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野下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终身教育视野下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终身教育视野下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终身教育视野下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终身教育视野下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终身教育视野下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摘要:“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世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我国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社会,高校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高职高专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着手培养高职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而为学生入职后进行科学研究、不断地探索真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关键词:终身教育;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终身教育”一词源于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推展委员会”上提出并获得通过的“终身教育”议案,它主张教育应该是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的,而不仅仅

2、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教育应当满足每个人在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需求。20世纪60-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只有迅速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使广大高职学生掌握终身学习能力,国家才能够真正地构建起终身教育体系。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除了要教会学生各种专业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

3、力,首要就是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一、科研能力的培养对终身教育的意义科研能力,是对一个理论或现实的问题在科学意义上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科学研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是通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发现和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及规律,并应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有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1、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素质是一个人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综合体现。在一个人的素质结构中,科研能力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科研能力首先来自于各种知识,尤其是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只有具备比较完备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对这一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然而,知识积累只是

4、进行科研的基础条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科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还来自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干中学”而获得。终身教育的本质即活到老、学到老,它对于人的学习能力是极大地考验。高职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技能,而科研能力尚显不足,即具备技术性人才的条件,但在专业的理论知识积累方面存在缺陷,这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学生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进而影响了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因此,采用有效方式提升高职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其科研素质是高职院校及整个社会都应注意的问题。2、科研能力的发展推动了终身教育的开展就其本质上看,科研活动的目的,正是为了发现一些未曾为人们所认识的现象和问题,找出其中隐含的规律和法则,并根据这些规律和

5、法则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讲,科研能力又是创新能力在一个较高层面的体现,对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虽侧重于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但也同时要兼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期间,有计划地让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可以巩固、充实学生从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又可以激发了学生探求真理的内在动机,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科研活动开展,可以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帮助他们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他们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得他们走

6、入社会后,具备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方法和能力,真正实现自动、自发、自主的终身学习,从而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3、具备科研能力能够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更多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探索性和研究性地学习。而学生仅仅是作为知识传播的“受众”,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缺乏对专业知识探索的积极参与,更谈不上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多属于“传承型”人才,而缺少“创新型”人才,致使人才的素质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教育中尤其是大学阶段被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1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行改革,把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高校的教育体系之中

7、,通过面向大学生的各种科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培育学生的科研意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使之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如此才能最终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进而打造学习型社会,谋求国家更快更好发展。二、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特点1、科研基础薄弱高职学生虽大多是高中起点,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及写作基础,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只为考试成绩而奋斗,习惯了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疏于研究性的学习,因此科研基础较为薄弱,加之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理解能力不强,学习基本的理论及技能尚嫌不足,更逞论科研。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科研能力就显得尤为困难。在校期间,高职

8、学生更多的是对于技能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忽视理论知识的发掘与探讨,不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为科研服务。2、科研水平低科研知识是进行科研的前提,没有理论的指导,很难做到有效的研究。科研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两部分。高职学生虽然在学校中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及科研方法,但仅仅将其视为一门学科,以得到良好成绩为最终目标,对于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挖掘不够深入,停留于表面化和肤浅化,不能利用所学、所想、所感、所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探索规律。3、科研效果差由于积累不足,高职学生的科研成果普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验收效果不佳,毕业论文选题过大、过空,未能就一个具体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

9、深入地探讨和分析;论文的写作缺乏创新性及自主性,有些甚至通篇或部分抄袭他人;在言辞造句方面往往差强人意,不能熟练运用正确的、规范的论文语言来阐述问题,往往写些空话、套话、白话等,不能明确的阐述自己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思想。三、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科研能力1、利用课堂教学引导高职学生科研入门用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通过精讲理论知识、教育研究方法等科目,使学生对教育研究有初步了解。首先,理论课的教学要精益求精。教师要充实课堂,以求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除尽可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给学生提供课外参考资料,让学生在全面掌握课堂内容的同时扩宽眼界、巩固所学,了解本领域的最新动态及存在的问题。适当

10、改革考核方式,不仅仅通过阅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更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写作课程论文、研究报告等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从而让学生了解教育教学的动态,了解论文书写方法,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启发思维,寻找适合自己研究的起点。其次,各高职院校开设科研方法课程,详细而系统地向学生讲授如何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方法课程是一门全面而系统地教导学生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的专门课程,包括向学生介绍何谓科学研究、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如何撰写研究成果等等。2应加大科研方法的授课力度,各院校应高度重视科研方法课程建设,在授课目标及授课方式上积极创新,把科研方法作为学校的基础课

11、程、重点课程,从而教导出一大批具有科研精神及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全面发展人才。2、要求学生利用实习进行行动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其对技能要求的特殊性,与本科院校相比更有机会让学生积极实践,这就给学生在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教育实习是对高职高专学生所学知识的升华,是学生职前实施科研的最有利时机,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教育实习中,学生可以发现当前本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在书本上接触不到的,进而针对这些问题,利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等科学研究方法追寻问题根源,进而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以便于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3、认真指导毕业论文设计

12、,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形式,更是学生发展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严格要求。在选题上要求学生尽量选择与今后从事的教育教学有关的题目,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对题目进行整理及加工,题目不可大而空泛,要就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地阐释,教师要严把选题关,对学生进行细致地辅导,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研究奠定基础;开题报告方面,指导教师应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深入地辅导,要求学生明确将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这个问题的价值、前人已有哪些研究基础、将采用哪些研究手段等问题,以便于使学生明确研究思路,进而学会科学研究;在研究结果方面要力求创新,要将学生研究的特异性在成果中反映出来,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答辩的方式,将研究所得的成果加以展示。同时要注意在论文撰写阶段,要求学生如实处理研究所获数据,严厉杜绝照搬抄袭,并严格按照论文的书写格式进行写作,培养其良好的科研能力。3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全民的共同努力,高职高专学生为了进一步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