中化学实验教学不再是以往的为了实验而实验,为了数据而实验,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态度等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当
11、重新审视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功能的重要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由于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化学实验课上学生的实验主体性也得到了重视与发挥。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还应注重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积极探索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兴趣、探究能力、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改变课程实施中灌输式学习、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和发展学生查阅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精确掌握重点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勇于创新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
12、的化学素质。1.2 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与要求在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课本中,已经不再区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和设施条件,可由教师演示实验,或边讲实验边让学生探究,但教师要对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进行指导与提供建议,这是一大特色,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设置以探究为主化学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探究的意识,推进学生学习探究意识的行成1。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提供的素材,调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意识,如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进行验证、分析
13、问题、解决问题等。总之在实验教学当中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联系生产实际,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亲历性。1.3 当前化学(huxu)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中,尽管一直要求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强调它的重要意义,但实验教学仍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教师的传授(chunshu)方式、学生的实验学习方法仍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要求,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个别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不到位,其实验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存在差距。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仍旧是灌输式,只讲述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忽略了学生的主题探究性
14、和个性的发展。要么就是处处“科学探究”,实际上是“泛化”探究教学2,是对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理解不够彻底,过度重于形式而失于内涵。部分教师只注重教学结果,缺乏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第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在实验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心态有必要调整,没有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具体分析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只注重实验结果或是考试结果,而忽略了最重要(zhngyo)的即整个实验过程。其二学生的兴趣也是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一大因素,例如有的学生更加偏爱完成无机化学实验,实验现象明显,操作较为
15、便捷,并且实验中充满着发光发热、变色、沉淀、气体等实验现象;而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实验耗时过长,产率较低,所以不易引起学生的实验欲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相关问题的发现和研究。其三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着恐惧、胆怯的心理。有的学生走进实验室,畏首畏尾,当老师下来巡视实验情况时放不开手脚,面部表情紧张,手上的操作也不从容,变得生疏起来,甚至总担心会出现差错被老师或是同伴指责,此时学生反应一般比较迟钝。其四则是学生的固定学习模式“照方抓药”、“按图索骥”是实验中阻碍问题意识的培养的一大因素,部分学生被动盲从,而不是积极的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当然不可否认,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存在,在教学过程当中,
16、应该协调好不利和有利的因素,最大限度的按照课改要求完成实验教学。1. 4当今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要求是随当今社会变化而派生出的一个新的改革问题,当今社会需要大量建设型、创新型人才,那么重点就是在于培育人们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意识到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各种功能,重视化学实验,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需要会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也要求(yoqi)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逐步向新的要求过度,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化
17、学实验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思考,进而促使学生进行探究验证(ynzhng),在这一步步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发现新知识,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人才培养模式(msh)的创新,除了新课程载理念的指导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匹配系统的支撑。教师将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实践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培养的人才能达到当代社会的要求。2 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功能“实验功能”的概念:化学实验不仅具有动机功能、探究功能、创新功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鉴赏、创造化学美的能力等多方面的教学功能,即是我们所说的德育和美育功能。这些功能须在多个化学实验教学中才
