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_第1页
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_第2页
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_第3页
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_第4页
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何锐章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小学阶段则是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古诗词 进行德育,可以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 行的良好效果,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此 教师应通过多种科学有效的方式,让古诗词教学与德育有效 融合。关键词:古诗词;德育;融合路径一、古诗词教学与德育结合的意义古诗词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具有工具 性和人文性。工具性表现为阅读、表达、书写等,人文性则 表现为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的提升。古诗词是中国传 统文化中

2、的瑰宝,而且具有德育的功能,这是语文学科人文 属性的重要体现。在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将重点放在 能不能背熟古诗词,是否了解其大致含义等方面,忽视了其 德育价值。近年来,随着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提出,以及立德树人 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明确,古诗词与德育的融合得到新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古诗词教学与德育的内涵是高度一 致的,德育与古诗词的融合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如 在学习满江红出塞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学习游 子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感受亲情和友情;在学习龟 虽寿登鹳雀楼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如果 能够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推动两者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德育 效果,而且也有利于优秀传统

3、文化的传承。二、小学古诗词教学和德育有效融合路径(一)浅吟低唱古诗词创作时间较为久远,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是阅读还是 背诵都有一定的难度。这要求教师要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古诗词,一方面,感受语言的抑扬顿挫、合辙押韵;另一 方面,明白古诗词中的道理,形成情感共鸣。以悯农为 例,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背诵难度不大,但学生对诗 中的含义却是一知半解,不知道种植、劳作和食物之间的关 系,为什么每一粒粮食都是辛苦换来的呢?这正是解读这首 诗歌的关键所在。对此需要教师将诗的含义讲明白:烈日当 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间劳作,一滴滴汗水洒在灼热的土 地上。我们餐桌上的美食,正是他们用汗水浇灌农作物换来 的

4、。因为种植农作物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无的是刮风下 雨,严寒酷暑,都要施肥、除草、收割等,否则就难以获得 好的收成。虽然我们的物质生产已经极为丰富,但是仍然要 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看到每一粒粮食的时候都 应该想到背后辛勤的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明白了 诗歌的含义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此时所读的 每一个字都是他们的心声吐露,学生不仅能够做到身体力行, 甚至还会积极地劝导和告诫他人,达到知行合一的德育效果。 如果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定期或在假期通过微信或钉钉的语 音功能,学生通过分享诵读视频,教师进行字音、停顿等方 面的纠正,让学生在一次次吟诵中真正认同古诗词中美好和 高尚的

5、道德观念。(二)情境交融古诗词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作者在一定的情境下情之所至的 结果。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其情境,并利用多种 方法对其情境进行复现,情境越逼真,学生的感受就越深刻, 同时也可以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在提升教学效率 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以望庐山瀑布的教 学为例,在讲解古诗之前,可先请学生讲述自己观看瀑布的 经历,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当学生看 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玉推冰,下级如玉龙天降,银 河倒悬奔腾而下的场景时,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有了更加真切的体验。一些古诗对人物和事件描写 十分直观,可以让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

6、表演。以回乡 偶书为例,即可以让学生为古诗配上简笔画,也可以选几 位小演员分别扮演作者贺知章、村里的孩童等,通过对话和 表演诠释古诗词的含义。条件成熟后还可以将若干首古诗经 过编排后组成新剧本,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古 诗词中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的认知,变为一种此情此景下发自 内心的认同。这既与古诗词本身情景交融的特点相一致,也 有力提升了古诗词学习和德育的效果。(三)墨香落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写作之所以是语文 学科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写作是一个不断体悟、思考和表达 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的认知和思想认同是极为重要的。所以 教师可以设置“墨落纸香的环节,让学生写出自己对古诗 词

7、的所思所感。当然,考虑到小学生的学识水平有限,教师 可以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引。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 这首诗歌是送别诗的代表作。教师先带领学生品读诗歌,读 准“阙” “宦”和“歧”三个生僻字,然后就作品的大意进 行讲解。在长安城的城墙外,远望着杜少府将要去任职的蜀 州。为什么对这种离别的愁绪深有体会?因为自己也曾与友 人有过同样的经历。短暂的伤感后,诗人感叹道只要我们心 意相通,彼此惦念着对方,即便是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 亲近。最后,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哭湿了衣巾,而 是要坦然豁达,迈开大步向前走。在讲解完诗歌大意时,教 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几个写作方向:请写出这首诗歌的主 旨句?作品

8、表现了哪种类型的情感?能否写出自己与亲朋 好友分别时的感受?我们还学过哪些送别诗?等等。教师在 评价过程中,先不在文本上有过高的要求,重点是学生是否 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否明白了真正的友谊可以超过时 空限制这个哲理,并由此延伸到怎样与同学和谐相处。对于 一些优秀作品,则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进行展示,在给予学 生以充分鼓励的同时,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四)外化于行德育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认同道德观念外,还在于引导学生养 成德育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品读 感悟也好,写作抒情也罢,最终都是为了如何做、如何身体 力行将古诗词中的道德品质付诸实践,这才是古诗词德育的 最终目的。以

9、父母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例,很多家长抱怨孩 子嫌自己唠叨,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家长束手无策。而 古诗词中却有着很多解决的办法。以孟郊的游子吟为例, 教师在引领学生读完古诗后可以向学提问:“孟郊要出远门 了,母亲为自己做了哪些准备呢?学生回答:“慈母手中 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教师再进行 适当扩展:“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手中的一针一线,都包 含着对儿子的深情,希望他远行顺利,早日归来。同学们每 天上学的时候,你们的妈妈都会为你做哪些准备呢?”学生 回答:“准备早饭、让我带好电话手表、提醒我注意安全等”。 教师则趁机引出主旨:“我们的母亲都与孟郊的母亲的一样 伟大,都有着无私的

10、母爱,有时可能方式方法不合适,但是 她们却是发自内心地爱着我们,愿意为我们付出一切。谁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是不是也为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 情呢?课后,有的学生给妈妈送了小礼物,有的学生主动 做家务,有的学生陪妈妈散步,表达了自己对父母、长辈的 敬爱之情。这种自觉、主动的转变,正是德育的最佳效果所 在。三、结语综上所述,将德育渗透于古诗词教学中,不仅是可行的,而 且是必要的。这既源于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精华所具有的德 育价值,也源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更源于小学生成长 和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充分重视,善于 挖掘古诗词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和积累的过 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参考文献:冯喜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2 (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