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历史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复习32课件_第1页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历史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复习32课件_第2页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历史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复习32课件_第3页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历史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复习32课件_第4页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历史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复习3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历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学习目标(1)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2)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明了西欧封建制度不是世界的普遍现象。(3)理解整个中古世界形成的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理解不同文明都对人类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4)理解当今世界现象与中古时代的联系。1.准确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如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封建庄园、幕府制度等。复习指导2.明确中古时期(514世纪)世界发展概况:(1)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

2、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2)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3)非洲: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4)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玉米文化”,创造了灿烂的文明。3.掌握中古晚期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1)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衰落,也孕育了统一的因素,统一的王权国家出现。(2)基督教会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3)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推动了国王的统一事业,这些使中古晚期的西欧出现了近代化的气息。4.掌握世界古代历史地跨欧亚非三

3、大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王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主要内容中古时期的世界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东欧基本特征:中后期变化:封君封臣制度(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庄园与农奴制度(庄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政治: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早期议会出现经济: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和城市复兴、自治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拜占庭帝国:罗马法俄罗斯:反抗蒙古的斗争中崛起中古时期的亚洲古代非洲和美洲政教合一的西亚阿拉伯帝国: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多种宗教的南亚中央集权的

4、东亚笈多帝国:印度教,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朝鲜:新罗、高丽、朝鲜模仿中国,中华文明圈独立创造非洲班图人的贡献:1.成就(农业、畜牧业、冶铁业)2.扩展东非:阿克苏姆、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城市国家西非:加纳、马里、桑海,中央集权国家南非:津巴布韦,巨石建筑群特点:1.发展缓慢2.独具特色美洲:印度安人的成就:独立培育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玛雅文明:城市国家阿兹特克文明:松散的王国、浮动园地印加文明:统一大帝国世界文明多元,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主题一 西欧封建社会发展的概况政治以封君、封臣为基础,以土地为纽带,西欧封建社会形

5、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出现各级封建主。经济农村:出现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城市: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并获得一定的自由和自治权,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文化各种大学在城市纷纷建立,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王权加强 议会起源一、西欧封建社会(中世纪或中古时期)1、时间:2、形成背景:3、基本特征:4、中后期(1115世纪)的变化:【主干梳理】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基督教会主宰公元5世纪-15世纪日耳曼民族大迁移,西罗马帝国灭亡政治: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早期议会出现经济: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和城市复兴、自治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

6、主题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二、东欧1.拜占庭2.俄罗斯王权加强 议会起源城市自治大学兴起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中世纪西欧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国家权力分散和政治分裂。角度 内容叙述形成条件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内容地方领主(封君)为其家族和亲兵(封臣)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权利义务封君提供土地与保护;封臣效忠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特点以封土为纽带;等级森严;契约与仪式(相互尽义务)等影响国王或皇帝成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封君和封臣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领主各自独立行使权力,导致中古初期西欧政治上分裂割据局面。封君封臣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7、同:都是等级制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异:1.维系纽带不同,分封制的纽带是血缘,封君封臣制的纽带的土地(封土)2.所处社会性质不同,分封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制度,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制度。根本区别,维护的制度不同,分封制维护奴隶制度,封君封臣制维护封建制度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随着封君封臣制度而产生的。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庄园和农奴制度教堂庄园法庭庄园土地类型 使用者及其权利义务公共牧场、草地全体居民使用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自由农份地,自由农自耕自收,为领主服劳役,缴纳租税农奴份地,农奴被固着于土地上(非自由人),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

8、役,缴纳租税。497年法兰克王国创建者克洛维接受洗礼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这就是卡诺莎之辱。中古西欧社会有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两者共同维护封建秩序。中古早期教权高于王权。上述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教权高于王权一、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基督教会主宰政教合作政教冲突经济:拥有大地产,征收十一税;政治:最大封建主集团(有组织的力量),森严的等级制度;思想:控制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束缚人性。基督教会举足轻重2.“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

9、的光辉。”这种现象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A.基督是救世主 B.国王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高于王权(1)表现:15世纪晚期,英、法、西、葡形成了强大的王权。二、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王权加强(2)意义: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2世纪起,西欧出现了民族的观念,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民族国家形成首先是由于王权加强,国王一方面通过与大封建主斗争,另一方面通过与罗马教廷争夺世俗权力的斗争,加之不同民族碰撞冲突、确定疆界,从11世纪15世纪在西欧形成强大王权的国家,典型的代表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二、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议会起源 在英国,议会一词最初的含义是“谈话”

