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方案_第1页
紧急避险方案_第2页
紧急避险方案_第3页
紧急避险方案_第4页
紧急避险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紧急避险方案目录前言1第一章矿井生产概况、5第一节井田概况、5第二节矿井生产概况12第三节矿井“五条线”等系统概况14第二章 紧急避险设施建设方案18第一节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总体要求18第二节紧急避险设施设置地点及类型19第三节紧急避险硐室规格及结构21第三章 井下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25第一节避难硐室建设要求26第二节结构特点27第三节供氧系统28第四节过滤降温除湿系统35第五节 气幕洗气系统39第六节井下避难硐室环境监测装置41第七节井下避难硐室供电系统52第八节 救灾通信系统58第九节个体防护装备67第十节辅助设施69第十一节进入避难硐室的避灾路线71第四章可移动救生舱

2、生命保障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72第一节系统简介72第二节认证资质73第三节结构特点73第四节可移动分体式救生舱主要技术参数76第五节可移动救生舱避灾路线77第五章避难硐室(救生舱)救援应急管理措施77第六章建设工期79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79第八章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企业简介90第九章特别说明、96第十章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97第十一章售后服务保证措施99第十二章投资概算、102附:沈阳研究院产品优势分析救 生舱(避难硐室)业绩表 沈阳研究院相关资质 前言一、项目背景 游仙山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科兴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生产能力90 万t/a,批准开采

3、3号一15号煤层,现生产煤层为15号煤,证载生产能力为900Kt/a,为低瓦斯矿井。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xx) 146号文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 知”、“安监总煤装xx) 15号文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 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和“安监总煤装xx) 33号文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 本规范(试 行)的通知”要求,游仙山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应于xx年底前 完成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 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于xx年6 月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受山西高

4、平科兴游仙山煤业有限公 司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编制了山西高平科兴游 仙山 煤业有限公司紧急避险设施工程实施方案。二、编制设计的主要依据1、游仙山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委托书。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xx) 146号文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 知。3、安监总煤装xx) 15号文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xx) 33号文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 行)。5、国家现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煤与瓦 斯突出防治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

5、、矿山救护规程、已颁布实施 的AQ标准。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井下可移动分体避难所配 置系统鉴定材料。7、矿方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主要生产系统技术资料、瓦 斯等级鉴定批复文件等基础性资料。三、设计指导思想分析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 灾害,严格按照“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 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设 计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施,确保在井 下发生瓦斯等重大事故灾害后,为不能按照井下预定避灾路线安 全撤出的作业人员,能够在 紧急情况下,就近躲进有生存保障的 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内,等待救援人员安全施救。本次方案设计是按照矿方所提出的游仙山矿开采15号煤层时 的基本情

6、况所做,其他煤层暂未考虑。四、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外部条件概述1、配置自救器 游仙山矿使用的自救器型号为OSR-40为隔绝 式化学氧自救器。数量300个。2、“五条线”系统1)游仙山矿现使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是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 研究院生产的型号为KJ90NA,该系统严 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xx)制 造。2)游仙山矿采用KJ151煤矿人员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四川天 壹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3)游仙山矿压风自救系统设计在地面工业广场布置空压机 房,安设两台地面压风机,通过无缝钢管向井下供风。4)游仙山供水施救系统每个采掘面均布置饮用水管路。5)游仙山矿通信联络系统行政

7、通信和生产调度通信。五、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原则1、采掘面1000m范围内必须设移动救生舱2、采区必须设永久避难硐室,并尽可能建在采区风井的井底 附近,或者从地面打钻孔,直接从地面接管线引入硐室。六、设计主要技术特点和内容1、回采工作面:现有15106回采工作面,设置型号为KJYF- 10/96的移动救生舱,救生舱容积15m3,可容纳人数为10人(该 产品生产制造时已安装1、1备用系数考虑)。15106回采工作面共设置2台,分别 在15106运输顺槽和15106回风顺槽距回采煤壁1000m范围内。2、掘进工作面:游仙山现有掘进工作面15105运输顺槽和 15105回风顺槽,设置型号为KJYF-

