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智能化项目解决方案_第1页
公园智能化项目解决方案_第2页
公园智能化项目解决方案_第3页
公园智能化项目解决方案_第4页
公园智能化项目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能园区解决方案目录一、概述52.建设目标63.园区需求分析7四、系统建设方案84.1 .总体思路84.1.1 、总体思路84.1.2 、程序介绍104.2 .施工原则134.3 .建设能力134.4 .设计依据和规定164.5 、 XX智能管理系统结构174.6 、网络传输系统174.7 、中央机房建设项目184.7.1 .机房概况184.7.2 .设计思维184.7.3 、设计目标194.7.4 、机房建设能力194.7.5 .机房装修系统214.7.6 .机房供配电系统264.7.7 .机房精密空调294.7.8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304.7.9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354.7.10 。机

2、房集中KVM管控系统404.7.11 、防静电、防雷及接地要求424.7.12 。 48机房一体化管道及识别系统设计4.8指挥中心建设项目494.8.1大屏幕投影系统504.8.2 、门禁监控子系统714.8.3 .智能中控系统设计方案754.8.4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764.8.5 、 GPS定位调度管理系统784.9 、园区规划管理894.9.1 、 GIS软件选型分析及其他软硬件配置建议934.9.2系统采用的主要GIS关键技术974.10 、视频监控系统1024.10.1 、设计思路1024.10.2 、功能设计1034.10.3 、视频监控系统结构1044.10.4 、系统功能105

3、4.10.5 、系统特点及设备性能1084.10.6 、视频监控子系统1094.10.7 、传输网络设计1134.10.8 、主控中心115设计4.10.9 、存储设计1154.10.10 、高清解码设备1174.10.11分控中心设计1214.10.12 、平台软件设计1214.11 .某公园森林火灾监测系统1304.11.1 。建设用途1304.11.2 、系统功能实现1304.12 .车辆出入管理系统1324.12.1 .出入口的设计与功能1324.12.2 、系统主要特点1354.12.3 、自动门1374.12.4 、车辆检测器介绍1384.13 、公共广播系统1554.13.1 。

4、概述1554.13.2.某公园广播要求及建设目标1564.13.3 、公园广播系统设计原则1584.13.4 、某公园广播系统的结构1594.13.4某园区广播系统主要产品介绍1594.14 .电子票务管理系统设计方案1664.14.1 、电子票务管理系统的组成1664.14.2 、 XX风公园中央票务管理系统1664.14.3 .电子票务子系统1674.14.4 、检票子系统1694.14.5 、设备故障及应急预案1744.14.6 。统计分析报表系统1754.13.7 、网页查询系统1763.13.8 、电子商务管理系统1764.13.9 、无人值守自动售票机1794.15 .公园多媒体可

5、视化系统1804.15.1 、设计思路1804.15.2 、功能设计1814.16 .某旅游园区商务办公系统1834.16.1 、设计思路1844.16.2 、功能设计1854.16.3 、系统结构1874.17 、某公园公共服务门户1884.17.1 。设计理念1884.17.2 、功能设计188一、概述二、建设目标XX智慧园区建设,本规划以数据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建设为核心,以各类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为纽带,整合园区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创新管理模式。变分散管理为协同联动,变多层次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神管理,实现“资源智能保护、运营管理智能、产业融合信息化”。利用信息增加效益,全面

6、促进园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园区在资源保护、规划建设、旅游服务、监管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智慧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发挥规模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游客共享。园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园区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了基于国家公园监管信息系统的网络框架系统;加强国家公园遥感监测验证;完善园区中央数据库建设;推进智慧建筑工作;对园区遥感监测数据进行网络传输,为国家园区监管业务提供可靠、高效的信息传输通道;发布园区政务工作信息,跟踪园区产业发展,及时反映园区管理和服务情况;开展国家公园网上信息速报和年报,提高公园基础信息及相关数据的统计质量和效率;提供遥感监测监测、地理信息及

7、相关业务数据等文档数据共享与服务。3.园区需求分析智能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已成为某园区评价的新硬件标准。 XX风电场是国内极具发展潜力的天然风电场,智能化管理尚属空白。 XX 想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园区。 ,其智能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硬条件。这是提升公园形象的明智之举。随着人们旅游观光意识的增强,旅游市场逐年升温。中国许多公园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构建成熟稳定的智能电子票务管理系统是加强园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建立完整的基于计算机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票务、监控、广播、GPS旅游车辆管理、GIS地理信息、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等

8、均采用智能传输方式,真正实现远程管理、无纸化办公智能化、智能化管理工作模式。建设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园区客流实时远程查看,全方位监控园区主要出入口客流情况,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及时性。建设智能广播系统,实现集中管理、分区广播、应急广播、广播对讲等功能。实现票务智能化管理,提高票务管理效率,提高票务管理水平,彻底杜绝假票、被盗票、重复使用票等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取消人工管理和统计,使数据准确及时更新,提高工作效率,杜绝财务统计错误,杜绝员工自私舞弊提升旅游园区管理水平和档次,提升服务质量对游客进出园区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分析,为园区旅游管理决策和重大事件防范提供基础信息。真正实现在线支付、在线购票、

