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道路工程_第1页
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道路工程_第2页
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道路工程_第3页
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道路工程_第4页
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道路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单位(盖章):广元市园区建设投资 报告编制单位(盖章):四川迅达咨询 2010 年 5 月 14日目 录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263941502 第一章 总 论 PAGEREF _Toc263941502 h 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03 PAGEREF _Toc263941503 h 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04 PAGEREF _Toc263941504 h 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05 1.3 项目总投资及

2、资金来源 PAGEREF _Toc263941505 h 6 HYPERLINK l _Toc263941506 1.4 建设内容 PAGEREF _Toc263941506 h 6 HYPERLINK l _Toc263941507 PAGEREF _Toc263941507 h 7 HYPERLINK l _Toc263941508 PAGEREF _Toc263941508 h 7 HYPERLINK l _Toc263941509 第二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263941509 h 8 HYPERLINK l _Toc263941510 PAGEREF _Toc2

3、63941510 h 8 HYPERLINK l _Toc263941511 PAGEREF _Toc263941511 h 8 HYPERLINK l _Toc263941512 第三章 建设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PAGEREF _Toc263941512 h 9 HYPERLINK l _Toc263941513 3.1 项目建设背景 PAGEREF _Toc263941513 h 9 HYPERLINK l _Toc263941514 PAGEREF _Toc263941514 h 10 HYPERLINK l _Toc263941515 3.3 项目所在区域交通现状分析 PAGEREF _

4、Toc263941515 h 12 HYPERLINK l _Toc263941516 3.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PAGEREF _Toc263941516 h 12 HYPERLINK l _Toc263941517 PAGEREF _Toc263941517 h 14 HYPERLINK l _Toc263941518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分析 PAGEREF _Toc263941518 h 1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19 PAGEREF _Toc263941519 h 1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20 PAGEREF _Toc263

5、941520 h 1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21 4.3 项目基础设施条件 PAGEREF _Toc263941521 h 17 HYPERLINK l _Toc263941522 4.4 项目施工条件 PAGEREF _Toc263941522 h 18 HYPERLINK l _Toc263941523 第五章 建设内容 PAGEREF _Toc263941523 h 19 HYPERLINK l _Toc263941524 PAGEREF _Toc263941524 h 19 HYPERLINK l _Toc263941525 PAGEREF _Toc26394

6、1525 h 19 HYPERLINK l _Toc263941526 第六章 道路工程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263941526 h 20 HYPERLINK l _Toc263941527 PAGEREF _Toc263941527 h 20 HYPERLINK l _Toc263941528 PAGEREF _Toc263941528 h 2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29 第七章 节能减排 PAGEREF _Toc263941529 h 33 HYPERLINK l _Toc263941530 PAGEREF _Toc263941530 h 33 HYP

7、ERLINK l _Toc263941531 7.2 运营期间节能降耗 PAGEREF _Toc263941531 h 34 HYPERLINK l _Toc263941532 第八章 环境评价 PAGEREF _Toc263941532 h 3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33 PAGEREF _Toc263941533 h 3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34 PAGEREF _Toc263941534 h 36 HYPERLINK l _Toc263941535 PAGEREF _Toc263941535 h 42 HYPERLINK l _Toc

8、263941536 PAGEREF _Toc263941536 h 44 HYPERLINK l _Toc263941537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PAGEREF _Toc263941537 h 4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38 PAGEREF _Toc263941538 h 4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39 PAGEREF _Toc263941539 h 4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40 PAGEREF _Toc263941540 h 47 HYPERLINK l _Toc263941541 第十章 项目建设进度

9、PAGEREF _Toc263941541 h 48 HYPERLINK l _Toc263941542 第十一章 项目招投标 PAGEREF _Toc263941542 h 51 HYPERLINK l _Toc263941543 PAGEREF _Toc263941543 h 51 HYPERLINK l _Toc263941544 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PAGEREF _Toc263941544 h 51 HYPERLINK l _Toc263941545 PAGEREF _Toc263941545 h 52 HYPERLINK l _Toc263941546 PAGEREF _Toc

10、263941546 h 52 HYPERLINK l _Toc263941547 招标方式 PAGEREF _Toc263941547 h 52 HYPERLINK l _Toc263941548 PAGEREF _Toc263941548 h 53 HYPERLINK l _Toc263941549 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管理 PAGEREF _Toc263941549 h 54 HYPERLINK l _Toc263941550 12.1 业主管理机构 PAGEREF _Toc263941550 h 54 HYPERLINK l _Toc263941551 12.2 项目建设管理 PAGERE