8、10/96的移动救生舱,救生舱 容 积15m3,可容纳人数为10人(该产品生产制造时已安装1、1备用系 数考虑)。每个掘进工作面均设置1台,布置 在距离掘进碛头1000m范围内。3、生产采区:一采区,在井下布置1个容纳100人的永久避 难 硐室,以服务于一采区现有采掘面以外的其他作业人员,其布 置在一采区轨道巷。4、其他零散作业区域:游仙山矿作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一采 区,为在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及大巷辅助工作人员,采掘面巷道 中的救 生舱和采区避难硐室已经考虑到所有井下工作人员的避难 需求,且其他零散作业区域人数较少,离井底安全出口较近,因 此暂不设置紧急避险设施。5、建设工期:可移动救生舱:xx

9、年10月-xx年5月;井 下永久避难硐室: xx 年10月 -xx 年5月;验收: xx 年6月。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游仙山矿紧急避险设施总投资2000 万元,其中可移动救生舱设备投资1000万元,永久避难硐室设 备投资1000万元。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于游仙山矿紧急避险设施建设,永久 避难硐室的选址是紧急避险设施建设的关键和难点。通过综合分析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及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 位 置建设永久避难硐室,并对避难硐室的支护进行严格设计,保 证避 难硐室的支护强度,使大巷作业人员及附近辅助人员能够及 时进入 避难硐室,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第一章矿井生产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井田位

10、置、范围、交通 高平科兴游仙山煤业有限公司位 于高平市陈区镇张家庄村西侧 游仙山脚下,行政区划属高平市陈 区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 5948 一 113 0235,北纬:35 50/27一355241。根据xx年10月1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的 C140000 xx111220043332号采矿许可证,批采3-15号煤层。井田 东西长4、20km,南北宽3、82km,面积8、9601km2,开采深度由980m到750m标高,生产规模为90 万t/a,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井田范围由以下拐点坐标圈 定:表1TT游仙山煤业有限公司井田范围坐标一览表 西安80 坐标系(6)西安

11、80坐标系(6)序号X Y序号X Y13973571551123970661、12219680331、49523972451553133970661、12319680931、 504339724515311439718515024397265153115397185150853972651531163973631、16919681344、50463972851531173973631、17

12、219682731、52573972851000183973951521483972000、00019682300、00019397395153293972000、00019682931、531203973771、 532103969751、 11419682931、536213973771539113969751、10819680331、497223973771539高平科兴游仙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高平市区西北,南 距沁(水)一辉(县)二级

13、公路1、5km,西距太(原)一焦(作)铁路米山集 运站10km,距 长晋二级公路(207国道)15km,交通极为方便。二、地形地貌及河流 井田地处太行山中南段的泽州盆地北 端,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内沟谷发育,基岩大面积出露,地形总 体为北高南低。地形最高点 位于井田南西部的山顶,标高1153、0m,最低点为东南边界处的岳 南沟沟谷,标高930、0m, 最大相对高差233、0m。本区属黄河流域丹河水系,在井田内南部牛家庄附近有一小 型 水库,井田内无较大河流分布,沟谷流水多为季节性,水量不 大,尤其旱季水量甚微,甚至干枯。三、气象与地震(1)气象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 候,一年四季分明,昼夜

14、温差大,冬春干旱多风,夏季温湿多 雨,秋季云高气爽。据高平市历年观测资料,年降水量为295、9-1010、4mm,平均 643、1mm,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蒸发量为1480、9-2428、3mm,平均 1764、9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3倍。年平均气温为10、9C。一般7-8月份气温最高,日最高气温为36、1C,12月至次年1月间气温 最低,日最低气温为-15、7C。(2)地震 根据GB500112001中国抗震设防地区划 分,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W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 g 和 0、45g。四、煤层开采条件1、开采煤层井田位于太行山南段复式背斜西翼,晋获褶断 带