9、在线订餐、预订酒店功能的完整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可对园区内车辆的运行路线和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定位,并可随时发布业务信息和对讲调度。四、系统建设方案4.1。大概的概念4.1.1。大概的概念XX风智慧园区建设是按照建设部智慧建设指南和国家旅游局建设“金旅工程”的要求,着力提升整体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园区业务流程;以“方便游客、服务游客”为宗旨,充分利用“智慧”,优化传统管理方式和传统业务流程,加强资源保护,拓展市场网络营销,推动园区管理服务迈上新台阶。等级。“智慧XX”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信息产业部、建设部、旅游总局、国土资源部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XX风格针对园区的

10、具体情况,建立以数字化智能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服务、营销、生态保护三大体系,将XX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智能化管理模式,将分散管理转变为多层次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转变,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实现“资源智能保护、运营管理智能、产业融合网络化”,实现管理和营销的新突破,建立先进的管理和管理体系。科技旅游品牌。“智能XX”建设的具体思路如下:以建设部、信息产业部、旅游总局、国土资源部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特别要按照建设部有关指导和规定冯某园区智能建设,听建设部相关专家讲解。冯某公园的智慧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规定、意见和建议纳入“智慧XX”的总体规划。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 “智能XX”

11、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使用的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理念上。在深入了解某某XX风格园区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形成了“智慧XX”的总体规划。基于XX风某公园的具体实际情况。 “智能XX”最终以XX风格服务于某园区的运营管理。总体规划要从XX风某园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对管理服务、生态保护、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智能化需求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反复探讨。总体规划方案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借鉴我国相关园区/城区智能化建设经验。 “智慧XX”的总体规划需要消化吸收国外已有的某园区、市区的智能化管理经验,取其精华,并结合XX某园区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为 XX。以运营智能化为核心,以自然资源保护智能化、产

12、业融合、网络化建设为目标,建设符合XX管理的智慧园区。4.1.2.方案介绍智慧园区统一门户是信息展示平台和综合办公平台。以数字化智能指挥调度中心为核心,按照职能划分不同,形成生态保护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营销体系四大管理体系。数据中心、统一网络通信平台、应用集成平台、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安全保障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仓库等均有相关标准和法规支持,确保整个管理系统的完整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跨部门组织间的高度协同服务。进一步,智慧园区的整体架构可以分为三层:基础平台层、应用系统层、指挥、管理和监督层。基础通讯平台、协同软硬件平台、标准规范、成套综合应用平台、GIS平台、基础数据库和

13、数据仓库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平台,是实现资源共享和智能化管理的基本保障。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种应用系统,供各管理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和使用,构成应用系统层。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门户,整合各类数据资源、管理指挥功能,配合相应的监督评价体系,形成指挥管理监督层。智能指挥调度中心位于园区场地的数字化智能指挥调度中心是整个“智慧园区”的核心。汇集园区管理、车辆调度、监控、门禁、广播、环境资源检测等各种实时数据,并以电子地图、视频、投影、变化趋势图等形式展示。旅游接待和资源保护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它也是覆盖各管理职能部门的通信指挥网络的核心,管理人员可以将管理指令实时传递到旅游接待一线,调整旅游接待的人力、物力

14、配置。时间,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旅游。接待质量。此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数字便携设备随时随地访问智能指挥中心,了解各种情况,下达管理指令。管理服务体系智能指挥调度中心负责指挥、调度、督促园区各管理职能部门及展馆、酒店、宾馆、交通等旅游服务机构,确保高品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访客。游客服务中心的主要游客提供更贴切、周到、细致、舒适的服务。新闻中心是官方新闻的官方发布场所,为所有中外媒体和记者提供采访、编辑和发布的场所。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字监控系统、电子门禁系统、GPS车辆调度系统等系统反馈的实时数据,中心可清晰了解当前游客人数及分布、旅游接待、准备接待设施。信息,并据此制定相应的人力、物

15、力部署措施和旅游指导。同时,根据分布在全园区的流动巡逻人员通过无线通讯终端发回的照片和说明信息,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问题,让指挥中心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出现问题。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系统自动记录处理过程,作为监督评价机制的评价依据。通过部委管理系统和统一的信息门户,建立广泛的资源共享和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园区一体化、智能化管理模式。营销系统园区智慧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服务营销。智慧园区营销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园区门户和电商平台。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有机结合,更好地运用于园区旅游网络建设,通过构建:营销前后无限沟通、营销信息智能化、营销统计权威分析、建立完成客户管理和营销前后的资源共享。

16、生态保护系统设立生态保护分中心,负责协调调度环保部门、林业分局、博物馆、规划建设部门等相关部门,对园区生态区生态资源分布和保护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建立生态保护体系,对园区资源分布进行研究和信息采集,并将相关数据录入生态保护系统,实现园区资源智能化管理。采用自动采集和人工采集相结合的方式,将水体、大气、植被、山体、规划建设等监测数据通过网络实时汇总到生态保护系统,反馈给生态保护子-中央。结合整个园区监控系统中的资源保护监控视频、地理信息系统GIS和RS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及时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问题,及时安排人力物力,并采取相应措施。需要其他部门协助处理的,应当报“园区数字化智能指挥调度中心”

