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级电容器研发及产业化3_第1页
新型超级电容器研发及产业化3_第2页
新型超级电容器研发及产业化3_第3页
新型超级电容器研发及产业化3_第4页
新型超级电容器研发及产业化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可行性项申目报名称:新型超导超级电容器研发及:宇航世纪超导储能设备技术地 址 及项 目财 务:市密云经济开发区路 2 号:法 定 代 表 人:传联系人及真: 填报日期:2010 年 3 月 5 日中民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制目录项目概述5(一)市场前景51、当前市场规模52、市场增长率63、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6(二)市场竞争151、国内外主要竞争者152、竞争对手优势和劣势163、潜在竞争者184、替代技术或产品19(三)市场定位191、申报的竞争优势和劣势192、目标客户203、市场策略21二、现有条件分析22(一)历史沿革22(二)管理水平231、董事长兼总经理232、技

2、术部. 233、管理团队244、管理制度25(三)技术水平271、研发队伍272、科研成果及知识情况27(四)生产设备和设施281、生产检测设备282、基础设施29(五)以前财政资助项目完成情况29(六)财务状况29三、项目分析30(一)项目实施目标、主要内容、技术方案和重点解决. 301、项目实施目标302、主要内容303、技术方案314、重点解决. 32(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2(三)项目完成期限、跨年度项目年度计划及考核目标32(四)项目、来源及基金支持方式33四、效益分析34(一). 34(二)经济效益分析341、项目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税费以及现金流量测算352、项目经济效益分析35

3、(三)社会效益分析38(险分析38五、其它方面分析40项目概述超级电容器集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等特性于一身,具有工作温度宽、可靠性高、可快速循环充放电和长时间放电等特点,广泛用作微机的备用电源、能充电器、装置、家用电器、照相机闪光灯和飞机的点火装置等,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中的开发应用已引起广泛重视。超级电容器自面市以来,全球需求量快速扩大。超级电容器在电动汽车、混汽车、特殊载重汽车、电力、铁路、通信、国防、消费性电子产品等众多合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被世界各国所广泛关注。探索杂志 2007 年 1 月号,将超级电容器列为 2006 年世界七大科技发现之一,认为超级电容器是能量

4、领域的一项性发展,并将在某些领域取代传统蓄电池。本项目研制一种以超导技术作为的新型超级电容器。该电容器是一种集超导磁悬浮技术、材料科学、电机技术、控制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机电产品,是自上世纪 80 年代发现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以来最具有潜力的应用之一,其展现出来的高储能密度、高效率、快响应、长、低、充电快捷、绿色环保、占地面积小、可以模块化、不受充放电次数影响、不受地理等优点是其他任何储能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品质、高密度和能够瞬间率的储能系统,可作为和航天器的能源供给和姿态控制动力;可为大功、超导发射系统和超射系统提供瞬态高能量动力;可用于车辆的能量储备系统;可作为安全数据库中心和通

5、信系统的高级电源,以及电网调峰、电力品质调节、不间断电源、航空航天、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工业等领域。一、市场分析(一)市场前景1、当前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可达 10 亿元。依据是:2007 年,全球钮扣型超级电容器产业规模为 10.2 亿,卷绕型和大型超级电容器产业规模为 34.8 亿,超级电容器产业总规模为 45亿亿,同比增长 45;预计 2008 年全球钮扣型超级电容器产业规模为 15.3,卷绕型和大型超级电容器产业规模为 52.2 亿,超级电容器产业总规模为 67.5 亿,同比增长 50,其国的市场规模达 6 亿元。综上所述,并结合大量的可达 10 亿元。,初步估算,超级电容器的市场规模2

6、、市场增长率市场年均增长率:50%。2007 年全球超级电容器产业总规模为 67.5 亿。的年需求量达2150 万只,且每年都在以约 50%的速度增长;整个亚太地区的年需求量超过 9000万只,增长速度约为 90%;全球的年需求量约为 2 亿只,增长速度约为 160%,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002 年到 2009 年之间,全球超级电容器产业的产量和销售收入分别以 157%和 49%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目前,超级电容器占世界能量装置(包括电池、电容器)的市场份额级电容器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1%,在我国所占市场份额约为 0.5%,因此超3、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1) 技术发展趋势从结构上看,超

7、级电容器主要由电极、电解质、隔膜、端板、引线和封装材料组成,其中电极、电解质和隔膜的组成和质量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采用何种电极板和电解质材料将基本决定最终产品的类型与特性。2007 年 1 月 16 日的公司打破沉默,对外得克萨斯州一家研制电动汽车储能装置,名为 EEStor了他们“里程碑”式的成果:他们的自动生产线已经由独立的第分析验收,其产品的关键物质钡钛酸盐粉末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纯化,纯度达到了 99.9994。这一技术一旦进入成工业生产,他们所研制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动力系统将替代包括从电动汽车到笔记本电脑的一切电化学电池。按照 2006 年 4 月的专利,EEStor 这种

