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与中国的绿色现代化_第1页
循环经济与中国的绿色现代化_第2页
循环经济与中国的绿色现代化_第3页
循环经济与中国的绿色现代化_第4页
循环经济与中国的绿色现代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循环(xnhun)经济理论与中国减物质化共八十三页内容提要(ni rn t yo)中国为什么要搞循环经济从增物质化到减物质化什么是循环经济从直线(zhxin)经济到闭环经济怎样推进循环经济从法规推动到政策矩阵共八十三页1.我国当前(dngqin)发展的增物质化倾向共八十三页1.1中国(zhn u)经济发展的增物质化特点中国(zhn u)GDP的增长依赖资源投入总量的增加;中国GDP的增长伴随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如果继续保持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所需的资源投入与污染排放将随经济同步增加。共八十三页资源环境消耗(xioho)的指标类型综合性的生态足迹(zj)指标:人均生态足迹(zj)资源消耗性的指

2、标:人均水耗、人均能耗、人均物耗、人均地耗污染排放性的指标:人均垃圾产出、人均废水排放、人均废气排放生态保护性的指标:人均绿地、人均水面积、人均林地等共八十三页中国城市的资源消耗增长(zngzhng)案例 各项资源投入量连年(linnin)增加,尤以化石燃料和矿石为甚共八十三页中国(zhn u)城市的污染排放总量案例 近年来污染物排放(pi fn)总量仍在增加,特别是固体废弃物;共八十三页生态(shngti)足迹:综合计量人类的环境影响共八十三页共八十三页1.2人类发展影响环境(hunjng)的三个因素I=人类发展的环境影响P=人口:我们有多少人A=消费:我们的消费模式是怎样(znyng)的T

3、=科技:我们消耗资源环境的速度是怎样的I = PAT共八十三页 人口 人均GDP2000 12亿 800美元 14亿 3000美元2050 15亿 10000美圆到2020年:人口增长是现在(xinzi)的1.1倍经济增长是现在的4倍环境影响是现在的4-5倍中国21世纪(shj)发展可能有的环境压力将至少是现在的45倍环境压力共八十三页人口对中国未来(wili)的影响人口(rnku)每年增长1000万城市化每年需要1000万到2020年逼近14亿(比2000年增加2亿)到2020年城市化60%(比2000年增加4亿)共八十三页消费(xiofi)对中国未来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人均250美圆198

4、11990:达到人均500美圆1991-2000:达到人均8001000美圆2001-2020:至少(zhsho)达到人均3000美圆左右共八十三页技术对中国未来(wili)的影响环境优化型的技术单位经济产出的物质消耗减少(jinsho)单位经济产出的污染排放减少环境退化型的技术单位经济产出的物质消耗增长单位经济产出的污染排放增加注意:单位技术改进与总量反弹效应(rebound effect)共八十三页2.从爬山运动(yndng)转向穿山运动(yndng)共八十三页2.1 21世纪人类发展(fzhn)的情景选择社会财富(cif)增长自然资本消耗20世纪21世纪?共八十三页人类未来(wili)可

5、能有的三种方式增物质化的21世纪(不可持续的发展)社会财富和自然消耗(xioho)继续同步增长衰退导向的21世纪(不可持续的不发展和可持续的不发展)社会财富和自然消耗同步走向下降减物质化的21世纪(可持续的发展)社会财富增长而自然消耗降低共八十三页1900210020032050Consequences:four planets earth needed in 2100共八十三页环境与发展的关系(gun x):从爬坡到下坡经济起飞阶段:物质时代增物质化关注劳动效率而忽视生态效率(增肥时代)经济转型阶段:调整时代关注以服务效率为重点的生态效率经济成熟(chngsh)阶段:功能时代-减物质化关注以

6、维持效率为重点的生态效率(瘦身时代)共八十三页全球(qunqi)减物质化的目标及其结构2000年倍数12025年倍数1.12050年倍数22100年倍数10发达国家80%50%(-30%)10%(-70%)10%发展中国家20%40%(+20%)40%(+20%) 产品 - 污染排放高开采、低利用、多排放合理和持久地利用物质和能量,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低开采、高利用、少排放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组织经济活动共八十三页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技术(jsh)经济特征( T1 ) 大体上说,它们是开采性的;线形的(开采-加工-废料);化石(hush)燃料驱