11、F _Toc263941551 h 54 HYPERLINK l _Toc263941552 PAGEREF _Toc263941552 h 58 HYPERLINK l _Toc263941553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PAGEREF _Toc263941553 h 60 HYPERLINK l _Toc263941554 PAGEREF _Toc263941554 h 60 HYPERLINK l _Toc263941555 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及对策 PAGEREF _Toc263941555 h 64 HYPERLINK l _Toc263941556 14.1 业主方自身风险分

12、析及对策 PAGEREF _Toc263941556 h 64 HYPERLINK l _Toc263941557 14.2 项目建设参与单位诚信风险分析及对策 PAGEREF _Toc263941557 h 64 HYPERLINK l _Toc263941558 14.3 合同风险分析及对策 PAGEREF _Toc263941558 h 65 HYPERLINK l _Toc263941559 14.4 项目资金、质量和进度风险及对策 PAGEREF _Toc263941559 h 66 HYPERLINK l _Toc263941560 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评价 PAGEREF _Toc

13、263941560 h 68 HYPERLINK l _Toc263941561 PAGEREF _Toc263941561 h 68 HYPERLINK l _Toc263941562 PAGEREF _Toc263941562 h 69 HYPERLINK l _Toc263941563 15.3 社会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263941563 h 70 HYPERLINK l _Toc263941564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PAGEREF _Toc263941564 h 71 HYPERLINK l _Toc263941565 PAGEREF _Toc263941565 h

14、71 HYPERLINK l _Toc263941566 PAGEREF _Toc263941566 h 71第一章 总 论建设项目名称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项目建设单位广元市园区建设投资建设地点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建设性质灾后重建项目研究内容我公司受广元市园区建设投资委托,对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道路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交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建设项目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公用工程与节能减排、环境评价、项目组织管理、项目招投标、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研究目的通过对项目目前现状及建设背景的调查研究和社会效

15、益评价基础上,对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并完成本项目的建设。 主要编制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CJJS0-200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9)建筑地基基

16、础设计规范 (GB5007-2002)(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768-1999)(11)委托方提供的资料(12)其他相关资料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2988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由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组成。本项目资金来源如下:1.专项资金765.04万元,占建设项目总投资的25.60%2.地方配套资金2222.96万元,占建设项目总投资的74.40%。1.4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给排水管网工程、绿化亮化工程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II级行车道宽度8m道路长度1450m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行车速度20Km/h最大纵坡4.0%各交叉口

17、行车车速10km/h最小纵坡0.3%项目总投资298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万元土地拆迁补偿安置费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预备费万元1.6可研报告主要结论本项目根据相关政策及灾后重建文件精神,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节约用地、经济适用、设施配套”的原则,项目的实施能够大大地改善城市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城市的建设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项目建成后,广元市道路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市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实现与周边城市的连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公路网整体效益。并且进一步推动广元市的发展和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同时对维护社会

18、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仅具有其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第二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名称:广元市园区建设投资公司地址:广元市市中区武汉街8号单位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日期:2006年3月法定代表人:张家献广元市园区建设投资是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整理和社会公益性项目投资建设为主的国有独资公司,是政府投资的业主,代表政府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整理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投资、融资和资产运营,是政府综合性的投资融资平台。政府投资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城市建设用地整理、工程项目投资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园区服务与管理、其他项目或实业投资、政府授权的其他

19、管理实物等(以上项目需取得资质证书或有关批准文件的凭资质证或审批文件经营)。第三章 建设项目背景及必要性3.1 项目建设背景灾后重建背景“”四川汶川地震,给广元市人民带了巨大灾害,房屋成片区倒塌、交通设施损毁极为严重,交通设施直接经济损失合计达92.7亿元,其中:公路受损10307公里,桥梁受损848座31794延米,隧道受损6座5819延米,公路管养设备受损64台(套),汽车客运站受损77座,港口码头受损89座,办公用房受损138250平方米,设备受损1948件。 按照广元市灾后交通重建规划(2008年2015年),该市交通设施恢复重建主要工程有:改扩建国省干线公路703公里,改扩建农村公路