8、能量装置是用陶瓷粉末涂在铝氧化物和玻璃的表面。从技术上说,它并不是电池,而是一种超级电容器,它在 5 分钟内充的电能可以让一个电动车走 500 英里,电费只有 9。而烧的内燃机车走相同里程则要花费 60。传统的电化学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地接受无数次放电和充电,超级电容器没有“”。但是,一般的超级电容器也有其弱点,就是能量率有限,市场上的高端超级电容器每 0.4536 千克的能量只有锂电池的 1/25。而EEStor开发的超级电容器,由于钡钛酸盐有足够的纯度,能量的能力大大提高。EEStor 公司声称,该超级电容器每公斤所的能量可达 0.28千瓦时,相比之下,每公斤锂电池是 0

9、.12 千瓦时,铅酸电池只有 0.032 千瓦时,这让超级电容器有了可用在从电动车、起搏器到现代化等多种领域的可能。好的铅酸电池能充电 500700 次,而根据 EEStor 的,新的超级电容器可反复充电 100 万次以上,也不会出现材料降解问题。而且,由于它不是化学电池,而是一种固体状态的能量没有安全隐患。系统,不会出现锂电池那种过热甚至的,这一发明的意义相当的位置,也将改进诸如风能、,该突破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电动车在交通中能等间歇性能源的利用性能,增进了电网的效率和稳定性,满足人们能源安全的需求,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显然,该突破也对下一代锂电池的研制者造成。EEStor 公司暗示,他们的技术

10、不仅适用于小型旅客电动车,还可能取代 220500 瓦的大型汽车。超级电容有望代替众多设备中的可充电电池。这种演进是合理的,特别是目前人们对绿色技术和高性价比替代能源非常渴求。最近超级电容制造商CAP-XX 和Petuum 正在就能量收储解决方案展开合作,目的是要成功创建无电池的无线传感器状态监视系统。在去年 6 月份举行的上的一个案例研究就介绍了Petuum 的PGG17 振动能量收nanoer储微型发电机如何与CAP-XX 的超级电容器配合实现无电池状态监视系统的。这些系统并在机器上显示数据,目的是改善资产管理质量。据这两家公司介绍,传统的状态监视系统需要人工的,或使用电池供电的无线传感器

11、。据他们宣称,在与这些系统相关的恶劣环境中,电池可能只能用 2 到 5 年。显而易见,在一个可能有数千个电池供电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工厂中,更换和处理电池的成本将非常高。在平时工作过程中,PMG17 将无用的机械振动转换成电能,可以提供 0.5mW到 50mW 的稳定电源。CAP-XX 超级电容器这些能量,然后提供在无线网络(如IEEE802.15.4 和 802.11)上传送传感器状态数据所需的峰值功率。PMG17 可以为间歇性无线传感器系统(如无线 HART、SP-100 和 Wi-Fi)提供必要的电能。然而,它的输出阻抗太高,无法提供传感器节点要求的 10 到100 秒时间长的mW 级功率

12、。高容量和低 ESR 的超级电容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提供约 1 秒的峰值功率来传送数据。“微型发电机和超级电容组合消除了电池的可靠性问题和耗时的工作,Stephen可以极大地节省操作成本和能量使用。”P Roberts 表示。etuum 公司的技术管理CAP-XX 公司应用技术副,无线系统制造商现在可以Pierre Mars使用这种“安装完就可遗忘的”自发电能源轻松地设计出无电池的系统。科技开发法拉级的超级电容器年产量已达几百万只,批量应用于各种数据系统和低功耗无电源器具,大容量级的超级电容器已在夫车和车等交通工具上进行应用试验。48V 的车使用 80 只 5 万法拉的双电层电容器,每

13、2 只并联后再串联,工作电流为 30A ,电容器组的体积与48V180Ah 的蓄电池相近,70A 充电 10 分钟,可行驶 20 千米。车系统由传统无轨电车改制而成,11.5,采用 360 只 8 万法拉的双电层电容器串联而成,电容器安装在电车的贮物箱中,工作电压为 590 至 400V,160A 充电近 2 分钟,汽车空载行驶可达 8.9 千米,负载 6 吨并带空调的情况下可行驶 3.5 千米;该车已试验运行近万千米,公司已在浦东示范自动充电站一座,给电容器充电由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完成。该司计划在适当的时候首先将大容量超级电容器应用于车,在车的首发站和终点站建立自动充电系统,对于线路较长的车,

14、可在中途增加适量充电站,利用上下乘客的时间给电容器补充电。科技开发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非对称双电层电容器的开发和生产企业,该司开发的双电层电容器,其比容量目前已达到蓄电池的 1/4 至1/3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常规电池储能必将受到使用限制,超导储能装置必将得到广泛使用。从明年开始,我国要在传统能源成本较高的,为新能源投入 100 多亿元。随着科技发展,预计 2030 年以后发电和储能成本会继续降低。目前热点主要是研究开发微型超导飞轮储能装置的实际应用,美、法、日等提出了开发 100KWh 等级的微型超导储能装置的建议,为大型计算中心、高层建筑及重要负荷提供高质量、不间断电源,用作能

