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检测_第1页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检测_第2页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检测_第3页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检测_第4页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检测回顾白细胞分化抗原:白细胞分化成熟为不同的谱系后,以及处于不同分化阶段和活化过程中,出现或者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白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以及非造血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整合性膜蛋白:一种内在蛋白,可部分或者完全穿过细胞膜脂质双层,通常只有经过去污剂处理才能使其脱离细胞膜。大部分整合性膜蛋白为跨膜蛋白,包括膜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整合性膜蛋白分为六型:型:一次跨膜,N端在外,C端在内,Ig超家族型:一次跨膜,N端在内,C端在外,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型:一条多肽链多次跨膜,其中四次和七次跨膜受体超家族常见,如G蛋白

2、偶联受体型:由多个跨膜亚单位组成型:多肽链以糖基磷脂酰肌醇连接于细胞膜的脂质双层中,如CD16CD55CD58.型:一条多肽链的一端以GPI形式连接于胞质,另一端是一次或多次跨膜,如膜桥蛋白。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及其功能与T细胞识别、黏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CD3分子Diagram showing T-cell receptor (TCR) surface expression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a peptide-presenting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class I molecule. TCR a

3、lpha/beta heterodimers associate with the chains of the CD3 complex. This association is essential for expression of the TCR on the cell surface. The CD3 chains are also essential for signal transduction. The red dots represent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s that can be phosphorylat

4、ed when the TCR recognizes a peptide presented by an MHC molecule. CD4分子IL-16RCD8分子CD2分子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配体:CD58CD2增强了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之间的黏附,并促进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激活。CD58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8分子有跨膜和GPI连接两种形式分布于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DC、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表达CD58的APC细胞或者靶细胞通过与CD2分子结合,有利于TCR识别抗原并参与T细胞信号转导。CD40L(CD15

5、4)属于TNFSF表达于活化的CD4+T或者部分CD8+T,以及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NK细胞、活化B细胞等传递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与Ig类别转换有关。CD28几乎所有的CD4+T细胞和50%CD8+T细胞传递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CTLA-4(CD152)为细胞毒型T细胞相关分子静止的T细胞不表达CTLA-4,T细胞活化后诱导表达,可以与B7分子结合,提供抑制性信号,阻止T细胞活化。用于免疫耐受研究与B细胞识别、黏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Ig/Ig(CD79a/cd79b)介导信号的转导B细胞的特征(浆细胞不表达)CD19B细胞重要标志(除浆细胞)CD19组成CD19/CD21/CD81

6、信号复合物,参与B细胞的激活CD21(CR2)参与B细胞活化与CD23结合,若与 膜型CD23结合,则对IgE产生具有调节作用;若与sCD23结合,则刺激B细胞增殖。EB病毒受体。CD81又称增殖抗体靶抗原分布于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DC、NK和嗜酸性粒细胞组成B细胞信号复合体丙型肝炎病毒受体CD40表达于APC,以及某些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样并指细胞、FDC以及活化的单核细胞。诱导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系统CD22属于唾液酸黏附素家族,可结合唾液酸表达于静止B细胞,B细胞活化后可以上调CD22表达胞浆区含有ITIM基序CD80/CD86即B7-1/B7-2,静止单核细胞和树

7、突状细胞CD80、CD86,活化T、B和单核细胞表达均高。CD80/86与CD28结合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第二节 CD分子检测技术免疫荧光细胞组织化学技术免疫酶细胞组织化学技术细胞黏附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一、免疫荧光细胞组织化学技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原理:将免疫细胞CD分子作为抗原,与抗CD分子的荧光标记抗体反应,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或者荧光显微镜对免疫细胞CD分子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将组织进行切片,把组织中的CD分子作为抗原物质,再与荧光标记的抗体反应,通过荧光显微镜对CD分子进行定性分析。二、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辣根过氧化物酶法 将抗CD分子的单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然后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加入酶作用底物,进而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终反应产物。ABC法(生物素亲和素放大系统) 生物素与酶结合,形成生物素化的HRP,以生物素化HRP与亲和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物。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RT-PCR技术原位杂交技术 使用含有特异性序列、经过标记的核酸单链即探针,在适宜条件下与组织细胞中的互补核酸单链即靶核酸杂交,再以放射自显影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