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综合测试附答案_第1页
人教版2017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综合测试附答案_第2页
人教版2017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综合测试附答案_第3页
人教版2017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综合测试附答案_第4页
人教版2017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综合测试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章综合测试.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细胞质中过多的 Na可能影响酶蛋白的分子结构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下列与细胞物质转运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囊泡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的方向取决于膜两侧被转运物质的相对含量D.生物大分子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紫

2、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作为实验材料B.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与细胞质的分离C.该实验可用于探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D.植物细胞吸水能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是死细胞 大量吸水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大量失水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B.C.D.将相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分别放置在不同浓度

3、的物质M溶液中,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高中生物必修11/7.物质M溶液浓度30inmWL物用M溶清浓度50 mm川”通人空气前通入空气后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是根毛细胞的细胞膜,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a过程.若是小鼠肝细胞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 O2、CO2C.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 D物质会减少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B

4、的厚度变小,这说明 B具有选择透过性8.哺乳动物细胞在0. 9% 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于0. 9% 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在0. 9% 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在低于0. 9% 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人类囊性纤维病的发生与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图1和图2分别表示正常人与患者肺部细胞部分物质运输情况

5、。请据图回答问题:高中生物必修12/7(l)是该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根据 (填标号)的位置,可以判断该膜是细胞膜。(2)由图1可知,氯离子通过 方式转运至细胞外, 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 使外界溶液 的浓度大于 浓度,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 (填“加快”或“减慢”),使覆盖于肺 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3)由图2可知,由于 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氯离子不能够运出细胞而形成囊性纤维病。(4)图示说明了无机盐具有 的作用;同时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和吸水”,某同学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当外界溶液浓度大 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

6、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为了检验这一假设,该同学设 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 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刀片,镣子,滴管,载玻片,盖玻 片,吸水纸,显微镜。实施实验:(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3)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如图为该同学观察到的一个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洋葱 鳞片叶表皮细胞示意图,图中 (填序号)合起来称为原生质层。细胞发生质 壁分离的原因,除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原生质层

7、比 的伸缩性大。(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6)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中央液泡的大小和颜色变 化是。(7)实验结论是。.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了相关研究。(1)将红细胞置于 中,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 这时的红细胞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 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 科研人员为研究红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的功能,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结果如表:(”表示有,“ ”表示无)实验处理膜蛋白名称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血影蛋白锚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肌动蛋白血型糖蛋白试剂甲处理后变得不规则试剂乙

8、处理后还能保持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主要是(2)如图是红细胞膜上的 Na、K ATP酶的结构示意图。高中生物必修13/7。O o o。/ K,皓合位点惶 K AT雁用意臣由图可以看出,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上 Na、K ATP酶的主要功 能是把红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 ATP水解,通过 方式排出Na吸收K ,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 K低 Na的离子浓度梯度,由此可知 Na、K ATP酶具 的作用。.植物根尖成熟区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离子。如图表示刚施肥后的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在土 壤溶液中的状态。请据图回答:跟表W细胞(1)该部位的表

9、皮细胞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和。(2)图中根表皮细胞此时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此时,该细胞还能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吗? (3)现提供0.3g/mL的蔗糖溶液、1 mol/L的硝酸钾溶液、1mol/L的醋酸溶液三种药品(以上溶液的浓度均比一般细胞液浓度大),紫色洋葱,显微镜。请你选择一种正确的药品及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实你对第(2)题第二问的判断。实验步骤;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在中央加入1滴;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平展于液滴中,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现象;细胞先出现 ,后慢慢 。实验结论:由此证明了。高中生物必修14/7第4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答案】C【解析】

10、Na逆浓度梯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根据题干中“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 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说明细胞质中过多的Na可能影响酶蛋白的分子结构,B正确;Na逆浓度转运入液泡后,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D正确。.【答案】C【解析】细胞内囊泡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错误;主动运输和囊泡运输都消耗能量,B错误;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C正确;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而 DNA不能,D错误。.【答案】C【解析】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能用于观察植物

11、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A错误;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分离,B错误;该实验通过观察处于不同浓度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状态,可用于探究细胞液浓度大小,C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大,则吸水能力越强,二者呈正相关,D错误。.【答案】A【解析】果脯在腌制过程中, 细胞死亡,细胞膜等膜结构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糖分能直接进入细胞中,使果 脯慢慢变甜,A错误;水分子、气体、甘油和乙醇等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B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由于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吸收 K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既消耗

12、能量,又需要膜上的 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答案】B【解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和浓度差。如果细胞是死细胞,则细胞膜是全透性的,不具有选择透过性。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K和NO均是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离子,因3此,将细胞放入KNO3溶液后,细胞可能先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再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故选Bo.【答案】C【解析】自由扩散的影响因素是浓度差,而物质 M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自由 扩散,A错误;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而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主动运输, B错误;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而物质运输速率没有增加,

13、说明运输物质M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C正确;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没有改变,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D错误。.【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a过程表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根毛细胞的有氧呼吸, 释放能量增加,从而促进 a过程,A正确;小鼠肝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运输方式高中生物必修15/7都是自由扩散。物质D代表糖蛋白,其所在位置代表的是膜外, 所以b是02进细胞,c是CO2出细胞,B正确;癌细胞膜表面 D物质(糖蛋白)会减少,使其容易扩散,C正确;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流动性,D错误。.【答案】C【解析】红细胞为动物细胞,没有细

14、胞壁,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在0. 9%NaCl溶液中,进出红细胞的水分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错误;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C正确;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低处向溶液浓度较高处进行的扩散,D错误。.【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2)主动运输细胞质 加快(3)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只答“ CFTR蛋白”不正确)(4)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解析】(1)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外侧分布有糖蛋白。(2)由图1可知,氯离子的运输需要 ATP,说明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伴随着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外界 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导

15、致内外浓度差增大,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3)由图2可知,CFTR蛋白异常关闭,导致氯离子无法运出细胞,即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4)由题干可知,无机盐可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同时氯离子的运输也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 进出细胞的功能。.【答案】(3)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4) 细胞壁(6)变大、变浅(7)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解析】(3)在做质壁分离实验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而发

16、生质壁分离。(4)图中表示细胞膜,表示细胞质,表示液泡膜,三者共同构成了原生质层;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液泡中的细胞液浓度比外界溶液浓度低,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6)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不断吸水,所以中央液泡体积变大、颜色变浅。(7)该实验的结论是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吸水。.【答案】(l)清水(或低渗溶液)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2)磷脂双分子层主动运输载体和酶【解析】(l)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实验中,需要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中,红细胞会吸水涨破,内容物流出;从 表格中可以看出,试剂甲处理后没有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红细胞影形状不规则, 而试剂乙处理后含有这两种蛋白质,形状还能保持,因此对于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主要是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2)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从图中可以看出,红细胞排出Na吸收K需要消耗能量,方高中生物必修16/7式是主动运输; Na、K ATP酶既能够协助运输 Na、K ,也能够催化 ATP的水解。.【答案】(1)细胞表面有突起的根毛(或细胞表面向外突起)有大液泡(2)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不能吸收水分,仍能吸收矿质离子(3) 1mol/L的硝酸钾溶液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细胞失水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