15、和风力发电的储能等用的超导储能系统。IGC 和 AMSC 的微型超导储能装置(1-10MJ)已商品化。AMSC 目前正在开发一种新的D-SMES(即配电 SMES)用于功率调节。(2) 产业发展趋势由于石油资源日趋短缺,并且燃烧石油的内燃机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人们都在研究替代内燃机的新型能源装置。已经进行混合动力、电池、化学电池产品及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它们固有的使用短、度特性差、化学电池污染环境、系统复杂、造价高昂等致命弱点,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超级电容器以其优异的特性扬长避短,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的化学电池用于车辆的牵引电源

16、和启动能源,并且具有比传统的化学电池更加广泛的用途。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对超级电容器进行研究与开发。其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不仅在研发生产上走面,而且还建立了专门的国家管理机构(如:的 USABC、的SUN、俄罗斯的 REVA 等),制定国家发展计划,由国家投入巨资和人力,积极推进。以常规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随着资源的不断耗用将愈来愈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速开发可再生新能源、节能技术和高效储能技术已成为全世界一致的目标。储能系统正由化学储能向机械储能、常规储能向超导储能转变。基于超导磁悬浮技术的新型超导超级电容器可用于高效能量,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电

17、容器不仅可用于调节电力系统的峰谷或解决电网瞬间断电对用电设备的影响,而且可用于降低甚至消除电网的低频功率振荡从而改善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特性,同时还可用于无功和功率因数的调节以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就超级电容器技术水平而言,目前俄罗斯走在世界前面,其产品已经进行商业化生产和应用,并被第 17 届国际电动车年会(EVS17)最先进产品,、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急起直追,目前各国推广应用超级电容器的领域已相当广泛。在我国推广使用超级电容器,能够减少石油消耗,减轻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有利于国家石油安全;有效地解决城市尾气污染和铅酸电池污染问题;有利于解车的低启动问题。目前,国内主要有 10

18、家企业在进行超级电容器的研发,尚无其他企业进行超导超导电容器的生产。1)针对便携式设备的超级电容大电容值的超级电容在物理尺寸方面不再是一个。5F 以上的超级电容已经开始应用于许多便携式和手持式产品。在一些案例中,这些元件甚至可以代替给这些产品供电的电池。Tecate Group 推出了具有多样配置的多种erBurst 品牌超级电容器。针对通用的脉冲电源、混合电池和便携式产品应用,径向引线的 TPL 和径向折弯的 TPLS 系列双层电容器分别具有 0.5F 到 70F 和 100F 到 400F 的容量。这两类器件的电压额定值都是 2.7V,工作温度范围是-40到 65。TPL 和TPLS 系列

19、的最大高度分别是 45mm(100F)和 60mm(400F)。图 1.1erBurst 超级电容器CAP-XX 公司专门针对便携式市场推出了 GS/GW 系列单节和双节超级电容器。这些电容提供了电能有限的电池的替代品,2.3V,串联连接的双节电容器电压可达 4.5V。非常长,单节配置电压为图 1.2GS/GW 系列单节和双节超级电容器这两种电容的工作温度范围都是-40到 75。GW 系列产品的外形尺寸为 28.5x17mm,电压 4.5V 时的电容量最高为 0.4F,等效串联电阻(ESR)低于 60 m。 GS 系列产品的外形尺寸为 39x17mm,电压 4.5V 的电容量可达 0.7F,E

20、SR 低至 34 m。同样针对紧凑空间设计但可耐更高温度的 CAP-XX 公司 HS 和 HW 系列电容器具有很薄的外壳,工作温度范围是-40到 85。在 4.5 到 5.5V 电压范围内, HW 的尺寸为 28.5x17mm。在 5.5V 电压时的电容量可达 0.4F,ESR 在 5.5V 时可低至 100 m。图 1.3 HS 和HW 系列电容器这些元件的厚度范围从 0.9mm 到 2.9mm 不等。电容量可达 0.7F 的 HS 系列外形尺寸为 39mmx17mm,厚度范围同样为 0.9mm 到 2.9mm,最小 ESR 为 55 m。这两个系列的超级电容可以处理高达 20A 的脉冲电流

21、,额定的 RMS 电流为 4A。l Globar 公司的 Maxcap 双层电容器可以用来代替作为器后备电Kan源的电池,具有超过 5.5 F/in.3 的容积效率、无限的服务、快速充放电能力和非常低的漏电流等特性。Kanl Globar 公司还表示,这些电容比电池更安全,在短路时不会,也不会损坏。这些电容器是非极化器件,不需要限流电阻或过压保护,因而可以消除装配错误和相关的成本。图 1.4 Maxcap 双层电容器Maxcap 电容有径向引线(LP、LC、LK、LT、LF、LV、LX 和LJ 系列)和表面贴装(LM 系列)两大类。额定电压为 3.5V 或 5.5V,电容值范围从 0.01F到