20、12297公里,新建、改造及加固独立桥梁851座,新建、加固隧道6座,新(重)建道班、机养中心及管养设施用房141处;重建、新建运输站、场82个;新建井田坝临时车渡1处,新改建港口8处,新改建码头32处,疏浚、整治航道4段;筹建应急交通通信指挥系统,并逐步达到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该规划将分两步实施,前三年(2008年2010年),全面实施恢复重建工作,计划完成国省道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等受损的交通基础设施新建或改扩建;后5年(2011年2015年)为发展提高阶段,对该市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新建或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各类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政策背景根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广元市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广元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继续加大西部开发,为广元市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加大城乡统筹,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为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三产业可持续发展。就2010年,广元市明确指出广元市的发展目标:2010年是广元市灾后重建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奠基之年。广元当前正处于灾后重建决胜期、经济发展关键期、发展动能积蓄期。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

22、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同时国家和省上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的支持,广元市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今年要完成重建投资375亿元,投资拉动作用依然强劲;震后实施的42个投资过亿元资源转化项目,将相继建成投产,支撑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广元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阶段,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广元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两个加快”工作大局,抢抓灾后重建和国家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国民经济呈现“提速加快,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加快发展。表3-1:

23、广元市2007-2009年生产总值及构成表 单位:亿元指标2007年2008年2009年金额增长率金额增长率金额增长率生产总值14.3%3.3%第一产业5.2 %1.0 %第二产业24.2 %-1.2 %第三产业33.8%9.4 %注:数据来源于广元统计年鉴2010,资料由广元市统计局提供以上数据表明,2008年广元市整体经济虽受汶川地震影响,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但在2009年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和灾后重建工作的不断推进下,经济已经开始恢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在2010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同时国家和省上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发

24、展的支持,广元市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2010年一季度,广元市生产总值(GDP)实现67.51亿元,增长17.9%,比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5位,比去年同期提升2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63亿元,增长4.6%,居全省第3位,比去年同期提升12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27亿元,增长32.5%,居全省第5位,比去年同期提升11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61亿元,增长9.9%,居全省第12位,比去年同期提升2位。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70.0%、26.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12.5、4.8个百分点。各项指标都超额完成了开门红指标。GD

25、P总量超目标4.3亿元,增速超目标2.9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总量超目标0.53亿元,增速超目标0.1个百分点;二产业总量超目标0.76亿元,增速超目标9.5个百分点;三产业总量超目标3.01亿元;投资总量超目标11.9亿元,增速超目标14.6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目标3.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总量超目标0.96亿元,增速超目标39.5个百分点;以上工业总量超目标1.39亿元,增速超目标2.6个百分点。3.3 项目所在区域交通现状分析川浙工业园区目前进入二期工程阶段,但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园区主干道路和连接线道路工程处于规划设计阶段。3.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灾后重建的需要“”使广

26、元市的道路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的破坏。充分暴露了该地区抗灾能力十分脆弱,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增加道路基础设施投入。广元市的灾后重建已经全面展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也纳入了整体建设目标。因此,要抓住这次机会,争取建设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体系。满足区域灾后重建工作发展工业的需要“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广元市造成了极大经济损失,严重破坏了交通基础设施,阻碍了广元市的工业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希望广元市能尽快恢复秩序,使社会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在促进广元市经济恢复的工作中,工业发展是关键,要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

27、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园区内的道路建设是园区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作。所以为完成园区的工业发展,必须首先推进园区的道路基础建设。满足川浙产业园区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能完善西滨道至川浙园的道路体系,使未来的物流更通畅便捷,为园区制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吸引更多企业的进驻,早日实现川浙园区“五位一体”的格局。满足促进广元市产业结构的优化的现实需要项目的实施能促进川浙园区的建设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广元市的工业发展。通过工业总量的大幅扩张及在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带动产业结构由量的变化到质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十一五”初期二产超一产,中期工业超农业,末期二产跃居三次产业首位,基本确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

28、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项目的实施能增加就业机会,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这样必然会给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从长远角度来看,广元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以及未来各种工厂业的进驻,必然会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随着开发区的成熟而不断提升。项目的实施是广元市城市建设的需要目前,广元市的城市建设处于发展阶段,离现代城市还有一段距离,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经过项目道路建设,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有利于广元市的发展规划,能提高城镇发展质量,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广元市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这对于

