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学教师新师德学习体会_第1页
总学教师新师德学习体会_第2页
总学教师新师德学习体会_第3页
总学教师新师德学习体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学教师新师德学习体会新时代崇尚新师德人们常说,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因此,做一名教师是最光荣的事情。问题是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光荣的,这就涉及到教师的师德问题。新时代下我们要把让人民满意作为行动的标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在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上下工夫,争做“社会信任、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信得过教师”。一、无私奉献铸师魂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乃至前途命运,我们担负着教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把献身教育事业作为自己崇高的信念。自古以来,很多为人师者给后人树立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典范。大教育家孔子,他在游历各国被困于蔡陈之际

2、,断粮七日,从学弟子皆卧病不起,但他仍讲诵不辍,这种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献身精神,成为历代教师的楷模;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终身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数优秀教育工作者用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在我们面前竖立起了奋斗的标杆,当一名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面对学生时,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奉献不只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和特点。二、 广博爱心修师德充满爱心的师德、高尚纯洁的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点燃和照亮人的心灵的火焰。有了它,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

3、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一位教师说得好:“教师爱学生,师生感情就好,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相反的,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的批评和表扬就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我们应当崇尚平等、崇尚坦诚、崇尚宽厚,应当充满热忱、充满友爱、充满理解,用高尚的师德为学生创造出自由、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那么教师怎样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呢?就是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很难想象一个对学生没有爱心的教师能够教出一些“对世界充满爱”的学生。学生心中

4、原本是有爱的,但这种爱是稚嫩的,很容易被扼杀,因此它需要的是呵护,而不是摧残。同时,也很难想象一个对学生没有责任心的教师能够教出一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学生。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上中学时,我的一位授课老师只上了一半,便去照看他家的冰柜了,冰柜离教室不远,透过窗子,我们还可以看见我们的老师卖雪糕收钱的动作。那一年,我们那门考试的成绩可想而知,很显然,老师对我们没有责任心,与之相应的,我们对考试也就不会有责任心。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用爱心去点亮学生们的爱心;做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用责任心去催开学生的责任心。三、言传身教树师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文学修养、兴趣爱好、言谈举止,教师对人生的

5、思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有的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言谈举止,哪怕是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也往往被学生观察、琢磨和模仿着。过去,我曾习惯于在板书时把粉笔顶端的坚硬部分折断,并随手扔在地上,动作干净利落,还自认为很有风度。不料有一次,几个学生上黑板板演时,也都不约而同地学着老师的动作。当我询问时,学生们都说:“是从您那儿学来的,全班同学都会啦!”这才使我猛悟到自己不以为然的小事给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仅要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更要通过自己的“灵

6、魂”去传授品格,达到真正的言传身教。教师的师表形象是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教师板书一向认真规范,久而久之学生的书写也会规范美观;教师坚持“候课”,再散慢的学生也会尽快克服迟到的毛病。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著名歌唱家刘欢业余时间常给北京某大学的学生讲课,平时着装随便的他每次上课却总是穿着一身正规的西服,因为他认为:“当我站在讲台上时,我是一名教师!”这恐怕是我们每一位为人师者所应该学习的。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意识到:用智慧来吸引学生,用高尚的情操来感化学生,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四、不断进取练师能国际间人才创造力的竞争要求教师不

7、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尤为重要。试想,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把知识讲错,总是被学生的问题难住,这只能说明教师的师能太差劲。“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几乎成了教育界的经典,我常常对它深信不疑。但是细想之下,仍觉得可发挥的地方:“一杯水”并不是随便给予的,而是根据学生是需要从“一桶水”里能动地提取的,给予的过程有着极丰富的思维含量,首先是给予什么,其次是怎么样给予才能最大程度地被接受。 “一桶水”应该是不断更新的,要不断地补充新鲜的东西。“流水不腐”,老是那“一桶水”,岂不成了死水?那么怎么样来改变这种状况,怎么样才能找到水的源头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学习。学习就是源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