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枫桥夜泊》教案_第1页
2022年《枫桥夜泊》教案_第2页
2022年《枫桥夜泊》教案_第3页
2022年《枫桥夜泊》教案_第4页
2022年《枫桥夜泊》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目标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懂得诗的意思;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 深刻地感悟诗人“ 愁” 的意蕴与情怀,使同学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发;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与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老师板书课题, 同学齐读; “ 泊” 在这里为何意?师随同学回答而板书“ 停靠” ; 这里指什么停靠?在哪儿停靠?对,在姑苏城外枫桥这地方的古水道上,唐朝诗人张继途径此地,泊船夜宿;懂得了题目的意思, 谁来读一读题目?指名生读; 请感觉一

2、下第三个字带给你的感觉,再读;很好,读出了感觉,读出了“ 泊” 意,大家一起读;同学齐读课题;有感觉,有韵味,很好;二、通读感知,读懂诗意1、自学字词,读通读顺;张继的枫桥夜泊, 泊出了怎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拿出课文,自由朗读枫桥夜泊;留意注音的生字要仔细拼读,先将古诗读正确,读通 顺;(师出示古诗)生自由读;好,谁来读一读枫桥夜泊;指名生读;正确流利,口齿清晰,很好;这“ 寒山寺” 的“ 寺” 我们平常在念的 时候有的同学将它念成了翘舌音,请留意,它是平舌音;这位同学念 准了,很好;来,我们一起来读,月落乌啼霜满天,预备起生齐读全诗;2、初解诗意,读出韵味;(1)好,字正腔圆,通顺流利;接下来

3、请同学们结合诗的注解,也 可以看看屏幕上插图, 想想每一诗句的大致意思, 初步懂得了诗句的 意思后,再来读读枫桥夜泊,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 来;(2)同学自学自读;(3)好,谁情愿再来读一读枫桥夜泊;指名生读;请大家仔细 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听出来了没有?他读的时候, 哪两句诗句的节奏是差不多的?你听出他是如何停顿的吗?对,这样读就叫做有节奏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读前两句;生齐读前两句;很好,后两句谁接着读下去;指名生读;好一个“ 到客船” , 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生齐读后两句;真好;我们读古诗,要读正确读通顺读

4、出节奏,这自不必说,我们仍要读出它的感觉与韵味;来,就像刚才读题目一样,大家一起将枫桥夜泊有情有感地读一遍;同学齐读全诗;三、感“ 眠” 悟“ 愁” ,“ 对” 出愁思1、抓一“ 眠” 字,进入情形;(1)好一句“ 夜半钟声到客船” 当半夜时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的时候,诗人张继在干什么?顺着同学回答再问:其实同学们的感觉是敏锐的,都感到诗人张继是彻夜未眠啊;,那么,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2)同学默读、圈划;(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噢,他目睹月落, 所以说明他没有睡;老师板书:月落)乌啼;他听到了乌鸦

5、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啊;老师板书:乌啼)霜满天;张继他仍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观察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对,是诗人感觉到的; 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老师板书:霜满天;)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也看出他并没有睡觉;(张继睹江枫望渔火,当时的确没有睡觉啊;老师板书:江枫、渔火)张继由于未眠,所以他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噢,是的;老师板书:半夜钟;)(4)在这深秋之夜, 张继他目睹月落, 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落,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同学齐读全诗;在这深秋之夜,诗人他望江枫,看渔火,谁说他睡觉了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情读枫桥夜泊;

6、同学齐读全诗;2、抓一“ 愁” 字,感受愁意;(1)好一个失眠者张继;张继啊张继,旅途本辛苦,本应当早点歇歇,而你却久久不眠,为什么?为什么?同学回答;一个字,愁;(老师板书大大的“ 愁” 字)愁者,秋心、秋思也;谁能说几个带“ 愁” 字的词语;同学说带“ 愁” 字的词语;(2)是的;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 对,依旧是月落乌啼满天霜,仍然是江枫渔火半夜钟,这些景象使得张继愁绪满怀;请你们再抓住这些词语,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读一读, 这些词语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请试着读出这种感觉来;(3)同学自由地读

7、、圈、想、读;(4)沟通: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你来读读第一句;)乌啼,在安静冰冷的深秋的夜里,突然听到了几声乌鸦的啼叫,给人一种凄凉甚至有些心慌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你再来读读第一句话; )“ 霜满天” 给人的感觉很冰冷;(身体感到冰冷;谁有过这样的经受,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你也感觉到了这寒霜凛冽,这霜气逼人啊?真 好,你也有这样的经受是吗?你的感觉很细腻,你有诗人的潜质;带着这样的感觉你来读读这句诗;这里除了身体感到冷, 仍有什么也感到冷?请带着这种心冷的感觉你来读读这句诗;身心俱冷,这种感觉很剧烈;来,大家一起再读第一句话;)渔火如明如暗, 柔弱闪动,好像