29、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加快广元市灾后重建工作,保障经济持续增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元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灾后,该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正从恢复的状态转向持续向前的发展势头。当地政府也十分注重区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争取以工业经济增长带动全区经济增长。该项目正是顺应以上种种现实需求而开展,因此,有必要建设该项目。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分析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 广元市位于四川省北部,地理坐标在北纬31 31至3256,东经10436,至10645之间,北与甘肃省武都县、文县、陕西省宁强县、南郑县交界;南与南充市的南部县、阆中市为邻;西与绵阳市的平武县、江油市、梓

30、潼县相连;东与巴中市的南江县、巴州区接壤。幅员面积16313.78平方公里。项目位于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周围地势开阔,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全区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生长期平均310天,无霜期共263天,年日照时数1342小时。光热资源丰富,热量集中在4至9月,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698毫米,年内降雨量集中在5至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地形地貌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地势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全区70%属

31、山地类型。境内山峰属米仓山脉西、岷山脉东,龙门山脉东北三尾端的余脉。最高点西北部白朝乡的黄蛟山海拔1917米,最低点南部嘉陵江边的牛塞坝海拔454米。全区被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南河4个水系划割为大光、艮台、黄蛟、云台、南山5个小山系。地质条件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矿、水、土、气、光等皆有其自身特点。土壤类型多样。按垂直分布规律为黄壤黄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其中黄壤为基带土壤,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以上为黄棕壤土类,带幅9001000米左右;海拔在22002300米以上的为暗棕壤土类,带幅700900米左右;海拔在32003400米以上的为亚高山草甸土类,带幅在9001200米

32、左右;海拔在3700米以上为裸岩、石坡。水文条件境内河流属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124025.htm t _blank 长江水系。集域面积在50公里以上的大小支流有80多条,主要通航河流有嘉陵江、白龙江、东河、清江河等,这些河流均汇集到嘉陵江至重庆注入长江。广元市境内河流以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33724.htm t _blank 嘉陵江为主干,有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77191.htm t _blank 白龙江、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

33、101891.htm t _blank 清水河、东河、木门河等75条河流,水量丰富。地震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广元市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无地震断裂,地震活动弱,历史上无5级以上地震活动记录,2008年5 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本地区也遭受一定的影响,但总体破坏不大。场地区无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地基稳定性良好,适宜工程建设。4.3 项目基础设施条件供电条件广元市境内河流以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33724.htm t _blank 嘉陵江为主干,有 HY

34、PERLINK :/baike.baidu /view/77191.htm t _blank 白龙江、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101891.htm t _blank 清水河、东河、木门河等75条河流,水量丰富,流速急、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为290万千瓦,目前有宝珠寺、紫兰坝等大中小型水电站,建成的水、火电站总装机容量90万千瓦,到2010年,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为了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我省出台的四川省电力用户向企业直接够点试点办法规定:重灾地区的重点工业企业可实行直接购电,所以广元市供电情况可以满足项目用电的需要。4.3.2供水条件全市共有各类水

35、利工程4700余处,其中,中型水库6处、小型水库558处。有水域面积158.3万亩,水资源总量68.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10亿立方米。广元市水资源比较丰富,能满足项目的用水量。道路交通条件广元处于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2585.htm t _blank 成都、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2155.htm t _blank 西安、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2833.htm t _blank 重庆、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5140.htm t

36、_blank 兰州四大西部城市腹心地带,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40627.htm t _blank 宝成铁路、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695908.htm t _blank 广旺铁路和108、212两条国道主干线在市区交汇,嘉陵江水运可直达重庆,成绵广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随着兰渝(兰州重庆)铁路、广(元)南(充)高速公路、广(元)陕(西)界高速公路、广(元)甘(肃)界高速公路、广(元)巴(中)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以及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1420866.htm t _blank

37、广元机场的复航,广元的交通优势更加突出。项目所在区域交通便利,便于项目所需材料的运输。4.4 项目施工条件天然建筑材料本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砂料、卵石、石料、上料等全部能在区内市场就近采购。道路主要路基材料(沙砾石,沙等)就近取自嘉陵江。 主要外来材料的供应本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包括钢材、木材等,均能在区内市场就近采购。沥青混泥土面层来自广元市川浙园沥青搅拌站,混凝土来自广元市川浙园水泥搅拌站。本工程施工电源由广元市电力部门供应。因此,本工程的施工供电可靠,电量充足,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队伍及设备施工队伍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有能力承担本工程施工的专业施工企业。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由中标企业自行解决