18、能体现出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握试验、关注实验、重视实验,才能真正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四大功能,让化学实验“开口说话”。化学实验的具体功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少学者对此做过概括。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的含义和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包括动机功能、探究功能、创新功能、德育和美育功能等。2.1动机功能化学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动机功能,其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最突出的部分。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如果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其中枢神经就是高度活跃的,此种状态下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认真操作顺利完成试验任务4。在新课程理
19、念下,化学的动机功能可以使学生由积极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由学会学习转变为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实验兴趣可分为感觉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创造兴趣等。2.1.1 感觉(gnju)兴趣它是指学生通过感知教师演示实验的现象和观察各种实验仪器、装置而产生(chnshng)的一种实验兴趣5。这种兴趣属于直接兴趣,特别是学生刚开始接触(jich)化学,对很多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积极性都很高,但这种兴趣持续时间不长。例如初中九年级化学(上)的铁丝与氧气点燃的演示实验,当学生看到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时都会唏嘘不已,这便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此时教师展开的一系列实验问题就显
20、得轻松甚许。2.1.2 操作兴趣它是指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而获得实验现象所产生的一种兴趣。它不再满足于观察明显的实验现象,而是开始自己动手操作,并对动手操作实验有较高的积极性,这种兴趣比感觉兴趣要高一级,但其仍属于直接兴趣,只要可以根据书上提供的实验步骤把实验做一遍,兴趣就得到了满足,这种兴趣没有促使学生达到要了解实验本质和规律的水平。2.1.3 探究兴趣它是指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而形成的一种实验兴趣,与前两者不同,属于间接兴趣,并比前两种兴趣的水平都要高,这种兴趣持续时间较长,可以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所。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上课前将香水喷洒在手帕上,在教室
21、里走一圈,提出“同学们是否能闻到香水味,能闻到香水味的原因是什么呢”的问题。再展示一杯糖水和盐水“我们凭肉眼能区分出哪杯是糖水哪杯是盐水吗?糖、盐在水中不见了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本节课所学的“分子和原子”立刻生动、形象起来。除了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兴趣,家庭小实验同样可以,家庭小实验主要探究的是身边的环境问题,贴切我们的生活,是解答生活中多种疑难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最佳方式。如学习了酸碱盐的应用之后,可以用小苏打、柠檬酸等让他们自制汽水,并在第二天让老师评定各自的成绩,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如学习了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叶脉书签;再如,用
22、食醋除去家里水壶里的水垢等。在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中,学生懂得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可被用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这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原因的探究兴趣。2.1.4 创造兴趣它是指学生(xu sheng)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而进行一系列创造性的实验活动所产生的一种兴趣,是化学实验兴趣的最高水平,是推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最强劲动力(dngl)。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jj)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确保学生可以熟练地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当学生对实验结论有疑问或有新的设想时,应鼓励其重新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并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科学实验小论文,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
23、求知欲,这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2 探究功能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化学实验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学生有了较强的探究能力,能够使其更加清晰的进行化学学习,总结学习思路和方法。2.2.1 根据生活经验设计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新课程不再是单纯依据化学学科的知识系统来描述内容目标, 而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社会生活实际来选取化学知识6。因此我们的实验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让他们能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增强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我以前试讲CO2 的性质时, 总是先讲CO2如何制取,或
24、者将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带进教室,当场制取后,再介绍它的物理性质和它的化学性质。在新课改理念和老师的指导下,我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在身边寻找例子来讲解我们的化学知识。再次试讲时,我让每位同学带一瓶自己喜欢的碳酸饮料,先让他们猜想CO2有哪些性质,然后让他们打开饮料瓶子做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这不仅解决了二氧化碳的来源问题,还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就在我们周围。在探究CO2是否与水相溶时, 在集满CO2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1/3体积,然后用力振荡,矿泉水瓶被压扁了。学生会对这种现象感到新奇和疑惑。教师则要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原因是什么呢?这将使学生的兴趣不断地提
25、升和发展,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2.2.2 师生“对话”进行探究式学习在传统(chuntng)的化学课堂上,教师是灌输者,学生(xu sheng)是接受者,根本不存在师生“对话”。其实,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即使问题很简单、幼稚,也不能嘲笑、讽刺学生,而应耐心的为学生解答。要做到师生平等,提供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文化。使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化学(huxu)知识,敢于质疑,敢于与老师对话。例如,在做实验“蜡烛的燃烧”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正确的观察实验现象,我让学生按照蜡烛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来观察实验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都踊跃发言,如“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呢?”