8、也说明白诗人的心跳动不已; (是的,诗人忧心忡忡,心事重重,来,带着你那颗驿动的心读读其次句;)这钟声一声声地传来, 好像敲在了诗人的心上, 使诗人愁上加愁;(哦,你是这样懂得的,那就请你带着你的感觉读后两句;(5)轮读:讨论第一句诗的词语的同学读第一句,讨论其次句诗的词语的同学读其次句,讨论后两句诗的词语的同学读后两句;深秋之夜,诗人泊舟枫桥,虽眠而未能入睡;目睹冷月沉落,耳闻乌鸦悲啼,身感寒霜降落;看渔火幽幽,望江枫隐隐,怎能不使人感到孤独凄清而愁绪满怀呢?来,就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同学齐读枫桥夜泊;3、抓一“ 对” 字,感悟“ 愁” 思(1)好一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

9、火对愁眠”(老师板书“ 对”字)这里的“ 对” 字是什么意思?对,“ 对” 在这里的意思是“ 面对、对着、陪伴” 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呢?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同学回答;是呀,这一对啊,对出了千古愁思, 对出了不朽的失眠; 带着你对“ 对”字的懂得齐读枫桥夜泊;(2)断肠人在天际;张继啊张继,我忍不住要问你:请问你为什么如此地孤独,如此地忧愁呢?你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来,张继,请问你为何愁容满面呢?哦,你在思念妻子和儿子, 但这里没有妻儿的殷殷关心,这里有的只是请读前两句;来

10、,张继,我忍不住要问你,你为何到了半夜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呢?哦,你在忧国忧民,但这里没有实现你的抱负和抱负,这里有的只是请你来读前两句;张继,你忧心忡忡,彻夜不眠,请问这到底是为何呢?哦,你在为没有考上进士而闷闷不乐,是的,这里没有考场的满意,这里有的只是请你来读前两句;教学目标 1 熟悉课后 2 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 体会这首诗的意思,领悟诗中所描写的情境及诗人的情感;3 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并能背诵;培育自己对古诗的爱好,并能在课后去搜集更多自己喜爱 4 的古诗;教学重点 这首古诗的教学重在美读;通过诵读,领悟意境,领悟我国古 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教学预备 同学:课前明白唐诗,作者张继及

11、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师:反映诗中意境的图画或教学挂图,古代弹拨乐曲的磁带;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 1 放古乐磁带,带同学入情入境;2 老师语言导入,板书课文题目,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 者;张继,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是描写旅途感受和自然风光,写得自然朴实,情味深远; 枫桥夜泊是诗人夜泊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有感而发所写;由于枫桥夜泊这首绝句,枫桥和寒山寺成了人们憧憬的名胜之地;二、感知课文1 老师配乐,示范诵读这首古诗;2 同学自由读诗,将不懂的字、词勾出;3 同桌相互帮忙,解决不懂的字词;4 质疑答疑;5 同桌相互讲一讲诗句的意思;6 师依据挂图相机订正、指导;今译

12、:月亮渐渐落下去,乌鸦啼声阵阵,秋霜好像铺天盖地;伴着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灯,漂泊思乡的忧愁使我难以入眠;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三、美读课文,深化领悟1 自由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用笔勾画出来;2 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在这些词语下面作上记号;3 这时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4懂得“ 愁” ,诗人到底“ 愁” 什么?为什么而“ 愁” ?(让同学依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5 看到的、听到的和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边读边想象诗 句中描画的画面;6 说诗意境,加深领悟诗表达的感情;

13、师小结:这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画的“ 月 落” “ 乌啼” “ 霜满天” “ 江枫” “ 渔火” 和夜泊的“ 客船” ;这是 一幅多么漂亮的“ 枫桥夜泊” 图啊! 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亮的,渔火是明艳的,二者遥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 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错成章,连成一片,使得整 个画面富有层次感;除了颜色以外,仍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 声地传到客船, 敲在旅客的心上; 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 鲜明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画,并不引人进入“ 愁” 境, 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这首诗有情意,有境域;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很自 然地出现出一幅情形交融、 形神结合的立体图画, 我们就像坐在电影 院里看立体电影一样;难怪这首诗很早就广泛流传,并且传到国外;的确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啊!7 依据对诗歌的领悟,再诵读;8 评议、指导;(用低沉、压抑、缓慢的语气读)月落/ 乌啼/ 霜/ 满天,江枫 / 渔火/ 对/ 愁眠;姑苏/ 城外/ 寒山/ 寺,夜半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