38、。广元市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为本工程提供充足劳动力。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条件已准备充分。第五章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及管线附属工程本次道路建设范围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及附属工程。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全长1450m,呈东西走向。本通道工程为园区干道,按城市次干道级级标准,车道数为双向2车道,路宽12米。单块板,其中行车车道宽24米,人行道宽22.0米。路面排水通过道路纵坡和横坡排入雨水口后进入雨水管道。表5-1 建设规模表工程项目单位推荐方案公路等级级级设计速度Km/h20路线长度米1450路面宽度米12行车车道宽度米8人行道宽度米4主要为排水管线(雨污水)及路灯照明。第六章 道

39、路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及附属工程。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全长1450m,呈东西走向。 技术规范及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5)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6)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规划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8)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概况及主要技术指标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级,道路长度: 14

40、50m设计车速: 20km/h道路红线宽度: 12m行车道宽度: 4m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道路纵坡:Imax=4%,Imin=0.3%;设计荷载标准:城A级道路平纵设计(1)尊重规划,尊重现状,最大限度的结合地形减少土石方,减少投资。(2)线型力求直捷、连续、顺适,避免急弯陡坡,并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还要与其它道路构成合理的区域路网。(3)道路的建设应有利于道路周边土地的最大开发利用量和土地的升值。(4)道路的建设尽量避免大规模改变地形地貌,以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良好的经济性。本次设计的平面设计服从规划路网布置,平面设计尊重交通管理,有利于开发建设,适应了建设需要,平面设计根据地形

41、、地质、地物等控制因素,获取最佳运输经济和工程经济效益。本次纵断面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破坏,减少土石方,不影响整个片区,土方平衡利于场地土地的开发利用,并保证本次设计道路与其它规划道路和现状道路的良好衔接。道路纵断面设计以规划为依据,并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建筑物及院落的标高、各单位的路面排水等问题,最大设计纵坡为4%,最小设计纵坡为0.3%。 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采用4m(人行横道)+8m(车行道)+4m(人行横道)=12m的道路标准路幅。路基设计(1)路基必须做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在不利季节应达到干燥或中湿状态,其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应大于等于30Mpa,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42、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2)路基填筑材料应因地制宜,合理采用当地材料或工业废料。(3)路基设计应经济、技术安全。(4)路基设计要注意环境保护要求,注意工程景观效果。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土质路基压实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压实度要求如下:土质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型深度范围(cm)压实度(%)次干路填方08093801509015090零填及挖方03093本项目道路土石方量较少,路基为一般土质路基,不需要做防护和特殊处理。各种管线开挖的管沟回填压实后必须达到路基的压实度要求。修筑路堤所用的填料应为水温性好、压缩性小、便于施工压实、且运距较短的土、石材料。如碎(砾)石质土、低液限粘土(砂性土)、砾

43、石或不易风化的石块。路堤设计采用1:1.5的填方边坡坡率;跨越堰塘、水田段采取清除淤泥或抛石挤淤等方法进行处理并回填,回填压实度93%。 路面结构设计(1) 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结构可靠、使用性能优良的路面,具有噪声低、震动小、无反光等优点,汽车行驶有较好舒适性。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程度高,材料及材料配合、机械作业、质量检验均易于科学管理和控制,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沥青路面铺筑速度快,相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开放交通早,可以提前发挥路面的使用功能。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具有维修、养护方便、快捷等优点。(2)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经济

44、、可靠的路面结构,其设计使用年限较沥青混凝土路面长,初期成本、后期养护、维修费用相对较小。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阳光下反光严重,影响司机视力,易使司机疲劳,降低了行车安全性。路面存在大量结构缝,行车震动大、噪音高,降低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一般采用小型机具人工作业,作业时间长,较大的维修作业甚至需要中断交通。根据两种路面的结构特点,其路面应具有安全、高效、快捷、等要求,根据灾后重建的需要,宜采用柔性路面。本工程地面道路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2.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组合及结构层厚度 (1)道路轻微破坏时,采用清洗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式处理。(2)道路中等破坏时,采用破碎原

45、水泥混凝土路面,重铺沥青泥至原标高,再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式处理。(3)道路严重破坏时,采用破碎原路面并下挖0.5米后,铺基层并重铺水泥混凝土至原标高,再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式处理。路基面结构详见附图。表6-1 道路路面结构层组合及厚度层 位结构层材料路面结构层厚度(cm)面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3下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6基层水泥石灰粉煤灰碎石层30底基层砂砾石40道路路面设置1.5%坡度的双面横坡。 人行道设计人行道按2m宽度、2%横坡设置,待周边地块开发时一并形成完整的人行道系统。人行道的结构形式为采用CCS矿化粉彩色人行道方块,2cm1:3水泥砂浆找平层,10cm水泥稳定

