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课本习题答案_第1页
化学选修四课本习题答案_第2页
化学选修四课本习题答案_第3页
化学选修四课本习题答案_第4页
化学选修四课本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选修四课本习题答案第三章第四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课本习题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复习题第三节第一节第二节复习题 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二章课本习题答案第一节第二节复习题 第三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三章课本习题答案第四章课本习题答案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复习题第三节 第一章第一节(P6)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H、单位是kJ/mol或kJmol-1 。例如1molH2(g)燃烧,生成1molH2O(g),其反应热H241.8kJ/mol。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 反应

2、放热。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N2 (g)与适量H2(g)起反应,生成NH3(g),放出 92.2 kJ热量。(2)1 mol N2 (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 68 kJ热量。(3)1 mol Cu(s)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CuO(s

3、),放出 157 kJ热量。(4)1 mol C(s)与适量H2O(g)起反应,生成CO(g)和H2(g), 吸收131.3 kJ热量。(5)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 mol 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622 kJ热量。(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 mol C8H18 (l)在O2(g)中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 518 kJ热量。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N2 (g)与适量H2(g)起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2)1 mol N2 (g)与适量

4、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 kJ热量。(3)1 mol Cu(s)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 N2 (g) + 3H2 (g) 2NH3 (g) H92.2kJ/mol N2 (g) + 2 O2 (g) = 2NO2 (g) H+68kJ/mol Cu(s) + O2 (g) = CuO(s) H-157kJ/mol 12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1 mol C(s)与适量H2O(g)起反应,生成CO(g)和H2 (g),吸收131.3 kJ热量。(5)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 mol N2H4(l)

5、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622 kJ热量。(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 mol C8H18 (l)在O2(g)中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 518 kJ热量。 C(s) + H2 O (g) = CO(g) + H2 (g) H+131.3kJ/mol N2H4(l) + O2 (g) = 2H2O(l) + N2 (g) H-622kJ/mol C8H18(l) + O2 (g) = 9H2O(l) + 8CO2 (g) H-5518kJ/mol 1324.根据下列图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能量反应过程(1)反应物CO(g)

6、+H2O(g)CO2(g)和H2(g)生成物能量反应过程(2)反应物CO2(g)+H2(g)CO(g)和H2O(g)生成物H=-41kJ/molH=+41kJ/mol CO(g) + H2 O (g) = CO2(g) + H2 (g) H-41kJ/mol CO2(g) + H2 (g) = CO(g) + H2O (g) H+41kJ/mol 第一章第二节(P10)1、燃烧热数据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2、石油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目前已使用甲醇、

7、乙醇作为汽油的代用品,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找对应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可以再生的,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3、用氢气作燃料有什么优点?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有什么问题?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

8、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科学家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请你谈谈甲烷燃料开发的前景。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5、下表列出了生产1 t工业原材料的平均能耗:原材料能耗/(kJt1)原材料能耗/(kJt1)铝2.5108铁和钢4.7107锌5.0107铜4.32107铅5.0107水泥7.

9、25106请画出一张柱状图来形象地表述这些数据,并提出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6、私人汽车与公交车相比,前者的耗油量和排出的污染物均大约是后者的 ,而后者载运的乘客量平均为50人,前者平均为2人。请根据以上数据对这两种交通工具做出评价。公交车个人耗油量和排出的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 ,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共交通更为合理。 15 151. 2.5 mol C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多少热量? 2.完全燃烧多

10、少摩H2使生成液态水,才能得到1000 kJ热量?C(s)+O2 (g) = CO2 (g)H=-393.5 kJ/mol2.5 mol C完全燃烧,放热2.5 mol393.5 kJ/mol=983.8 kJ/mol H2 (g)的燃烧热H=-285.8 kJ/mol欲使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得到1 000 kJ的热量,需要H2 1 000 kJ285.8 kJ/mol=3.5 mol 第一章第二节(P13)3. 4.0 g硫粉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SO2,放出37 kJ热量,计算S的燃烧热。4. 1.00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55.6 kJ热量,计算CH4的燃烧热。设

11、1molCH4的放热为x CH4 (g)+O2 (g) = CO2 (g)+2H2O(g) 16 g x 1 g 55.6 kJx=16 g55.6 kJ=-889.6 kJ H =-889.6 kJ/mol 设1molS的放热为xS(s)+O2 (g) = SO2 (g)32 g x4 g -37 kJx=-296 kJ S的燃烧热H =-296 kJ /mol5. 2.00 g 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99.6 kJ热量,3.00 mol C2H2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H4和C2H2,哪种气体燃烧放出的热量多?设3.00 mol C2H2完全燃烧放出的