10、,本指国王与贵族交谈和谈判。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调整了封君封臣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1264和1265年,英国两次召开议会,其中1265年的议会代表中,除教俗贵族和每郡两名骑士外,各个自由市也派两名市民参加。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此后的议会都以该年的议会为榜样,那届议会因此被后世称为“模范议会”。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两院独立议事,广泛参与政治、司法、立法和财政活动,成为中古英国重要机关。 中古时期的议会产生于13世纪,是国王与教俗封建主、市民等寻求合作、统治国家的平台

11、,扩大了王权统治的基础。到近代,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机构。二、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城市自治与大学兴办(1)斗争:城市争取自治权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将金钱挥霍一空后,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实行自治。(2)城市自治的影响政治上: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等级市民阶级。城市与王权结盟,支持王权,促使王权加强,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

12、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市民阶层参与政治,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经济上:冲击了庄园和农奴制度,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强化不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使旧制度瓦解,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思想上:在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的过程中,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人性解放、谋求人生幸福等思想观念得以弘扬。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了准备。总结:城市复兴和自治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拜占廷帝国:又名:东罗马帝国(395-1453)特点:工商业发达,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桥梁。鼎盛:

13、6C查士丁尼时期A扩张: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B法律: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4书合称罗马民法大全灭亡:1453年亡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罗斯:9C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影响;13C在反抗蒙古征服中,莫斯科公国兴起;16C统一国家形成并扩张;1547年沙皇伊凡四世强化中央集权统治;17C末地跨两洲。 阿拉伯帝国简述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1.帝国政治稳定: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2.帝国经济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3.帝国文化繁荣: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并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其商贸的发展,阿拉伯帝国地

14、跨亚非欧三洲,其文化汲取其他文明成果,文化得以繁荣。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奥斯曼帝国概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1.政治上,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2.经济文化繁荣(1)15-16世纪帝国经济繁荣,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2)控制商路(即陆路丝绸之路),征收重税,影响东西方贸易,从而引发了西方早期的新航路开辟。1、笈多帝国(4-6C):中古印度的黄金时期4C初,恒河中游的笈多帝国几乎征服北印度,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大部分地区仍由藩王统治;大乘佛

15、教盛行,但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者支持而逐渐成为主要宗教。2、德里苏丹国(1206-1526)13C初,中亚地区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中央设立掌管税收和军事的各部;地方划分为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伊斯兰教在印度传播,对印度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伊斯兰教成为印度第二大宗教。笈多帝国看继承;德里苏丹国看突变。两个印度不一样!中古南亚:印度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孝德天皇孝开始“大化改新”,模仿中国隋

16、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10世纪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形成庄园;贵族、庄园主豢养武士,武士集团日益重要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17 世纪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1、时间线梳理中古东亚:日本、朝鲜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7世纪末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14世纪末16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李舜臣牺牲。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政治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

17、划分为十道;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经济推行土地国有,实行授田制文化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两国体制特色: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仿效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加速了他们的封建化进程813世纪初加纳1315世纪马里1516世纪桑海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10-15世纪东非沿海产生一系列国家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1)成就:农业: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畜牧业:驯养牛,引进羊(绵、山羊)。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2)扩展:随着班图人的迁移,从西非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大部分地区。班图人的贡献呈现出明显区域性特征园艺业、外贸黄金、贸易、文化石头城后深受阿拉伯文明影响区域文明时间成 就中美

18、洲前1千纪初-16世纪初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南美洲玛雅文明14-16世纪印加文明12-16世纪古代美洲印第安人文明古代美洲文明是独立发明的,没有受到任何外来因素影响;印加人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水平,说明古代帝国治理会有某些共性,也说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精美的陶器;独特的象形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松散的王国:上层垄断官职和军队;被征服者由原部落首领管理,缴纳贡赋;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太阳金字塔,城市建设(特诺奇蒂特兰)统一大帝国:国王集权,统治机构体系完善,划区设官、贵族政治;土地国有;详细人口调查;

19、完善的道路系统;移民;(马丘比丘遗址)名称创立时间创立地点代表人教义宗教经典宗教圣地相同点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释迦牟尼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三藏蓝毗尼背景: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产生于亚洲。影响: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基督教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圣经耶路撒冷(基督教)、梵蒂冈(天主教)伊斯兰教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独尊安拉古兰经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主题 世界三大宗教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3、坚强的信

20、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

21、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

22、着这条路走下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

23、、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

24、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

25、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明朝未及,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