46、碎石垫层。编制范围和依据本次设计的综合管网包含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电力管沟、路灯等管线。根据规划要求,全部管线下地敷设。主要规范和标准(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2006)(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2006)(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1999)(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8)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规划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9)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设计原则(1)统一设计,

47、统一实施;(2)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3)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4)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5)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6)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宜按下列原则规定处理:a.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b.支管线避让主管线;c.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d.按规范规定确定管竖向高低位置。(7)所有的雨水和污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

48、要特殊处理的水另行考虑。管线布置综合考虑各种管线的功能、特点、管径、埋深及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道路、绿化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结合规范要求,管线布置如图所示:给水管网西滨道至川浙园连接道供水便利,供水由规划的给水厂提供。3/d。该工程给水管道采用离心球墨铸铁给水管(公称压力1.6MPa),计算公式参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2006)当1.2m/秒时:2j当1.2m/秒时:2/dj式中:i 每米管道的水头损失(m)dj 管道的计算内径(m)平均流速(m/s)给水管道采用离心球墨铸铁管,由于该地给水管段为供水主管,担负过路送水的任务,根据规划,本次设计道路给水管段管径为DN400。给水管

49、道覆土厚度原则上控制在1.0m左右。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要求,给水管道均沿道路在人行道下布置,并适当距离设置留头或支管;管道相交处及不超过5个消火栓的布置长度处设置阀门隔断,保证部分管道故障时不影响其它区域用水;配水管网上应布置有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在输水管道隆起点和平直段大约500m距离处,装设排气阀,低处装设泄水阀。雨水管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根据控规文件,沿东西向道路布置雨水干管,沿南北向布置雨水支管,雨水支

50、管采用低侧式布置。本次设计雨水管道,为雨水干管,雨水按分散、就近、自流的原则,以减小雨水管道的管径和埋深,节省投资。该规划区位于江边,因此,雨水汇入后直接排入嘉陵江内。雨水流量公式:Q=qF Q 雨水设计流量(L/s) q 设计暴雨强度(L/s.ha) 径流系数 F 汇水面积(ha)其中,暴雨强度公式:(L/sha) (参照成都暴雨强度公式)q 设计暴雨强度(L/s.ha)t 降雨历时(min)P 设计重现期(a)重现期P=2年;径流系数取0.65。式中:tt1+mt2t 降雨历时(min)t1 地面集水时间(min)m 折减系数t2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根据极限强度法原理,只有当降雨

51、历时等于集水时间时,雨水流量最大,所以设计中通常用汇水面积最远点雨水流到设计断面时的集水时间作为设计降雨历时。地面集水时间取15min。雨水管道最大允许流速为5m/s,最小允许流速为0.75 m/s。雨水管道采用DN400。雨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雨水管道沿道路敷设,收集沿路地块和道路雨水,排入排放点;雨水管道坡度尽量与道路纵坡保持一致,力求减小管道埋深,节约投资。污水管网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污水管道最大允许流速为5m/s,最小允许流速为0.6 m/s。规划区内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少量工业废水组成。由于规划区的污水收集系统

52、较完善,污水量的计算按给水用量的90计算。并考虑地下水渗入量:管道地下水渗入量,根据我国其它城市污水管网工程选用数据,采用为污水量的10%。该规划区内污水管道沿地形坡向敷设,道路排水管线进入市污水处理站,排水管管径为DN300。污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 污水管道布置的主要原则是: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内的污水能自流排出。根据这一原则,规划区外围道路污水管道尽量利用地形坡度布置,使污水能自流进排污干管。照明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西滨道至川浙园

53、连接道路灯照明,路宽12米,两侧人行道道宽2米,机动车道宽4米。道路照明设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并根据本工程范围内的道路特点及实际情况来确定照明标准,地面道路平均照度取为0.92(cd/m2),均匀度均要求达到0.5,纵向均匀度UL:0.83。(1)灯杆灯具布置标准段道路照明采用灯杆两侧相对排列,灯杆安装在两侧人行道靠机动车道的路缘石边上,灯距在30m-35m左右,路灯采用250W单挑路灯,仰距5。非标准段道路照明进行局部调整,路口加强照明。(2)灯杆灯具选用路灯灯杆均采用一次成型园锥形弯臂镀锌钢管,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灯具采用便于拆卸、维修结构的

