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学课件(共18张)_第1页
《老山界》教学课件(共18张)_第2页
《老山界》教学课件(共18张)_第3页
《老山界》教学课件(共18张)_第4页
《老山界》教学课件(共18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为自由而战的人,人们将永远记住你们! 第1页,共18页。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年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三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第2页,共18页。课前热身 收集,朗诵长征诗词,讲述长征故事,概括长征精神。第3页,共18页。你预习了吗? 为下列加线字注音:惊惶( ) 呜咽( ) 咀嚼( )矗立( ) 蜷( ) 酣( )然入梦点缀(

2、 ) 落( )下 解释下列词语:攀谈 奇观 绝壁 酣然入梦 呜咽第4页,共18页。 整体感知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第5页,共18页。探究学习 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2、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第6页,共18页。理清结构层次1、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2、本文是不是这样安排的呢?三部分一、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1)。二、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3段)。三、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34段)。第7页,共18页。细读品味 1、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

3、面呢? 在课文中勾画出有关的句子来。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第8页,共18页。细读品味 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第9页,共18页。细读品味 3、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 生动的描写。你能揣摩出来吗? 提示: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第10页,共18页。精彩段落欣赏 场面描写:“之”字奇观 (1)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 (2)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乐观主义英雄气魄。 第1

4、1页,共18页。精彩段落欣赏景物描写: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1)“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了什么特点?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庄严、奇伟。寂静第12页,共18页。精彩段落欣赏 (3)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4)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 (5)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不矛盾。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远、近、大、细;比喻、拟人、排比第13页,共18页。练一练 1、判断下列加点字注音的正误。 惊惶() 缴()租欺侮() 呜咽( y) 咀嚼() 骨碌()浑

5、身打着颤() 2、红军翻山遇到的许多艰难险阻,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是怎样对待的? 练一练第14页,共18页。练一练 3、描写景物要注意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角度。课文第一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察角度是仰视;第二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察角度是既有()视,又有()视。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说说摄影者是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照的。 第15页,共18页。写一写 写寂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这篇课文既说“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正是以声写静。恰恰因为静极了,才听到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恰恰因为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你在生活中曾有这样的感受吗?试用一二百字写出来

6、,练习用比喻。 第16页,共18页。梦想的力量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第17页,共18页。名言摘抄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37、散文就是渴望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王蒙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39、天才出于勤奋。马克思40、人之所以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什么都懂。卢俊4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约翰洛克4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43、读不在三更五鼓

7、,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44、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4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46、求知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福柯47、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弗兰西斯培根4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弗兰西斯培根49、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张衡50、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51、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52、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