15、东侧,为阳城山字型构造体系脊柱部分南端及马蹄形盾地北 侧。区域性的褶曲呈雁行排列。井田东距晋获褶断带高平正断层约1300m,受此影响井田总体 构造为一轴向近SN的向斜,该向斜两翼基本对称,倾角2-4, 走向北北东一北东向,货币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3 一 10。受区域构造影响,局部有次级波状起伏。据地表出露情况和 该矿井下巷道揭露资料,井田北西部发育5条小断层,断层规模 均不大,井田范围内发育陷落柱共6个,长轴60-240m,短轴 30-180m。据井 下情况透水微弱,对生产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陷 壁角一般80。左右。井田内未见岩浆岩侵入。综上所述,井田内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井田内主要

16、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 组。井田内3、1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现分述如下:3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下部,煤层厚度4、82-4、90m,平均4、86m,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平矸。 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或中砂岩,伪顶为炭质泥岩,底板为黑 色泥岩,3号煤层现已大部采 空;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底 部,K2灰岩为其直接顶板,上距9号煤层约36m。煤层厚度3、25-4、40m,平均3、87m,属全区稳定可 采煤层,含0-1层夹矸,夹矸厚度0、25-0、65m,煤层结构简单。煤 层顶板为K2灰岩;底板为黑 色泥岩或细粒砂岩。表1-1-2可采煤层一览表含煤地层煤层

17、号厚 度最大最小平均(m)煤层结构稳定性可采性 顶板岩性底板岩性山西组34、82-4、904、86 0稳定全井田可采砂质泥岩中粒砂岩 泥岩77、55-9 TOC o 1-5 h z 6、5687、57太原组153、25-4、403、87简单(0-1)稳定全井田可采石灰岩泥 岩细 砂 岩2、瓦斯 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xx2030号文关于年 度年产30万吨及以上煤矿矿井瓦期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 果的批复,该矿3号煤层瓦期相对涌出量为6、27m3/t,绝对涌出量为3、96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68m3/t,绝对涌出量为1、06m3/min,属低瓦斯矿井。3、煤尘、自燃倾向

18、性、突出危险性、地温、地压情况。根据地质勘探中的钻孔取样成果,xx年12月由山西省煤炭 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为该矿提交的3、15号煤层检验报告。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煤尘爆炸性测试 结果见下表:表1-1-3煤尘爆炸性测试成果表 采样位置 煤层号 火焰长度(mm)岩粉用量C%)有无爆炸性取样编号3307采 煤工作面 3 0 0 无 3525 有 EX-5-3-1525 有 EX-5-15-1520 有 EX-5-15-25号 钻 孔15520有EX-5-15-3从以上成果可知,3、15号煤层煤尘均有爆炸性。根据地质勘探中的钻孔取样成果,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 测试中心于xx年12月为该矿3、15号煤层自

19、燃倾向性测试结果见下表:表1-1-4煤层 自燃倾向性测试成果表 采样位置 煤层号吸氧量(cm3/g)自燃 倾向性等级鉴定结论取样编号3307采煤工作面31、02 III不易自燃31、10 III 不易自燃 EX-5-3-11、10 III 不易自燃 EX-5-15-11、01 III不易自燃EX-5-15-25号钻孔151、02 I容易自燃EX-5-15-33号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15 号煤层为不易自燃容易自燃煤 层,本次设计15号煤层按容易 自燃煤层管理。据该矿及邻矿开采情况,井下未发现有地温地压异常现象, 本区属地温、地压正常区。4、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内没有较大的地表水体。在井田内南 部牛

