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展示台+日积月累_第1页
语文园地六:展示台+日积月累_第2页
语文园地六:展示台+日积月累_第3页
语文园地六:展示台+日积月累_第4页
语文园地六:展示台+日积月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借阅公约1、爱护图书2、轻拿轻放3、看完放回原处4、不许损坏悯 农(其一) 李绅(772846)汉族,唐朝亳州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其一)唐 李绅种zhn(种地)zhng(种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收:收获。万颗子:很多粮食。粟:种子。四海无闲田,四海:指普天之下,全中国或全世界。闲田:荒废闲置不种的土地。犹:还,仍然。农夫犹饿死。 全国都获得了丰收,为什么种地的人还是被饿死了呢? 当时,社会动荡dn,赋f税su加重,加上灾zi荒不断,人民生活贫pn困,尤其是农民,在官府f、地主的压榨zh下,生活十分艰jin难。李绅十分同情农民的悲bi惨命运,愤fn笔写下了这两首诗。 诗人用“春种”到“秋收”,用“一粒粟”到“万颗子”的变化,讲出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可诗的结尾勾勒出的却是一幅悲惨的画面:“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人以这样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