22、 5F 和 0.47F 到 1F 与 5.6F,具体取决于额定电压值。电路板上还有一种 5F/11V的封装。工作温度范围有两种,一种是从-40到 85,一种是-25到 70。另外,所有的Maxcap 都是小尺寸元件,可在远端部署,并且不要求接入端口。2)针对大型设备的超级电容虽然看起来似乎所有电子设计都在缩小尺寸,设计师在拚命地争夺每纳米空间,但仍有许多领域微型化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包括汽车和用和航空。在这些领域,通常采用更大尺寸的超级电容。、再生能源、军Maxwell Technologies 公司推出的突破性 BOOSTCAP 产品设定了事实上的标准,基于其私有电极技术的产品可提供单节和多节

23、模块化配置。模块化BOOSTCAP 配置由涵盖 14 个模块的 BPAK 和 BMOD 系列组成。根据具体的应用,用户可以从下列电容值/工作电压组合中选取合适的产品:15Vdc下有 20、23、52 和 58F;16.2Vdc 下有 110、250 或 500F;48.6Vdc 下有 165F; 75Vdc 下有 94F; 125Vdc 下有 63F 。这些模块的外形尺寸也不等, 从约178x52x32mm 到超过 515x263x211mm。目标应用包括工业、汽车和消费类市场。图 1.5 BOOSTCAP 超级电容Maxwell Technologies 公司还有许多大型的具有很高容量的 B

24、OOSTCAP 品牌单节电容器,不过工作电压比较低。BCAP 系列共 5 节,在 2.7Vdc 的工作电压下电容值可达 650、1200、11500、2000 和 3000F。这些电容的主要用途是与电池并行工作,适合要求恒定低功率放电以及峰值负载下提供脉冲功率的应用。图 1.6 BOOSTCAP 品牌单节电容器Evans Capacitor 公司的3STHQ3 和3PTHQ3 电容组器件则主要用于任务繁重的军事应用,它将公司的三个 THQ3 混合电容集成进了一个阳极电镀、环氧密封的铝壳中,整个尺寸为 4.471.591.09 英寸。针对更高的工作电压,3STHQ3 组可以串联电容的方式提供以下

25、四种产品:0.004 F/160 0.0019F/250Vdc 和 0.0011F/300Vdc。Vdc,0.0028F/200Vdc,图 1.7 3STHQ3 组串联电容针对更大的容量,3PTHQ3 组器件可以并联电容的方式提供 0.45F/10Vdc 到 0.01F/125Vdc 范围内的产品。这两种配置的工作温度范围都是从-55到 85,包括所有必要的平衡电阻和走线。针对大电流环境,德国制造商 Wima 提供了全系列的双层圆柱形器件,其工作电流额定值高达 400A,脉冲电流承受能力可达 1400A。Wima 公司的SuperCap C 系列和 R 系列产品由电容值在 110 到 600F

26、 范围内的 2.7Vdc 电容组成,它们的工作电流和脉冲电流额定值分别可达 100A 和 800A。最大和最强健的 SuperCap MC 系列则规定了 14Vdc 的工作电压和 400A 的电流。该产品的重量为 1.7 公斤,长宽高尺寸为 325x60 x90mm,正负电极之间的距离是 265mm,可承受高达 1.4kA 的脉冲电流。其它参数包括 110F20%的电容量工作温度范围是-30到 65,工作电阻为 7m,最大长达 9 万小时。能量为 10kJ,近年来,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超导超级电容器的研发。ISTEC 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已在进行 10kWh/400kW 等级样机组装试验,并且开

27、始设计储能 100kWh等级的样机。ISTEC 对 HTS-FESS 的研究可追溯到 1995 年,当时主要受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资助,至今已经有长达 12 年的研究历史,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后,目前已处于第三阶段。第一阶段(1995-1999 年)深入分析了轴向和径向SMB 在FESS 中的应用潜力,基于径向 SMB 可以在不改变 FESS 尺寸大小的情况下,沿轴向增加块材数量来提高 SMB 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从而让整个系统更加紧凑,进一步体现 HTS-FESS 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等优点的考虑,最终他们选择了径向 SMB FESS 方案。第二阶段(2000-2004 年)

28、,研究经费 5000 万日元,主要目标是掌握 10kWh 和 100kWh 等级超导储能器用的SMB 技术,设计制作 10kWh 等级的 HTS-FESS 样机,并进行试验运行,期望掌握 HTS-FESS 技术。(二)市场竞争1、国内外主要竞争者在超级电容器的方面,、俄罗斯、韩国、法国的一些公司凭借多年的研究开发和技术积累,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如的 Maxwell,的 NEC、松下、Tokin 和俄罗斯的Econd 公司等,这些公司目前占据着全球大部分市场。目前国内的超级电容器厂家只有 10 家,且都处在初级阶段,年销售收入都不大,远远不能满内市场的需求。所以目前国内大多数需求厂家还是通过进口解

