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A)_第1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A)_第2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A)_第3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A)_第4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墓葬中并无葬

2、具,而中、晚期墓葬发生了变化。大墓不但规模大,且常有木椁葬具,随葬品丰富精美,如有洁净的白陶、乌黑而略带光泽的黑陶和优雅的彩陶,还有玉器、石器、象牙器、骨器等。小墓墓坑窄小,有的仅随葬1件陶鼎。由此说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创建了国家的雏形 出现贫富分化 生产力水平提高 产生了私有制A BC D【答案】D2商朝甲骨文记载了商王占卜的内容,它一般由序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下表。由此可知( )甲骨文为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 商朝王权神秘色彩浓厚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 甲骨文实现了文化普及A B C D【答案】A3据先秦古籍记载:黄帝、尧、舜等五帝后期,邦国林立,“野无遗贤,万

3、邦咸宁”(虞书-大禹谟)、“明明我祖,万邦之君(夏书五子之歌)。据此可知,五帝后期( )A已具有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B建立了完备的国家管理体制C奠定了周代分封制度的基础 D形成了严重的分裂对抗状态【答案】A4东汉班固认为在周代“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先生认为:商代遗民在亡国之后沦落为执丧礼者,“儒”即西周人对此类人的蔑称,两种说法反映了( )A时代和个人因素直接影响史学论断 B王朝更替造成儒家社会角色的转变C儒家在源流和功用上存在着多元性 D商周社会文化转型模糊了后人认识【答案】A5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变法,提出“雕文刻镂,害农之事也。锦绣纂组

4、,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多。”材料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答案】D6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道于老师孔子。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这一思想,理学家程颢曾经指出:“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恕”道( )A主要是维护等级制度 B充分体现了对人的束缚C有利于和谐社会形成 D得到民众普遍自觉遵守【答案】C7“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

5、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A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 B坚持以法治国C促进民族交往的加强 D推行小篆字体【答案】A8有学者提出,秦朝迅速衰亡并不是新制度的原因,而是(关)东与西(秦)文化在认同上存在重大冲突所致。在当时,虽然大家都认为需要一统天下方能解决周制弊病与战国乱局,但这个统一天下的新主,在整个关东六国看来,绝不应当是秦国。对该学者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东方六国崇尚仁义与秦国大相径庭 B文化差异使关东地区不服秦朝的统治C六国对解决战国乱局的看法不统一 D秦朝因施行暴政导致灭亡【答案】B9对秦阿房宫的叙述在诗人笔下、历史文献和考古学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对下表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汉代司马迁史记“

6、上(始皇)崩,雲其作者”;“(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咸卒陈胜等反”,“三年秦二世自杀”,“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唐代杜牧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当代学者李毓芳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收获和研究考古队对阿房宫的主要建筑前殿遗址进行发掘、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在其夯土台基及附近未发现秦代宫殿建筑中墙、殿址、壁柱、明柱、柱基石、廊道和排水设施等相关遗迹,未发现相应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也未发现在当时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而在秦都咸阳的宫殿建筑考古中则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A杜牧阿房宫赋作为文学

7、作品有虚构色彩,可信度最低B随着史料的积累,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C司马迁作为西汉史学家,与秦朝比较接近,故更能还原历史D文献与考古互相辩驳利于还原历史真相【答案】D10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默陆,而藩国自析。”据此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诸侯特权 B削弱王国力量C保证国家收入 D加强地区交流【答案】B11汉代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如图反映了当时( )A统治区域的扩大 B民族关系的概况C地方制度的演变 D丝绸之路的开辟【答案】D12汉朝,“丝绸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

8、。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西方普遍使用中国的丝绸C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D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答案】D13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答案】D14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的水稻“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这一做法( )A体现了南北粮食

9、日趋融合的趋势 B促使外来农作物成为种植的主体C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D提高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答案】D1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钱币的使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南朝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北朝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C南北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D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活跃【答案】D16“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下列选项中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相符的是( )A发生了牧野之战、淝水之战 B时代特征

10、是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C江南区域动态开发已经完成 D儒道佛合流形成理学【答案】B17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现代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具有革新魄力,重用有才之人【答案】B18据史料记载,隋亡4年后,太原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这说明隋朝( )A北方仍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B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社会财富都集中到国家手中 D