17、统一协调调度处理。同时,系统自动记录处理过程,作为监督评价机制的评价依据。4.2.施工原则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统筹部署、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实用可靠、创新先进”的原则,根据系统的积极应用要求和相关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考虑长期- XX某园区的长期效益,设计原则如下:实用性和稳定性:注重系统的实用性,注重系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性能,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拓扑和先进可靠的数据通信规则.开放性、易维护性:考虑系统投资的嫖娼利益,设计选型注重开放性,监控系统中的每个产品均符合国际标准、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法规等,满足系统的可移植性并启用其他计算机。网络用户易于浏览和查

18、询。友好的人机界面和中文界面,方便系统操作人员操作和管理员维护。安全经济:提供不同的用户类别,具有不同的浏览查询和操作权限,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系统投资极少,具有良好的性价比。“Smart XX”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制定总体建设规划,完成以GIS 3D全息显示系统为核心的指挥中心基础平台建设,构建传输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流程,提供smart XX的运维。培养一批具备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人才,使“智慧XX”建设初见成效。4.3.建设能力Smart XX近期建设情况如下: 建设完善XX某园区智能监控系统。 完成指挥中心建设:建设数字化指挥中心大厅,包括大屏显示、应急指挥调度、GIS地图信息管理等

19、,实现园区重要景区的视频监控、人员动态划分、应急图传等系统统一的GIS三维全息显示系统平台。演示和指挥管理。 完成“Smart XX”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建设XX智能数据中心,完成XX智能核心枢纽建设,形成容纳和连接整个园区的网络拓扑和硬件配置:包括主机服务器、备份存储、安全、各子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统一门户的数据存储、应用、WEB服务等设备和软件的采购和集成; “智能XX”基础数据的整理、规范和编码;提出“智能XX”应用系统之间集成需要遵循的接口规则。完成智能XX全景监控系统针对XX实际景区巡查,在重要景区建设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让指挥中心直观、科学地为游客服务。完成“智能XX”人员动态分步

20、管理系统园区日常办公新增OA系统。基于工作流的理念,搭建统一的管理服务器和平台软件,实现园区的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和增值应用,使单位和单位人员可以方便、高效地共享信息。协作工作;为园区树立市场前瞻营销理念XX局的营销理念是:全面的市场调研是基础,科学的营销策略是前提,完善的网络是关键,特色项目是基础,强大的团队是保障,多层次的宣传是补充。为贯彻XX管理的营销理念,“数字XX”数字营销系统将提供以下支持:收集、整理、筛选、综合所有员工、系统和某个园区的基础数据为全球化全区域的品牌推广和网络营销提供强大的窗口和入口建立客户资源采集中心,从游客来源、旅游意向和方向、行程安排、入园后的旅游特点、消费习惯

21、、服务需求等方面跟踪和采集游客,提供强大有效的统计、分析和管理。评价工具使管理层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取各区域的营销状况和信息,了解XX某园区的来源、目的地和服务需求,方便领导制定更适合的XX根据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发展。营销政策。并通过网络整合营销系统以传统方式发布,并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对政策进行评估和改进。为与全球各区域市场的专卖店网络、旅行社网络和营销管理团队提供畅通的沟通渠道,以多种方式、随时随地进行,并为其提供业务指导、营销支持、信息交流和监督考核.依托科学高效的分析模型,提供高效的产品设计、营销决策和绩效评价分析平台整个smart XX系统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分阶段实施。根据某

22、某某园区管理的需要,在数字XX系统中,我们计划实现以下子系统:铺设光纤网络中央机房及指挥中心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子系统电子票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OA)风电场建设4.4.设计依据和规定1998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方案(建设部(1998)13号文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7)建筑物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0)建筑与建筑复杂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程(GB50312-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程(GB50339-2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程(JGJ/T16-92)安全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

23、94)安全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16796-1997)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GB/T50169)计算站技术条件GB 2887-89信息技术软件生命周期过程GB/T 8566-1995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计算机软件需求规范编制指南GB9385-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程GB8566-88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15532-95软件维护指南GB14079-93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定GB/T12504-19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GB/T12505-1990安全保卫工程概算费用编制办法(GA/T70-94)工业

24、自动化仪表工程建设及验收规程(GBJ93-86)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图集(97X700)交通局站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邮电部暂行规定XT005-95)4.5、XX智能管理系统结构XX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网络传输系统、中央机房和指挥中心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电子票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园区建设。XX智慧化景区管理系统网络传输系统中心机房与指挥中心建设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票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景区建设网络系统是园区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园区智能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必须有网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才能保证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是

25、应用系统的支撑系统。网络支撑系统包括物理支撑、系统支撑、安全支撑,以及企业部门相应的局域网和Internet网络,以上构成XX风某园区电子票系统的网络系统平台要求。4.6.网络传输系统网络传输系统主要包括基础光纤网络传输系统和分支终端传输系统。基础光纤传输系统使用XX建设的园区光纤网络的备份链路,并增加部分光收发设备,形成智慧园区专用局域网。 ,节省了大量线路建设成本,大大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分支传输系统根据每个分支点的实际情况铺设100M数据线和监控视频线。4.7.中央机房建设工程4.7.1.机房概况XX网络数据中心机房(IDC)项目是一门多学科技术,涉及电子技术、建筑结构、空调、给排水、电