29、决超级电容器的需求缺口。2、竞争对手优势和劣势(1) 国外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国外竞争对手的优势在于,对超级电容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早于我国,并且大部分相关技术与产品对外,建立在成理论与技术上的产品,是必会在产品整体的功能、质量等方面上优于我国,并且国外竞争对手较早的进入市场,其显。结构与市场机制较之我国也更加成熟,因此,国外竞争对手优势较为明国外竞争对手也有其无法避免的弊端与劣势,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的需求与变换,国外竞争对手无法给予更细致的、研究与判断,加之出口所需的相关费用致使成本增加等,这是国外公司实际存在的客观难题。(2) 国内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由于超级电容器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对环境无污

30、染、循环长等优点,有希望成为本世纪新型的绿色能源。当前,国内厂商纷纷推出产能扩张项目,产品也更加全面,产能正节节攀升。即使如此,由于国内能规模生产的厂家较少,年供应量不到 500 万只,这样的生产规模还远远国内市场的需求,所以国内大多数用户还是通过进口来满足需要。在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的强力推动下,国内现有的超级电容器生产企业正积极融资扩产,国际超级电容器生产也把战略投资的目光锁定中国,而相关的生产企业(如铝电解电容器生产企业)也正跃跃欲试准备介入这一新兴市场。目前,在发达国家,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备受重视,俄罗斯已在载重汽车上批量采用,德国也在客车启动上应用此类产品,这些产品正在向规模化、市场化、大

31、众化方向迅速发展。而在国内,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钮扣型超级电容器市场中,海外产品几乎占据了 90%以上的份额,竞争异常激烈。中国厂商正采取替代,利用低价策略(约为国外产品的 40%60%)、快速供货、销售布局完善,终端应用市场更加熟悉,技术支持与服务优于国际品牌等各种优势来争夺市场。在卷绕型和大型超级电容器方面,中国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近,市场份额较为理想。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重点关注的领域,超级电容是其要害。尽管超级电容诞生的时间不长,国际上对这项新技术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关键性能指标还有待进一步步。然而,我国却在超级电容电车的应用方面领先一2006 年 8 月 28

32、日,11 路超级电容电车,即“科技登山行动计划超级电容电车示范线”投入运营,在实际应用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该车采用科技公司开发的具有完全知识的超级电容。因此,国产超级电容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运营中的超级电容客车,整体布局与柴油客车基本相同。该车起步动作迅速有力,满载时最高时速能达到 50km。到了冬季,即使天天开空调,充一次电跑个三五站地也没问题。该车运行时清洁、经济、方便,在车顶上且不太显眼的可伸缩受电弓可快速升降,与充电车站上方的高压馈线碰触就可充电。中途充电 30s 即可,总站充电也不过 90s。一次充电可行驶 3.58km。一圈跑下来,充一两次电即可,甚至不充电也行。电源并非来自原

33、无轨电车上方的触线,而是便道旁的馈线。该车单车实际耗电每公里 0.88 度,比普通无轨电车节能 60%,比设计标准节能 20%。每百公里收益比普通电车提高 70%,经济效益大大高于燃油客车。这种零排放且没有像铅酸蓄电池那样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新能源客车,前景十分看好。尽管目前超级电容客车价格比普通车高一些,但随着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生产成本的日益减少,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后,价格还可以大幅度下降。再者,还可以通过对车重量、体积、底盘结构以及各关键的匹配进行系统优化,从而进一步降低单车成本。由此可以,为期不久,质优价廉的新能源客车一定能够迅速普及。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日趋

34、成熟,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轿车和新能源货车也会大批涌现,多种类大批量的电动车辆必将大地及世界大地上承载希望驶向未来,超级电容器也必将具有更加广阔远大的市场前景。铜峰电子在电容器用薄膜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铜峰电子已经开发成功混合动力汽车系列电容器,在该领域已经取得先机,正形成规模化生产,公司的电力机车电容器产品已迅速打开国内外市场,通过了欧洲 ALSTOM 的工厂现场,获B 级供货商资格,取得了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公车电力电容器市场有可能出现性的增长。电子、电力等与电有关的产品几乎全部都要用到电容器,电容器的市场很大!与标准电容和电池相比,EDLC 的多个优点使得它们能成为理想的替代品。这些优点包

35、括:与可重复充电电池相比充放电次数,实际效率高达 98%,更低的电阻,大输出功率,更好的热性能,与电池和标准电容相比有更好的安全余量。与所有类型的电池不同,EDLC 没有特殊的处理要求,因此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具有环境友好特性。以前又大又笨重的超级电容现在已经有了各种尺寸的产品,可以适合任何应用以及几乎任何。国内竞争对手的劣势在于,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对超级电容器技术研究的投资、研发管理结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种差距下,我国虽然拥有领先的科研成果,却不能保证转化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是产生这个差距的关键,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研发

36、管理结构。我国科研机构的现状是低水平、分散、重复,没有组建任何系统的动员中心,因而在、民用方面都很难形成规模,即使高温超导磁悬浮和高温超导量子器等少数领域暂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也很难带动超导领域的长足发展。因此,我国需要一个健全、高效的研发管理模式来完成科研成果到成熟产品的转化。3、潜在竞争者本项目产品的研究主要源于社会对能源利用的重视,绿色环保、高效节能是关注的焦点,社会的变化发展将不断涌现出新的更科学更尖端的技术与方法,研究出此类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公司将是本公司的强大竞争对手。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现有技术能达到超导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密度大、容量大、使用长、免、经济环保的优越性能是相当的。本公司