11、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灭亡【答案】B19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变化说明了(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科举制度完善并成熟C宰相职资发生重大变化 D世家大族进一步衰落【答案】D20俸禄是指官员的报酬。春秋时期,诸侯逐渐实行谷禄制。孔子为鲁司寇,有“奉(俸)粟六万”。至战国,各诸侯国普遍实行谷禄制。秦国的官俸以“石”为级制计算官禄,而楚国用“担”来计算。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宗法制受到冲击 B分封制遭到破坏C贵族政治开始瓦解 D官职制度发生变化【答案】D21唐太宗对流落“外蕃”的

12、人口,采取回归者免除徭役与赋税35年的措施。此举吸引了大批人口回到“内地”,仅贞观三年(629年)自塞外归来者就有120多万人。这一举措(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助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C导致均田制瓦解 D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答案】B22晋律确立了“准五服制罪”的制度,即九族以内的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依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这一规定体现了( )A律令儒家化的特点 B礼法融合的开始C法律与教化的冲突 D宗法观念的淡化【答案】A23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重用中原的儒士如王猛,大兴儒学。北魏孝文帝时期,儒学兴盛,更是“比隆周汉”。这说明

13、( )A动荡时期统治者更依赖儒学巩固统治 B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主流思想C该时期实现三教合一,儒学发展兴盛 D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答案】B24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 )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答案】D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秦始皇于是使御

14、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公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在西汉中期,董仲舒何以会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采取了黄老无为和与民休息的政策,几十年后西汉出现了繁荣景象。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汉初实行分封制的结果,皇帝与地方封建势力的矛盾激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有所发展,因此汉武帝时期仅靠黄老的无为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儒学在经历春秋战国、秦朝的坎坷经历后,身处逆境的儒学在不断改变自己,加强自己,这样在入世

15、过程中也就日渐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摘编自王永祥 霍艳霞董仲舒“独尊儒术”功过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子扶苏的担忧。(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代“独尊儒术”能够被提出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两者的异同点。(10分)【答案】(1)担忧:国家初步统一,用严刑酷法会使天下不安定。(2)原因:汉初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儒学在坎坷经历中的不断丰富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3)异:秦始皇是用暴力手段禁绝一切学说,除了法家;西汉是用儒家思想取代其他学说。秦朝时期焚书是秦暴政的体现,最终造成秦的灭亡;西汉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的确

16、立,巩固了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同:都是为了加强对人民思想的控制;都是为了适应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的专制措施。26三星堆考古发现表明,蜀地曾有一个特色鲜明的古代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从遗址中神像、礼器、祭品的规格、数量、形态来看,当时祭祀的规模和场面都已达到了非常宏大和热烈的程度,不断强化了神权国家的思想理念、向心力量和统治能力。川西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宽松的人文环境,使祭祀的许愿和人们的愿望比较容易实现,更加强了三星堆祭祀活动的灵验性和影响力,吸引和汇聚多方面的人员的文化前来参与,促进了文化、艺术、经济、技术,乃至思想观念的交流

17、与发展,形成了长江上游一个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中心,在东方文明和世界古文明中都占有特殊的地位。摘编自赵殿增三星堆考古新发现与古蜀文明新认识材料二 三星堆文化以祭神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原始宗教体系和多方朝觐的宗教圣地;人像、神像、器物的造型艺术上表现出奇特的形式和手法,并且被注入了人的灵气和情意;令人惊叹的是不仅历史上对三星堆遗址没有任何记载,而且这个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的出现和消失又是那样突然和诡秘。从总体上看,三星堆文化是以本地文化因素为主发展起来的,而外来文化的加入又大大促进三星堆古蜀文明的发展进程。摘编自赵殿增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特色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星堆祭祀活动在古蜀社会发展

18、中所起的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特色。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星堆文化发现的重要意义。(6分)【答案】(1)作用:维系国家统一;推动工艺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2)重要特色:神圣的信仰;神奇的艺术;神秘的历史。重要意义:丰富了人们对古蜀文明的全新认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见证;对研究世界上古文明的发展有重大价值。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五代后晋刘昀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

19、)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立嫡以长,礼之正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效法)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唐太宗入冥记1900年出土文献敦煌文书中武则天时期的俗讲话本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杵中心争答不得。结合所学知识,辨析以上材料的史料价值。(6分)【答案】史实价值: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分别是成书于五代和宋朝时期的官修史书,具有权威性。但是官修史书受时代影响,并带有官方立场,政治性强,不一定完全反映客观史实,且受时代所限有矛盾之处,须加以辨析并与其他史料印证。唐太宗入冥记是武则天时期的民间话本,属于文学作品,体现当时的一种民间舆论,属于近代发现的新史料,可对研究“玄武门之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但是民间文学作品,有虚构成分,需谨慎使用。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