20、家庄附近有一小 型水库,现已干涸,沟谷水流多为季节性, 水量不大,尤其旱季水量甚微,甚至干枯。本区属黄河流域丹河 水第,丹河发源于高平市的丹朱岭,汛期最大洪峰高达 460m3/s,一般250m3/s,但数日内即 可降至10m3/s以下,枯水 期水量更小,常在南王庄村南断流,由北向南流经晋城向东汇入 沁河,在河南境内入黄河。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石炭 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下二叠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 层及第四系冲积含水层,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和河流,地下水 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 降水。本井田地下水的流向与区域相一 致,为北一南西向,水力坡度1、2-10/1000

21、,沁河切割区成为排泄场所。本井田构造形式 主要以单斜为主,虽有小的断层存在,由于落差小,自传又短, 导水性较差。各含水层之间又有良好的泥岩、铝土质泥岩、粉砂 岩隔水层存在。因此地下水在垂直方向无水力联系。3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怀较 弱。3号煤层底板标高为880-980m,奥灰水位标高为615m,远低 于3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15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为790m,高于 奥灰水位标高,不存在带压开采问题,由此综合分析,3、15号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5、顶、底板情况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K2灰岩为其直 接顶板,上距3号煤层约99m。煤层厚度3、40-4、90m,平均

22、3、97m,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含0-2层夹矸,夹矸厚度0、20-1、00m,煤层结构简单。煤层顶板为K2灰岩;底板为黑色 泥岩或细粒砂岩。6、矿井主要危险源及重大灾害评价地质报告对该井田的基 本地质情况作了较详细的叙述,阐明了本井田的地质构造特征, 对地质和煤质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也作了说明。1)该煤矿属低瓦斯矿井,但在开采过程中要持续进行瓦斯监 测 工作,要有预防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加强矿井地质工 作,指导煤矿合理开采。2)矿井地质报告提供的矿井15号煤层涌水量预测,采用该 矿东南部约15km的掌石沟煤矿相关数据作为参照。要求矿方加 强水文 地质工作,收集整理分析矿井水文资料,真实预

23、测矿井涌 水量数据,以指导矿井建设生产。总之,矿方今后应加强地质观 察与分析,坚 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十六字探放水原则,确保矿井安全。3)地质报告分析井田内15号煤层为不易自燃容易自燃煤 层,本次矿井初步设计按容易自燃煤层对待。要求矿方在今后建 设生产中要及时封闭采空区及废弃巷道,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 程相关条款规定管理,确保安全生产。4)井田内15号煤层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建设开采过程中应 按 规定设置隔爆装置和设施,并注意洒水防尘,以杜绝煤尘爆炸 事故的发生。5)在15号煤层建设开采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3号煤层采空 区、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调查,预防采空区积水、

24、积气 涌入15号煤层井巷,影响安全生产。6)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需加强矿井自然灾害的预测工作和 部分技术资料的补测工作,以求做到稳中求生存。第二节矿井生产概况一、井筒及安全出口根据矿井开拓布置,游仙山煤矿现布置 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井筒,各井筒用途如下:主斜 井:主斜井井筒内一侧装备带宽1000mm的带式输送机担负井下 原煤提升任务。井筒另一侧内铺设轨距600mm、22kg/m的单轨, 担负井筒带式输送机的检修任务。靠轨道侧井筒侧帮上布置有行 人台阶、扶手,并每隔40m布置躲避硐室,同时作为矿井一个进 风井筒和安全出口。副斜井:副斜井井筒铺设轨距600mm、30kg/m的单轨,井筒 内装

25、备有单钩串车,担负材料、矸石、设备及大件的辅助提升任 务,装备摘挂式架空乘人装置,担负矿井人员上下任务。同时作 为矿井一个进风井筒和安全出口。井筒一侧帮上布置有行人台 阶、扶手,并每隔40m布置躲避硐室,同时作为矿井一个进风井 筒和安全出口。回风立井(前期):新掘回风立井井筒内装备金属梯子间, 作为前期一、二采区的专用回风井筒,兼做矿井一个安全出口。魏庄回风立井(后期):设计利用关闭井魏庄副立井进行扩 掘,装备金属梯子间,作为后期三、四采区的专用回风井筒,兼做矿井一个安全出口。二、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布置副斜井井筒落底于+ 810m后 布置井底材料平车场,车场内布置 有600mm轨距、30kg/