26、气技术和消防安全等,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机房的设计必须保证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保证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由于数据中心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对温度、湿度、清洁度、电磁场强度、噪声干扰、安全保障、防漏水、电能质量、振动、防雷等方面的要求和接地等,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数据中心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可扩展的机房。XX网络数据中心机房作为整个园区的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区域,将为园区医疗网、互联网,智能专网。本XX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按照国标B级机房标准设计建造。4.7.2 设计思维根据XX网络数据中

27、心机房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结合计算机网络机房的设备要求和各系统运行的特点,设计了这个方案。方案设计本着“功能第一、实用性第一、美观”的原则,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实用性、可扩展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以完美为基础,力求做到功能齐全、技术规范、安全可靠,以便日后可以维护和管理,也考虑未来的扩展。在选材和投资方面,我们会根据功能和设备的要求区别对待,做到集中投资,确保各系统安全可靠运行。4.7.3.设计目标XX某园区网络数据中心机房要求主要指标按B级机房标准建设。装修布置要简洁合理,要适应未来计算机网络扩展和设备增加的需要。在原有建筑结构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建设一个集安全性、

28、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于一体的机房,机房设备的选型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完善的功能。4.7.4.机房建设能力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本项目网络数据中心机房主机房按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规定的B级机房标准建设,其他功能机房按照C级机房标准建设。设置以下系统:电脑房装修( 1)地面:除缓冲区和斜坡外,应铺设600*600*35钢制防静电活动地板,安装在建筑物地面以上40cm处。( 3 )墙体:彩钢板墙体,四周为100mm高亚光不锈钢踢脚线。( 2 )吊顶:吊顶采用600*600*0.8mm规格的微孔吸音铝材装饰,高5cm,采用1mm厚不锈钢角线收边。吊顶美观、耐用、防污

29、、防火、防潮。颜色:建议使用哑光白色,冷色调。挂法:暗龙骨法,所有龙骨均采用镀锌轻钢龙骨。天花板的四个墙壁和天花板都用水泥抹灰和油漆,以防止灰尘。( 4 )门:机房出入口采用A级钢质防火防盗门,外开式,装有闭门器。机房电气系统设置网络设备配电系统和电力设备配电系统,均采用双回进线,其中网络设备配电系统配置一套UPS作为后备电源。机房照明系统包括正常照明、应急照明、疏散照明三部分。机房出入口上方设置安全出口灯,用于疏散指示。机房空调系统设置一台具有制冷量的精密空调,送风方式为自下而上,采用风冷设备。由于机房采用燃气防火系统,机房内增加了新风系统。机房新风系统采用热交换新风机,已达到能耗应用的需求

30、。机房智能系统:机房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10G光纤布线系统,技术要求与楼宇综合布线系统相同,详见楼宇综合布线章节。机房KVM集中管控系统:一台KVM主机(32个端口)用于连接相应的服务器端模块,使远程用户可以同时或独立管理KVM切换器下连接的所有服务器。机房环境及设备监控系统,本设计监控以下系统或设备:供配电系统UPS设备精密空调漏水检测系统室温和湿度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火警系统机柜:设置服务器机柜,规格800*1100*2000 ;网络机柜,规格800*800*2000mmPDU:每个机柜配备2套PDU,服务器机柜PDU容量32A/220V,网络机柜PDU容量32A/2

31、20V。机房接地系统:采用M型接地方式。UPS电源室UPS电源室按照C级标准设计。电脑房装修( 1)地面:除缓冲区和斜坡外,应铺设600*600*35钢制防静电活动地板,安装在建筑物地面以上25厘米处。( 3 )墙面:使用水性水泥漆进行装饰,颜色:乳白色,推荐冷色。 , 周围环绕着100 毫米高亚光不锈钢踢脚线。( 2 )吊顶:设计为铝合金微孔吊顶,吊顶的四壁和顶板抹灰并涂刷水泥漆,起到防尘作用。( 4 )门:机房出入口采用A级钢质防火防盗门,外开式,装有闭门器。机房电气系统设置网络设备配电系统为机柜设备供电,机房照明系统包括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两部分。4.7.5。机房装修系统机房防静电活动地板

32、机房区域地面为60060035mm全钢防静电活动地板(燃烧性能A级)。主机房活动地板净空距原地面350mm,操作间活动地板净空距原地面350mm。高架地板下及沿墙、筒体进行防尘处理,确保机房清洁。机房专用空调出风口嵌在架空地板上,围墙安装120mm高不锈钢踢脚线。铺设活动地板前,应严格按设计标高和楼层布置进行线路布置,并将支撑构件调整至设计高度;地板下的地面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清洁,避免扬尘,并保证机房的清洁度。高架地板下的空间用作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的送风箱和铺设电力管道。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本工程地基材料选用飞牌防静电活动地板进行防雷、防静电、屏蔽,活动地板支架用于接地。

33、飞牌防静电进口贴面活动地板(系统阻值范围:1.010的5次方至1.010的8次方),各项性能满足甲级机房要求。铺设后稳定性好、不易变形、机械性能高、承载力大、防火性能好、表面静电喷涂、光线柔和、防腐、防污染、组装灵活、互换性好、维修方便、经久耐用.易于拆卸和恢复。(全钢防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各项指标对比:项目国家标准GB6650-86标准_平整度0.3(贴装饰板)0.5尺寸公差0.20-0.25静载测试压头区50mm _25.4 25.4mm加载力300Kgf455Kgf挠曲变形2.0mm2.0mm电气特性110 5 -110 10 5 10 5 - 2 10 10 轴承支撑1000公斤力2