26、“吹灭后,烛芯上上升的白烟是什么呢?”则可借此机会让学生探究物质的检验方法,首先让学生回忆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现象,管壁上有水珠,说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蜡烛燃烧的产物看不见,说明是气体,受热的气体怎样运动呢?然后根据提示,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在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根据杯壁是否有水珠来检验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了水,再换上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根据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检验反应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接下来学生用火柴点燃“白烟”,白烟迅速燃烧,但仍无法确定到底是蜡蒸气,还是一氧化碳,学生知道蜡蒸气易凝固,但怎样让其凝固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在白烟上罩一个外壁用冷的湿巾捂住的干燥试
27、管,即可检验出白烟是什么。因此,课堂上要留有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问,这比教师纯粹的满堂灌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2.2.3 改进、设计化学实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新教材的很多探究性实验在设计上,都倾向于把探究的操作步骤罗列清楚,然后在实验中间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并回答,这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比较程序化,并没有完全放开。 为了增加学生思维活跃的程度,增加思维探究性的深度,教师应改进一些化学实验,增大探究难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课堂上用红磷的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但是发现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比瓶内空气体积的1/5小,讨论了几个可能的原因后,教师提出“如何才能准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8、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案。一种方案是: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量简测量集气瓶的体积( 即得出瓶中空气的体积),等红磷燃烧完,放置冷却到室温,再测量瓶内剩余水的体积( 即得出氧气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氧气的含量。该方案原理正确,但忽略了导管里还有一部分水,导致所测氧气体积误差较大,改进的方案是用量筒来代替烧杯,这样可直接读出量筒中反应前后水的体积,相减即是氧气的体积,也避免了导管中残留的水引起误差。另一种方案是:先向针筒装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在燃烧过程中,瓶内气压减小,由于压强差,针筒中的水逐渐流入瓶中,则可直接读出流入瓶中水的体积,即得出瓶中原有氧气的体积。这种装置既避免了磷燃烧
29、后冷却过程中导管里的空气进入瓶中造成误差,又避免了导管中残留的水造成误差,使测量更准确,是最佳方案。通过此类实验教学设计,让学生(xu sheng)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发挥了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gngnng),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总之,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jyu)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途径远不止这些方面,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7。2.3创新功能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经济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而如何改变传统
30、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机制,则是学校教学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8。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实验中,由于化学实验直观、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直接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素质9,还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自己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应重视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创新功能,做到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2.3.1大胆改进,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动态美、直观性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环
31、保意识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是否讲好实验课关系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实验资源的开发特别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拓展知识范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课本上金属钠与氯气的燃烧实验存在着不足,如反应过程中残留和逸出的有毒氯气将影响师生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可对实验做以下改进,用医用输液袋收集氯气备用,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脱脂棉吸干表面的煤油,放置于试管底部,用带有两根导管的橡胶塞塞紧,一根导管与装有氯气的输液袋连接,另一根导管通入集气瓶。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实验桌的铁架台上,用手挤压盛满氯气的输液袋,利用部分氯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给试管加热,待金属
32、钠熔化成银色闪亮的小球,继续加热一会,挤压输液袋鼓入氯气,当钠开始燃烧时,撤去酒精灯。让学生间歇地挤压输液袋。学生可观察到,钠在金属管中剧烈燃烧,火焰为黄色,并且试管内充满了“白烟”。整个反应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的细致观察,积极的参与, 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在实验仪器的使用上体现了安全化,微型化,绿色化。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做到胆大心细,以身示范、以熟练的操作技能去感染学生,从而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实验心理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诱导学生在实验中去创新,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3.2 积极探索,培养了学生(xu sheng)的创新精神探究性实验教学是
33、目前化学教学中比较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精心选择探究性实验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实验内容的选取要广泛、合理。可以从不易成功的验证性实验、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化学问题、化学教学的一些难点问题以及(yj)化学产品的生产中选取探究性实验内容。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可设计为,用排饱和石灰水的方法收集验纯后的一氧化碳气体(瓶中保留少量石灰水),将一条光亮的铜丝绕成螺旋状,加热变黑后迅速插进盛满一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学生可看到铜丝变回加热前的红色和瓶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让学生探究每次变化的原因,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增强了安全性,节约了药品,减少了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但由于探究性实验
34、的开放性,实验准备的难度加大了,在实验(shyn)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充分准备,学生积极性不够,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例如,涉及危险和污染实验时,是老师非常棘手的问题,若能设计一种方案使这些实验安全化、微型化、绿色化,然后再让学生来完成这些现象明显、有挑战性的实验,可以更好的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学生对生动、明显的化学反应现象感兴趣,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高度集中,精神饱满,很容易接受新知识。例如,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课前,用紫色石蕊浸泡滤纸,晾干,制做成紫色小花备用,课堂上展示紫色小花,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吗?让四个学生上台做对照实验,一个学生向