37、在大功率新型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等础和储备。,在技术积累和经验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基4、替代技术或产品本项目产品以超导飞轮作为新型超级电容器,并将其用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该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由于国外技术与产品的该技术还未见替代技术或产品。,至今,(三)市场定位1、申报的竞争优势和劣势(1)竞争优势公司总人数 78 人,其中从事超导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55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71%;管理23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29%。按照学历分为:博士学位 6 人、学位 12学本科学位 51学以上学历占公司总人数的 88%。初步统计,我公司工程技术在不同工作岗位工作期间,32 篇,拥有专利 5 项,正

38、在申请的专利 5 项(拥有的/正在申请的这 10 项专利中,与飞轮相关的 8 项),可以合法无偿使用的专利 8 项(大部分为本公司技术在西南交通大学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公司自行研制和购置了必要的实验检测设备,基本满足研究阶段需要。一年来,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 200 万元左右,主要用于自行研制、购置实验检测设备和试验仪器设备。对于今后业务的不断扩大,公司将在设备上继续投入,使得公司的基础生产设备、设施能够承担并满足、更大的项目所需。目前,公司除开发新型超导超级电容器外,还从事高温超导磁悬浮轴承、高温超导磁悬浮发射系统研究等任务。公司与掌握国际领先技术的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已经占据了技术上的绝

39、对竞争优势。显然,公司在项目研发上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显著优势。(2) 竞争劣势与公司合作是毕竟项目团队大,完成本项目团队定的影响。公司成立的难题所在。尽管具有国际领先技术,且其研发均为行业领头人,但有限,容易形成思维壁垒,并且研发工作复杂、工作量也较必然承受较大的压力,而这对项目工作氛围必然造成一,基础实力还不是很强,这也是本公司完成该项目最大2、目标客户超级电容器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小到器的备用电源、电动玩具的电源,大到航天发射的大功率启动系统、电动汽车的能量功率系统等一切与能量功率相关的仪器设备系统均有超级电容器的身影。新型超导超级电容器在、用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小电流放电的双电

40、层电容器可用作微机等的备用电源或小型装置如玩具、报器、信号灯等的一次电源级大电流放电双电层电容器可单独或与蓄电池一起电源系统,既可作为起动电源也可作为小型负载的驱动电源,如用于、飞机、火箭、等作为起动电源;人造、宇宙飞船空间站、潜艇水下推进,尤其是在电动车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利用其良好充放电性能可作为快速充电简易电源;利用其输入小电流输出大电流可作为充放电周期循环的电源;因其容量大,还可用于微分和积分电路、简易计时电路、超低频信号处理电路等。随着电极材料的改进和电解质的合理选值靠近,其应用前景更为广阔。电层电容器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逐步向理论本项目研发的新型超导超级电容器主要面向如下应用的企

41、业/:(1)电力电网的储能与电能改质电力部门是这类产品的最主要用户,而且均为大型。随着人们对该类产品的认识,会加强对新型超导超级电容器的重视。该类国内市场容量在每年 0.8 万套左右。投资基金,以此促进于近期宣布,将出资 34 亿建立“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建设,加上民间配套投资,整个投资基金将达 80 亿。这也将需要大量的新型超导超级电容器。(2)医疗和中的精密设备使用医疗普遍需要在其电力系统中接入优质、可靠的不间断电源,以保证病人的安危。这个市场每年至少 1 万套,以中性容量的居多,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中的精密设备多使用小型不间断电源,其市场容量在每年 0.3 万套左右。(3)工业企业和大型

42、使用瞬间电压跌落是许多工业企业、大型和商业用户所的最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多年来难以解决,市场需求十分迫切。这个市场的容量不少于每年0.8 万套。随着人们对新型超导超级电容器功能和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电力市场化的趋势,高温超导储能系统市场需求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未来五年里,国内高温超导储能系统的市场表明,需求总量不低于 25.1 万套。(4)航天、航空、航海应用为了节省空间、提高动力效事潜艇的应用方面最为迫切。在新制和改装方面均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其他军事船舶、一定的市场潜力。船舶、航空、航天设施,也有(5)军事部门和重要设施的应用这类数据很难估算,而且军事应用需要一定的过程。初步估算,应当不少于

43、0.5 万套,以中、小型居多。3、市场策略基于目前市场目标客户类别繁多的现象,公司对现有市场将采取差异性市场策略,即根据不业对电源的不同需求,设计出满足各个行业的超级电容器系统。同时,选取行业代表与之进行长期合作、研发,实现系统功能的不断升级与完善。并且,加大公司的宣传力度,加强销售队伍建设,并实现拓展。网络的针对不业需求,设计所需的新型超级电容器系统。公司将根据行业分类,对所设计的超级电容器系统进行局部改造,以满足不业的需求。根据其实际应用对象的具体要求,研发出适合不业的超级电容器系统。因此,系统的个性化研发将是超级电容器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与行业代表进行长期合作、研发,实现系统功能的不断升