26、m单轨,向采区轨道运输巷坡度为-2转弯,井底车场设计采用自溜 及调度绞车牵引的调车方式。主斜井下部设计布置上抬式立煤仓、装卸载硐室及通风行人 巷。副斜井井底设计有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管子道、井底 水仓、井下消防材料库、等候室、调度、信号、急救硐室等。三、主要大巷各采区分别布置一组大巷:分别作为采区胶带 巷、采区轨道巷、采区回风大巷。采区轨道运输巷通过副斜井井 底+810m水平井底车场相通,采区胶带运输巷通过上仓斜巷、行 人进风巷和井底煤仓与 主斜井相通,采区回风巷通过总回风大巷 与回风立井相通。四、采区划分及采区接替采区开采顺序:一采区一二采区一 三采区一四采区。五、xx年10月,采掘工作

27、面布置矿井主要可采煤层为3号、15号煤层,目前所有采掘工作面均 布置在15号煤层,其中 综放回采工作面1个,即15106回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2 个,即15105回风巷和15105运输巷。六、井下主要作业区域及人员分布情况1、煤矿井下作业方式:回采、掘进、其他辅助队组15106回 采面采用采用一次采全高长壁综采的采煤方法,顶板 采用全部垮 落法管理;掘进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施工方法;建设队采 用绞车牵引矿车运料。2、采掘工作面、井下其他作业点及人员分布情况:表1-2-1 采掘工作面、井下其他作业点及人员分布情况表名称布置方式 技术特征最大班作业人数距安全出口井距离备注15106回 采面一进

28、两回20约3300m15105运输顺槽掘进面综合机 械化掘进9约3100m15105回风顺槽掘进面综合机械化 掘进9约3020m矿井其他井下辅助人员45最大班 作业人数统计83第三节矿井“五条线”等系统概况一、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该矿井已安装了 1套KJ90NA型矿井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主要对 煤巷内的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 速、风门开关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风电闭锁开关、主要设备 的开停、水仓水位等工况进行监 控,遇险情时,能及时发出警 报、切断危险区电源和将信息迅速传 至地面中心站。监控系统实 现市、县、矿联网,运行正常。二、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现矿井采用KJ151型井下人员 定位跟踪管理及考

29、勤管理系统。由地面监控室、传输系统、井下定位分站 及无线信息采集设备组成。地面监控室配置监控主机1台,服各器1 台,数据传输接口 1台,打印机1台,显示器1 台,机房避雷器1台,不间断电源1台,监控 系统软件1套。地面至井下传输电缆采用四芯矿用阻燃通信电缆,井下主要 巷 道设置现场总线,在井口房、井底车场等候室,井下采掘工作 面作业点设置井下定位分站。三、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工作面压风由地面机房直接供给,压 风管沿副斜井敷设至井下,在地面、副斜井和井下轨道巷干管选 取管径为 168X5的无缝钢管。掘进和回采工作面支管选取按计算最大管径选取,根据计算 选取标 准管径为中50X3的无缝钢管。每隔50m

30、设一三通阀门,距工作面100m内设置避灾点,并配 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袋,压气管出口处设三通阀门和减压装置。压风线路:地面压风机房一副斜井一井底车场一采区轨道巷 一15101工作面运输及回风顺槽。四、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井下消防、洒水水源由地面主井工作 区300m3贮水池(并备有不小于150m3的消防水池)供给,引自 深井水。井下消防、洒水系统和生产用水采用合流制,管网呈枝状布 置,管道由主、副斜井各引一趟至井下,送至各消防、洒水及井 下用水 设施用水点。井下消防、洒水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法兰或卡套式连接,管 道 沿巷道侧壁敷设或设支墩沿地板敷设。由消防水池进入主、副 斜井的管道管径为DN100,中央