35、紫色小花喷洒稀醋酸溶液,变红。一个学生向紫色小花喷水,小花不变色,再放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小花变红。一个学生将紫色小花直接放入集气瓶中,不变色。一个学生手持紫色小花,作为对照试验。学生讨论总结得出,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的产物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即得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记忆深刻、知识牢固 ,因此,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化学(huxu)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准确性,还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积极参与到实验课程当中,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创新功能(gngnng),以启迪学生的创新
36、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4 德育和美育(miy)功能化学实验教学具有德育和美育功能,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这一点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通过多次操作化学实验,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如实验现象不明显,这就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是不是其中有失误或疏漏;有的实验不是一步到位,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有毅力和耐心;有的化学实验容易失败,需要重复操作以寻求我们需要的现象,这就需要学生坚信成功永远只属于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这些都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当代社会发展迅速,应大力提倡环保和节约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改进实验的某些不合理的
37、地方,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化学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美育。2.4.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实验本身存在着物质与物质、物质与现象、物质变化与变化条件等诸多关系,这些关系反映了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10。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列举大量各种物质,让学生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然后让学生做铁丝的燃烧、铁矿石的还原、水的电解等实验,让学生知道物质又是运动的,没有绝对的静止,这培养了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学习粒子有带正电的也有负电的、溶液的酸碱性等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强化了学生的辩证观;通过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相互关系,获得了个性与共性的科学观点;通过单质铁置换出硫酸铜溶
38、液中的铜和教材上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天平失衡的学习,领会了质量守恒规律;通过溶液的导电实验电离理论,使学生学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4.2科学态度教育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脚踏实地(jio t sh d)、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在化学实验中,有时产生的气体或沉淀很少,现象不明显,这就要求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有的实验较难得出结果,需要学生迎难而上,多操作几次;有的实验现象与理论完全不一样,这需要学生找出原因,不能凭空修改结果。科学家付出的无数心血与汗水才建立了化学知识体系,如居里夫人奋斗了45个月才发现了镭;门捷列夫(mn ji li
39、f)探索了近20年才得出元素周期律;拉瓦锡数十年才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氧化说”。所以应向科学家学习锲而不舍、脚踏实地的精神,只有认真对待实验的每一步(y b),清楚进行每个步骤的原因,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例如氢氧化钠溶液遇酚酞变红,那氢氧化钠溶液中何种微粒使酚酞变红呢?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中微粒:氢氧根离子、钠离子和水分子。实验:a、取适量蒸馏水滴入酚酞试液;b、取适量氢氧化钾溶液滴入酚酞试液;c、取适量氯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现象:实验a、c不变色,实验b显红色。结论:酚酞变红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一般得出上述结论后该实验完成,但为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无误,加强学生的
40、科学态度教育,设计了如下验证方案:分别取几种碱性溶液,装在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滴加酚酞试液,溶液都变红,从而强化了上述结论,验证了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2.4.3环境教育环境问题困扰着地球村上的每一个国家,它的解决迫在眉睫,那么首先就要从教育入手,化学教育更是任重道远。教师应在实验过程中刻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学生保护环境,如在有Cl2、SO2、CO、NO2 等有害物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大气被污染、水源被污染的原因之一,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与保护环境相关的有效措施,从而让积极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空气、水等的污染(w
41、rn)情况,用实验结果来表明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让人们看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如美国由于堆放(du fn)工业垃圾而引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爱运河事件”。日本水市因排放的工业垃圾而引起水质污染,然后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的“水俣病事件”。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不能走发达国家先发展、造成污染、形成公害、然后(rnhu)花大力气治理环境的老路,必须实行“发展与治理同时并重”的方针。把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放在同样高度,为将来走上岗位投身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2.4.4 化学美教育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化学美教育,化学实验中渗透的美育有实验仪器对称美、实验装置整齐美、实验现象动态美、实验操作娴熟美、实验内容丰富美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实验中无处不在的美,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化学美的能力。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大班毕业典礼主持词(19篇)
- 商务楼保安项目合同协议
- 品牌物业服务合同协议
- 正规合伙人合同协议书模板
- 毕业协议就业协议书范本
- 德国租房解约合同协议
- 快递配送外包合同协议
- 商场装饰施工合同协议
- 员工损坏赔偿合同协议
- 商业商品房合同协议
- 国开2024年秋中国建筑史(本)终考任务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合作中成长》教学课件
-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课件
- 直饮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2年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滕州卷烟厂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监理整改回复单(模板)
- 招贴设计 课件完整版
- 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
- 6G项目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