44、级与完善。个性化系统研发将极大满足不业、不同类别客户的需求,大大拓宽了预期的目标市场。但同时也加重了研发的工作量,给研发带来新的难题,并且可能使企业的资源配置不能有效集中,顾此失彼,甚至在企业出现彼此争夺资源的现象,使拳头产品难以形成优势。因此,公司需要与行业代表进行长期合作、研发,实现系统功能的不断升级与完善。扩大该系统及公司的,增加公司的知名度。公司将选择国家专业杂志,举办专题技术交流,借此推出该系统。如电源技术、电源世界、能源技术、电子电力技术等,积极利用有关行业和学会,参加行业活动,进行系统技术交流。加强销售队伍建设。公司在销售队伍建设方面,计划在项目执行后期招聘 6 位专业,使其在具

45、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同时,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由此迅速成长为符合公司和市场双重要求的专业,并可与公司技术职能队伍有机相结合,协同,经过素质与技能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拓展网络。目前,该项目产品的销售区域,暂时以国内大陆地区为主,公司将着力在开发、生产质优可靠性高的超级电容器的基础上,培育好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外市场。公司计划用两年时间,建立起辐射国内主要用户区域的网络。二、现有条件分析(一)历史沿革早在 2005 年,公司主要发起人(出资人)与西南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以及博士生们,共同就推进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初步设想后,征求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科技部

46、等国家和军队机关的意见。这些部门的一致认为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具有军事价值和民用价值,建议尽快组建一个专业公司,研究开发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之后,又得到中国航天科工第二、第一以及国家机械工业的具体指导与支持。主要就科研项目立项以及可能给予的支持等方面,给予了直接具体的支持意见。在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大力协助下,采取产学研和应用紧密结合的方式,于 2007 年 1 月正式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递交了申请,组建成立了本公司,1000 万元。(二)管理水平1、董事长兼总经理侯鹏飞,自 2001 年开始从事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性能相关研究,为高温超导磁悬浮课题组成员之一。该课题受到国家 863 计划(20

47、05AA3061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7036 )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0613009)资助。2002 上半年初步研究了低于 77K 的高温超导块材悬浮性能,在 ISMAGLEV2002 国际会议上宣读了实验结果。2002 年下半年参与中德合作项目,研究了多高温超导块材的电磁特性,实验结果以形式在 Physica C 期刊上。同年研究了单块方形块材的悬浮力和悬浮刚度的关系,被 Supercon. Sci. Tech.期刊录用。2003 年下半年开始高温超导磁悬浮数值计算工作,比较了高温超导块材在对称和非对称外场中的悬浮特性。发现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别,于是致力于改进模型的计

48、算工作。在查阅一定数量文献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了高温超导块材和永磁导轨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了已有的高温超导块材二维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定性和定量吻合。2004 年参与中德合作项目(PPP),研究了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中 YBCO 块材的磁和动力学稳定性问题。向 Appd Physics Letter(物理)杂志投递了一篇文章,了高温超导块材在侧向运动过程中竖直悬浮力的变化。同时深入研究了温度对高温超导临界电流密度和高温超导各向异性的影响,用脉冲场励磁方法检测高温超导块材的不均匀性,这些工作深入了宏观高温超导电磁特性的研究。2004 年底至今,启动了不同外场中高温超导体三维矢量宏观建

49、模工作,目前该工作在国际上较少。一旦建立了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动力学仿真研究。2007 年筹备宇航世纪超导储能设备技术,担经理职务。2、技术部,工程专业获工学,2008 年 1 月毕业于机械工程系,获得材料科学与学位;在校期间,曾获 2006 年二等奖学金,2004 年东风汽车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阶段主要从事 Bi 系高温超导材料的高效连接工艺的研究。高温超导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发电、输电和储能等诸多领域,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该课题的意义在于,使 Bi 系超导材料得到连接的同时,保持材料原有的机械强度和超导电性,并且尽量缩减连接

50、工艺所需时间,使超导材料的连接能够获得现场作业的应用。阶段的如下:1 Guisheng Zou, Yanjun Wang, AiWu, et al. Efficient diffubondingbetn BSCCO superconducting multi-filamentary ts. In:ernatinal WeldingJoining Conference. Korea: 2007. 498-501 (To be published in Materials ScienceForum, 2008), 等. Bi-Sr-Ca-Cu-O 多芯超导带材的扩散连接技术2,与宏域微连接. 见:

51、 2006 年钎焊新技术研讨会集.: 2006. 92-1023 Yanjun Wang, Guisheng Zou, Wei Guo, et al. Diffubonding wiIn: The 5thderernationalerlayer betn Bi-Sr-Ca-Cu-O superconducting ts.conference on Phys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aterials Proceeding (ICPNS 2007). Zheng Zhou: 2007. 23-27 (To be published in Materials