34、273Kgf磨损0.08g/ 100rpm0.012克/100转耐磨性400转3000转抗静电110 5 -110 10 51 8 -510 9 地板安装前,应将地板下的地面用水泥砂浆抹平并清理干净,避免扬尘,保证机房的清洁。高架地板下的空间用作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的送风箱和铺设电力管道。机房天花板机房吊顶采用6006000.8mm铝合金微孔吊顶,采用不能供人使用的铝合金吊顶龙骨和吊杆。安装吊顶前,应对吊顶进行清洁,避免扬尘,保证机房的清洁度。机房隔断和门窗主机室和控制室采用18cm砖墙隔开,内嵌双层隔音防火中空玻璃。玻璃隔断上框采用国产优质钢管,隔断上下框采用1mm厚亚光不锈钢包覆。玻璃隔断的上

35、下部分用角钢和钢管固定。角钢和钢管经过打磨后涂上防绣漆进行防锈处理,保证隔断的强度。玻璃隔断具有无灰尘、易清洁、平整度好等特点,可以保证机房的整洁;并且具有很强的通透感。门采用A级钢质防火门,机房门应保证大型设备的进出。墙体采用彩钢板制作,两面烤漆处理,外侧静电涂装面。隔墙、墙体材料的选择参照招标文件和国家有关机房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消防部门对机房的防火要求。为满足国家对A级机房建设的防尘、防火、防盗、保温等要求,本工程采用的隔断和门窗材料主要为1.0厚光滑不锈钢板,20mm钢化玻璃,20mm单层双层隔音。防火中空玻璃、轻钢龙骨硅酸钙板隔断等材料。隔断主机室和控制室采用单片双层隔音防火中空玻璃隔断

36、隔断。玻璃隔板四周固定后,用密封胶密封加固。安装双层隔音防火中空玻璃前,应清洁隔断通道。玻璃安装好后,调整好,用玻璃胶粘好,达到法规要求。机房采用双层隔音防火中空玻璃隔断。墙为满足屏蔽、密封性好、无灰尘、易清洁、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等材质要求,机房与外界连接的墙体选用彩钢板(不包括机房的隔断)。外层有两层彩色静电喷涂面层,钢板经压制加热、修边、开槽、落料等工序制成。具有保温、隔热、隔音、质轻、防水、防火、屏蔽、抗静电、装饰等性能。钢板厚度为0.5毫米,厚度为50毫米。彩钢板重量为:12.5 (kg/m2),传热系数为0.633 (kw/mk),平均隔音等级为20R ( db ),力学性能板

37、厚为1.5mm ,跨度2.5m ,载荷0.25( kg/cm2 ),性能完全符合Q/BQB440-94的要求。避免了机房墙壁因使用油漆而脱落而产生灰尘的现象。机房地面部分(1)机房地面防水:机房现场勘察后,需在主机房与控制室之间的地板下搭建400mm高的挡水砖屏障。为防止机房区域发生洪水,对机房区域的外墙、窗户和天花板进行了防漏水处理,并在地面安装了漏水检测和报警系统(防止从机房漏水)。机房区域的空调),并在地面安装排水阀。(2)机房地面防尘:地面涂刷防尘处理。(3)机房地面绝缘处理:机房空调系统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工作方式,机房地面与防静电地板之间的空间房间面积由精密空调机组供给(也称静压)。

38、为防止地面结露,节约能源,采取保温措施,控制平面和立面的保温和散热。施工时先对地面进行防尘密封漆处理,然后在地面铺设橡塑保温棉并用0.5mm铝板胶合,以提高地板的保温性能,防止地板结露。这样既保温又具有防止电磁辐射的作用,并与等电位接地连接,提高屏蔽效率。主机房四面墙和楼顶均铺设橡塑保温棉,达到了机房最佳的保温节能效果。(4)供配电和弱电系统管道、桥架安装在机房地面:根据各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安装。各系统供配电及弱电系统的管道和桥梁均铺设钢管,增强了屏蔽和防火功能。效率。各系统管线布置合理、科学,避免强弱电管线重叠,有效避免强电对弱电系统造成的电磁干扰。(5) 安装在机房地面上的防雷接地母排:为

39、保证各系统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对各系统终端设备采取多级防雷措施(防感应防雷)被设计。雷霆接地。防雷接地电阻值小于4欧姆。(6) 安装在机房地面上的防静电接地母线:机房区域内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金属物体(如门窗、彩钢板、铝合金天花板等)和设备都必须连接到机房地面。全钢防静电地板。防静电接地母排。防静电接地母排连接大地(安全保护地),将机房区域产生的静电快速安全排出,确保机房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每个系统设备。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电阻值小于1欧姆。机房照明系统机房区域的照明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建筑物的照明系统是分开的。配备独立的照明配电箱,由机房配电柜供电。 300Lx。灯具采用全不锈钢