31、大巷、采区大巷的管径均为 DN80,工作 面顺槽的管径为DN50。五、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矿井通信系统包括行政通信和生产调 度通信。办公楼总监控室内设置通信机柜,对矿井地面、井下各 用户进行行政、调度通信。通信机柜设置在矿办公楼总监控室内。在矿办公楼、任务交 待室、矿灯房、地面变电所、主斜井井口房、副斜井井口房、通 风机房、地面生产系统、锅炉房、井下水处理站、二级泵站、生 活污水 处理站、机修车间、坑木加工房等设置电话机。用户数量 80个,通 信电缆采用HYA-0、4型市话通信电缆,敷设方式采用 沿建筑物外墙挂设方式,至风井场地等偏远地点采用电杆架设方 式。移动通信配置,对地面生产管理、消防、救护

32、、运销等专门 调 度人员及时快捷地通信联络。在井底车场硐室、井下主变电所、主排水泵房、回采工作 面、掘进工作面、大巷带式输送机机头设置本安型调度电话机, 通信电 缆选用矿用阻燃型MHYA32-20X2X0、8型两回沿混合提 升主斜井、副斜井井筒敷设至井底车场等候室交接箱,再经分线 合引至各用户,用户数量15个。井下主排水泵房、井下主变电所、地面变电所、地面通风机 房与矿调度室之间设直通电话。矿井变电所至上一级变电所设专 用的通信设施。六、矿井供电系统 本矿两回10kV电源,一回来自矿井东南 方向浩庄35kV变电站,导线采用LGJ-300型钢芯铝绞线,钢筋 混凝土单杆架设,供电距离3、2km。另

33、一回来自矿井西北方向北庄110kV变电站,导线 采用LGJ-2X300型钢芯铝绞线,钢筋混凝土单杆架设,供电距离7、 2km。本矿两回10kV电源线路均为专用线路,线路上没有装设定量 装 置。一回运行,一回备用,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电时,另一 回路能担负全矿井用电负荷,备用回路运行方式为热备用方式。 两回线 路的运行维护工作由供电部门负责,每年雨季之前进行一 次春检,按有关要求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导线截面按经济电流 密度计算,张力适度,有一点孤垂,并备有春检试验记录。七、矿井自救器配置 游仙山矿使用的自救器型号为OSR-40, 数量300个。八、井下避灾路线井下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应根据灾害的性

34、 质,严格按规定的避灾路线安全撤离。1、当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火灾时,必须首先佩戴好自救器。 位 于灾害进风侧的人员,沿迎风方向组织撤离,选最短路线,迅 速撤 到地面。位于灾害回风侧的人员,选择最近的贯眼,进入进 风侧, 迎风撤离。2、提前制定反风避灾路线,如地面风机反风选择相应避灾路 线。3、当井下发生水灾时,要先选择标高相对高的巷道,尽快撤 至 地面。如水已将退路封闭,应撤至上山头,保存体力,等待救 援,并设法与地面联系。发生灾害事故时,若能撤退到井底,尽量向井底集中升井; 若 不能升井,则就近进入井底避难硐室(水灾除外)。详见游仙山矿避灾路线图。第二章紧急避险设施建设方案井工煤矿必须按照规

35、定要求 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 善、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 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 紧急 避险系统建设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 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第一节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总体要求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 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 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 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 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

36、 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 舱。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 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有机联系,形成井下整体安全避 险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的环境参数进行监 测。矿 井人员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 险设施的情况。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 氧气。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 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 室的电话。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 施 应有清晰、醒目、牢