54、铝合金材质的灯具,灯源采用耗能低的高光效高压钠灯。路灯照明灯具采用截光型或半截光型,采用单灯就地补偿,补偿后单灯功率因数大于0.85。路灯灯杆造型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基础上将与周围景观相结合,以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3)电缆敷设0.4kV电缆地面道路采用交联聚氯乙烯铜芯护套电缆,在人行道地坪下穿塑合金管敷设。(4)照明控制道路照明采用手动及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优先自动控制。通过时间控制器根据时钟自动控制路灯,时间设定可根据季节调整。半夜利用半夜母线的接线方式,通过时间控制器设定自动间隔关闭路灯,实现半夜灯控制。第七章 节能减排降耗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制裁机制,实现工地节能。建筑工地采用节能灯、节

55、水龙头,减少跑冒滴漏;尽量做到土方平衡,减少运输量、运输距离;对降水抽取的地下水进行合理使用,减少直接排放量。具体节能措施如下:(1)照明设备的节能:适当增加照明分支回路,增设照明开关,采取分区控制的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照明,照明电源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以减少压力损失,设计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照明灯采用外镇流器节能灯,避免使用大功率白炽灯。(2)低压电器的选型为DZ22、DW20、AE、AH型。(3)设备机泵用电机选择节能型,可降低能耗20%。(4)动力负荷功率因数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补偿,照明负荷功率因数采用分散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大于0.9。(5)在废水、污水排放方面,利用原有的污水排放系统

56、,在新排水管线建设前,尽量保证原排水系统的完备,以便利用原排水系统排除施工产生的废水、污水及施工过程中的降水。从而降低临时排水设施费用,并且可以保护环境。(6)新建排水采用先下游后上游的施工顺序,尽量采用自然排水,避免了人工、机械排水的费用;严格按照先深后浅的基建程序施工,避免了工序颠倒造成的费用增加;回填材料采用置换法,将一块砂地买下,取砂回填沟槽,沟槽挖出的种植土再运回砂地中,不仅节省了买砂费用,更改良了原砂地的种植条件。(7)材料的存放点,既要可能地减少二次倒运费,又要不妨碍施工工序的展开,尤其是大型管材,最好采用随到随吊装就位的方法。7.2 运营期间节能降耗(1)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

57、境保护法规,使控制汽车排污有法可据,有标准可依。(2)改进机动车设备,控制排污量。随着车辆性能的改善,及CNG环保型汽车使用的增多,均可使交通废气污染降低。(3)改进能源,用无铅汽油,推广采用液化天然气、氢气、液化煤气等。(4)加强交通管理,调整交通流,使道路上的车流有适当的流量和速度,尽可能地均速、畅通,从而减少因高速、减速刹车、起动等带来的污染。(5)绿化,道路两侧适当范围内进行绿化,是净化道路交通环境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第八章 环境评价法律、法规技术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2.地表水质量标准(GHZB1-9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4.

58、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8978-96)技术文件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 2.1-93)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水域标准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标准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II类标准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5-1996)一级标准8.2.1施工期的噪声影响分析按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规定:

59、公路或道路的施工期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拟建公路或道路两侧或混凝土搅拌机周围50m处,其评价标准采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该标准对不同施工阶段作业所产生的施工噪声在其施工场界的限值要求见下表。根据各种施工机械的噪声值,初步计算出本项目施工时在不同距离的施工噪声预测值,在50m的评价范围内,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值昼间约超过(GB12523 90)标准值39dB(A),夜间约超过标准值l23dB(A)。表8-1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表8-2沥青混凝土搅拌机噪声测试值8.2.2施工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道路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施工过程中开挖、拆迁、砂石料装卸

60、过程产生的粉尘及施工过程运输引起的二次扬尘。(2)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施工工地附近排放一定量的废气。(3)施工过程中使用具有挥发性恶臭的有毒气味材料(如沥青等)。施工期间,地表松散,在风力较大时或回填土方时,会产生粉尘污染。悬浮在空气中粉尘被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吸入后,可能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粉尘夹带大量的病源菌还会传染其他疾病,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粉尘污染,还会降低能见度,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上,将会影响景观。8.2.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作业开挖等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