7、动的;注意力放在劳动生产率上的(每个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被滥用和浪费的。 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破坏性的、贪婪的、消耗性的技术。它们是不可持续的。I=PAT1共八十三页Todays Material FlowNaturalResourcesGoods andServicesPollution, Waste and EnvironmentalDisturbancesApproximately 25% of what goes in the pipe comes out as goods and services.Waste from your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i

8、ng goods that are no longer useable, is returned back to the planet creating additional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 共八十三页现有模式无法解决(jiju)减物质化问题末端治理无法控制源头排放清洁生产无法减少总量排放只是(zhsh)点上效率而非总量效率(区域控制)只是生产环节而无消费环节(反弹效应)共八十三页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技术经济(jngj)特征(T2) 我们可以说,这些技术是可再生的,而不是开采性的;循环的(从摇篮到摇篮)而不是线性的;太阳能驱动(

9、q dn)的,而不是化石燃料驱动(q dn)的;注意力放在资源生产率,而不是劳动生产率上。 它们对生物圈的影响是良性的,而不是滥用的。I=(PA)/T2共八十三页Goods andServicesNaturalResourcesTomorrows Material Cycle Tomorrows profit will come from design, not matterReduc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Recover Technical Nutrients共八十三页环境管理(gunl)从在地控制到区域控制共八十三页3.2循环经济(jngj)的三个原则减量化Re

10、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lyng)Reuse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或包装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污染。要求物品完成使用的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共八十三页共八十三页R1:绿色(l s)生活中的源头减耗减少生活中的物质消耗(xioho)和污染排放从人口控制到体形控制从消耗原子到消耗比特(信息化)从减法经济到加法经济(纳米技术的意义)共八十三页脚踏车公共汽车小汽车的生态足迹(zj)比较假定住在离工作(gngzu)5公里处的地方脚踏车的生态足迹为:0.01

11、22公顷或122平方公尺/人公共汽车的生态足迹为:0.03公顷或301平方公尺/人小汽车的生态足迹为:0.14公顷或1442平方公尺/人共八十三页R2:绿色生活中的反复(fnf)利用共享租赁(消费价值而不是物质)再制造(zhzo)的发展共八十三页R3:绿色生活(shnghu)中的资源再生正向消费与逆向(n xin)消费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逆向制造系统的发展生产者责任与产品的回收共八十三页共八十三页4.关键是提高生态经济(jngj)效率共八十三页4.1循环经济兼顾发展效益与生态(shngti)效率传统经济(jngj)增长关注经济(jngj)效益不能只讲经济而没有循环(环境效益)传统环境保护关注环境

12、效益不能只讲循环而没有经济(发展效益)循环经济关注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共八十三页生态与经济的相关(xinggun)指标单位服务的物质强度和污染强度指标:单位GDP的能耗、单位GDP的物耗、单位GDP的水耗、单位GDP的排放、单位服务的物耗、单位服务的土地利用、单位服务的毒性资源(zyun)生产率(生态经济效率)指标:单位能耗的GDP、单位土地的GDP、单位水耗的GDP单位物耗的产品性能物质强度与资源生产率是倒数关系共八十三页通过(tnggu)减物质化提高生态效率实现减物质化的经济增长产业减物质化与新型工业化实现减物质化的社会(shhu)发展区域减物质化与新型城市化减物质化的发展道路与新型现代化共

13、八十三页上海具有(jyu)较高的生态发展效率在同样生态足迹上的发展(fzhn)比较同样生态足迹水平上的经济增长同样生态足迹水平上的社会发展在同样发展水平上的生态足迹比较同样经济水平上的生态足迹同样社会水平上的生态足迹共八十三页4.2生态效率(xio l)的基本公式S/E=人造资本的服务(存量)/自然资本的代价(diji)(流量)提高生态效率所依赖的两件事情:提高人造资本中我们能获得的服务量(S)降低获得人造资本的自然资本的消耗量(S)共八十三页提高生态效率(xio l)的四个方面S/E=所获得的人造资本服务/所消耗的自然资本服务(流量(liling)S/E=mmk服务/mmk存量*mmk存量/