40、灯头电子整流装置, 20w灯管与筒灯的高效无眩光电子荧光灯角度为水平75度垂直75度,符合国家标准和消防规范。机房照明要求不闪烁,不产生眩光,照度大,配光均匀,不直接照射照射面。要求选择带电容补偿的不锈钢三管栅灯组组成荧光灯条。(1)工作照明:机房区域的工作照明系统由机房配电柜供电,照度设计大于500LX。所有照明灯具均采用高效荧光灯,并配备电子整流器代替电感整流器,以满足机房的设计要求,减少对计算机的电磁干扰。电子整流器具有节能、启动性能好、功率因数高、无音频噪声、无平衡桑、无频闪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杜绝了机房火灾隐患。(2)事故照明:机房事故照明系统仅用于在发生市电故障和紧急情况时的安全断电

41、和人员安全疏散。 .应急照明电源由机房UPS提供。在工作照明中,有一个正常的市电供电照明。市电停电时,通过配电柜内自动切换由UPS回路供电,事故照明线路单独铺设。(3)应急照明:应急照明采用电池式应急灯。应急灯安装在每个出口门的顶部上方,作为消防出入口指示灯,照度不低于5LX。它通常由商业电源供电,用于蓄电。储存电力时,它被关闭。万一发生火灾,在市电切断时自动开机。机房区域的防鼠防虫措施为防止虫鼠对机房系统造成危害,对各系统强弱电进入机房区域的管道孔和壁缝进行全面堵漏,并定期进行药物灭杀。4.7.6。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要求完整的计算机供配电系统是保证计算机设备、现场设备和辅助电源设备可靠运行的

42、基本条件。机房的高品质供电系统体现在:无单点断电,容错性高;在线维护,不影响负载运行;防雷、防火、防水等功能。一般情况下,市电经过UPS稳压稳定后,再给电脑设备供电,保证电脑设备的供电质量;当市电出现故障时,UPS将备用电池逆变为电脑设备供电,保证电脑设备的供电。 ;市电与UPS后备电池通过静态转换开关进行切换,保证计算机设备不发生瞬时停电。机房配电系统配电部分是机房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所有配电柜的主配电开关均应配备分励脱扣器,以备发生事故时紧急切断电源;总开关也应与消防系统联动控制,发生火灾时可通过消防系统控制断开机房电源。配电柜内装有电压电流表,监测电源与三相电

43、压电流的平滑关系。机柜配备浪涌电压抑制器,保证输入电压稳定,保护机房设备免受雷击。本项目供电采用TN-S制,即按380/220V 50Hz低压配电系统的三相五线制和单相三线制,实现强电安全接地。和没有电流的弱电设备。根据规定要求,一次负载必须由独立的供电点供电。在本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供电情况,由建筑物的主配电室提供独立电源,并采用长延时UPS作为计算机的专用电源。 .长延时UPS的运行模式为在线热备份运行模式。一般情况下,楼宇提供的电源由UPS稳定并调整电压波形为电脑设备供电,同时也为UPS的后备电池充电;一旦市电停电,UPS 的备用电池将立即放电。 UPS逆变后,给计算机设备供电,保证

44、设备供电的连续性。这样既可以保证计算机设备的供电质量,又可以保证不发生瞬时停电,保证计算机设备供电的可靠性,保证计算机设备的安全运行。、配电柜设计采用1个配电柜,1个市电配电柜,1个UPS配电柜。一个电源由大楼主配电柜提供,通过电力大楼互投引入机房供电,进线进入电源配电柜。 UPS进出线采用三相五线制。非计算机负载包括除计算机设备(例如计算机房空调和照明)之外的所有电气负载。这部分负载对供电要求较低,直接由市电供电。配电柜的具体配置及其技术要求如下:配电柜柜内装有电流表、电压表、运行状态指示灯和启停操作按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运行情况设备,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人身安全。配电柜设有速断、过流等保护

45、,保护设备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配电柜预留相应的备用开关和备用开关位置;主要进线电缆、开关、接触器等有一定的余量能力,以备日后扩容和增加用电设备之用。配电柜设有独立的零、地母线,标记清晰,便于施工时接线和检查。配电柜配有电源紧急开关。当火警信号确认后,可与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或手动切断电源紧急开关,切断配电柜电源。配电柜配有N、PE母线,所有空气开关连接均采用铜排。配电柜输入端安装三相电源防雷装置,防止雷击产生瞬态浪涌电流。、电源线机房区域配电系统采用辐射式(如重要设备)和干线式(如二次设备)相结合的方式,既满足了机房的供电需求,又节省了投资。机房设备采用通用插座均匀分布在活动地板下,方便灵活,随

46、时插电。小型机等重要计算机设备直接压入配电柜内,更加安全可靠。电脑设备使用的万能插座全部布置在活动地板下。使用时,通过地板接线孔插入就近的孔中,尽量减少地板接线,既保持机房清洁,又保证计算机设备供电的可靠性。、插座根据插座的用途,机房内的插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脑设备及其外接设备的电脑专用插座;另一种是为通用检测设备、普通空调、机房清洁设备提供的辅助插座。本设计采用多功能插座,合理布置在活动地板下方。电源线预留800mm ,让插座能在一定距离内自由移动。需要时可放置不锈钢活动地板出线口,使用安全方便。辅助插座一般为壁式插座,安装位置距地面300mm ;如果功能室内不能安装墙壁辅助插座,则安装在