12、热量Q C2H2 (g)+5/2O2 (g) = 2CO2 (g)+H2O(l)2 :99.6=326 : QQ=3 880 kJ 从4题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89.6 kJ/mol,与之相比,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2H2放出的热量多 6.NH3(g)燃烧生成NO2 (g)和H2O(g),已知(1)H2 (g)+ O2 (g)=H2O(g) H=241.8 kJ/mol(2) N2 (g)+O2 (g)=NO2 (g) H= 33.9 kJ/mol(3) N2 (g)+ H2 (g)=NH3(g) H=46.0 kJ/mol试计算NH3(g)燃烧热量。12121232NH3 (g)+ O2 (

13、g) = NO2 (g)+ H2O(g)7232将题中(3)式反写,得NH3 (g) = N2 (g) + H2 (g) H3=46.0 kJ/mol1232将题中(1)式乘以 32H=-282.8 kJ/molNH3 (g)+ O2 (g) = NO2 (g)+ H2O(g)3232 第二章第一节(P19)1.通常化学反应速率用_来表示。2.对于化学反应N2+3H2=2NH3,当分别用N2、H2、NH3三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它们的速率之比等于_之比。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132或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3.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

14、A(g)十B(g)=2C(g)反应进行到4 s末,测得A为0.5 mol,B为0.4 mol,C为0.2 mol。则:(1)用生成物C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 );(2)用反应物A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 );(3)用反应物B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 )。 A.0.025 mol/(Ls) B.0.012 5 mol/(Ls) C.0.05 mol/(Ls) D.0.1 mol/(Ls)A CB 4.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 v(NH3)= v(

15、O2) B. v(O2)= v(H2O)C. v(NH3)= v(H2O) D. v(O2)= v(NO)45455623D 5.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A 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g)+I2(g)=2HI(g)H0。(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6、1 mol H2,反应速率加快吗?试说明理由_(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也加快吗?试说明理由_ 加快。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 没有加快。通入N2后,容器内的气体物质的量增加,气体的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增大,因而反应速率不变。 第二章第二节(P24)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g)+I2(g)=2HI(g)H0。(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_, 理由是_ _ _。降低 由于加入了N2,

17、要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就必须使容器的容积加大,造成H2和I2蒸气的浓度 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小。 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g)+I2(g)=2HI(g)H0。(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反应速率_, 理由是 _ _ _ _。不变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反应速率不变。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

18、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g)+I2(g)=2HI(g)H0。(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反应速率_,不变 1 mol H21 mol I21 mol H21 mol I22、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为了控制大气污染,提出下列建议:A.使用催化剂 B.改变压强 C.提高反应温度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_,理由是_。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反应速率,使得缓慢发生的反应2CO+2NO= N2+2CO2迅速进行。给导出的汽车尾气再加压、升

19、温的想法不合乎实际 A1.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 _的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2.已知反应A(g)+3B(g) 2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 mol/L、c(B)=2.0 mol/L、c(C)=1.0 mol/L,则K= _。 第二章第三节(P32) c(A) c3(B)K= c2(C)1163.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是_发生变化,能够使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_,催化剂虽然能够_ _速率,但_化学平衡移动。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浓度、温度、压强(反应前后气

20、体的物质的量有变化的反应) 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 不能使 4.25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92.4 kJ/mol(1)在该温度时,取l mol N2和3 mol H2放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其原因是_。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mol NH3,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2)为了提高NH3的产率,应如何选择反应条件?适当降低温度,增大压强。5.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 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

21、已达到平衡的是(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A 压强、密度、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变化才是标志6.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B(g) 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x+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22、D.c(M)c(H)c(A)c(OH)C4.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D不引入新杂质5.在一元强碱MOH溶液中加入一元酸HA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甲同学认为溶液中c(A)=c(M),而乙同学认为c(A)与c(M)是否相等,要看一元酸HA是强酸还是弱酸。你认为_同学的说法正确,理由是_甲根据电荷守恒:c (M+) + c (H+) = c (OH-) c (A-) 溶液呈中性,有c(A)=c(M)反应情况(过量)与强弱有关6.向明矾溶

23、液中逐滴加入Ba(OH) 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_7(填、=7.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不利于作物生长,通过施加适量石膏可以降低土壤的碱性。试用化学方程式分别表示盐碱地产生碱性的原因:及用石膏降低其碱性的反应原理Na2CO3+CaSO4 = Na2SO4+CaCO3Na2CO3+H2O NaHCO3+NaOH 8.推测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pH的相对大小,并说明原因。Na2CO3溶液的pHNaHCO3溶液的pH,因为由HCO3电离成CO32比由H2CO3电离成HCO3更难,即Na2CO3对NaHCO3来说是更弱的弱酸盐,所以水解程度会大一些