37、靠的标识。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 紧急 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 位的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 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第二节 紧急避险设施设置地点及类型 根据煤矿乂乂年生产情况,井下工作人员的分布情况,结合该矿未来的 采掘计划,我院初步确定游仙山煤矿井下应设5个避难所,即1 个永久避难硐室和4台可移动救生舱,用以组成该矿二、三级紧急避险设施。一、可移动分体式救生舱设置地点及类型1、依据文件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

38、及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超过500米时, 应在 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 救生舱;其他矿井应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 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考虑到该矿实际情况及工作效 率,我院在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紧急避险设施设置如下: 1)15106回采工作面最大班工作人数为20 (每小班)人,应设 置救生舱。根据暂行规定要求“各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应 满 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 建议选用 两台10人移动式分体救生舱。其中一台10人救生舱布 置在15106进风顺槽,另一台救生舱布置在15106回风顺槽,距 离采煤工作面煤壁100

39、0m,工作面推进距舱100m时,向外移 1000m。走向剩余不足1000m时,移至距工作面煤壁不超过1000m 的运输石门内。随工作面的接续,依次搬至下一个运输顺槽、回 风顺槽。主要为采煤工 作面服务。3)15105进风和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最大班工作人数各为9 (每小班)人,根据暂行规定,拟分别选用一台10人移 动式分体救生舱。因此需两台10人移动式分体救生舱。掘进工 作面距离碛头不大于1000m的巷道内,可移动救生舱布置在掘进 工作面运输 石门内;随掘进巷道的延长,救生舱距掘进碛头距离 超过1000m时,向前移至转载机后。掘进工作面掘进完毕,搬至 下一个掘进工作面。可移动救生舱布置示意图救

40、生舱的安装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 进行。在安装救生舱的位置 前后20米范围内煤(岩)层稳定, 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通风良好,无积水和杂物堆积,满足安全 出口的要求,不得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和通风。二、永久避难硐室设置地点及类型 依据暂行规定要求 “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其他矿井 在突发紧急情况时,凡井下人员在自救器 额定防护时间内靠步行 不能安全撤至地面的,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 设施”和“避难所距 工作地点的距离,以矿工在灾害事故应急避险条件下,佩戴随身 携带的自救器能够安全到达为确定原则,不超过1000m”。1、避难硐室设置 该矿井下单班最大工作人员为83人,回采 工作面附近

41、最大班作 业人数共20人,掘进工作面18人,其余45 人均是为回采面和掘进 面服务人员,多数集中在回采面和掘进 面,建议在其附近建设一个 永久避难硐室为其服务。我院在该矿 永久避难硐室设置如下:我院设计在一采区轨道巷合理位置建设 一个100人永久避难硐室,为现阶段井下工作人员服务。永久硐室布置示意图 备注:以上图示中 表示紧急避险设施 由一个100人永久避难硐室、四台10人可移动式救生舱相结合 组成游仙山煤矿完整的紧急避险设施。本紧急避险设施所有装备 均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选配并负责安装施工。第三节紧急避险硐室规格及结构一、永久避难硐室规格确定 依据暂行规定要求“避难 所距工作地点的距

42、离,以矿工在 灾害事故应急避险条件下,佩戴 随身携带的自救器能够安全到达为 确定原则,不超过1000m”和 “永久避难硐室的人员备用系数不低 于1、2”,井下人员共83人,确定规格为:83X1、2=99、6人,实际建 设一个100人硐室,满足国家要求。因此, 我院在该矿一采区轨道巷距离副井石门300m附近建设一个100 人永久避难硐室。二、永久避难硐室结构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的避难 硐室由过渡硐室、辅助硐室(CO2、O2钢瓶硐室)、生存硐室、卫生间及机电硐室等组成。详 见下图。永久避难硐室结构示意图1、紧急避难各个硐室尺寸参数设计 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内 按额定避难人数100人考虑,每人应不小于1、0m2,过渡室的净面积应不小于3、0m2,并考虑1、2的备用系 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