52、 Science andEngineering A, 2008), 等. 加中间层粉末扩散连接 Bi 系高温超导带材. (已4,被钢铁研究学报录用)5 Zou Guisheng, Hu Najun, Wang Yanjun, et al. Diffubonding of BSCCOs. In: Proceedings of 4thmultifilamentary ts and the bondingerfaof the joKorean-Sino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Jeonju, Korea:2005. 156-1

53、60, 等. Bi 系多芯超导带材不加中间层高温加压扩散连接.6,(已被钢铁研究学报录用)3、管理团队销售副总经理:1982 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系,获国家机械硕士学 1990 年前从事国家重点项目的科研攻关及科研管理,曾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持 09 工程压力壳关键焊接技术攻关,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1996 年任招商局合资企业-亚洲自行车副总经理,主持生产、技术及销售工作,曾企业创造了出口中高档自行车及运动器材的高品质,企业年平均获利 2000 万元。1998 年赴学习经商。2006工作,具年受董事长聘任和委托开始在宇航世纪超导储能设备技术体组织开发高温超导

54、飞轮储能系统、高温超导磁悬浮发射系统、高温超导磁悬浮弹射系统等产品的市场开拓与管理,知识面宽,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行政人事副总经理:1982 年毕业于1987 年开始担任代表职务。在担任。1982 年至1987 年担任某试验技术员。驻中国航天科技一院军事代表室参谋、副总代表和总驻院总代表期间,每年都获得机关的,荣立三等建立了功三次。因业务关系,在担任代表期间,已经与我公司主要创业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2006 年申请后来到本公司,协助董事长具体筹建本公司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总装备部已经批准军口“863”计划 1 项。财务总监:经济师1987 年财经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

55、987-1998 年在航电设备担任主管会计。1999-2004 年担任该公司财务总监。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完成了千万元的融资工作,为该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组建本公司后被聘任为财务总监,在短短的 1 个月里,完成了宇航世纪超导储能设备技术的财务制度建设等工作,被公司董事会誉为能手。在、税务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影响和评价。4、管理制度公司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了明确、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实行董事会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一贯奉行“、科技领先”的企业精神,倡导“优质、高效、周密”的客户服务理念。公司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员工的素质提高,着力培养员工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协调意识,营造

56、尊重知识,爱惜的企业氛围,激励员工才智的个性发挥。良好的机制和富于力的资源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形成了一支纪律严明,朝气蓬勃的团队,为企业带来了无限生机。(1) 经营模式公司在总经理的带领下,坚持“以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并将其始终于的经营活动及整个发展过程中。“硬件”方面,每年不惜投入巨资用于企业科技和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设施,始终保持其技术的先进性,为科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方面大胆引进、消化和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坚持,以质量为基础,以市场为龙头的经营原则。在公司建立起了外“引”内“育”的机制,以销定产的市场机制,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优胜劣汰的风

57、险机制。与此同时,摒弃了“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采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宣传,并成功地导入和实施(企业形象识别)使“宇航储能”的知名度和企业形象得到了不断的。企业文化、理念及员工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公司更好地适应了高效率、正规化的要求。(2) 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依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章程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了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费用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的产、供、销等环节都在财务部门的监督之下,认真国家的法令、依法纳税。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等,改变过去财务部

58、侧重于会计记账的功能,使得财务部可以在企业资源重组中发挥计划和成本控制的作用,形成了想发展、求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良好的氛围。公司重视财务管理,不仅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制度,而且建立可行的财务监督制度,董事会投资管理制度等。根据会计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明确收支和权限,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并向董事会支出情况。(3) 行政人事管理在行政管理方面,公司成立伊始,即制定了一整代企业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员工守则、行政管理制度规定、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公司经营工作管理规定。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教育员工树立企业主人翁,培养敬业精神。实行管理、教育两手抓,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极好的管理效果。另外,公司还设

59、有严格的例会制度和制度。每周由总经理主持召开公司相关部分工作例会,交流总结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工作中发现,及时确定解决方法,同时结合月工作计划,布置安排下周工作内容,也采用同样的工作方式,逐级,确保了工作顺利完成。在人事管理方面,公初创就严格遵循“任人唯贤”的要求,广招。对于应聘,公司分别从学识、能力、品德及对公司所从事的行业、产品的认识等多方面考核应聘的综合素质,合理安排使用,确保了公司员工队伍的高起点、高素质。在培养方面,公司制定了具体的措施;根据需要招收应届学士、毕业生,以有效补充新生力量;在公司建立以老带新培养制度,促进新生力量成材;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加快知识更新;筹建创立教育资助基金,

60、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开展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以弥补技术力量的。鼓励员工申报专利和科技进步奖,并对于获得各类奖项的公司给予。(三)技术水平1、研发队伍公司总人数 78 人,其中从事超导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55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71%;管理23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29%。按照学历分为:博士学位 6 人、学位 12学本科学位 51学以上学历占公司总人数的 88%。本项目主要学科人王家素高级工程师,是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的主要发明人并获得专利。在西南交通大学工作期间,持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超导稳频腔系统”、“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等国家 863 计划、973 计划、自然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