47、地板上,既美观又方便。根据机房的电源容量计算耗电量。电源柜的进线电缆铺设在地板下的金属线槽中,主干线铺设在地板下的金属线槽中。接地牢固可靠。地板下的电缆和电线全封闭敷设,减少事故隐患,保证电脑安全可靠运行。机房UPS插座机房大功率多功能插座是专为机房设计的接地专用插座,彻底解决了机房设备供电使用传统插座带来的诸多缺陷和安全隐患。电脑室。这种特殊插座的安装极其方便、快捷、兼容。具有强度高、安全性能高、实用性强的特点;专为专用多功能机房地面设计了专利新型三孔插座。独特的大功率多用途插座孔:采用独特的16A大电流输出插座,其高性能插座触点兼容10A、16A、20A国际插头;4.7.7。机房精密空调机

48、房精密空调设计要求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的空调,应选用性价比高、重量轻、噪音低、控制精度高、具有自诊断功能,并可纳入机房环境管理系统管理的空调。设备要求A.图形微电脑控制器;B、可远程监控和设置;C、采用风冷冷凝;D、具有强大的自主保护和自检功能;E、低噪音;F. 重量要求=500KG;设计要求根据电子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机房的温湿度应为:1) 温湿度要求开启时A级B类C类夏天冬天温度,C22120215301035相对湿度,405540703080温度变化率,C/h5、不结露10,无冷凝160度,垂直视角140度。屏幕之间的接缝小于1mm。采用原装进口黑色玻璃屏幕,获得更广的视角

49、,易于维护和清洁。(2)多屏图像控制器主要技术要求多屏拼接控制器系统开放,支持TCP/IP等协议,直连网络,可同时支持多个网络连接信号图像显示,可显示一般WINDOWNS应用的图文全屏或分屏(包括中、西)、表格、曲线等。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或键盘操作投影机,实现多画面拼接。操作者可以在相应的控制台或与控制台连接的电脑终端上交互操作相应的大屏幕投影系统,实现多鼠标控制。用户可以在屏幕上的任意位置打开多个活动窗口,并且所有窗口都应该能够随意移动、放大和缩小。不同的信号可以叠加显示,并具有足够的控制速度。拼接系统的扩展能力:承包商应说明提供的拼接系统的最大拼接能力。拼接系统有2个以太网网络接口,支持10

50、00M以太网,网络协议为TCP/IP。图像处理系统可以通过控制管理软件实现对整个显示屏的自动控制和管理。支持实时活动视频全屏显示,输入视频端口数不少于12路。图像拼接控制器输出能力:每个显示通道不小于16M显存;它可以输出640X480到1600X1200像素的分辨率;输出接口为HD15。图像拼接控制器采用P4 3.0以上CPU,1G以上DDR内存(可扩展),80GB硬盘。图像拼接控制器电气要求:1+1冗余电源,输入电压为22010%VAC; 环境要求装修建议:整体装修风格清新,色调偏冷,以简洁明快为宜。天花无论用什么材料装饰,颜色都是乳白色、银灰色或浅灰色,但应为亚光色,表面不得有强烈反光。

51、墙面饰条颜色鲜艳,线条较深,适当部位采用吸音材料,墙面以亚光为主。最好使用防静电地板、地毯、颜色较深或其他不反光的地板材料。对投影环境的要求:屏幕前方2-3米为暗区。光线不能直接照在屏幕上。整个大厅的灯光是平行于屏幕的分组控制的。不要使用强光源。灯光布局的原则是让工作区域有足够的光线强度,但不会对画面产生明显的影响。大厅两侧可能进入的光线(如窗户)应遮挡(如窗帘等,对形象效果影响最大)。投影室要求:投影墙后应有不少于0.6米的维修通道。维修通道根据设备的耗电量提供相应的电源插座。每个插座最多只能为四台投影机供电。维修通道有独立可控灯,有良好的空调环境,使维修通道温度与投影幕前温度一致,温差不大

52、于3摄氏度。投影墙的工作环境温度为40+/-5,相对湿度为20%80%,无结露。交流接地电阻小于3。消防喷头应与投影箱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不应使用洒水器,而应使用喷雾灭火剂。供电要求: 3x4 DLP拼接墙设备的功耗约为3KW,供电源为指挥中心UPS。对空调的要求:对于位于放映室的空调(中央空调或柜式空调),出风口应尽量远离投影墙(1米左右为佳),风从出风口不得直接对着投影墙吹。 , 朝远离投影机柜的方向吹气,以免因加热和冷却不均匀而损坏投影墙屏幕。放置在投影幕前的空调(柜)应吹离画面,不宜对着画面垂直吹,以免画面结露。DLP大屏安装环境要求指标如下:环境温度:0C至40C,最佳室温为20C至

53、25C,需要空调设备。环境湿度:20%90%,最佳室内湿度为30%60%。环境灰尘:房间应尽可能保持清洁,灰尘最少。环境光:可以使用自然光,但应避免直接暴露在室外。地面要求:平整牢固。接地电阻:=300Kg/平方米。投影墙后预留不小于0.60的空间作为投影室。4.8.2.门禁监控子系统。概述在指挥中心的出入口安装摄像头。出入口24小时不间断录像。作为一个担负重要任务的指挥中心,一旦钥匙丢失或锁具损坏,所造成的时间和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为克服传统锁具不安全、易损坏等缺点,对应急指挥厅人员进出进行严格管理,建立视频监控和门禁系统,是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主要功能门禁系统建议设置非接触式IC卡门禁管

