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_第1页
威尼斯的小艇_第2页
威尼斯的小艇_第3页
威尼斯的小艇_第4页
威尼斯的小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威尼斯的小艇组第 课。本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介绍了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展示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特有的异国风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二.说目标:1字词2读文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以及同威尼斯城的关系;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三.说重难点:1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2难点:学习作者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2、 1、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和查找到的资料介绍有关威尼斯的情况。我同时注意及时的鼓励性评价,肯定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威尼斯的资料并相互传阅的预习态度。 2、播放威尼斯的视频资料。 同时教师进行补充: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周围被海洋环绕,有“水城”、“百岛城”之称。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威尼斯城热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水城同样闻名于世。 3、引入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 2、检查 3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小艇的?特点、技术高、关系密切(三)、品读感悟 理解交流.威尼斯

3、的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自主学习,然后交流(1) 交流重点的段读出这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三个形象的比喻句来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的,相机渗透写作指导。同时课件出示小艇模拟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诵这段,并试着背诵。(2)交流技术高1、思考并找出描写船夫驾驶技术好的语句进行理解,2接着让学生同位一人读一人表演,3再让学生欣赏船夫驾驶技术高超的视频资料,4最后让学生直观感受后再品读这段,真正体会到船夫

4、驾驶技术的高超。(3) 交流关系密切 1、重点抓住“水面上渐渐沉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几句话让学生朗读、欣赏、理解,赏析动静结合描写的好处。2、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的朗读,边尽情想象睡梦中的威尼斯。(四)、小结课文 拓展延伸 当学生还沉浸在威尼斯安谧静寂美之中时,教师动情的小结延伸,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把学生由课内又将带向课外,让他们去感受东方威尼斯苏州的神奇与美丽。达到了课虽尽而情末尽的教学效果。六说板书:最后,谈谈我对板书的思考。我认为本课的板书要能反映文章的精髓。所以板书设计如下: 外 形 奇 特:长 窄 深翘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 技术好:操 纵 自 如 穷人说课稿一教

5、材分析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3、了解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4. 练习续编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环境、心理

6、活动的描写方法。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 课件四、说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世界很小是个家庭。谈感受: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2. 生活中处处有爱心,处处见真情。穷人有爱心吗?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否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板书课题2.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增长知识,从中受到了更多的启发和教育,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

7、,读准字音,读通全文。2、检测字词: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桑娜、渔夫、西蒙)三、自主探究直奔中心1、他们的穷体现在哪些地方?用标出有关句子。2、分组学习,讨论问题3、交流 (屋内装饰、吃穿、忙碌、劳动条件)【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教学时,我紧扣“质疑析疑解疑”进行设计,勾画理解词句,让学生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4有人说课文中的桑娜和渔夫并不穷,其实他们很“富有”你们支持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用划出有关

8、的语句,在旁边做上批注。5、小组交流。6、全班交流:品析句子体会品质课件出示:1、描写环境的句子(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从室内外的环境的描写体会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重点理解“温暖、舒适”。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通过环境的描写,体会穷人的善良、勤劳。)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1)“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体会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

9、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理解“忐忑不安、自作自受”。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指导朗读。(师范读、指名读赛读)(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3)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3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让学生从“熬”及渔夫 “严肃、忧虑“的神色来体会收养孩子的决定使经过渔夫的认真的考虑,同时也说明了他们的生活使非常的窘困。师结:其实他们是最富有的人。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