24、。9.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 。向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滴加810滴SOCl2,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雾形成,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中含有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SO2,轻轻振荡锥形瓶,待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析出。(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蒸干AlCl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 ,使SOCl2与AlCl36H2O混合并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试解释原因。SOCl2 +H2O = SO2+ 2HClAlCl36 H2O与SOCl2混合加热,SOCl2与AlCl36 H2O中的

25、结晶水作用,生成无水AlCl3及SO2和HCl气体。10.实验室可利用SbCl3的水解反应制取Sb2O2(SbCl3的水解分三步进行,中间产物有SbOCl等)其总反应可表示为: 2SbCl3+3H2O=Sb2O3+6HCl为了得到较多、较纯的Sb2O3,操作时要将SbCl3徐徐加入大量水中,反应后期还要加入少量氨水。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这两项操作的作用。加水的效果是增大SbCl3的水解程度。加氨水可中和水解反应生成的HCl,以减少生成物c(H+),两项操作的作用都是使化学平衡向水解反应的方向移动。*11已知MgCl26H2O受热时发生水解: MgCl26H2O=Mg(OH)Cl+HCl+5H

26、2O而MgSO47H2O受热不易发生水解。试解释原因。受热时,MgCl26H2O水解反应的生成物HCl逸出反应体系,相当于不断减少可逆反应的生成物,从而可使平衡不断向水解反应方向移动;MgSO47H2O没有类似可促进水解反应进行的情况。 第三章第四节(P67)1. 试用文字描述生成AgCl反应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过程,并根据该过程中各反应粒子的变化情况(如最大、变大等)填写下表。 c(Ag+) c(Cl)m(AgCl)反应初始达到溶解平衡前达到溶解平衡时最大最大0减少减少增加不变不变不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C.绝对不溶

27、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C3.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C4根据表3.5判断,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只有AgBr沉淀生

28、成 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C.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沉淀为主D.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沉淀为主D5.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1)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2)CaCO3难溶于稀硫酸,却能溶于醋酸中;(3)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 mol/ L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涤的损失量。S2与H作用生成的H2S气体会逸出反应体系,使FeS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在稀硫酸中生成的CaSO4微溶,附着在CaCO3的表面,很难破坏CaCO3的溶解平衡,故难溶于稀H2SO4。醋酸钙溶于水

29、,且醋酸提供的H+与碳酸钙沉淀溶解平衡中的CO32-作用,可生成CO2逸出反应体系,使其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硫酸溶液中的SO42-对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有促进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的作用。1.原电池是一种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极上发生 ,是 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极上发生 ,是 极。2.用铜和硫酸铜溶液、银和硝酸银溶液设计一个原电池,这个原电池的负极是 ,电极反应式是 ;正极是 ,电极反应式是 。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氧化反应 负 还原反应 正 铜 Cu-2e- = Cu2+银 Ag+e- = Ag 第四章第一节(P73)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

30、,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c为负极;a、c相连,c为正极;b、d相连,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 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 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 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a、c、d、b。 B 5.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 B、D 6.根据下式所

31、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Zn(s)+Fe2+(aq)=Zn2+(aq)+Fe(s)(1)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2)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3)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4)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负极:Zn-2e- = Zn2+ 正极:Fe2+2e- = Fe1.碱性锌锰电池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电池的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 )。A.Zn为负极,MnO2为正极 B.Zn为正极,MnO2为负极C.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MnO2电极发生氧化反应2.铅蓄电池充电时,PbSO4( )。A.在阳极生成B.在阴极生成C.在两个电极

32、上生成 D.在两个电极上除去A C 第四章第二节(P73)3.镉镍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 Cd(OH)2+2Ni(OH)2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是( )。A.Cd(OH)2 B.Ni(OH)2 C.Cd D.NiOOH放电充电C 4.写出铅蓄电池在放电、充电时两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放电过程总反应: Pb+PbO2+2H2SO4=2PbSO4+2H2O Pb + SO42- -2e- =PbSO4 正极:PbO2 + 4H+SO42-+2e- =2PbSO4 +2H2O负极:充电过程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PbSO4 +2e- =Pb + SO42- 阴极:阳极:PbSO4 +2H2O -2e- = PbO2 + 4H+ SO42-1.下列关于电解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槽的阴极 B.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