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_第1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_第2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_第3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_第4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核心素养:1.通过模拟实验及相关资料,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不同河段地貌形态的形成原因及特点。(综合思维)2.通过野外观察和生活经验,识别常见的河流地貌形态。(地理实践力)3.通过实地考察及相关资料,结合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树立聚落与自然环境正确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委内瑞拉安赫尔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黄果树瀑布虎跳峡怒江大拐弯【国际湿地城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逊平原,相当于340多个北京珠江三角洲一、河谷的演变

2、1主要作用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它对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使河谷形态发生变化。2河谷的发育过程及特点(1)初期阶段侵蚀类型:地貌特点: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2)中期阶段侵蚀类型: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地貌特点: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曾经在很长-.段时间内是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然而,长江在此处持续向北发生偏移,西津渡所在的南岸泥沙淤积,慢慢成了陆地。曾经喧嚣的码头最终沉埋于地下,它所在的位置如今成为游人如织的商业街。 你知道

3、长江岸线镇江段为什么会持续向北推移吗?问题探究 长江镇江段南岸为凸岸,北岸为凹岸,所以岸线不断向北推移。(3)后期阶段侵蚀类型: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地貌特点: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下游地貌二、冲积平原的形成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比较典型。2冲积平原的类型上游出山口冲积扇:形成原理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搬运了大量砾石和泥沙。进入平原, 地势平缓,河道开阔,速度减慢,搬运的物质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冲积扇实景图思考:(1)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分布有什么特点?(2)哪些因素

4、影响冲积扇的大小?分布在河流冲出山口的位置。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一般来说,降水多且多暴雨的气候条件,河水流速增大,冲蚀力强,上游地区松散物质供应充足,河水泥沙含量高且堆积区地形平坦开阔,形成的冲积扇较大。中游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的主体):形成原理河流流经中下游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荆江中国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360公里。河道蜿蜒

5、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长江中游河段:湖北省宜昌至江西省湖口。1、说说为什么会形成九曲回肠的河道。2、河漫滩与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3、说说河谷的特征。 河流流经中游地势平坦的地区,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曲流 。出现长期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最后形成九曲回肠的河道。 荆 江曲流1、为什么会形成九曲回肠的河道。2、河漫滩与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3、说说河谷的特征。河漫滩:凸岸水流较慢,河床坡度较缓,利于泥沙沉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凹岸凸岸河漫滩河漫滩荆 江牛轭湖: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越来越弯曲;洪水期河道决堤,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流改道使新河道成

6、为主河道,弯曲河道被废弃;在弯曲河道入口处,泥沙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弯曲河道与新河道分开,演变为湖泊,即牛轭湖。荆 江1、为什么会形成九曲回肠的 河道。2、河漫滩与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3、说说河谷的特征。荆 江1、为什么会形成九曲回肠的河道。2、河漫滩与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3、说说河谷的特征。河流在不断下切侵蚀河谷时,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同时形成不同期次的泛滥平原,先前河谷的高度会位于洪水位以上,呈现出阶梯状分布的河谷地形。河流阶地是侵蚀和沉积交替进行的。阶地越向高处,年代越老。河口附近三角洲平原:形成原理河流挟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

7、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形成条件: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流速慢较弱的潮流影响或反向的顶托作用。长江三角洲想一想分析长江三角洲的的形成条件。总结:河流冲积平原的形成活动:(1)对比1990年和2016年的影像图,描述图示河道形状的变化。(2)分析该河道自1990年到2016年的变化过程。(3)推测此段河道未来可能的变化。 相较于1990年,到2016年时图示河道形状相对平直了,原来的一个曲流已消失不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随着河水的不断侵蚀与堆积,曲流处的“凹岸”一侧时刻在侵蚀,“凸岸”一侧时刻在堆积,曲流处的河道形状不断变化,直至消失,河道逐渐变得平直。随着时间的

8、推移,此段河道中的两个曲流也会逐渐消失。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常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多数乡村的分布也与河流有关。(1)河流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河流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3)平原土肥肥沃,便于耕作,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1.河流对聚落形成作用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较大。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冲积平原:首先考虑洪水的威胁,多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通常,河运的起点与终点、两河交汇处、河流入海口、过河点等是货物的集散点,容易形成城镇。小结1、关于河流侵蚀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侵蚀可以分为上蚀、下蚀和侧蚀 B.沟谷是由河谷发育而来的 C.发育初期的河谷,横剖面呈V字型,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D.河流在凸岸侵蚀,在凹岸堆积2、下列河岸易受侵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的北岸 B.尼罗河的西岸C.伏尔加河的西岸D.密西西比河东岸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