54、理系统:门禁系统是基于宽带互联网技术的门禁系统。通讯速度可达10/100M。采用星型接线方式。由于采用了点对点的通信协议,系统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实时享受整个系统的所有资源。远高于其他基于RS485协议的组网方式,数据传输、交换、共享和远程访问极其简单方便,数据处理速度快,动作响应速度也快。本门禁系统主要负责出入口控制,其主要硬件设备包括:PC工作站、发卡机、门禁平台(简称控制器)、读卡器传感器、电控锁、门状态监控、门传感器和开门按钮。门禁系统采用带Wiegand(26位或34位)接口的读卡器,每个控制器可控制两扇门、两台读卡器或两台指纹扫描仪,兼容性强。它可以在线和离线正常工作。本系统是基于宽带

55、互联网的真实设备。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管理。例如,他们可以在办公室了解家里的情况;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浏览分支机构员工的通勤情况并下载。然后使用专用软件形成考勤记录。门禁设备应具备以下功能:限制访问功能:只有拥有系统权限的人才能启动系统,实现正常的进出功能。对于未经授权的人员,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值班的保安人员。本门禁系统具有多种控制配置,用户可根据各门禁点的安防要求选择控制方式:刷卡控制方式:即持卡人刷卡,系统确认合法后再出门;密码控制方式:即用户只需要输入个人密码,确认合法后方可开门。个人密码+刷卡方式:持卡人除刷卡外,还必须输入正确的个人密码,两者都正确后才能开门。指纹控制方式

56、:即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按下个人指纹并确认合法后,方可开门;个人指纹+刷卡方式:即持卡人除了刷卡外,还要在指纹识别器上按个人指纹。两者都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入或离开受控场所。记录归档和查询功能授权出入人员可在本地实时登记和存档,以便系统随时查询任何员工的刷卡记录。开门数据记录的保存期限可选择 1 至 6 个月。当系统断网时,本地控制器仍可实时记录和归档人员进出。门禁平台状态显示功能:门禁平台具有多种系统板状态监控和自检功能:外接电源故障、数据错误、网络异常和系统复位等,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之一,将立即产生报警信号。稳定性好门禁平台采用嵌入式工控架构,可在恶劣环境下全天候工作,满足7 X 24小时工作需

57、求。良好的动态电压保护所有输入/输出都有电压动态保护;所有电源输出具有瞬时过压和短路保护;所有外部输出电源均与主板电源隔离并提供短路保护。WEB门禁系统软件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操作员,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操作员根据操作员姓名和密码登录系统,系统自动识别操作员并开通不同的管理功能。主要有几个功能模块:三级操作员权限管理为了限制不同人员的浏览和管理权限,本产品设置了3个操作员等级:系统管理员:具有设备管理权限、操作员管理权限、发卡权限、数据浏览权限、数据删除权限。操作员:拥有发卡、浏览数据、删除数据的权限。普通用户:数据浏览权限设备参数设置该模块管理的内容包括:开门控制方式:根据管理需要,门禁点可

58、设置刷卡(指纹控制方式与刷卡控制方式相同)、密码或卡+密码开门。系统记录内容:实时门禁记录选项有:刷卡开门、刷卡或密码开门、异常开门、钥匙开门、非授权刷卡开门时钟设置:为了统一时钟,每个控制平台都可以设置为与电脑相同的时钟。卡管理IC卡的管理是整个门禁平台运行的关键,包括持卡人、IC卡厂号的录入、门禁区域和有效期。如果是密码门,则需要输入用户的开门密码。权限和其他参数设置。门禁记录管理用户可以登录门禁记录管理界面,查询实时的门禁记录,将门禁记录下载到电脑,然后将数据导入EXCEL进行汇总和使用。监控系统实现以下功能:主要设备采用嵌入式硬件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保证图像有足

59、够的带宽,PAL制式可以达到每秒25帧,延迟不超过1秒。视频设备可以支持堆叠模式工作,集群管理,添加设备后就像一个系统。允许其他外部网络访问系统后,不受距离限制,可在操作员权限下对系统进行操作和控制。前端系统收集、传输数据并接受来自中心的指令。中心可以存储图像,控制云台、镜头、旋转角度、传输方式等,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前端视频处理设备可连接: a、各种摄像机b、各种云台c、报警探头d、可变镜头e、监控头图像存储全部集中存储在指挥控制中心的专用服务器上;所有的操作控制都集中在中心,前端无法控制中心的操作。指挥中心可以控制前端云台、镜头、旋转角度、传输方式、图像采集方式、工作时间等。中央系统集中管理

60、多台设备的数据;为不具备存储功能的设备提供便利;该系统易于使用和维护。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技术体系,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具有网关功能;为其他设备提供存储功能;可查询、下载、回放各监视器的文件。4.8.3.智能中控系统设计方案。概述建议在XX某园区指挥中心设置中控系统,实现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摄像头、会议、视频联动系统、音频扩声系统、音视频、电脑信号切换系统和指挥中心的环境照明系统。 、环境效果等全面、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实现各区域同步或独立运行。指挥中心的照明开闭、设备电源开关、窗帘开闭、音视频显示切换等均应由智能中控统一管理。工作人员只需触摸触摸屏即可控制整个指挥中心照明、电动窗帘、投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