14、nk流量* nk流量/nk存量*nk存量/nk服务mmk服务/mmk存量:人造资本存量的服务效率mmk存量/nk流量:人造资本存量的维持效率nk流量/nk存量:自然资本流量的增长效率nk存量/nk服务:自然资本存量的服务效率共八十三页效率1:提高人造资本(zbn)存量的服务效率(提高人造资本服务)mmk服务/mmk存量:人造资本存量的服务效率(提高人造收益)用来比较人造资本存量的单位服务强度(qingd),即同样存量提供更多的服务它依赖于:产品本身的技术设计效率在不同产品使用中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市场效率问题()在社会个体中的分配效率(社会公平问题)在经济发展任何时期都要提高服务效率共八十三页效

15、率(xio l)2:提高人造资本存量的维持效率(降低自然资本成本)mmk存量/nk流量:人造资本存量的维持效率用来比较人造资本存量产生服务的单位时间量,即同样产品有更长的耐用性流量的低比率意味着物耗和污染的减少维持效率是通过设计耐用可修补可循环商品或者通过设计较少使用特种商品的生活方式来提高的当经济发展成熟状态(zhungti)时要求提高维持效率共八十三页效率3:提高自然资本流量(liling)的增长效率(提高自然资本流量(liling))nk流量/nk存量:自然资本流量的增长效率这是由生态系统中所开发的种群的固有生长率决定的例如松树长得比红木树快,因此在使用上松树更有效率因此我们可以依靠自然

16、生长快的物种来设计我们的技术和消费方式随着遗传工程的出现(chxin),我们虽然可以提高物种开发的增长率但却要付出更大的生态代价共八十三页效率4:提高自然资本(zbn)存量的服务效率(降低自然服务损失)nk存量/nk服务:自然(zrn)资本存量的服务效率用来比较自然资本存量的单位服务强度,即同样自然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关键是把单位自然资本的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降至到最低例如我们开发一片森林来生产原木,那么就要求降低这片森林的其他自然服务代价,例如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侵蚀控制以及水域等 共八十三页5.循环(xnhun)经济的制度保障和政策矩阵共八十三页政府(zhngf)市场(shchng)社会5.1

17、治理导向的循环经济体制共八十三页政府(zhngf)的举措出台(ch ti)新的经济指标(绿色GDP)强化再生利用法强化废物清除法强化节能法出台环境税排放权的交易共八十三页市民(shmn)的举措理解(lji)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再生利用运动绿色采购选举推进环境政策的政治家供应绿色电力绿色投资共八十三页企业(qy)的举措环境协调性产品的开发生态工业园区的开发由生态营销向可持续发展营销转变(zhunbin)从产品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共八十三页5.2市场主导(zhdo)的循环经济机制世界银行推荐的政策矩阵措施1:改进传统的政府管制(gunzh)型管理手段(制定标准、严格法规)措施2:以市场为基础的环

18、境管理手段(创造市场、利用市场)措施3:激励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信息公布、公众参与)共八十三页发达国家(f d u ji)环境政策发展的趋势70年代:命令与控制手段80年代:市场手段90年代:混合手段污染治理法规单一介质增长极限预防和防止法规改革环境税费可交易许可证定价政策多介质消费者需求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法规与经济政策生命周期分析污染预防与控制自愿协议对话共八十三页 环境与发展(fzhn)的库兹尼茨曲线发展状况资源消耗现在(发展中国家)现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制度创新穿越(chun yu)“环境高山”污染治理政府管制市场机制公众参与共八十三页输入(shr)端资源管理的实例主题利用市场创造市场政府法规公众参与水资源减少补贴水资源税水市场水质量标准水使用配额水效率标准土地资源取消土地转化补贴取消未开发土地税收可转让开发权土地使用标准建立环境敏感区矿产资源对矿区废物收费采矿特许权废物与尾矿控制采矿禁令能源效率标志渔业渔业投入税产品税捕鱼许可证可交易的配额渔业标准捕鱼禁令捕鱼配额森林森林产品税木材费公园入门费树苗补贴土地授权可交易的再造林信用伐木法规伐木出口禁令伐木配额生态标志共八十三页输出端污染(wrn)管理的实例主题利用市场创造市场政府法规公众参与水污染废水排放费排污水费对环境投资的减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